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司法能动

司法能动

司法能动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180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803篇;相关期刊130种,包括甘肃政法学院学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上海政法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第八届WTO与中国学术年会、江苏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等;司法能动的相关文献由188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贤贵、任才峰、刘占磊等。

司法能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 占比:3.53%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4803 占比:96.39%

总计:4983篇

司法能动—发文趋势图

司法能动

-研究学者

  • 陈贤贵
  • 任才峰
  • 刘占磊
  • 崔永东
  • 杜社会
  • 梁平
  • 梁鸿飞
  • 潘仁杰
  • 王建国
  • 蔡宝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嘉奇
    • 摘要: 疑难案件是一个理论议题,它策动了制度性层面依法裁判、同案同判与个案正义之间构成性义务的竞争。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只有依法裁判才是司法裁判的构成性义务,个案正义是它的另一种表达,同案同判是它的子项。传导至裁判论层面,法外裁判观虽落败,但仍旧能够为依法裁判观提供相当之参考,为司法所倚重的法律论证理论提供助益,由此产生“厚依法裁判观”。
    • 许少波; 张昂
    • 摘要: 审理者裁判和司法统一在近年来的司法实践中呈现出紧张关系,这呈现为当下中国促进审理者裁判的司法改革和以司法统一为导向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冲突。审判权力与责任的失衡、司法问责方式的行政化、法官职业群体素质仍待提升、“结果中心主义”的审判评价标准等原因共同导致了审理者裁判与司法统一之间的紧张关系。审理者裁判与司法统一在原则上应当是兼容的,因为二者都不是绝对化的。审理者裁判与司法负责之间存在权衡,司法克制与司法能动之间存在博弈,适度的审理者裁判与适度的司法统一可以在不损害对方核心要素的情况下建立起来。消解审理者裁判与司法统一之间的紧张关系需要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建立外部问责机制、实施温和能动的司法政策、建立“过程与结果双重导向”的法官绩效考核制度。
    • 孔繁华
    • 摘要: 实质解决行政争议是法院主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司法政策,法院借助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通过庭前引导、诉前调解和诉中协调等手段,将调解率和撤诉率作为检验争议是否得以实质解决的标尺,进一步通过司法建议、典型案例和行政审判白皮书等措施提升司法权威。倡导实质解决争议具有积极作用和客观效果,但部分创新手段与司法权被动性和中立性特点不符,协调缺乏规范依据且导致法院放弃判断权,片面追求低上诉率与当事人的诉权相悖。解决上述问题,应将诉前调解改造为行政调解,重申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之立法目的,法院充分行使审判权彰显法律效果,修改《行政诉讼法》设置合意停止诉讼程序。
    • 孙海涛; 宋欣然
    • 摘要: 司法能动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运行中发挥着让司法更接近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司法的人权保护水平、促进诉讼中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以及提升公益诉讼制度实效的积极作用。然而,从目的性、经济效益、权力制衡和实效性的角度分析,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司法能动亦可能存在导致公益诉讼目的偏离、司法资源非充分利用、权力制衡体系遭到破坏和象征性意义追求过度的潜在风险。基于此,对应策略的设计可以从强化诉讼程序的应用、对司法能动和公益诉讼进行严格区分、严格约束司法冒险主义、追求司法能动与行政自治之间的平衡等方面着手,以最终促进司法能动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运行的协同。
    • 邓禾; 李旭东
    • 摘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目标,需要加强法治应对。司法是法治的关键手段,有效司法将推动法治建设的深入开展。司法所蕴含的政治、法律与社会功能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现行司法规范与司法诉讼制度虽能提供一定基础性支持,却也存在规范内容空缺、诉讼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总体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司法应对面临三个层面的问题:一则,现行司法运作存在理念与价值缺陷,具体表现为能动理念与预防性价值不足;二则,司法适用的法律依据缺失,具体表现为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门立法空白及既有立法的规范依据缺陷;三则,碳达峰、碳中和所牵涉问题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分别与司法的地方化、治理手段的割裂化存在矛盾,需要司法协同,但司法协同存在明显的力度不够问题。应通过落实司法的能动理念、健全司法的预防价值、夯实司法适用的法律保障、建构司法协同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 何伦凤; 曾睿
    • 摘要: 作为生态现代化的内生方面,风险预防原则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出我国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重大风险”认定中存在的一些现实困境。在此基础上,建议引入风险管理理论工具,将“重大风险”认定工作分解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监控环节上,构建科学的风险认定体系。同时,应从技术上提高风险评估技术,引入生态智库机制;制度上需立法明示判定基准,降低举证证明标准;观念上转变裁判求稳理念,强化生态司法能动等具体策略出发,推进我国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实践进程。
    • 冯向辉
    • 摘要: 法理情的有机统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最鲜明特色,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增强裁判可接受性、司法公信力、社会治理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实现法理情有机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因此,面对比法律原则、制度和规范逻辑复杂得多的社会现实,我国司法审判工作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规律出发,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一是凸显服务性,即围绕服务大局、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保障民权,积极运用政策考量、利益平衡、和谐司法等司法方式履行司法审判职责。
    • 胡加祥
    • 摘要: WTO争端解决机构在审理贸易纠纷时,解释规则既是定分止争的方法,也是强化WTO成员规则意识的过程.因此,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解释WTO规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应尽职责.然而,WTO争端解决机构因其"非司法机构"属性,对受理的每一起纠纷都必须作出裁决,使《WTO协议》第9.2条规定的部长级会议对多边贸易协议的"排他解释权"流于形式,争端解决机构"司法造法"的趋势愈演愈烈,最终导致WTO成员之间的意见不合而使上诉机构停摆.部分WTO规则的意思不清是当年多边贸易谈判受阻出现的"选择性模糊".在争端解决实践中,究竟是鼓励专家组和上诉机构能动地发挥个人想象,对规则尽量作出符合社会主流民意的解释,还是恪守条文的狭义理解,关系到WTO争端解决机构的定位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走向.
    • 廖琼
    • 摘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人民各方面需求转型升级,司法需求也不断细化,司法供给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为实现司法克制和司法能动的有益平衡,一方面,要对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保持尊重和敬畏;另一方面,要完善顶层设计,厘清权力边界,提高司法者的素养和技能,使其合理行使裁量权.能动司法是未来法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任重而道远,要关注司法的社会功能,注重司法的社会效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廖琼
    • 摘要: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人民各方面需求转型升级,司法需求也不断细化,司法供给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为实现司法克制和司法能动的有益平衡,一方面,要对法律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保持尊重和敬畏;另一方面,要完善顶层设计,厘清权力边界,提高司法者的素养和技能,使其合理行使裁量权。能动司法是未来法治发展的必然选择,任重而道远,要关注司法的社会功能,注重司法的社会效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