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由时间

自由时间

自由时间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09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8933篇;相关期刊390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学理论、江汉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U+L 新思维”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一届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中国人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人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等;自由时间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方喜、张晓兰、李大兴等。

自由时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6 占比:0.51%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8933 占比:99.49%

总计:99442篇

自由时间—发文趋势图

自由时间

-研究学者

  • 刘方喜
  • 张晓兰
  • 李大兴
  • 李金霞
  • 高鸿
  • 于光远
  • 余静
  • 刘晨晔
  • 北方好汉
  • 周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晓冉
    • 摘要: 马克思在“自由活动和发展”语境中阐释了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的辩证统一,二者既彼此对立、相互斗争,也相互依存统一和相互转化。当前我国,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存在割裂、对立而陷入形而上学歧途,成为制约人民“精神生活富裕”的现实桎梏。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富裕”,通过自由时间的“生产性消费”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在劳动时间体验劳动之美劳动之乐,为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丰裕的自由时间
    • 张晓兰
    • 摘要: 马克思的时间理论立足于超越谋生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原则,在历史性上是对资本主义劳动生产关系的正义拷问,在现实性上是对财富衡量尺度和人的生存发展空间的价值审视。马克思揭露了资本的“时间暴政”——社会加速导致时间异化,社会时间疏离生命时间以及劳动时间宰制大众命运。谋求自由时间的“时间抗争”主要表现为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的抗争、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抗争、消极自由时间与积极自由时间的抗争。摆脱资本统治的时间解放之路,要求人们提高时间生产力,谋求时间生态学的正义,捍卫时间的属己性。
    • 韩立森
    • 摘要: 早期对个人的自由时间有更多的共识或类似的理解,现今对于休闲运动有了更多的辩证看法。通过对自由时间、工作与否以及个人生活方式的辨析,结合达马泽迪耶的观点,探讨时间和空间的意义以及它们与休闲的关系,认为休闲运动不仅仅是自由时间,最好把它理解为一种生活方式。
    • 胡若痴; 刘紫瑶
    • 摘要: 财富创造—财富本质—财富分配是马克思财富思想展开的三重逻辑。自由时间一般不直接创造财富,但“财富就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自由时间在肯定财富源泉中赋能财富有效生成;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自由时间是对财富主体的确认经历基本认同、全面背离到有效确认的曲折历程;真正自由时间能彰显分配正义,体现财富主体性与公共性协同推进。马克思的财富思想启迪我们,自由时间是衡量共同富裕水平的应有尺度。在推进共同富裕征程中需厚植“享有”自由时间的理念,优化“共创”自由时间的条件,营造“享受”自由时间的氛围。以“共创”为基础实现从“享有”到“享受”自由时间的跃升,是对财富主体性与公共性的深层确认。
    • 赵珊; 叶政
    • 摘要: 马克思自由时间理论对树立科学发展观念、促进个人全面发展极具指导意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自由时间视为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和衡量人发展的尺度与财富,契合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旨归。自由时间助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质量提升,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又促进农民自由时间的增加与优化。通过增加农民的自由时间、规避自由时间被侵占和浪费、合理利用自由时间等方式,能够有效实现自由时间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双向互动,从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 于天宇
    • 摘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劳动力作为商品并以时间的形式凝结。在资本增殖欲望的加速驱动下形成了普遍的资本主义社会加速,竞争压力使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不断变成劳动时间,并加速模糊两者间的分界,这造成了加速资本主义社会中时间结构的不断改变。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渴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剩余劳动时间的渴望,这是造成资本主义社会加速与主体时间匮乏的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虚假利益共同体中,资本权力通过对主体自由时间的剥夺,使全体人的生命彻底沦为资本增殖的工具。因此,必须跳脱出资本宰制的屏障,瓦解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结构,使劳动时间与自由时间不再对立。在此基础上,构建以自由劳动为主体自我实现方式、以自由时间为主体存在方式的真正共同体。
    • 刘方喜
    • 摘要: 生存资料(必需品)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直接的劳动时间创造,具有美学属性的艺术等享受资料(奢侈品)则由剩余劳动时间转化的自由时间创造;在资本框架下,交换价值(货币)支配作为使用价值的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生产;而艺术美学属性与货币属性的对抗,在消费领域体现的是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二重性对抗,在生产领域体现的是自由时间与直接的劳动时间的抽象对立,扬弃这些对立和资本的支配,艺术创造就会成为每个人的真正自由的劳动而获得充分发展。面对当今艺术、文化与经济越来越交融的新现实,重构马克思美学/经济学二重性结构,具有多方面重要意义。
    • 艾博
    • 摘要: 马克思认为“贫困”问题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并提出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概念。“相对贫困”又衍生出“精神贫困”的理论。精神贫困指的是劳动者丧失了发展自己的自由时间后,身体和心智都得不到发展,抑或拥有自由时间,但却对自由时间进行消极运用所致。我国“精神贫困”的现实之境:自由时间的绝对匮乏导致的“精神贫困”;因自由时间相对缺乏导致的“精神贫困”;因自由时间的消极运用导致的“精神贫困”。解决之道:(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解决“精神贫困”的物质保障;(二)加强信仰教育是解决“精神贫困”的精神保障。
    • 刘芳兵
    • 摘要: “自由的精神生产”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如何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是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理论旨归。探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的工艺革命理论及其把机器与机器之资本主义应用进行区分的理论观点对我们考察人工智能时代“自由的精神生产”问题具有很大启发意义。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提高了艺术生产力,为实现“自由的精神生产”创造了潜在可能性条件,即大量的自由时间和技术条件支持;另一方面,“自由的精神生产”在资本逻辑下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而人工智能之“社会主义应用”将为“自由的精神生产”的实现提供现实可能性。
    • 王晨曦
    • 摘要: 马克思对自由的超越涉及三个重要环节:认识必然是自由的基础;自由时间是自由的关键;自我实现是自由的归宿。现代化背景下,自由的含义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对自由的诠释已经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摆脱束缚”意义上的价值宣扬,而应从现实角度出发对马克思自由三要素进行重新整理与思考。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只有认识必然但不纠缠于必然、增加自由时间但不逃避劳动、实现自我但不放纵自我,才能不断接近自由王国的疆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