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取
制取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3年内共计1343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3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1737篇;相关期刊871种,包括技术与市场、实验教学与仪器、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二届中国磷化工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第二届冶金工程科学论坛等;制取的相关文献由20918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中民、许友好、谢朝钢等。
制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737篇
占比:87.35%
总计:13437篇
制取
-研究学者
- 刘中民
- 许友好
- 谢朝钢
- 张久顺
- 朱陈伟
- 不公告发明人
- 谢昱青
- 谢旭明
- 谢黎升
- 崔守业
- 王华
- 黎景
- 黎智
- 汪燮卿
- 肖志邦
- 舒兴田
- 刘勇
- 朱红
- 何森林
- 王伟
- 岑可法
- 张伟
- 龙军
- 杨正军
- 冯乃祥
- 王振峰
- 王新
- 王铁军
- 马隆龙
- 李晶
- 王树荣
- 王涛
- 骆仲泱
- 房振
- 王海波
- 苏莹
- 许磊
- 龚剑洪
- 周劲松
- 张斌
- 徐勇
- 李伟
- 王耀武
- 袁俊生
- 宁平
- 张勇
- 朱文良
- 许并社
- 钱伯章
- 马鸿文
-
-
桂侠夏;
钟文
-
-
摘要:
在人教版教材乙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中,实验试剂和装置可以进一步优化与改进.用20%葡萄糖溶液(10 mL)+饱和CuSO4混合溶液代替饱和食盐水,可以大大降低反应速率,迅速吸收尾气.装置的改进可实现乙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一次性完成,简化实验过程.
-
-
杨梅
-
-
摘要: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备与性质检测实验。文中基于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氧气制取与性质实验”的分析,发现其存在四个问题,设计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测一体化实验装置,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实验改进思路。
-
-
杨梅
-
-
摘要:
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气体制备与性质检测实验.文中基于对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氧气制取与性质实验”的分析,发现其存在四个问题,设计出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检测一体化实验装置,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实验改进思路.
-
-
唐慧慧;
赖琛虹
-
-
摘要:
通过分析"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存在的问题,对催化剂和实验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应用三颈烧瓶作为主要的反应装置,使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在同一个三颈烧瓶中进行,氧气不断生成,可与铁丝、硫粉、木炭连续反应,实现"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一体化.将该方案运用于日常教学和兴趣小组的学习当中,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落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
-
-
乔琳
-
-
摘要:
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介绍的重要气体之一,是中考常考的重要知识点,依据实验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是学生掌握该知识点的良好途径.但现行科粤版教材二氧化碳制取和性质检验的实验环节较多,装置组装复杂,操作较烦琐.利用亚克力板、注射器、三通阀等设计制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性质检验一体化实验装置,具有简易可控、微型轻量、效果直观、衍生实验丰富的优点.
-
-
寇艳庭;
莫尊理
-
-
摘要:
针对氯气制取及其性质检验没有实现一体化等实验不足,设计了氯气制取、氯气的系列性质检验的一体化设计。整个实验装置密闭,解决了氯气泄漏污染环境等问题。基于综合一体化、绿色化的理念,设计了两例创新实验,现象明显,有助于学生对氯气制取及性质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
-
-
-
吴晓涛;
杨烨铭
-
-
摘要:
针对数量巨大的废光盘回收利用问题,探讨了从废光盘回收废液制取聚合氯化铝的工艺条件。用pH等于10的氢氧化钠溶液溶出反射层金属铝,含铝废液经沉淀和灼烧制成Al_(2)O_(3),并在盐酸溶液中溶解聚合,制得聚合氯化铝产品。经与市售PAC进行废水混凝实验对比,结果表明其混凝效果优于市售PAC。
-
-
邱惠芬
-
-
摘要:
科学建模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在科学建模的教学实践中,将学生科学建模的不同阶段确定为4个学习层级:建立模型、使用模型、评估修正模型、应用模型.人教版九年级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实践表明,科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关键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和原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