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光散射
动态光散射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8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物理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5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393982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中国粉体工业、光学精密工程、光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造纸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九届全国高聚物分子与结构表征学术讨论会等;动态光散射的相关文献由879位作者贡献,包括申晋、刘伟、郑刚等。
动态光散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3982篇
占比:99.92%
总计:394293篇
动态光散射
-研究学者
- 申晋
- 刘伟
- 郑刚
- 王雅静
- 娄本浊
- 韩鹏
- 彭力
- 杨晖
- 邱健
- 陈文钢
- 马立修
- 骆开庆
- 何振江
- 杨冠玲
- 孙贤明
- 岳成凤
- 戴国亮
- 李丰果
- 任中京
- 喻雷寿
- 夏辉
- 左榘
- 李仪芳
- 李微
- 蔡小舒
- 邹李
- 何志敏
- 凌连生
- 朱新军
- 李孟超
- 李干佐
- 李绍新
- 杨光参
- 杨克成
- 王艳伟
- 苏明旭
- 黄钰
- 刘冬梅
- 吴章锋
- 夏珉
- 孙祉伟
- 孟庆强
- 安英丽
- 张逸新
- 徐敏
- 徐晓明
- 朱华玲
- 李继喜
- 李航
- 林梅钦
-
-
齐甜甜;
刘伟;
THOMAS J C;
贾宏燕;
魏芹芹;
王雅静;
申晋
-
-
摘要:
从动态光散射信号中反演纳米颗粒粒度分布,结果准确性和重复性受测量的自相关函数数据点影响,数据点长度不同会导致不同的反演结果。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根据拟合自相关函数的均方根误差来截断自相函数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拟合误差阈值来自适应地选择最佳自相关函数数据点数。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均方根误差阈值方法获得的颗粒粒度分布比其他方法获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更好的重复性。
-
-
韩露;
葛小玲;
宋坤;
杨祚辉;
周倩;
袁泽轩;
眭维恕;
袁华兵;
易晓芳
-
-
摘要:
目的设计两种连接臂的聚合物纳米粒,研究其自组装性能及酸度调控下的缓释性,为肿瘤组织外酸度调控下的药物定位释放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使用丁二酸酐(succinic anhydride, SA)、乌头酸酐(cis-aconitic anhydride, CA)作为连接臂,将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 10-HCPT)与聚乙二醇单甲醚(methoxypolyethylene glycols, mPEG)连接,形成mPEG-SA-HCPT(PSH)、m PEG-CA-HCPT(PCH)聚合物。透析法制备纳米粒,核磁共振氢谱、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紫外光谱对纳米材料进行性能研究及其体外释放性能测定。结果核磁共振氢谱结果表明,聚合物成功合成。动态光散射测定PCH纳米粒径约为84.27 nm,负载HCPT后约为90.67 nm,PSH纳米粒径约为94.42 nm,负载HCPT后粒径约为110.8 nm,透射电镜显示纳米粒形态为均匀的圆形。紫外光谱测定载药的PSH纳米粒载药量约为22.1%,载药的PCH纳米粒的载药量约为25.8%。载药后的PSH纳米粒具有明显缓释性,48 h药物释放量达53.26%,pH值为6.8的释放介质下,药物释放明显加快,48 h药物释放量达到85.53%。而载药的酸敏感性的纳米粒子在48 h药物释放率为46.73%,在pH为6.8的条件下48 h释放率为95.77%。结论两亲性聚合物可以自组装形成圆形纳米粒,通过化学连接和物理包埋两种手段可以得到高负载药物量的纳米粒。聚合纳米材料中的酸敏感连接臂能调控聚合物纳米粒的缓释性。
-
-
刘航;
柳建新;
孙迎胜;
邓俊辉;
陈金建;
高春雨
-
-
摘要:
纳米二氧化硅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纳米材料,但其团聚行为对粒径测量和应用效果有不利的影响。为减少纳米二氧化硅颗粒的团聚行为,应用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方法,考察了分散方式、分散剂种类、悬浮液条件对不同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及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磁力搅拌条件下,0.1%(质量分数)的PEG-2000对各类纳米二氧化硅均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随着悬浮液pH增大,硅溶胶悬浮液粒径和PDI均呈下降趋势,是因为悬浮液pH影响了硅溶胶的溶解平衡;而固态二氧化硅悬浮液的粒径和PDI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是由于悬浮液pH影响了双电层结构。实际测试和应用中应注意悬浮液配制条件和纳米二氧化硅类别对粒径和PDI的影响。
-
-
程敬丽;
梁文龙;
张家栋;
熊秋雨;
赵金浩
-
-
摘要:
我们针对当前关于“微乳剂是不是纳米农药吗”的质疑,从粒径大小和形貌特征视角下分别对市场上常见的几种微乳剂进行研究,首次通过动态光散射激光粒度仪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前期制备的ZIF纳米农药为对照,分别测试和对比分析了微乳剂稀释不同浓度后的粒径变化和颗粒分散后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常规微乳剂处于动态平衡中,不同浓度稀释后,粒径发生无规律变化,尤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含药液滴干燥后颗粒分布不均,有聚集、大颗粒析出现象,而纳米农药不同浓度稀释后粒径变化不大,均在1~300 nm,并且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微观形貌也是单分散纳米状态,不会聚集。因此,单靠动态光散射测定的粒径不能判断微乳剂就是纳米农药,还需要借助电镜技术观察微观下的分散状态和粒径分布。
-
-
李开玮;
张智明;
李振华
-
-
摘要:
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是常用的一种用于检测颗粒粒径分布的方法,而反演算法是粒径测量中的关键技术。在各种反演算法中,非负最小二乘法能够给出粒子尺寸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具有简单精确的特点。课题组介绍了动态光散射中非负最小二乘法的原理,编写了非负最小二乘法程序,对粒子尺寸分布作了模拟,研究了反演结果与各参数之间的依赖关系,给出了动态光散射实验粒子尺寸分布测量的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步长的方法,利用非负最小二乘法程序反演出粒径分布,然后比较不同步长下的反演结果,选出最优步长,再利用最优步长进行反演计算,最终得到非常精确的粒径分布。
-
-
韩锦壮;
李鑫强;
申晋;
王保珺;
刘伟;
王雅静
-
-
摘要:
为提高流动气溶胶动态光散射粒度反演的准确性,采用结合条件预优的流动气溶胶正则化反演,通过条件预优处理,以先验流速信息和延迟时间构建对角阵形式的条件预优矩阵,对病态方程实现乘法修正,从而降低了流速对反演方程病态性的加剧作用和正则化方法对流速的敏感性。模拟与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表明,与Tikhonov正则化反演相比,结合条件预优的Tikhonov正则化反演,可克服正则化在流动颗粒粒度反演中的局限性,显著改善了流动气溶胶动态光散射测量数据的反演性能指标,提高了正则化反演结果的准确性。
-
-
徐炳权;
黄桂琼;
韩鹏;
邱健;
彭力;
骆开庆;
刘冬梅
-
-
摘要:
针对传统动态光散射技术无法自动更改测量方案的问题,基于智能动态光散射技术,研制智能动态光散射纳米粒度分析仪,实现稳定、准确的测量.详细介绍智能动态光散射技术原理、光强自动调节系统、自适应光子相关器和自动温度控制系统等模块的设计思路和技术参数;并分别对200 nm,400 nm,621 nm的标准样品颗粒进行测量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智能动态光散射技术与传统动态光散射技术获得的实验结果相对误差均满足ISO13321国际标准,但前者的结果更为准确、稳定.
-
-
张泽瑞;
黄鹭;
高思田;
蔡晋辉;
孙淼;
崔震
-
-
摘要:
根据动态光散射装置测量纳米粒径原理,开发了一套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纳米粒径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光电倍增管(PMT)输出光子脉冲信号,利用FPGA实现高速脉冲采集及自相关运算,采用双脉冲计数器实现高精度可控的连续计数,并实现DDR3异步存储以及USB通信交互等接口功能.自研板卡既可实现自相关函数实时采集运算,又可无丢失地保存海量原始数据信号.采用该系统对200 nm聚苯乙烯颗粒进行了测量,分析了不同采样时间及延迟时间等参数对粒径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研FPGA采集板卡测量重复性为1.2%,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
-
刘作隆;
祁祺;
战博闻;
耿璐;
李继喜
-
-
摘要:
结核病的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是最致命的传染病病原体之一,然而2019年新冠疫情对结核病防治工作造成了沉重打击,因此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深入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基因组学的研究表明,结核分枝杆菌来源Ⅰ型3-甲基腺嘌呤DNA糖基化酶TagA(MtbTagA)可识别和切除受损烷基化碱基,以此维持基因组的正常复制、转录和翻译,但其结合底物的类型、催化机制以及结构基础尚不清楚.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MtbTagA,通过镍介质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蛋白.动态光散射(DLS)试验发现MtbTagA蛋白以单体分布于溶液中,可与底物次黄嘌呤(Hx)和3-甲基腺嘌呤(3MA)结合,并改变其聚集状态.进一步结晶筛选优化出片状晶体,通过X光衍射获得分辨率为7?的衍射数据.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DNA糖基化酶蛋白的生化性质和结构性质提供了参考.
-
-
田思蓝;
袁华兵;
刘瑾昀
-
-
摘要:
目的 构建一种白血病治疗药物甲氨蝶呤(MTX)的新载体,探讨其对MTX的负载效率及其缓释性.方法 采用动态光散射(DLS)和扫描电镜(SEM)对载体载药前后的粒径、电位及形貌进行表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MTX的含量.结果 平均粒径大小为1098 nm,Zeta电位为0.835 mV,载药后分别为1324 nm、0.727 mV,载药后粒径略有增加.MTX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未(13.44±2.13)%、(58.7±4.6)%.SEM显示,该载体载药前后均为球形结构,证明微球制备成功.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微球负载的药物释放明显减缓,游离药物在10 h内可完全释放,但此时微球中的药物释放量仅30.0%左右,72 h仅释放78.6%.结论 负载MTX的胆甾醇疏水改性普鲁兰(CHP)微球属于微米级,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明显的缓释性.
-
-
-
WU Xiaobin;
吴晓斌;
QIU Jian;
邱健;
LUO Kaiqing;
骆开庆;
HAN Peng;
韩鹏
- 《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探讨基于扫描方式实现动态光散射成像技术的可行性,该文研究了信号抽样对相关函数,乃至最终反演结果的影响.从理论上推导了抽样前后相关函数曲线的关系,指出当样本数足够大、平均光子数稳定时,抽样前后的相关函数基本一致.分别用模拟仿真和实际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实验参数对反演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发现当抽样数较少、采样时间较小时,相关函数与反演结果能够达到一定的精度.但由于实际中样本数的有限性,当抽样数较大时,相关函数质量下降,从而导致反演结果准确性下降.这些结果对于发展基于扫描方式的动态光散射成像技术有重要的意义.
-
-
CHEN Dongzhang;
陈栋章;
REN Zhongjing;
任中京
- 《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
| 2013年
-
摘要:
介绍了基于动态光散射原理的纳米粒度仪中用于获取散射光信号自相关函数的数字相关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并详细介绍了采样时间发生模块、光子计数模块、自相关运算模块和计算机接口模块等内部结构的实现方式.该数字相关器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设计而成,实现了光子脉冲计数、自相关运算及与计算机通讯等功能,具有高速采样、延迟时间范围广、相关通道多等特点,完全满足基于动态光散射测试中获取高速变化的散射光信号的自相关曲线的需求,已成功应用于Winner801纳米粒度分析仪中.
-
-
-
-
-
-
-
王华睿;
沈建琪;
蔡小舒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作布朗运动颗粒粒径的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将交流信号并行通过由缓冲器、带通滤波电路和真有效值-直流转化器组成的16通道模拟电路,得到16路直流信号,这些直流信号组合成谱,从谱中提取出粒径信息.由于以上信号处理由模拟硬件实现,因此,该技术测量快速和成本经济.该技术成功提取了标准颗粒粒径、区分了全脱脂和全脂牛奶和区分了变质前后牛奶.
-
-
王华睿;
沈建琪;
蔡小舒
-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测量作布朗运动颗粒粒径的信号处理技术.该技术将交流信号并行通过由缓冲器、带通滤波电路和真有效值-直流转化器组成的16通道模拟电路,得到16路直流信号,这些直流信号组合成谱,从谱中提取出粒径信息.由于以上信号处理由模拟硬件实现,因此,该技术测量快速和成本经济.该技术成功提取了标准颗粒粒径、区分了全脱脂和全脂牛奶和区分了变质前后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