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煤比
喷煤比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1084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工业经济、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3篇、会议论文72篇、专利文献107193篇;相关期刊43种,包括鞍钢技术、河北冶金、山东冶金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等;喷煤比的相关文献由238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泽辉、朱国平、山国强等。
喷煤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7193篇
占比:99.82%
总计:107388篇
喷煤比
-研究学者
- 李泽辉
- 朱国平
- 山国强
- 张婷
- 姜诚
- 张立国
- 彭晶晶
- 李新明
- 杨春明
- 王琪
- 颜新
- 张伟
- 张昭贵
- 王立旺
- 何海熙
- 吴铿
- 孙宝银
- 丁云龙
- 朱其良
- 林祥海
- 王强
- 王维兴
- 许高
- 兰玉明
- 冯帅
- 刘宝奎
- 唐志宏
- 宋杰
- 张建良
- 张联兵
- 张进福
- 杨继敏
- 王刚
- 王贤
- 高中兴
- 刘勇
- 单世强
- 吴波
- 宋鹏亮
- 张杰
- 张福明
- 强健
- 王再义
- 王广伟
- 王玉环
- 王磊
- 祝和利
- 范振夫
- 莫朝兴
- 陈曦
-
-
王保虎;
冯帅
-
-
摘要:
为提高邯钢3200 m^(3)高炉的喷煤比,将高炉布料溜槽由圆弧形改为方形,增加料面厚度,改善了炉料偏移的现象,使得煤气流分布均匀,有助于提高煤气的利用率。喷煤罐出口安装加速装置和反吹管,解决了不走煤、停煤的问题,保护了金属软连接设备,避免漏煤污染环境。高炉多次调整布料矩阵,以大矿批、低料速和平台+漏斗的布料模式为核心思想,改进效果明显,炉况整体趋于稳定。根据高炉喷煤量的不同逐渐调节喷煤使用压缩空气的流量,可以提高喷煤速率的稳定性。
-
-
无;
沈峰满;
吴钢生;
郑海燕;
刘代德;
姜鑫;
白文广;
罗果萍;
沈岩松;
高强健;
朱光俊;
渠世平;
毕传光;
闫风;
丁智敏;
杨文光
-
-
摘要:
项目简介:项目属于炼铁领域。提高喷煤比是高炉炼铁降低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喷人高炉的煤粉必将形成一定量的未燃煤粉,且该未燃煤粉的分布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使得焦炭强度在高炉内无法得到有效保护、高炉透气性难以改善以及炉身热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因此,有效控制未燃煤粉在高炉内的分布是改善高炉冶炼、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所在。基于此,以东北大学为代表的研究团队自1996年起,针对该问题展开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和工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工作。
-
-
王小艾;
姜鑫;
田晓文;
李洋;
陈俊
-
-
摘要:
为解决2500 m3高炉稳定性差、煤比低、焦比高的技术难题,早日实现提煤降焦,河钢宣钢与河钢钢研和东北大学合作,针对高炉冶炼过程中原燃料中碱金属及其行为、喷吹煤粉和焦炭性能以及矿焦混装方式等因素对高炉透气性的影响开展了全面研究.开发了高炉碱负荷-煤粉-焦炭的交互作用理论体系,并在2500 m3高炉上进行了规模化应用.结果显示:高炉煤比提高40 kg/t HM,焦比降低33 kg/tHM,经济技术指标显著提高.
-
-
覃开伟
-
-
摘要:
为提高高炉喷煤比,降低焦比,河钢宣钢对其喷吹常用的无烟煤和烟煤的流动性、喷流性、可磨性、燃烧性和爆炸性等性能进行了全面研究,建立了喷吹煤其综合性能评价方法,并指导了喷吹煤的配煤结构优化,取得了高炉煤比明显提高,焦比明显降低的实践效果.
-
-
-
刘川川;
郝良元
-
-
摘要:
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步加强,煤炭生产、加工企业的关停、压产力度越来越大.冶金焦炭价格近期明显上涨.高炉用焦炭与喷煤价差进一步加大,降焦增煤可实现降本增效.河钢邯钢铁前系统2017年通过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各项操作制度、加强日常外围管理等措施,在实现炉况稳定顺行基础上,经济指标大幅改善.焦比较2016年降低了69 kg/t,煤比升高了47 kg/t,燃料比降低了22 kg/t,实现了降本增效目标.
-
-
庞江;
褚润林;
董超;
王海涛;
禹忠剑;
张如伟;
王根;
张二星
-
-
摘要:
通过对宣钢2号高炉生产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运用6σ管理模式和Minitab分析软件,对高炉喷煤比及所选参数进行C&E矩阵、FMEA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了影响高炉喷煤比的主要因素为风温、风量、富氧量和顶压.通过制定改进方案,实施控制计划,2017年7月份,2号高炉煤比较2016年提高17 kg/t,焦比降低12 kg/t,降低了生铁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
-
赵世芬
-
-
摘要:
从钢铁行业各工序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分析,得出高炉排放量占比高达60%~70%的结论;根据高炉碳素来源出发,介绍高炉二氧化碳减排所采用的提高喷煤比、鼓风脱湿、喷废塑料等技术,分析这三种技术带来的减排效益以及运用过程中所应适用的条件.
-
-
-
宋维东
-
-
摘要: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山西考察,第一站就来到太钢,深入生产一线,看望慰问干部职工,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产品结构调整、用工和效益等情况。他要求太钢发扬'千锤百炼不怕难'的精神,坚持做强主业,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发展,深挖潜力,在技术、质量、管理上下工夫,
-
-
-
李汉明
- 《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提出最佳喷煤比的计算方法,可指导高炉喷煤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高炉喷煤是利用较为廉价的煤粉替代价格昂贵的焦炭,从而可使企业获利.但获取效益最大化,需科学地确定最佳喷煤比.置换比与喷煤比相关,但求解此方程式较为复杂,利用微区间的置换比来确定相应的喷煤比,计算简单明了.利用边际收益率为零的原理,通过计算边际置换比,可得到最佳喷煤比.只用平均置换比,难于获取最佳喷煤比.企业在追求技术指标的同时,需关注成本的变化,技术指标应以经济指标合理为度.
-
-
-
杜屏;
雷鸣;
张明星
- 《第十六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实现高炉经济炼铁,科学分析了沙钢5800m3高炉富氧量和产量、喷煤之间的关系,确定了高炉的经济产量、富氧量和煤比.发现富氧量不高时,产量随着富氧量的增加明显升高,但当富氧量增加到某一程度时,增产效果明显减弱,此时高炉产量的限制因素变为原燃料质量.高炉的煤比需要在满足煤粉充分燃烧和反应、维持合理理论燃烧温度和炉腹煤气量的基础上,根据焦炭和煤粉的价格确定经济喷煤比.
-
-
Liu Qi;
刘奇;
Cheng Shusen;
程树森
- 《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采用岩相显微分析方法测定了某钢厂1号高炉不同喷煤比下炉尘中未消耗煤粉和焦炭的比例,结合炉尘的碳含量分析得到不同喷煤比下煤粉利用率,分析了鼓风温度对煤粉利用率影响.结果表明,高喷煤比下,鼓风温度对煤粉利用率影响较大;高炉鼓风温度由1172°C升高到1185°C时,煤粉利用率由98.11%增加到98.90%.提高鼓风温度可以促进风口回旋区内煤粉燃烧,增加煤粉利用率.
-
-
-
郭新超
- 《第十五届全国大高炉炼铁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莱钢3号3200m3高炉通过优化炉料结构、改进高炉操作制度、稳定炉温、改进煤枪、加强炉前出铁等措施,在原燃料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使喷煤比最高达到180kg/t,入炉大焦比276kg/t,实现了低耗经济冶炼.
-
-
-
张贺顺;
郭艳永;
阎铁峰;
吴铿;
郭之明;
丁旭;
杜瑞岭
- 《201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保证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适当放宽高炉喷吹煤粉粒度,可以提高磨煤机的台时产量,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本文通过实验室对京唐喷吹煤粉的粒度组成和不同粒度煤粉燃烧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其放宽粒径的可行性,并在京唐高炉进行了工业试验,将小于75μm比例从76.69%降至63.31%,同时严格控制大于300μm的比例.通过测定在粉煤粒径放宽前后的煤粉的利用率发现,在高炉生产保持稳定和顺行,原、燃料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放宽粒径前后煤粉利用率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
-
-
张贺顺;
郭艳永;
阎铁峰;
吴铿;
郭之明;
丁旭;
杜瑞岭
- 《201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保证高炉喷吹煤粉利用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适当放宽高炉喷吹煤粉粒度,可以提高磨煤机的台时产量,达到降低炼铁成本的目的.本文通过实验室对京唐喷吹煤粉的粒度组成和不同粒度煤粉燃烧特性进行研究,确定其放宽粒径的可行性,并在京唐高炉进行了工业试验,将小于75μm比例从76.69%降至63.31%,同时严格控制大于300μm的比例.通过测定在粉煤粒径放宽前后的煤粉的利用率发现,在高炉生产保持稳定和顺行,原、燃料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放宽粒径前后煤粉利用率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