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整合

社会整合

社会整合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9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4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11064篇;相关期刊721种,包括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中国世界史研究论坛第七届学术年会暨吴于厪学术思想研讨会、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实践与反思:社会管理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国民族学学会汉民族学会年会暨荆楚文化学术研讨会等;社会整合的相关文献由1314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前星、涂小雨、颜廷平等。

社会整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4 占比:10.23%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11064 占比:89.57%

总计:12353篇

社会整合—发文趋势图

社会整合

-研究学者

  • 朱前星
  • 涂小雨
  • 颜廷平
  • 刘惠
  • 刘鹏
  • 吴茂朝
  • 李辽宁
  • 吴晓林
  • 周大鸣
  • 施国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陆远
    • 摘要: 在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基于社会主义大厂职业群体形成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是一种真实而有效的情感结构,体现在个体对集体的情感嵌入,个体自我尊严的认同,集体内部成员的情感互依和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重要的精神遗产。尽管在个体化时代,人们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评价变得多元而复杂,但是继承和发扬集体主义精神遗产对于当下的社会建设仍具有启示意义,并有可能成为当代中国共同体构建和社会整合的有效路径。
    • 杨发祥; 胡高强
    • 摘要: 消费是表征社会成员差异的重要方式。消费社会学研究的经典取向,是将其视为塑造社会区隔的生动形式,如齐美尔的“时尚”、凡勃仑的“有闲阶级”和布迪厄的“品味”等。消费的区隔生成机制,在当下社会中依然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解释力,是社会成员垂直分层的重要表征。与此同时,消费通过多元化的消费选择、平等化的消费示同和网络化的消费认同,使个性主义张扬、等级差异消弭和群体差异弱化,从而促进了社会整合,这正是消费社会学理论的实践迷思。作为消费的一体两面,社会区隔和社会整合二者相互依存并相互转化,成为理解消费二重性的理论维度。
    • 陈秀红
    • 摘要: 面对转型期社会分化以及基层治理碎片化的现实情境,依据中国共产党社会整合功能的理论共识,根植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具体实践,构建一个“从治理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解释框架,以阐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实现逻辑。治理共同体的建构解决的是各主体关系及资源的整合问题:一是通过基层党组织自身规范化建设,强化其自我身份认同及合法性权威;二是通过治理场域的建构与塑造,实现网络主体关系的整合与凝聚。生活共同体的建构主要解决人们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有机团结问题:一是建立社会规范机制,培育公共价值;二是建立协商对话机制,增进社会包容;三是建立互助合作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概言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社会整合功能的实现是一个从“治理共同体”到“生活共同体”的建构过程。
    • 潘月娟
    • 摘要: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的权利。可是,在家附近找个可以尽情玩耍的户外场地成了当下生活中并非容易的事,“去哪里玩”成了儿童和家长常常遇到的烦恼。实施“双减”政策后,儿童可自由支配的校外时间有所增加,但是户外公共游戏场的缺乏使得儿童有时间却没地方玩耍。如何保障儿童游戏权利、促进儿童发展和社会整合?国外的许多做法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 马良灿; 李净净
    • 摘要: 山东省烟台市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开启了一场极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这场乡村建设所形成的“烟台经验”,突出自上而下的组织联动与复合型新型乡村组织建设,强化村党支部尤其是党支部书记的关键作用,主张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导向,通过利益联结实现社会整合。案例村乡村建设的在地化实践表明,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村集体与农民个体能够有效实现股权型、劳资型利益联结。在利益联结驱动下,复合型新型乡村组织体系得以建立,村干部与村民、村民与村民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乡村公共服务与治理秩序逐步优化。烟台市将农村基层党建与新型集体经济发展进行有效融合,为推进中国乡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治理风险。
    • 秦小建; 朱俊亭
    • 摘要: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传统社会公德要求人们相善其群,现代社会公德指向一种整合性的功能要求,在多元的个体道德取向和社会共同道德要求之间保持适度张力。宪法作为共同体的组织规则,需要在“个体—社会—国家”的整体框架中进行持续性整合。基于社会公德的整合作用,宪法将其纳入规范体系,促进其整合功能实现。宪法社会公德条款承载着个体实现社会化、维系社会共同体、作为个体与国家的联结中介等理想功能。然而,由于相关文本的规范品格未获充分确认,文本表述不够清晰,实施动力略显不足,导致其功能受到一定阻滞。应当在规范目标的导引下,依托宪法解释,确认宪法社会公德条款的规范品格,阐明其规范内涵,并夯实规范实施的社会基础,促进其理想功能的实现。
    • 裴新伟
    • 摘要: 分化与整合是社会发展的双重逻辑。进入新时代以来,西部的农民阶层分化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农村转移人口的流向,以及农民群体的异质性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在此背景下,西部农村的社会整合面临着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与岗位需求失衡、农村转移人口"融城困难"且"返乡无力"、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内生动力,以及传统的农村社会整合力量式微等问题。需要从"东西一体"与"城乡融合"的逻辑出发,通过大力发展西部的职业教育、破除阻碍农村转移人口城市融入的制度藩篱、优化西部农村的居住布局,以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助推西部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
    • 刘惠
    • 摘要: 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信念的作用下,个人或企业自愿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出去帮助一些特殊人群或促进一些特殊行业的发展。作为分配领域不可或缺的“第三只手”和第一、二次分配的有益补充,第三次分配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夯实社会整合的利益基础;促进社会成员和谐共处,增强社会整合的情感基础;涵养社会向善文化,提升社会整合的道德基础,进而有利于实现中国社会的有效整合,促进民族复兴伟业的顺利实现。当前,为促进第三次分配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必须大力营造第三次分配的发展环境,为促进社会整合积聚能量来源;完善第三次分配的激励制度,为促进社会整合提供不竭动力;加强第三次分配的科学管理,为促进社会整合提供效力保障。
    • 齐春雷
    • 摘要: 新型政党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组成,又为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展开提供重要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则为新型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明确了目标指向和要求,提出了新的民主期待。新型政党制度应在嵌入全过程人民民主并与之良性互动中,坚持有序性,扩大包容性,突出重点性,增强衔接性,进一步发掘、提升其优势和效能。
    • 周坤
    • 摘要: 旅游业加速了民族村寨社会分化,社会分化导致的关系重构、阶层矛盾、文化冲突等问题影响村寨可持续发展,对村寨社会加以整合尤为必要。文章以肇兴侗寨为案例,基于深度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采用文本分析法研究民族旅游村寨居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中提炼能够促进社会整合的内生动力。研究发现,以权力、经济与文化为主体的资本动力构成民族旅游村寨社会整合的基本动力,以法律法规和村规民约为主体构建的组织规则形成硬性整合动力,集体仪式则从软性整合角度潜在影响着村民团结,长期以来共同生活形成的社区情感以居民能够普遍接受的形式粘合社会群体。资本、组织、规则、情感四要素构成了民族旅游村寨社会整合的内在动力,可在社区整合、矛盾调和、制度推行等方面发挥较强的影响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