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溶胶蛋白
凝溶胶蛋白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9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7370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民营科技、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北京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学术年会等;凝溶胶蛋白的相关文献由265位作者贡献,包括托马斯·P·施托塞尔、姚咏明、张新超等。
凝溶胶蛋白—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7370篇
占比:99.95%
总计:147438篇
凝溶胶蛋白
-研究学者
- 托马斯·P·施托塞尔
- 姚咏明
- 张新超
- 王旭涛
- 余征
- 周敏
- 李柏勋
- 沈恩允
- 郭菲
- 周君
- 安娜·夏洛特·泰雷西亚·马格努森奥斯本
-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
- 李太武
- 李振
- 李晔
- 李玮
- 王佳
- 盛志勇
- 苏秀榕
- 闵锐
- 陈蕾
- 雷晟暄
- 黄立锋
- 于燕
- 倪晓光
- 冉海涛
- 刘晓光
- 刘玥
- 博尼·迪特尔
- 卡塔日娜·马雷斯
- 周吉航
- 唐建武
- 孙海航
- 孟祥伟
- 张宇虹
- 张庆红
- 张磊
- 杨琳
- 杭伟
- 武俊
- 殷惠军
- 江锦坡
- 王寿勇
- 王颖
- 秦颢诚
- 竺王玉
- 纳格什·佩达达
- 缪宇
- 范立嵩
- 董宁
-
-
李福志;
张红;
王亚帝
-
-
摘要:
目的探讨凝溶胶蛋白(GS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过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GS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及在乳腺腺瘤瘤旁正常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CCK8检测法和Transwell侵袭法检测过表达载体GSN-pcDNA3.1转染MCF-7细胞后,GSN过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GSN过表达对MCF-7细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PI3K、AKT和磷酸化(p)-AKT表达的影响。结果GS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明显低于乳腺正常组织(P<0.05);GSN-pcDNA3.1转染MCF-7细胞后,GSN过表达可显著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1),并显著下调PI3K和p-AKT蛋白表达(P<0.05)。结论GSN可能是通过抑制MCF-7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中PI3K和p-AKT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止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
张培松;
刘怀新;
任松涛;
李鑫;
张培凯;
时传迎
-
-
摘要:
目的 探究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凝溶胶蛋白(GSN)、Caspase切割的细胞角蛋白18(CCCK-18)、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HCH患者108例,根据出院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85例)与恢复不良组(23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研究组不同病情患者入院时血清GSN、CCCK-18、NSE水平,分析各指标临床意义.结果 恢复不良组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出血量(>30 m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度)、合并糖尿病(是)、房颤史(有)均大于恢复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CCK-18、NSE水平随出血量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呈逐渐升高趋势,GSN水平随出血量增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血清CCCK-18、NSE水平与出血量(r=0.766、0.71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0.767、0.704)呈正相关,血清GSN与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r=-0.846、-0.872)呈负相关(P<0.05);恢复不良组入院时、治疗7 d后血清CCCK-18、NSE水平高于恢复良好组,GSN水平低于恢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良好组治疗7 d后血清CCCK-18、NSE水平低于入院时,GSN水平高于入院时(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合并糖尿病、房颤史、入院时、治疗7 d后血清GSN、CCCK-18、NSE是HCH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CH患者GSN、CCCK-18、NSE水平变化是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
-
庞晖;
王丽;
李娜;
孙宏磊
-
-
摘要:
目的:探究活动期肺结核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4(SAA4)、凝溶胶蛋白(Gelsolin)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活动期结核病患者89例(研究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SAA4、Gelsolin水平.对比不同病症、病情受试者血清CRP、ESR、SAA4、Gelsolin水平变化,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SAA4、Gelsolin水平与CRP、ESR相关性,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ROC)分析各指标在肺结核诊断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CRP、ESR、SAA4水平明显升高,Gelsolin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肺结核重症患者血清CRP、ESR、SAA4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Gelsolin水平明显低于轻症患者(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法显示,肺结核患者血清SAA4与血清CRP、ESR水平显著正相关,Gelsolin则与之显著负相关(均P<0.01).血清SAA4、Gelsolin单项和联合诊断肺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3、0.871、0.901(均P<0.05),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7%、89.0%.结论:肺结核患者活动期血清SAA4高表达,Gelsolin低表达,且不同类型和不同病情活动期患者血清SAA4和Gelsolin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可作为肺结核诊断和病情判断的潜在血清学指标,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肺结核诊断效能.
-
-
翁海滨
-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凝溶胶蛋白(GSN)、降钙素原(PCT)、同型半胱氨酸(Hcy)、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诊断多发性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诊治的60例多发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分为轻症组(ISS≤25分,22例)和重症组(ISS>25分,38例);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38例)和死亡组(32例);选择同期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上述四项指标,随访至治疗后7d,分析血清PCT、GSN、Hcy、cTnⅠ水平与创伤严重程度和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GSN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PCT、Hcy、cTnⅠ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重症组治疗后GSN水平升高,PCT、Hcy、cTnⅠ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血清GSN更低[(137.87±9.54) mg/L比(190.32±9.32) mg/L],PCT、Hcy、cTnⅠ更高[(2.95±0.32) μg/L比(0.44±0.12) μg/L、(31.29±8.54) μmol/L比(13.95±2.19) μmol/L、(0.081±0.007) μg/L比(0.020±0.003)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多发性创伤患者血清GSN水平与阳性症状量表Ⅱ(SAPSⅡ)评分(r=-0.65,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Ⅱ(APACHE Ⅱ)评分(r=-0.74,P<0.05)呈负相关,血清PCT、Hcy、cTnⅠ水平与SAPSⅡ评分(r=6.18、7.09、9.15,P<0.05)、APACHEⅡ评分(r=6.93、7.32、10.03,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表明,血清GSN是生存率的保护因素,血清PCT、Hcy、cTnⅠ是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GSN、PCT、Hcy、cTnⅠ水平可辅助多发性创伤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判断,建议结合SAPSⅡ、APACHEⅡ使用.
-
-
车禹男;
南锡浩;
马瑞;
于欣洋;
郭振海
-
-
摘要:
膀胱癌的恶性程度、复发率、异质性均较高,且疾病进展速度快,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靶点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巨噬细胞加帽蛋白(CapG)是凝溶胶蛋白超家族中的一种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具有调节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组和内皮细胞迁移的作用,其在膀胱癌中异常表达,并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膀胱癌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深入研究CapG在膀胱癌发生、生长和转移等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可为膀胱癌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其早期诊断、基因靶向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新方向.
-
-
张宛越;
王宗樾;
李跃鹤
-
-
摘要:
目的 研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凝溶胶蛋白(GSN)、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水平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我院急性脑出血患者101例,比较治疗前不同病情程度、治疗3d后不同预后血清GSN、Nogo-A水平,分析血清GSN、Nogo-A水平与病情程度、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相关性,并分析血清GSN、Nogo-A水平联合检测对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重度患者血清GSN水平低于轻中度患者,且中度低于轻度,而重度患者血清Nogo-A水平高于轻中度患者,且中度高于轻度(P<0.05);血清GSN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血清Nogo-A水平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P<0.05);治疗3d后血清GSN水平高于治疗前,Nogo-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3d后预后不良患者血清GSN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Nogo-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血清GSN水平与GOS评分呈正相关,Nogo-A水平与GOS评分呈负相关(P<0.05);联合预测AUC值0.853高于GSN、Nogo-A单一检测0.748、0.781(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GSN、Nogo-A水平会发生明显异常变化,且与病情程度、GOS评分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
-
-
-
程毅;
江共涛;
胡和军;
魏星星;
徐南云
-
-
摘要:
目的 探讨凝溶胶蛋白(GSN)在绝经后女性血浆中的水平并分析与股骨颈及腰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正常体检人员.纳入绝经后女性110名.与此同时,在我院体检中心选择非绝经期女性110例.采用Hologic?QDR-4500 DXA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颈、腰椎(L1-L4)的BMD.BMD数据以g/cm2和T评分表示.T评分-1定义为骨密度正常(正常BMD组).骨质疏松症或骨量减少定义为低BMD组,骨密度正常定义为正常BM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GSN水平.结果 绝经后女性年龄、SBP、DBP、TC、FBS高于绝经前女性(P<0.05);而股骨颈-BMD、腰椎(L1-L4)-BMD、GSN低于绝经前女性(P<0.05).股骨颈-BMD组中,低BMD组的年龄、吸烟比例、TC、FBS、GSN高于正常BMD组(P<0.05);而BMI、HDL低于正常BMD组(P<0.05).腰椎(L1-L4)-BMD组中,低BMD组的年龄、TC、FBS、GSN高于正常BMD组(P<0.05);而BMI、HDL低于正常BMD组(P<0.05).股骨颈-BMD与年龄、吸烟、FBS、pGSN呈负相关(r=-0.435、-0.301、-0.243、-0.609),与HDL、BMI呈正相关(r=0.395、0.365).腰椎(L1-L4)-BMD与年龄、pGSN呈负相关(r=-0.463、-0.433),与BMI呈正相关(r=0.398).年龄、BMI、GSN是股骨颈-BMD独立影响因素;年龄、GSN是腰椎(L1-L4)-BMD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GSN是股骨颈-BMD、腰椎(L1-L4)-BMD的独立影响因素.因此,GSN水平升高可能预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进展.
-
-
李爱华;
赵新春;
孟宪举
-
-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凝溶胶蛋白(GSN)、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83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中轻度神经功能缺损28例、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2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23例,小量出血36例、中量出血27例、大量出血20例,预后良好56例、预后不良27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GSN、Nogo-A,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GSN、Nogo-A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出血量及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GSN、Nogo-A水平对急性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GSN水平低,Nogo-A水平高(P均<0.05).血清GSN水平随神经缺损程度加重、出血量增加而降低(P均<0.05),血清Nogo-A水平随神经缺损程度加重、出血量增加而升高(P均<0.05);与预后良好者相比,预后不良者血清GSN水平低,Nogo-A水平高(P均<0.05).患者血清GSN水平与NIHSS评分、出血量及mRS评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96、-0.341、-0.416,P均<0.05),血清Nogo-A水平与NIHSS评分、出血量及mRS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8、0.536、0.456,P均<0.05).血清GSN水平对急性脑出血预后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05~0.949),其截断值为65.79 mg/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6、0.82,准确性为0.79;血清Nogo-A水平对急性脑出血预后诊断的AUC为0.731(95%CI:0.625~0.837),其截断值为164.28 ng/m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7、0.88,准确性为0.81.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GSN水平降低、Nogo-A水平升高,两者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出血量及预后密切相关,早期监测可作为判断病情和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