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行政争议

行政争议

行政争议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77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852篇;相关期刊381种,包括法学、法律适用、法制博览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七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第三届国土资源法制与市场暨法律中心成立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第二届重庆律师论坛等;行政争议的相关文献由721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杰、李广宇、杜承秀等。

行政争议—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8 占比:47.09%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67%

专利文献>

论文:852 占比:52.24%

总计:1631篇

行政争议—发文趋势图

行政争议

-研究学者

  • 黄杰
  • 李广宇
  • 杜承秀
  • 江必新
  • 程琥
  • 章志远
  • 郭修江
  • 应松年
  • 李志强
  • 杨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婷
    • 摘要: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在保障人民权益的同时,行政争议也越发突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要求执法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在此框架下,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显得尤为重要。实际执法过程中,对于违章私建的违法行为,很多案例在城管等相关城建部门下达“责令限期改正”处罚之后仍不能切实得到解决,这会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以及人民安居乐业,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后果不堪设想。本文将从立法、执法监督、社区治理与行政执法统筹推进、改进执法方式方法等部分阐释如何有效化解损害房屋承重墙结构的行政争议。以此类型的行政争议化解案例为其他类型的争议的解决提供思路。
    • 葛晓燕
    • 摘要: 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行政诉权在逐步实现有效行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使偏差,主要表现在行政案件"高裁驳率""案结事未了"以及办案数与权利救济不成正比。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与行政诉讼自身的特性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当事人主观诉求偏离裁判重心、滥用诉权的泛化以及行政诉讼实质化解纠纷的有限性。为了充分保障行政诉权有效行使,纠正行使偏差,在司法进路上应坚持"原则思维"与"政策思维"的有机融合、"权利保障"与"行为控制"的协调推进以及"制度供给"与"司法需求"的双向统一。
    • 银贝贝
    • 摘要: “四大检察”中“行政检察”的发展较为薄弱与滞后,新时代行政检察以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为目标导向,需要检察机关在监督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行政行为、行民争议和行政相对人的合理诉求这三要素。行政检察听证制度是新时代行政检察的创新和探索,在行政听证中明确启动行政检察听证的条件,细分听证类型;提高行政检察的公开度,积极探索听证直播程序;降低听证的沟通壁垒,设立听证代理机制;提高听证意见的质量,完善听证员选取机制,有利于实现行政检察监督的“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目标任务。
    • 摘要: 为深化行政诉讼制度改革,推进行政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优化行政审判资源配置,推动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依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支持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意见。
    • 孔繁华
    • 摘要: 实质解决行政争议是法院主动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司法政策,法院借助党委、人大、政府和社会的支持,通过庭前引导、诉前调解和诉中协调等手段,将调解率和撤诉率作为检验争议是否得以实质解决的标尺,进一步通过司法建议、典型案例和行政审判白皮书等措施提升司法权威。倡导实质解决争议具有积极作用和客观效果,但部分创新手段与司法权被动性和中立性特点不符,协调缺乏规范依据且导致法院放弃判断权,片面追求低上诉率与当事人的诉权相悖。解决上述问题,应将诉前调解改造为行政调解,重申行政诉讼解决争议之立法目的,法院充分行使审判权彰显法律效果,修改《行政诉讼法》设置合意停止诉讼程序。
    • 张垚; 郑锦轩; 张雪晖
    • 摘要: 医保基金的合理监管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当前医保基金行政争议存在医疗机构以诉讼解决医保争议的意愿不强、协议监管行为性质难以确定、违反医保协议的责任尚未厘清、医疗专业性容易引发单方监管合理性质疑等问题,不利于医保基金安全的有效管理。通过保证行政相对人的协商利益、构建第三方专家咨询制度、成立第三方调解委员会等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救济方式,能够有效解决医保基金行政争议,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
    • 郝亚儒
    • 摘要: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印发《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立常态化联动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法院、行政复议机关的沟通协同,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实现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自然资源管理秩序相统一。《方案》提出,力争到2022年底,实现全系统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数量和败诉率双下降。到2023年底,全系统行政复议、诉讼案件总量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败诉率较上年度再下降,行政案件执行率实现稳步上升。
    • 曹鎏
    • 摘要: 确保行政复议发挥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是行政复议法修订的核心目标,亦是行政复议制度实现行政争议“诉源治理”、回应法治政府建设需要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主渠道作用的逻辑建构与制度回应的最优方案,需要理论研究持续创新发展。本文将围绕主渠道的基本价值追求,梳理、总结并回应修法过程中理论界和实务界未能达成共识且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以探寻激活行政复议制度潜在优势以及破解修法症结的突破口,进而在法治轨道上完成对行政复议体制机制的再造。
    • 李敏
    • 摘要: 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充分说理具有提升行政复议制度权威和机关公信力、源头化解行政争议、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作用。目前,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说理“土壤”还不够丰沃:政策视角缺少说理的“具体指引”,制度视角缺少说理的“激励设计”,主体视角缺少说理的“主观愿望”,学术视角缺少说理的“研究热情”。鉴于此,文章从说理观念、说理环境、制度设计、说理队伍四个方面培育行政复议法律文书的说理“土壤”,通过充分说理将复议机关对行政执法、社会治理、行业监管等方面的声音传递出来,助推相关领域规范执法行为,完善制度机制、创新社会治理,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
    • 章志远
    • 摘要: 行政诉讼类型化是近20年来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表现为立法论、比较论和建构论的三重面向。2014年《行政诉讼法》修订前后,围绕行政诉讼类型是否需要法律明定,我国行政法学理形成肯定论与否定论的理论交锋。日本行政诉讼类型法定论、德国行政诉讼类型形态论、意大利行政诉讼预防性保护论,构成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理论的三重域外资源。行政撤销诉讼、行政给付诉讼、行政确认诉讼规则的建构,是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理论精细化发展的表现。经由法律规范的体系化解释,并结合我国本土行政审判的实践探索和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理念贯彻,能够形成我国特有的行政诉讼类型化规范模式,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行政审判的制度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