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法律、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489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政工研究动态、四川劳动保障、浙江人大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金融危机与劳动法的实施”学术研讨会等;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文献由18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业林、骆俊功、孙新涛等。
劳动法律法规
-研究学者
- 刘业林
- 骆俊功
- 孙新涛
- 潘家永
- 余乐
- 冯亮
- 卓育堂
- 尉健行
- 尹歆捷
- 张建国
- 本刊编辑部
- 涂怀军
- 邹最东
- 郭军
- 钮友宁
- 丁榕芳
- 任欢
- 何应洋
- 何文江
- 何苏凯
- 俞锦方
- 傅兴忠
- 公旭明
- 冯文辉
- 刘军胜
- 刘廷华
- 刘杉
- 刘正喜
- 刘涛
- 刘玉方
- 刘维群
- 刘赞杰
- 北朝法
- 单书春
- 卢昌宽
- 厉志海
- 原文涛
- 司志通
- 吕剑
- 吴东辉
- 吴家俊
- 吴晶晶
- 吴梓轩
- 周勇
- 周文毅
- 周斌
- 周永祥
- 哈晓斯
- 唐晓旭
- 夏荣
-
-
潘家永
-
-
摘要:
又到一年就业高峰季。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毕业生人数大规模增长,莘莘学子在入职前应全面了解劳动法律法规,尤其要注意防范用人单位在签约、试用期、培训、服务期等方面的花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对相关事项均做了明确的规定,下面通过几则案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相关法律知识。
-
-
陈鹏程
-
-
摘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劳动法律法规,完善劳动关系协商协调机制,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规模已达2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七分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业态经济的发展,灵活就业在我国发展非常迅猛。随着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从业人员的规模不断增长,需求和问题趋向复杂化和多元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权益保障等问题日益凸显,对传统就业服务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新就业形态的政策频繁出台,说明灵活就业已经引起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广泛关注。公共就业服务部门如何更高质量、更加高效地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就业服务,发挥管理职能,促进灵活就业健康有序发展,筑牢灵活就业人员权益保障网络,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
-
何应洋
-
-
摘要:
近日,江苏省总工会联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应急管理厅下发《关于实施企业劳动用工监督评估专项服务行动的意见》,共同在全省实施企业劳动用工监督评估专项服务行动,对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职工权益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和指导服务。
-
-
-
-
-
滕桂青
-
-
摘要: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总和,是用人单位内部的"法",也是用人单位进行日常管理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相关劳动法律法规中关于规章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是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载体,是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考核管理、调岗降薪、解除劳动合同的重要依据。相关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
-
-
-
-
摘要:
本刊讯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印发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提升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实效和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在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的作用。依法对劳动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法律赋予工会的一项权利,也是工会应当履行的责任。1995年,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试行办法》,有效规范和保障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进入新发展阶段,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更好发挥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作用,推动解决劳动关系领域新情况新问题,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中华全国总工会对1995年的试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印发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办法》。
-
-
-
-
摘要:
福建省总工会综合施策推动劳动纠纷化解多元化。加强法律服务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现代化技术手段,推进“福建工会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项目建设,为职工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流程法律服务加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全省已组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4.68万家、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8.03万人,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