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疾病
老年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8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8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44029篇;相关期刊340种,包括中老年保健、实用老年医学、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53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2015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分会年会等;老年疾病的相关文献由8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实、等、刘俊达等。
老年疾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029篇
占比:98.72%
总计:44602篇
老年疾病
-研究学者
- 张实
- 等
- 刘俊达
- 廖淋森
- 曹志辉
- 李佳
- 李浩
- 王伟
- 王建宏
- 王玉华
- 田敏
- 贺信祥
- 郑贺英
- 陈可冀
- 陈民
- 丛羽生
- 刘云冬
- 刘士敏
- 刘洪伟
- 刘艳
- 吴锦屏
- 周光辉
- 周新春
- 唐大年
- 宁静
- 安玉贵
- 宓宝斌
- 崔建春
- 张丽香
- 张倩
- 张智
- 彭香淑
- 曾德永
- 本刊编辑部
- 朱明炜
- 朱麟奇
- 杨溢烁
- 杨祥云
- 沈农夫
- 王晓燕
- 王玲
- 王红
- 王进进
- 王颖
- 白若岑
- 罗捷
- 老年医学研究编辑部
- 胡代碧
- 袁肇凯
- 谢琴
-
-
老年医学研究编辑部
-
-
摘要:
《老年医学研究》是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7-1522/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6-9058。本刊为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广大临床、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的学术交流平台,及时报道老年医学研究领域的科研成果,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研究的进展和动态。本刊面向各有关单位诚征优稿,现将《老年医学研究》征稿要求公布如下:1.本刊报道方向为老年医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包括临床诊治、临床护理、临床康复、基础研究、医学伦理、卫生经济学等。2.收稿要求为老年医学领域研究,其中临床类研究需病例年龄≥60岁,基础类研究需以老年或老年疾病的细胞/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
-
-
杨松运
-
-
摘要:
骨质疏松已成为困扰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跃居老年疾病第3位,但是因为大众对它有很多认识的误区,导致这个“沉默的杀手”一直未被足够重视!骨质疏松最大的危害是易导致骨折,许多患者因此致残,50%的患者需全天候生活护理,20%的患者需常年照顾。
-
-
李文博
-
-
摘要: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占18.70%。与2010年相比,这个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人口老龄化加深,随之而来的是,老年健康和老年疾病防治成为广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为了加强老年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帮助提高老年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断;加快推进老年医学重大疾病防控技术突破和医学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2016年,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获批成立,成为中国西部唯一的国家级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平台。
-
-
-
孙烽
-
-
摘要:
王韬,主任医师,教授,博导,上海领军人才,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协十大科学传播人物、首届国家名医获得者,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双聘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双聘专家,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华山)PI,Journal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Disaster Communications期刊主编,中华医学会《健康世界》杂志执行副主编,“医学传播与网络游戏融合创新战略联盟”发起人。
-
-
江一静;
胡梦艺;
游咏梅;
王君;
林志诚;
魏伟;
夏敏;
薛偕华
-
-
摘要:
脑卒中是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每年有1500万人发生脑卒中[1]。由于高致残率的特点给社会带来极大负担。绝大多数中老年患者在缺血性脑卒中后3个月即出现认知障碍,即使在临床康复看似成功且无功能性残疾的患者中也常见[2]。目前,脑卒中后认知康复疗效有限[3]。所以,认知康复的有效干预手段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
-
魏小鲤
-
-
摘要:
疝气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老年疾病,指的是人体组织器官离开原先位置后,进入到其他器官或是组织的间隙中[1]。目前,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老年疝气患者,能获得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讲,由于大部分患者合并各种慢性系统性疾病的可能性比较高,机体功能退化,从而术中对麻醉耐受力较差,存在麻醉风险,这不仅会对手术顺利开展产生一定影响,还不利于患者康复[2]。因此,给予老年疝气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则是确保患者完成手术治疗的关键。鉴于此,本文选择2018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例老年疝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出,应用罗哌卡因+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后,对其应用价值进行探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
-
赵信娴;
杨小虎
-
-
摘要:
老龄化导致听觉系统、认知功能有所衰退。老年人群的言语理解能力减弱,韵律信息解析存在困难。老年人对重音、语调、语速等语言韵律感知能力退化,对情感韵律的加工也出现问题,特别是消极情绪韵律加工减退较快。老年疾病进一步加深韵律加工难度,韵律感知呈现出与特定疾病的相关性。未来研究需考察不同语言背景老年人群的韵律感知表现与机制、复杂交流环境的影响、韵律感知障碍对老年疾病的预测、韵律感知的早期干预与复健等问题。
-
-
潘锋(文/图);
张英杰
-
-
摘要:
由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共同主办,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承办的"中国老年医学科技创新大会暨2021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年会",11月6日至9日在北京以线上形式举行。在本届年会上,正式发布了《老年非心脏手术围手术期风险评估与管理指南2021》(简称《指南》),《指南》对老年患者术前评估内容、术前慢性疾病状态及药物管理、并发症的防控等方面给予了最新的临床建议和推荐,旨在通过对围手术期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制订合理的干预措施以有效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和效率。《指南》的通讯作者分别是解放军总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高德伟教授、程芮教授、高凌根教授和李天志主任。
-
-
郝思钰;
高旗;
贾晓冬
-
-
摘要:
在我国,老年人经常患有 2 型糖尿病,而大多数老年人并没有典型的 2 型糖尿病症状,通常在体检中发现,因此延误治疗。 虽然 2 型糖尿病教育本身发展并不存在严重,但其带来的并发症往往是老年人身体所承受不住的,故而老年人 2 型糖尿病的预防、改善与治疗越来越得到重视。
-
-
杨良俊;
潘华峰;
郑嘉怡
- 《“广州中药产业史与品牌传承”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药学会药学史分会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广州、佛山两地自古以来就在经济、文化上有着密切联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两地交流日益密切,同城化趋势日渐成熟.自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老年人的疾病诊疗及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广州、佛山在进行同城化建设时这一问题十分显著.通过分析广州、佛山两地的医疗、养老现状及当前两地老年疾病诊疗的难点,明确当前广佛地区的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应对问题提出建设两市城市互享医养结合模式的方案,从而为两地城市互享医养结合的建立提供思路与方法.
-
-
-
-
王雨;
赵阳
- 《第四届国际中医药临床研究新进展暨养生保健学术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黄芪赤风汤出自《医林改错》,以黄芪为主,佐以防风、赤芍,益气通滞,祛风固表.此方药对老年疾病防治皆效,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驱风固卫,气通血活.结合黄芪赤风汤功效,根据老年人病理生理特点,全国名老中医崔玉衡主任医师在从医70年的经验经验上总结到:老年养生防病在于气充血畅,避风固表.总结出预防老年病诊疗三原则:益气,活血,固表.
-
-
张宁;
文金辉;
张华
- 《2015中国老年医学和老年健康产业大会》
| 2015年
-
摘要:
老年人高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新近研究表明,血小板活化与此类老年期疾病密切相关,血小板参数及其活化标志物的临床意义逐渐受到重视,针对老年期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不断得到改善.现就近年有关血小板活化特点与老年期疾病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
Sang De-chun;
桑德春
- 《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14年
-
摘要:
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结果,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rn 运动处方的种类很多,制定运动处方时应遵循处方制定的基本原则,老年运动处方的制定,还要考虑衰老和疾病带来的影响.rn 运动处方内容包括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每次运动安排、注意事项等.可根据运动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决定其运动量.运动量确定后,如运动强度大时,运动持续时间应相对缩短.一般老年人应选择运动强度小而持续时间长的运动方法.rn 老年人开始运动的时间要短,经过6周左右的适应阶段过渡到每次20-60分钟,每周3-4次.运动时间要根据身体状况、对运动的耐受程度、主观运动强度来定,以感受到“稍感费力”为宜.运动分准备活动期5-10分钟、持续活动期20-60分钟、放松活动期5-10分钟.rn 老年人运动强度阈值是60%的最大心率(50%摄氧量),适宜心率为110-130次/分,主观运动强度“稍感费力”,每周3次,20-60分/次为佳.rn 老年人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和个人兴趣为主,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健身操、气功、游泳等,对年老体弱、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者可做助动运动.老年疾病的运动处方应根据疾病状况和衰老带来的影响等情况共同确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