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

劳动价值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59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经济计划与管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9155篇;相关期刊376种,包括马克思主义研究、前线、理论前沿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15届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全国青年哲学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等;劳动价值理论的相关文献由590位作者贡献,包括白暴力、钱伯海、何伟等。

劳动价值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5 占比:6.1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9155 占比:93.86%

总计:9754篇

劳动价值理论—发文趋势图

劳动价值理论

-研究学者

  • 白暴力
  • 钱伯海
  • 何伟
  • 关柏春
  • 刘澄
  • 王元璋
  • 陈文通
  • 靳文志
  • 卫兴华
  • 吴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秀琴; 梅文韬
    • 摘要: 在整个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逐渐从法学和哲学研究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从这一时期马克思的手稿和著作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接受与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具体过程。《穆勒评注》揭示了李嘉图的价值及其规律的理论失误并总结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识到了“劳动”概念的复杂性,为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准备;《神圣家族》从社会物质生产角度审视了价值问题,并认可将劳动时间作为价值衡量标准的主张。《评李斯特手稿》认识到了交换价值是商品的抽象属性,劳动力商品的观点初现雏形;《德意志意识形态》阐明了作为科学方法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生产成本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哲学的贫困》发现了商品价值量的规定,《雇佣劳动与资本》则充分揭示了价值的社会属性。梳理这些早期文本的演进脉路,我们发现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是相互交织与促进的,特别是他对劳动价值理论进行改造使之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 刘春芝
    • 摘要: 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人类经济发展的永恒的主题。因此,价值理论与分配理论成为经济学中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是经济学的出发点。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分配理论基于各要素对财富创造的贡献,阐释创造出的价值应该分配给谁,以及各分配主体“应得”份额的确定问题。价值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价值论以劳动论为基础,其关键在于劳动的范畴,劳动的内涵决定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差异。古典政治经济学集大成者亚当·斯密扬弃了重农学派的思想,指出任何部门的劳动都是财富的源泉,进而系统阐述了劳动价值论。马克思首创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具有了科学的根基。
    • 花凤春
    • 摘要: 劳动价值理论是沟通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两大发现的桥梁与纽带.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是"劳动力"价值理论.受制于马克思时代物质生产力水平和劳动本然局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研究视域局限于体力劳动者的价值创造.在寻求劳动应然解放中,马克思将解放路径面向于人的"类本质"特性解放,归向为自由人联合体,进而将对社会主义的预想指向了统一联合的计划生产模式.随着当代劳动实然表现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要素的生产登上历史舞台,使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视域获得极大拓展.劳动形态的必然转变,推动脑体关系的必然和谐、劳资关系的必然重构,并在劳动力回归生产力统一中明确了中国改革的必然性,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明确了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共享发展的必然性.
    • 曹江川
    • 摘要: 在《资本论》第三卷出版之后不久,德国著名理论家桑巴特、施密特就写了评论文章.他们不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适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仅仅把这种理论视为思想的建构.恩格斯很重视他们的评论,但批判了他们的观点.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适用于前资本主义数千年的历史时期.双方实际上代表了对劳动价值理论的两种解读方法: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为了评论双方的观点,我们需要回到马克思的文本、回到马克思的方法之中.马克思在分析劳动价值理论时运用了辩证的、系统的方法,他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这种理论是否适用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不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注的问题.
    • 花凤春
    • 摘要: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现实的人"指的是一切时代随劳动生产实践展开的社会劳动生产者."现实的人"与"劳动力"具有时代指向的一致性,构成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内核."现实的人"具有历史发展性,并与劳动价值理论内在关联.具有"自由的有意识活动"特性的"现实的人"在历史发展中拓展劳动价值理论重心认知;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的人"在历史发展中拓展劳动价值理论关系认知;作为"需要不断满足"的"现实的人"在历史发展中拓展劳动价值理论归属认知.进一步地,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启示意义.
    • 严冬
    • 摘要: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批判性传承.劳动创造价值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实质内核.马克思对价值源泉所作的阐述,是其政治学批判的重点路径,也是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大理论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读懂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对应对"两个大局"、走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雷心恬
    • 摘要: 马克思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做出了重大历史贡献,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法则。19世纪中期,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冲突逐步加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反对资产阶级,在批判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条件下,研究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构造,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和发展规律,以劳动价值理论和收益理论为本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王守义; 梁倩倩; 罗丹
    • 摘要: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内在逻辑的外在表现,数字劳动形式可以通过对劳动过程进行重塑以更好地实现资本价值增值,也赋予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的内容。本文的研究表明,数字劳动本质上是马克思生产性劳动在数字经济时代的最新表现形式,它加速了价值创造和资本积累过程,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并不能真正消除危机产生的根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数字经济正在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同时其发展过程中也包含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从科技创新推动、劳动形式变化、资本积累实现三个层面来理解劳动形式嬗变所折射出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劳动价值理论基础,有助于我们摆脱以往在认识新的经济形态时所面临的经验主义陷阱,深刻理解数字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发展背后的生产关系变迁逻辑,尤其是从资本积累过程深刻透视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 白暴力; 董宇坤
    • 摘要: 程恩富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和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多年研究,在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活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关于精神商品与物质商品的生产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服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规律提出新见解。"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