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模式
医疗服务模式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96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9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324299篇;相关期刊231种,包括中国保健、卫生经济研究、中国社区医师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2014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材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2013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等;医疗服务模式的相关文献由618位作者贡献,包括何权瀛、医学信息学杂志编辑部、胡大一等。
医疗服务模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4299篇
占比:99.88%
总计:324694篇
医疗服务模式
-研究学者
- 何权瀛
- 医学信息学杂志编辑部
- 胡大一
- 向月应
- 本刊编辑部
- 郭潇雅
- Sean Leng
- 于斌
- 党灵
- 吕志
- 吴宝香
- 孟庆慧
- 宫晶
- 尹泉
- 张沛
- 张瑞
- 张红霞
- 张荣健
- 徐勇
- 朱恒鹏
- 李冬晶
- 李媛
- 李景余
- 李永平
- 杨熙柳
- 沈悌
- 罗金华
- 蔡小芳
- 袁双风
- 计虹
- 谢海雁
- 陈敏
- 韩杰
- 顾彦
- 马桂芬
- 高春东
- 龙建成
- ANASTAS T
- MICHAELS L
- WADDELL E N
- 丁胜
- 万里
- 严珺
- 于海波
- 于玲
- 人民网1
- 付光梅
- 代欣蕊
- 任丽梅
- 任小烨
-
-
-
-
摘要:
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国家医保局等八部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21]19号),提出要健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康复护理服务是构建优质高效康复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
-
-
郭潇雅
-
-
摘要:
信息是一张网,数据是一朵云。信息化、大数据与医疗各项业务的结合,使医院管理更科学、运营更高效、服务更精准。近年来,聚焦医院运营管理精细化新路径和新策略,正成为公立医院管理者们头脑中深埋的一根弦。这个话题产生的背后,是药品耗材零加成、按病种分值付费、新冠肺炎疫情对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变,以及公立医院面临的各种运营难点如何突破等问题。
-
-
曾响铃
-
-
摘要:
在我国全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进程上,传统医院怎么升级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社会和市场共同探究的问题。就以现在最为热门的医院升级来说,市场更多的目光是聚焦在医院信息化之上。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过度强调智慧化,是否可行?答案显然是不可以。于是,办公家具巨头圣奥开始探索了另一条路径,从医养空间升级入手全面协助推动我国传统医院的空间升级。
-
-
韩新生;
陈国翠;
陈方园;
贾佳欣;
张兴安;
明华伟;
王华东;
谭小尧
-
-
摘要:
目的:调查“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南充市三级公立医院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调查研究法进行研究。设计调查问卷,于2021年6月至8月对南充市中心医院和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共发400份问卷,收回391份,有效问卷为380份,其中有效率为96.00%。结果表明,使用过“互联网+医疗”服务的被调查者占65.26%,其中“经常使用”只占16.21%,“偶尔使用”占29.84%,“很少使用”占19.20%;从使用类型分析,最多的是“预约挂号”,有285人次;其次是“查询医生信息及坐诊时间”,有214人次;“在线问诊”使用最少,仅有34人次;从影响因素分析,“从没有听过”占18.27%,其次是“没有必要使用”以及“担心隐私泄露”,分别占26.42%和19.16%。结论:“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在我市三级公立医院患者的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使用模式主要还是体现在“预约挂号”以及“信息查询”这些非医疗核心业务。然而,真正涉及到核心医疗业务方面的使用率却并不高;“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的知晓度和使用意识在我市还需进一步提高和培养。
-
-
董魁;
王亚宁
-
-
摘要:
在2021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明确指出:“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大力推行日间手术,提高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中已将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纳入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体系。日间手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由于其住院时间短、床位使用效率高和住院费用较少等优势,已经在我国部分大型医院得到推广和应用。截止2020年山西省已有23所公立三级医院成立独立的日间医疗中心,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在全省80%的地市已成立日间手术中心。
-
-
宋亚楠;
魏岚;
黄跃;
梁志刚
-
-
摘要: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互联网诊疗在医院的实践情况,为如何从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患者通过掌上宣武App的互联网诊疗量,细分到病种分类、业务种类构成,同时与同期门诊量进行比较。结果:癫痫、脑血管病在所有诊断中占比超70%,通过App就诊的线上患者,其中咨询占比为70.06%,但互联网诊疗量在总门诊量中占比较低,为0.91%。结论:“互联网+线上诊疗”作为一种医疗服务新模式,与传统模式起到互补作用,对疫情防控起到积极影响,为互联网医院及智慧医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
-
-
-
摘要:
在胸痛患者中,关于冠脉钙化评分0分(即不存在冠脉钙化)能否确定那些不需要进一步检查的患者,目前并无明确共识。6月15日,JACC影像学子刊上发表的一项Meta分析表明,对于急性或稳定性胸痛患者,当冠脉钙化评分为0分时,阻塞性冠心病的可能性极低,非阻塞性冠心病的可能性较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年化风险也较低。研究者认为,在价值医疗服务模式下,对于胸痛患者。
-
-
何亨
-
-
摘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临床专科建设,推进医学技术创新,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医疗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建设了基于紧密型医联体模式下的智慧医疗云影像平台,着力打造“一个平台”效应,实现医疗影像资源整合与利用,形成医联体医疗影像云标杆。
-
-
黄柳
-
-
摘要:
怀揣“在路上”、持续奔跑的勇气与决心,分级诊疗制度推进中各方付诸的探索与实践,诸多的现实疑问,值得关注与总结。分级诊疗制度是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重要内容,是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模式和就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和系统性的制度。近年的医改工作,围绕分级诊疗体系的建设中心目标,推动形成有序就医格局,重点明晰。
-
-
-
-
向月应
- 《2013中国研究型医院高峰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文章介绍了研究型医院及其医疗服务模式转型的概念与特征,论证了医疗服务模式转型的新要求是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型,服务内容向医疗、预防、保健一体化服务转型,服务过程从以院内服务为主向全程全方位服务转型,服务中心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型,服务质量向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转型,医患关系向共同参与型转型.通过推行整体医疗管理服务模式、以责任制为核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以全成本核算为特征的财经工作模式、后勤社会化保障模式以及深入开展以白求恩精神为核心的服务职业道德教育等具体措施来实现研究型医院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型,使医院的医学技术、医疗服务及科研学术水平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
刘玉琦;
徐笑梅;
何桂香;
刘婴;
王爱民
- 《第5届中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大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住院病人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创建新型医疗服务模式,提出干预措施,帮助病人住院期间掌握释放情绪方法,为病人提供回归社会力所能及的帮助.方法:采用抑郁和焦虑量表进行测评,在资深医务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开展眼外伤住院病人问卷调查.结果:严重眼外伤住院病人与其他眼病住院病人抑郁症阳性率分别为48.6%和22.7%,P<0.01.严重眼外伤住院病人与其他眼病住院病人焦虑症阳性率分别为66.7%和28.9%,P<0.01.严重眼外伤住院病人焦虑症阳性率分别为统计学处理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严重眼外伤住院病人抑郁症和焦虑症较其他眼病病种病人严重,视功能的严重损害是影响严重眼外伤病人抑郁和焦虑最主要因素.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