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689篇,主要集中在经济学、伦理学(道德哲学)、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6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8693篇;相关期刊497种,包括人文杂志、社会科学、学术论坛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二届中国博士后文化发展论坛、2008年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国际研讨会、2010国际儒学论坛等;亚当·斯密的相关文献由6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杨芳、王仲君、百鸣等。

亚当·斯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6 占比:3.5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693 占比:96.45%

总计:19382篇

亚当·斯密—发文趋势图

亚当·斯密

-研究学者

  • 杨芳
  • 王仲君
  • 百鸣
  • 费尚军
  • 张登德
  • 于建星
  • 康子兴
  • 杜帮云
  • 汪丁丁
  • 陈宏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鑫
    • 摘要: 同情是亚当·斯密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但在其定义上仍有争议,表现为两个问题:其一,同情是否是情感;其二,同情是否是情感理解能力。从斯密的文本看,同情是旁观者的情感,来源于想象的处境转换;然而,旁观者在同情过程中不一定会转换为当事人的心理状态,因此,同情不是对情感的理解或理解能力,而是为评价当事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合宜性提供参照。虽然否定同情是情感理解能力,但这并不代表斯密主张忽视他人的实际情感。相反,同情为有差异的个体情感创造了交流的基础,自我和他人在相互同情中达成一致,这也是道德生活的基础。斯密通过对同情概念的不同诠释,开出了一条不同于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建构之路。澄清同情的含义,不仅有助于理解斯密的理论,也为涉及这一概念的其他研究(如镜像神经元)提供了清晰的理论资源。
    • 姜甜甜
    • 摘要: 同情并非仅仅是对人们不幸的处境表达怜悯和关怀,其表达的是一种普遍性的情感反应。亚当·斯密认为自爱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同情心的充分发挥,但同情为自爱增添了人性的光辉,同情衍生出的正义是在尊重自爱本性的基础上,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准则。然而斯密以同情构筑的道德大厦也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 周瑜
    • 摘要: 文章主要回顾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两种价值理论。 基于对不同的社会时期价值构成的不同解释,斯密提出了两种价值理论:在原始社会中,他提出了劳动价值论成立,但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资本积累和土地所有权的出现,他转而又提出了三种收入价值论。 斯密价值论提出的目的始终在于探索商品交换的价值尺度,而非其内在的因果逻辑。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斯密的价值理论进行了客观评价,并且阐述了马克思对斯密价值论的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 塞巴斯蒂安·R.普朗格; 何爱民(译)
    • 摘要: 亚当·斯密(Adam Smith)认为,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是人类的天性;此外,可能还包括抢劫、偷窃和敲诈。贸易的历史与胁迫行为紧密相连,尤其在通常被称为海盗行为的海上劫掠事件中最为明显,然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却很少受到关注。近年来,海洋领域的研究日益突出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海盗行为的普遍性。;就印度洋而言,全面涉及海盗行为的历史尚不多见,对该主题的概念性接触也“令人惊讶地被认为是一个争议性问题”。;争议的根源在于两个关键问题:海盗行为与主权的关系、海盗行为与贸易的关系。
    • 杨芳
    • 摘要: 亚当·斯密的国际政治观,与18世纪西欧商业社会的兴起息息相关。斯密站在这一历史高度,以个人自由为终极关怀,以人性为逻辑起点,认为国家而非国际社会是个人关心的主体;世界秩序需要国际法、外交、均势和结盟来维护;战争具有不可根除性,因此国防重于国富;贸易既能引发国家间的仇恨,也能实现利益双赢和均势的形成;通过回应当时的美洲问题,指出传统的殖民压迫和强权统治必然被时代抛弃。综之,斯密既不是一位好斗的霍布斯主义者,也不是幻想永久和平的康德主义者,而是一位冷静的格劳秀斯主义者。他的上述思想为国际政治理论中的人性现实主义和国家中心现实主义提供了思想源泉,更为人类理解当今的国际局势以及未来的世界秩序提供了有益启示。
    • 张露; 龚建伟
    • 摘要: 沙夫茨伯里开创性地提出了道德情感主义思想,他主张人类有利他的自然情感、利己的自我情感和无利于任何人的非自然情感,前两种情感在“道德感”这一感官的调控之下有机结合,最终能够指引人们向善。这一理论在“道德感”的具体定义和公众对“善”的认同上有一些不完善之处,亚当·斯密基于同情理论,通过将“道德感”非实体化,提出“合宜”概念与设定一个“假定的公正旁观者”等进路完善了沙夫茨伯里所开创的道德情感主义伦理体系中的疏漏。
    • 陈杨; 曹健
    • 摘要: 医院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基于创新医疗理念,实施预测、预防和个性化医疗的多学科融合模式。组织结构的出现源于分工的需要,1776年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就指出,劳动分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 高全喜
    • 摘要: 文章探讨了斯密经济学的理论意义,认为他开创了现代经济学,但他的理论不属于旨在关注商品供求均衡关系的专业经济学,而是属于政治经济学,他关注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和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等问题,以及相关的道德正当性问题。在此,斯密思想中的国民财富理论和他对于“看不见的手”的机制之揭示,所试图解决的乃是现代社会的经济秩序与情感道德的关系问题,并把它们纳入现代工商业社会的经济繁荣和个人福祉之中。总之,斯密的国民财富论是一个复调理论,看上去主调是市场经济与国民财富的政治经济学,但背后还有一个副调,那就是道德情感论与道德正义论。
    • 伍书颖
    • 摘要: 随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商品价值问题成为关乎人的自由实现的重大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导致了经济思想史上的两种理论路向,一个是坚持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个是坚持生产要素决定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而造成这一历史性分野的理论母机是亚当·斯密的商品价值决定论,其包括“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购买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三种矛盾性规定。马克思认为,斯密的价值概念实质是交换价值概念并且斯密触及商品价值问题,马克思进一步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实现对斯密理论的超越;而庸俗经济学认为,斯密始终在探讨交换价值问题而不存在矛盾。只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现了对近代社会的历史性认识,为新时代条件下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供理论武器。
    • 吴亮
    • 摘要: 贫困,作为历史性难题,曾广受学者热议。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者意识到贫困在价值上是不善的,寻求社会改良的手段来为资产阶级辩护。马克思突破阶级的狭隘,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困的内生性。重温两者的贫困理论,对于我国理顺贫困产生的原因、路径和趋势,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