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T细胞淋巴瘤
NK/T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4172篇;相关期刊145种,包括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临床内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八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医师大会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2014华东胸部肿瘤论坛暨第七届浙江省胸部肿瘤论坛等;NK/T细胞淋巴瘤的相关文献由96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卫平、李晔雄、张明智等。
NK/T细胞淋巴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4172篇
占比:99.77%
总计:114432篇
NK/T细胞淋巴瘤
-研究学者
- 刘卫平
- 李晔雄
- 张明智
- 黄慧强
- 张旭东
- 亓姝楠
- 明萌
- 易建华
- 王大斌
- 苏航
- 邹典定
- 高子芬
- 刘芳
- 吴晖
- 唐源
- 曲宝林
- 李宁
- 李敏
- 李甘地
- 王颖
- 陶荣
- 于建渤
- 何鸿鸣
- 侯晓荣
- 刘华庆
- 刘跃平
- 吴君心
- 吴涛
- 宋永文
- 张玉晶
- 张福泉
- 易昆
- 曹建忠
- 朱苏雨
- 朱远
- 杨勇
- 杨瑜
- 杨秋实
- 桂卫星
- 汪华
- 潘耀柱
- 王存邦
- 王杰松
- 王淑莲
- 王维虎
- 白冰
- 白海
- 石群立
- 莫祥兰
- 葸瑞
-
-
刘耀强;
刘旭倩
-
-
摘要: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extranodal nasal typel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以破坏面部中份结构为主的、T细胞或NK细胞来源的、罕见且独特的非霍奇金淋巴瘤[1]。本院收治1例首发于腭部,以口腔黏膜溃疡为临床表征,首诊诊断为慢性口腔溃疡,终诊为ENKTL的罕见病例。本文对该例首发于腭部的ENKTL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方法,为今后诊断和鉴别发生在腭部的ENKTL提供参考。
-
-
岳振营;
耿明;
王慧;
赵永芳;
韩瑜;
孙晓辉;
孙雪梅;
董艳光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N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胃原发性ENKTL-NT的临床病理学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对胃镜活检标本进行检查,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6、84岁,均以上腹部疼痛就诊.肿瘤分别位于胃底、胃体.镜下见肿瘤细胞形态广泛,由小、中、大淋巴细胞混合组成,并见血管中心性或血管破坏的生长方式及坏死,多伴有多种炎细胞浸润.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ε、CD56、TIA-1、颗粒酶B(Granzyme B)、穿孔素(perforin)、CD2呈弥漫阳性,例1 CD7和CD45 RO弱阳性,背景中少量B淋巴细胞CD20阳性,CKpan、CD5、CD8、CD43、CD30、CD103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55%.原位杂交检测EBER均阳性.结论 胃原发性ENKTL-NT极其罕见,易与慢性胃炎、胃溃疡混淆,确诊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预后可能有别于其他部位的NK/T细胞淋巴瘤,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
赖玉红;
刘敏;
李媛媛
-
-
摘要:
目的:分析NK-T细胞淋巴瘤放疗后引起口腔溃疡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到我院放疗后引起口 腔溃疡的120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不采用护理,而实验组则采 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口腔溃疡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溃疡持续时间(3.3±1.1)比对 照组患者(7.2±1.2)要短,t=18.55,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3%)。X2=4.22,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NK-T细胞淋巴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护理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口腔溃疡恢复,从而提高 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干预对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推广价值。
-
-
王春晖;
李倩雯;
李晓宇;
吕迁洲;
刘澎
-
-
摘要: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应用是一种新型免疫治疗手段.阻断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 1,PD-1)与其配体(PD-L1)结合,可避免免疫逃逸,恢复机体免疫应答,发挥其抗肿瘤效应,是目前抗肿瘤治疗中炙手可热的方法之一.PD-1抑制剂在越来越多的实体瘤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疗效,但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仍相对有限.本文回顾PD-1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研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
-
-
杜军;
周晓军
-
-
摘要:
旨在通过几种惰性淋巴瘤亚型的介绍,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增加临床对这组病变的认识,避免不必要的过度医疗.该组肿瘤包括B细胞及NK/T细胞起源淋巴瘤,其中B细胞起源肿瘤包括:儿童滤泡性淋巴瘤、十二指肠滤泡性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慢性炎症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胃肠道NK/T细胞增生性病变包括:胃肠道惰性T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NK细胞肠病和淋巴瘤样胃病.这些淋巴瘤仅手术局部切除即可,随访观察发现可长期生存.
-
-
龙德云;
张国强;
叶孝乾;
陈伟良
-
-
摘要:
cqvip: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 nodal NK/T cell lymphoma,nasal type,ENKTL)是指发生于淋巴结外的来源于成熟NK细胞或NK样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累及鼻腔、鼻咽部、软腭等上呼吸道部位;皮肤是ENKTL最常见的鼻外好发部位,占26%左右[1]。皮肤ENKTL常见侵犯部位多见于四肢,其次为躯干和面部。皮肤ENKTL的影像学报道较少.
-
-
潘粤勇;
陈兴贵
-
-
摘要: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L)是EB病毒(EBV)相关的常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多见于NK细胞,偶见T细胞系.主要累及鼻腔、鼻咽、咽喉等上呼吸道,临床表现为发热、鼻塞、鼻出血,常伴有恶臭.初步评估主要包括血浆EBV-DNA定量、头颈部增强MRI、PET/CT等,确诊需行肿瘤病理学检查.早期低危患者单纯放疗有较高的生存,中高危者单纯放疗远处转移发生率较高.早期低危患者可行单纯放射治疗,早期中高危患者治疗模式争议较大,目前建议放化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L-天门冬酰胺酶(或培门冬酶)为基础方案是目前常用的化疗方案.对于早期中高危患者,最佳的治疗模式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
黄丹丹;
杨全新;
张博;
黄玮;
ASHUTOSH Jung Rayamajhi;
张秋娟
-
-
摘要:
目的 比较NK/T细胞淋巴瘤(NKTCL)与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包括15例NKTCL及9例DLBCL,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临床症状、病变位置、病灶大小及形态、信号强度、强化程度及均匀性、邻近结构的变化.结果 DLBCL患者发病年龄较NKTCL大(P=0.001),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1);NKTCL患者临床症状以鼻塞多见(93.3%),DLBCL患者以眼部症状多见(55.5%).NKTCL多见于鼻腔、DLBCL多见于鼻窦(P0.05);NKTCL病灶多强化不均匀,DLBCL多强化均匀(P=0.009);NKTCL以鼻背部软组织受累多见(70.0%),DLBCL以累及眼眶多见(62.5%);DLBCL较NKTCL对邻近骨质的破坏明显.结论 鼻腔鼻窦NKTCL与DLBCL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对病理分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NKTCL患者症状主要为鼻塞,影像学上病灶多位于鼻腔、体积较小、强化不均匀、周围骨质毛糙呈轻微骨质破坏;DLBCL患者多表现为突眼、溢泪,影像学上病灶多位于鼻窦、体积大、强化均匀、周围骨质虫蚀样或溶骨样破坏.
-
-
赵雨婷;
曲宝林;
钱立庭;
侯晓荣;
张福泉;
乔学英;
汪华;
李高峰;
朱远;
曹建忠;
吴君心;
王颖;
吴涛;
朱苏雨;
石梅;
徐利明;
袁智勇;
苏航;
宋玉琴;
朱军;
李晔雄;
亓姝楠;
杨勇;
何侠;
张玉晶;
黄慧强;
张利玲;
伍钢
-
-
摘要:
目的 探讨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收集2001年11月至2015年12月,中国淋巴瘤协作组数据库中159例原发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多原发于皮肤软组织(106/159,66.7%)和胃肠道(31/159,19.5%).Ann Arbor Ⅲ~Ⅳ期和乳酸脱氢酶(LDH)升高的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64.2%(102/159)和47.8%(76/159).全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43.6%,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27.9%.原发皮肤软组织和胃肠道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1.0%和59.4%(P=0.281),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4.8%和48.3%(P=0.109).综合治疗较单纯化疗提高了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58.4%和33.9%,P=0.001)和3年无进展生存率(40.7%和20.7%,P=0.008).LDH升高、Ann Arbor分期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总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DH升高和≥2个结外部位受侵为无进展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失败模式以远处结外器官复发进展为主.结论 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和较差的预后,放疗或手术±化疗较单纯化疗可能提高上呼吸消化道外结外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疗效.
-
-
陈腊梅;
孟云芳;
宋亚丽;
魏欣净;
张莉
-
-
摘要:
患者,男,77岁.全身散发皮肤肿块1个月.组织病理示:表皮变薄,真皮全层大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部分区域具有亲表皮性,部分细胞胞体大,可见核分裂像.诊断:结外皮肤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确诊后转至肿瘤科,给予P-Gemox方案化疗.
-
-
-
-
-
-
周香香;
王欣;
路康;
耿凌云;
李鑫雨;
姜玉杰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5月前发表的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相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数据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比值比.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rn 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共有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35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4篇文献提供了基于病人和部位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病人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部位的数据。对于基于病人数据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PET/CT在诊断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40。对于基于PET/CT在淋巴瘤累及部位的扫描价值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疾病分期中的作用,6篇文献够共纳入1546个部位。PET/CT在评估NK/T细胞淋巴瘤分期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0.99。对于基于病人的数据,SROC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分别为0.8547及0.7847。对于基于部位的数据,AUC和Q指数分别为0.9959和0.9755。rn 结论:由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针对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研究数目有限。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了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证实,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它有望成为评估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的重要工具。
-
-
周香香;
王欣;
路康;
耿凌云;
李鑫雨;
姜玉杰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5月前发表的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相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数据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比值比.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rn 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共有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35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4篇文献提供了基于病人和部位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病人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部位的数据。对于基于病人数据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PET/CT在诊断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40。对于基于PET/CT在淋巴瘤累及部位的扫描价值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疾病分期中的作用,6篇文献够共纳入1546个部位。PET/CT在评估NK/T细胞淋巴瘤分期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0.99。对于基于病人的数据,SROC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分别为0.8547及0.7847。对于基于部位的数据,AUC和Q指数分别为0.9959和0.9755。rn 结论:由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针对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研究数目有限。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了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证实,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它有望成为评估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的重要工具。
-
-
周香香;
王欣;
路康;
耿凌云;
李鑫雨;
姜玉杰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5月前发表的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相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数据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比值比.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rn 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共有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35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4篇文献提供了基于病人和部位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病人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部位的数据。对于基于病人数据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PET/CT在诊断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40。对于基于PET/CT在淋巴瘤累及部位的扫描价值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疾病分期中的作用,6篇文献够共纳入1546个部位。PET/CT在评估NK/T细胞淋巴瘤分期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0.99。对于基于病人的数据,SROC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分别为0.8547及0.7847。对于基于部位的数据,AUC和Q指数分别为0.9959和0.9755。rn 结论:由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针对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研究数目有限。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了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证实,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它有望成为评估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的重要工具。
-
-
周香香;
王欣;
路康;
耿凌云;
李鑫雨;
姜玉杰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5月前发表的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相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数据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比值比.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rn 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共有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35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4篇文献提供了基于病人和部位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病人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部位的数据。对于基于病人数据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PET/CT在诊断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40。对于基于PET/CT在淋巴瘤累及部位的扫描价值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疾病分期中的作用,6篇文献够共纳入1546个部位。PET/CT在评估NK/T细胞淋巴瘤分期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0.99。对于基于病人的数据,SROC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分别为0.8547及0.7847。对于基于部位的数据,AUC和Q指数分别为0.9959和0.9755。rn 结论:由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针对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研究数目有限。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了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证实,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它有望成为评估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的重要工具。
-
-
周香香;
王欣;
路康;
耿凌云;
李鑫雨;
姜玉杰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5月前发表的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相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数据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比值比.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rn 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共有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35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4篇文献提供了基于病人和部位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病人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部位的数据。对于基于病人数据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PET/CT在诊断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40。对于基于PET/CT在淋巴瘤累及部位的扫描价值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疾病分期中的作用,6篇文献够共纳入1546个部位。PET/CT在评估NK/T细胞淋巴瘤分期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0.99。对于基于病人的数据,SROC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分别为0.8547及0.7847。对于基于部位的数据,AUC和Q指数分别为0.9959和0.9755。rn 结论:由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针对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研究数目有限。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了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证实,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它有望成为评估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的重要工具。
-
-
周香香;
王欣;
路康;
耿凌云;
李鑫雨;
姜玉杰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在Pubmed、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2014年5月前发表的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及分期相关的文献.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数据后,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敏感度、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和比值比.绘制S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rn 结果:经过文献检索,共有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135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4篇文献提供了基于病人和部位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病人的数据,2篇文献仅提供了基于部位的数据。对于基于病人数据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该病诊断中的价值。PET/CT在诊断NK/T细胞淋巴瘤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0.40。对于基于PET/CT在淋巴瘤累及部位的扫描价值的6篇文献,主要针对于PET/CT在疾病分期中的作用,6篇文献够共纳入1546个部位。PET/CT在评估NK/T细胞淋巴瘤分期中的合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8、0.99。对于基于病人的数据,SROC曲线下面积(AUC)和Q指数分别为0.8547及0.7847。对于基于部位的数据,AUC和Q指数分别为0.9959和0.9755。rn 结论:由于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目前针对于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临床研究数目有限。本研究通过系统评价分析了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证实,PET/CT在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中有较高的准确性,它有望成为评估NK/T细胞淋巴瘤诊断和分期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