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文化
土著文化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中国文学、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2篇、专利文献3997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看世界、南方文物、丝绸之路等;
土著文化的相关文献由20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建群、王静、凯莉·卡迈克尔等。
土著文化
-研究学者
- 李建群
- 王静
- 凯莉·卡迈克尔
- 张文华
- 朱粤
- 杨斌
- 王珏
- 谢雱
- Alfie
- Architecture
- GaryStix
- Leslie
- Martha Fonder
- Slade
- 丁晓草
- 万君
- 严志钦
- 于孟洲1
- 代克艳
- 何古珍
- 何明
- 俞伟超
- 克里斯托弗·迪肯
- 冉隆华
- 冯丹
- 刘云辉
- 刘晓璐
- 刘灵芝
- 刘达成
- 刘鹏康
- 刘鹏飞
- 华玉冰1
- 南茜·福勤
- 原驰
- 史蒂芬·怀特
- 向婷
- 向桃初
- 吴志雄
- 吴春明
- 吴正英
- 吴铭生
- 周明阜
- 唐元恺
- 唐玲玲
- 土土
- 姜雪梅
- 子刚
- 孙建军2
- 孙春日
- 孙曦
-
-
程宏谊
-
-
摘要:
哥伦比亚画家费尔南多·博特罗来自麦德林的下层社会,他的父亲是长期漂泊在外的海员,童年时期的博特罗由此而对外部世界充满了幻想。20岁时,旅行途中的博特罗被墨西哥和巴塞罗那的壁画所吸引,后受里维拉壁画的影响,并混合了古代土著文化和西班牙文化,在经历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探索后,博特罗终于在自己的创作中形成富有特点的风格——"肥胖的人物造型"(图71)。
-
-
丁晓草;
吴正英
-
-
摘要:
南太平洋岛国是大洋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文学文化有利于中国和南太平洋岛国间的文化交流.该文通过文本细读,具体分析南太平洋岛国土著代表作家作品的多元文化主题和争夺主权之人物形象.前者包括对神灵和祖先的崇拜、对残酷社会现实的鞭挞和对异质文化的取舍;后者包括兼具和善与野蛮的土著人、贪婪自私的殖民者、扎根岛国的外来劳工.多元主题和不断追寻自我主体身份的各色人物共同架构起南太平洋岛国文学背后特殊的殖民历史,凸显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造就的多元社会,以及这一特殊时代和地域的身份危机.
-
-
鱼丸(文/图)
-
-
摘要:
古今东西方,大型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多集中于亚欧。在欧陆文明与四大古国大放异彩时,古代美洲、大洋洲由于地理位置的隔绝,常被认为是荒蛮落后的文化,不是位于博物馆不太重要的“土著文化”展区,就是出现在临时展览中。我在墨西哥城的人类学博物馆中,才系统接触到其中自成一脉的中美洲文明。
-
-
曹佳
-
-
摘要:
墨西哥是个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国语和官方语言都是西班牙语,境内还有数十种印第安语言,西班牙语和印第安语的使用人数都居世界首位.①1821年,墨西哥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那些曾是墨西哥主体民族的印第安人,在殖民后人数锐减到1570万,目前仅占总人口的14.9%,他们渴望传承发展土著文化;而那些殖民统治时期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后裔占总人口的80%以上,他们认同墨西哥混合文化,主张继承并发扬西方文化.墨西哥国内两大族群的并存对其政治、文化和教育政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鉴于教育对于国家认同建构和国内民族整合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语言教育政策成为以上两大政治力量角力的场所.
-
-
-
-
刘鹏康
-
-
摘要:
取材于历史事件的澳大利亚小说《吉米的歌声》不仅生动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土著人形象,也真实再现了白人殖民文化与土著部族文化的对立与冲突下土著人的悲剧命运.该作借古喻今,强调了唯有正视和理解土著文化,避免两种文化的二元对立,土著人问题才能有望妥善解决.
-
-
饶碧玉1
-
-
摘要: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客家人比较集中的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客家是世界上著名的大迁徙民系之一,客家人在历史上数次迁徙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它以深厚的中原文化为底蕴,继承了古代正统的汉族文化,又与迁徙途经地的定居者进行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吸收了南方的土著文化。
-
-
-
赵丙祥
-
-
摘要:
在田野民族志和历史编纂学中,传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叙事方式。与其他民族志方法相比,传记法给人的第一印象通常是它在讲述一个人的生活故事。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不少人类学的传记民族志将传主视为某种土著文化的载体或“缩影”这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如果他们只是作为一个“缩影”而存在,那么,这与现代民族志中将土著人作为原始文化之孤岛式“样本”的处理方法并无二致。事实上,他们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内,且与社会之外的人有各种来往。此外,这些民族志中往往缺少一种复杂的历史动态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