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计资本

生计资本

生计资本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538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社会学、经济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9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27篇;相关期刊288种,包括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农村经济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六届农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第八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2014年学术研讨会等;生计资本的相关文献由1074位作者贡献,包括赵雪雁、苏芳、赵立娟等。

生计资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9 占比:78.05%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2.86%

专利文献>

论文:127 占比:19.10%

总计:665篇

生计资本—发文趋势图

生计资本

-研究学者

  • 赵雪雁
  • 苏芳
  • 赵立娟
  • 陈美球
  • 丁士军
  • 孙海兵
  • 苏飞
  • 严登才
  • 伍艳
  • 侯向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秦语晗; 史兴民; 陈谢扬
    • 摘要: 基于地理标志农产品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生计维度研究种植户对猕猴桃物候期内气象灾害的感知及适应策略的影响因素。物候期内气象灾害的感知对种植户适应能力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别生计资本对于种植户采取适应策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自然资本通过提升家庭生计基础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越冬期冻害、芽膨大期冻害适应策略;物质资本通过改善家庭生产物资形式影响种植户采取越冬期冻害适应策略;金融资本通过拓宽家庭金融收入渠道等方式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越冬期冻害、芽膨大期冻害、高温日灼灾害适应策略;社会资本通过丰富家庭同质性和异质性社会资本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夏季干旱适应策略;人力资本则通过提升家庭整体教育质量并推动再生产能力显著影响种植户采取芽膨大期冻害与秋季连阴雨适应策略。最后,建议政府应通过提升种植户获取气象信息能力、加强举办农业培训等技能学习活动、完善农业组织建设等措施以提升其适应能力。
    • 江帆; 李兰英; 宋淑颖; 何卓京; 邓伟芬; 江丽娟
    • 摘要: 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熵值法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生计资本细分指标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拥有的生计资本差异较大,其中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丰富,而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相对匮乏;生计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影响,其中自然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金融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入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物质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对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为促进林地流转,提出加大林农金融资本投资、提升林业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促进林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 郑国楠
    • 摘要: 可持续生计理论及其分析框架在国际扶贫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开展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是从根本上解决自然资源局限的重要举措,实现了增加贫困群众生计资本、丰富生计策略、取得可持续生计的良好效果。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实践的典型代表,易地扶贫搬迁不但与可持续生计理论具有理论和内容上的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在政策体系构建、组织实施主体、创新性构建生计资本等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可持续生计理论,为促进国际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 崔秀娟; 杨婕妤; 杜月红; 吴茜; 陈强强
    • 摘要: 农牧民生计策略的选择受其生计资本的影响。基于国际发展部(DFID)可持续生计框架,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5个维度构建了农牧交错区农牧民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天祝藏族自治县309户农牧民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牧民对纯牧型、半农半牧型和非农型3种生计策略的选择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资源禀赋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牲畜与草地规模是农牧民选择纯牧型生计策略的必要条件,草地与耕地面积均显著正向影响半农半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P<0.05)。以非农就业机会获取能力为表征的社会资本显著负向影响纯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P<0.05),极显著正向作用于非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P<0.01)。同时,社会资本对于加速牧区“农转非”,缓解草原压力具有重要意义。2)家庭收入来源多元化和草原补奖等金融资本有助于半农半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而草原补奖负向影响非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3)农牧民的住房条件对于非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较低的受教育程度负向影响半农半牧型生计策略的选择。
    • 施雨; 吴雪莲; George N.Chidimbah Munthali
    • 摘要: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法探究生计资本对江汉平原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影响的机理和程度,以期为提升江汉平原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制定提供政策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生计资本与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较强关联,其中人力资本(文化程度)、自然资本(地形以及耕地面积)、物质资本(机械化)、金融资本(农业收入)、人力资本(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显著正向影响,自然资本(地形)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显著负向影响。由此得出结论:提升农户秸秆资源化认知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大农机投入、增加农户农业收入、发挥村干部带头作用均有利于促进江汉平原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
    • 田国双; 齐英南; 邹玉友
    • 摘要: 以分布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完达山等地区的,由内蒙古森工、龙江森工、吉林森工、长白山森工和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构成的,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简称东北国有林区,)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域职工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320份职工调查数据样本;依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框架和可持续生计框架理论,应用多元逻辑斯蒂(Logistic)模型分析职工生计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东北国有林区职工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很强,且各项服务的感知度均在91%以上。生计资本中,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职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度均有正向显著影响,金融资本对职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感知度有负向显著影响。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夯实职工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感知成果和提高职工生计资本配置能力的建议。
    • 张孝存; 王梓绮
    • 摘要: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对农村产业结构、农户生计方式和生活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采用半结构性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3个行政村进行研究,发现旅游开发使乡村由传统农耕生计方式转变为多元生计方式;5种生计资本中自然资本在旅游开发后下降36.58%,人力、物质、金融资本分别增长了14.7%,15.76%,22.96%,社会资本略有下降,但农户生计资本总量明显增加。今后应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扩充客源,提升涉旅农户经营和服务水准,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 鲍远磊; 国龙; 田园; 陈秋华
    • 摘要: 以福州市白沙镇乡村旅游地区为案例区,依据农户现有的有效劳动力数量、农户就业情况、主要收入来源、是否参与旅游经营活动四大标准,将白沙镇乡村旅游区农户划分成务农主导型、务工主导型、混合型、旅游兼营型和旅游经营型。以可持续生计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适用于乡村旅游地区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旅游经营型和混合型农户的生计资本整体水平高于其他农户;五大类型农户的的五类资本的平均数水平较低,仅物质资本的平均指数较高为0.528,其他四类生计的平均指数都小于0.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党管旅游优先旅游发展,推进乡村旅游人才建设,推进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 杨杨; 李金荣; 陈廷贵; 唐议
    • 摘要: 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对赤水河贵州段和长江流域洪湖段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生计资本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418、0.364、0.096、-0.08、0.465,其中,社会资本的影响最大,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生计资本和生态补偿对可持续生计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99和0.520,生态补偿是影响退捕渔民可持续生计的主要因素。
    • 王怡; 郭萌
    • 摘要: 区域性整体贫困解决后,建立长效机制阻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保证。基于贫困陷阱与贫困集聚理论、可行能力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返贫是由于人地业的不协调和生计资本与可行能力的欠缺导致。现阶段诱发返贫风险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疾病伤亡和市场波动。阻返机制的本质是用制度设计纠正市场失灵,因此,从资源配置、政策执行、主体转变、统筹推进、模式创新五个方面构建阻返长效机制,通过资源配置、政策执行机制来修订政策偏差,通过主体转变、统筹推进、模式创新机制发挥企业与社会组织作用、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对未来贫困问题提早预防。五项机制短期长期结合,共同发力,保障生计资本与个人可行能力提升,阻断贫困,最终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