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

劳动时间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837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经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56405篇;相关期刊571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江汉论坛、社会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13届中国休闲与社会进步学术年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等;劳动时间的相关文献由850位作者贡献,包括党国英、黄河、张世鹏等。

劳动时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6 占比:1.44%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6405 占比:98.54%

总计:57239篇

劳动时间—发文趋势图

劳动时间

-研究学者

  • 党国英
  • 黄河
  • 张世鹏
  • 王欣
  • 张晓兰
  • 刘世佳
  • 吴红宇
  • 姜启渭
  • 朱富强
  • 杨河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展
    • 摘要: 劳动生产率增长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为此从增长动力和行业层面两个角度解析中国劳动生产率在1978—2018年的增长来源,并探索2008年以来增长动力转换和行业来源变动。研究发现:(1)资本深化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且在2008—2018年的增长促进了2008年以来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上升;劳动质量改善对劳动生产率增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全要素生产率对劳动生产率增长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且在2008—2018年的下降抵消了一半由资本深化和劳动质量改善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2)制造业和市场服务业部门是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行业来源,推动了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在2008—2018年的上升;在整个研究期内,服务业劳动时间是经济整体劳动时间增长的主要行业来源;2008—2018年各行业劳动时间增长率的下降导致了经济整体劳动时间增长率的下降。因此,政府应加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以促进行业尤其是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消除限制劳动力流动的障碍以促进劳动质量的提升。
    • 孙全胜
    • 摘要: 马克思不仅阐释了闲暇时间的含义,而且界定了闲暇时间的意义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保障闲暇时间的路径。闲暇时间是劳动以外的时间,能对人的自由发展起推动作用。闲暇时间的保障需要发展生产力、完善社会制度、促进劳动时间和闲暇时间的融合。中国需要坚持马克思的闲暇时间理论,并将其和现实实际相结合,努力保障人们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人的自由权利和自由劳动的本质。
    • 郭晓冉
    • 摘要: 马克思在“自由活动和发展”语境中阐释了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辩证统一,二者既彼此对立、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统一和相互转化。当前我国,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存在割裂、对立而陷入形而上学歧途,成为制约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现实桎梏。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富裕”,通过自由时间的“生产性消费”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在劳动时间体验劳动之美劳动之乐,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丰裕的自由时间。
    • 张晓兰
    • 摘要: 马克思的时间理论立足于超越谋生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原则,在历史性上是对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关系的正义拷问,在现实性上是对财富衡量尺度和人的生存发展空间的价值审视。马克思揭露了资本的“时间暴政”——社会加速导致时间异化,社会时间疏离生命时间以及劳动时间宰制大众命运。谋求自由时间的“时间抗争”主要表现为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抗争、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抗争、消极自由时间与积极自由时间的抗争。摆脱资本统治的时间解放之路,要求人们提高时间生产力,谋求时间生态学的正义,捍卫时间的属己性。
    • 刘云杉
    • 摘要: 数字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最新形态,对社会时间的组织、建构和塑造呈现出一系列新特征。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的时间观为从时间向度科学理解和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可能。当代数字资本进行的时间剥削和时间权力掌控进一步加深,为时间打上了深刻的制度烙印,这就需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深化时间批判的形式,探讨数字技术与资本、时间结合的新形式,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社会后果等层面对数字资本主义中的时间加以讨论。数字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变革带来了时间生产的全新形式,使得生产劳动变革带动时间的加速化、时间结构的数字化改造和时间商品化与资本化程度不断加强;相应的生产关系则改造了社会上层建筑,使整个世界体系与剥削关系的形式时间化、时间规训制度不断深化,进而使无产阶级遭受更严重的剥削;而数字领域增长加剧社会时间与自然时间的分裂、数字时间成为数字化生存的基本尺度、生活世界生产化与对“非劳动时间”的权力掌控等社会后果也随之显露。
    • 荆涛; 邢慧霞
    • 摘要: 在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劳动力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探究健康以及基本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的影响对未来合理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四期CHARLS数据将健康冲击、医疗保险与老年人退而不休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分别考察了健康冲击、新农合以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影响的健康异质性。结果表明:健康冲击对老年人退而不休意愿和劳动时间均有显著正向促进效应,且对劳动时间的影响有明显城乡差异,对农村地区影响更大。新农合会明显激励农村老年人选择退而不休,发生比率提高为未参合时的3.59倍,但会降低劳动时间,全年平均减少了21.21天;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意愿没有显著影响,但会增加劳动时间,全年平均增加了13.92天,且对劳动时间供给更多的个体,其激励效应逐渐减弱。同时,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的影响还存在性别差异,其中新农合对女性退而不休意愿影响更大,但对劳动时间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职工医疗保险对女性退而不休意愿、对男性劳动时间影响更大。此外,本文还发现医疗保险对老年人退而不休的影响存在健康异质性,对健康变差的群体影响更大。
    • 李茁; 尹海洁
    • 摘要: “十四五”规划强调“制造强国”战略,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实现产业升级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主题,当代产业工人是先进制造业创新的参与主体,探索当代产业工人离职倾向对于新时代产业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全国多个城市的大规模问卷调查,以制造业产业工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的方法,本文证实了人力资本因素、劳动时间、劳动内容、就业形态对工人主观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了解产业工人的行为逻辑、制造业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 于天宇
    • 摘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力作为商品并以时间的形式凝结。在资本增殖欲望的加速驱动下形成了普遍的资本主义社会加速,竞争压力使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不断变成劳动时间,并加速模糊两者间的分界,这造成了加速资本主义社会中时间结构的不断改变。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渴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剩余劳动时间的渴望,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加速与主体时间匮乏的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虚假利益共同体中,资本权力通过对主体自由时间的剥夺,使全体人的生命彻底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因此,必须跳脱出资本宰制的屏障,瓦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结构,使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不再对立。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自由劳动为主体自我实现方式、以自由时间为主体存在方式的真正共同体。
    • 胡涛文
    • 摘要: 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教育财政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区分了子女校内和校外教育支出对父母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子女教育支出影响父母劳动时间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性别分工特征,校内教育支出增加显著提高了父母劳动时间,且对父亲劳动时间的正向影响更大;而子女参加课外辅导培训等校外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母亲劳动时间,父亲劳动时间并无明显变化。第二,机制分析表明,子女参加课外辅导培训会使父母特别是母亲显著增加接送或陪护子女上辅导班等教育照料,同时母亲家务劳动减少和生育意愿降低。第三,教育支出影响父母劳动时间在子女性别和子女所处教育阶段方面存在异质性。当子女由义务教育阶段进入高中阶段时,父亲会加大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增加教育照料,导致子女高中阶段的校外教育支出对母亲劳动时间的负向影响不明显。第四,政府减免学费缓解了父亲校内教育支出经济压力,同时挤入效应使得校外教育支出提高了母亲劳动时间,子女学业成绩好能够缓解校外教育支出对母亲劳动时间的负向影响。建议政府切实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以减少家庭教育焦虑和不必要的教育照料,在减轻教育负担鼓励生育的同时,把实现公共教育支出与家庭教育支出的平衡并有效发挥子女教育支出对居民劳动供给的促进作用作为未来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 任远; 韦丰
    • 摘要: 本文分析0~3岁婴幼儿机构托育对女性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机构托育能显著提高女性劳动参与的概率,且主要影响年轻女性,但并不会影响已就业女性的劳动时间。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户籍、一孩还是多孩家庭、是否有祖辈帮助,机构托育对女性劳动参与均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于男性的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间来说,婴幼儿机构托育均不会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有0~3岁婴幼儿、但未获得机构托育的女性相比于无婴幼儿的女性而言,其劳动参与概率显著更低,“母职惩罚”确实存在。而那些有0~3岁婴幼儿并得到机构托育的女性与无婴幼儿的女性在劳动参与上无显著差别,说明婴幼儿机构托幼能够有效缓解“母职惩罚”。本文提出,加强3岁以下婴幼儿社会机构托育服务,能积极促进女性劳动参与和帮助女性发展,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和促进家庭发展的重要配套政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