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菌
冬虫夏草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34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农作物、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192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菌物学报、环境昆虫学报、微生物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中国菌物学会第三届药用真菌学术研讨会、2010年冬虫夏草国际会议等;冬虫夏草菌的相关文献由56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辉、刘昕、陈仕江等。
冬虫夏草菌
-研究学者
- 王辉
- 刘昕
- 陈仕江
- 韩日畴
- 曹莉
- 钟欣
- 刘桂清
- 张古忍
- 王玉花
- 姚一建
- 李少松
- 阚绪甜
- 张德利
- 任蜀豫
- 何健敏
- 杨成香
- 刘伟民
- 李婷婷
- 李文佳
- 沈冬秀
- 王冲之
- 王雪梅
- 贺元川
- 贺宗毅
- 冯志豪
- 原玉全
- 尹定华
- 曾纬
- 朱力
- 朱迪
- 沈南英
- 涂永勤
- 王云
- 王忠
- 袁水金
- 许静
- 邢康康
- 钟兴林
- 鲁增辉
- 黄卫红
- 伍娟
- 古励
- 吴佩佩
- 周文贵
- 周桂灵
- 周翔
- 孟茜
- 张寰
- 张继红
- 李瑄
-
-
徐子娴;
朱云国;
李珊;
程舟
-
-
摘要:
细胞色素P450家族和真菌致病性有关,而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活性又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提供的电子。为进一步探讨NADPH-CPR基因多样性对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侵染寄主的影响,扩增获得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序列特征及预测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 192 bp和3 603 bp,编码692和1 065个氨基酸,对应3个外显子和7个外显子。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编码的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最可能分别定位于内质网的分泌途径和细胞质上,蛋白质二级结构原件为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其中NADPH-CPR-1的α螺旋占比小于NADPH-CPR-2,而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占比则大于NADPH-CPR-2。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具有NADPH-CPR典型的结构域,而NADPH-CPR-2在N端多了1个细胞色素P450结构域。
-
-
徐子娴;
朱云国;
李珊;
程舟
-
-
摘要:
细胞色素P450家族和真菌致病性有关,而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活性又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提供的电子.为进一步探讨NADPH-CPR基因多样性对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侵染寄主的影响,扩增获得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序列特征及预测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 192 bp和3 603 bp,编码692和1 065个氨基酸,对应3个外显子和7个外显子.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编码的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最可能分别定位于内质网的分泌途径和细胞质上,蛋白质二级结构原件为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其中NADPH-CPR-1的α螺旋占比小于NADPH-CPR-2,而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占比则大于NADPH-CPR-2.2个冬虫夏草菌NA4DPH-CPR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具有NADPH-CPR典型的结构域,而NADPH-CPR-2在N端多了1个细胞色素P450结构域.
-
-
徐子娴;
朱云国;
李珊;
程舟
-
-
摘要:
细胞色素P450家族和真菌致病性有关,而细胞色素P450的催化活性又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CPR)提供的电子.为进一步探讨NADPH-CPR基因多样性对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侵染寄主的影响,扩增获得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序列特征及预测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等.结果表明: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分别为2 192 bp和3 603 bp,编码692和1 065个氨基酸,对应3个外显子和7个外显子.2个冬虫夏草菌NADPH-CPR基因编码的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最可能分别定位于内质网的分泌途径和细胞质上,蛋白质二级结构原件为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β-转角,其中NADPH-CPR-1的α螺旋占比小于NADPH-CPR-2,而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占比则大于NADPH-CPR-2.2个冬虫夏草菌NA4DPH-CPR基因编码的蛋白均具有NADPH-CPR典型的结构域,而NADPH-CPR-2在N端多了1个细胞色素P450结构域.
-
-
苏强军;
夏樱霞;
谢放;
Uwitugabiye VESTINE;
陈照禾;
周刚
-
-
摘要:
以冬虫夏草单子囊孢子分离得到的菌株TZ8-1的3种菌丝形态为实验材料,提取RNA,经反转录获取cDNA,选择了 11个持家基因为候选内参基因(18SrRNA、APRTase、β-TUB、RPL2、EF1-α、PGI、PGM、H+-ATPase、ACT1、UBQ和GAPDH),根据该菌基因组注释结果来设计引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进行定量扩增,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算法程序进行表达稳定性评估,并用RefFinder对评估结果进行综合排比,最终筛选得到了最适内参基因.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1个候选内参基因均可作为冬虫夏草菌菌丝体时期的内参基因,稳定性最好的3个内参基因分别是UBQ、PGE和ACT1,稳定性较差的3个内参基因分别是GAPDH、RPL2和β-TUB.
-
-
-
邢康康;
贺元川;
刘艳;
陈仕江
-
-
摘要:
指出了冬虫夏草是中国传统中药,具有上千年的药用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经不断地探索与研究,已经实现了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对科学和产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冬虫夏草菌 、冬虫夏草人工接种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我国冬虫夏草人工繁育研究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
-
朱佳馨;
杨恩策;
李育玲;
刘杏忠
-
-
摘要: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是真菌学、中药学及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也是藏区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和新兴产业.然而,真菌分类学、生态学、中药学等不同学科以及产业领域和民众等对冬虫夏草的认识角度和层次不同,对冬虫夏草相关的名称、概念及其内涵的理解存在分歧,导致在交流过程中出现一些不一致,并对学术交流和产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文中从不同学科、产业和民众的角度对冬虫夏草相关术语进行了论述和探讨,并建议规范化使用冬虫夏草的有关术语.
-
-
吴端;
李文佳;
姚辉;
钱正明;
赵德刚;
向丽
-
-
摘要:
C2H2型锌指蛋白转录因子家族是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且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锌指蛋白转录因子之一,在真菌生长发育、分生孢子形成、致病性以及胁迫应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砷超标是影响冬虫夏草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冬虫夏草菌基因组数据库,利用Hmmsearch程序及PFAM、SMART等在线软件,对冬虫夏草菌C2H2型锌指蛋白(OsC2H2)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OsC2H2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及砷胁迫下基因表达等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全基因组水平共鉴定出的23条含有C2H2保守结构域的OsC2H2基因,其定位在14条scaffold上且不存在串联重复,不同OsC2H2保守结构域数目及排列方式存在差异;系统进化及基因表达分析显示,18条OsC2H2基因在进化上相对保守,5条OsC2H2基因进化上存在差异,且多数OsC2H2基因响应砷胁迫.通过对全基因组水平OsC2H2进行鉴定及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提供相应理论基础,同时为揭示冬虫夏草砷富集提供参考.
-
-
石萍;
鲁增辉;
游华建;
贺元川;
陈仕江;
邢康康;
张德利;
谭发银;
李晓明
-
-
摘要:
为研究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微循环产孢过程中的分子机理,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微循环产孢前后冬虫夏草菌的转录组进行研究.筛选获得差异表达基因6902个.Gene Ontology(GO)功能聚类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分子功能、胞内运输、核糖核蛋白复合体等生物学通路.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参与了核糖体、嘧啶代谢、蛋白酶体、嘌呤代谢、甘氨酸代谢等过程.Mmc、Mcb、MaH1、MaPP5、MaAGA、Pyk等候选基因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冬虫夏草菌微循环产孢过程,其中Mcb家族基因可能起到关键作用.通过qRT-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定量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冬虫夏草菌微循环产孢分子机制以及关键基因的调控提供了重要信息.
-
-
梁焱;
吴华;
韩日畴;
曹莉
-
-
摘要:
冬虫夏草(Chinese cordyceps)是食药两用的传统名贵资源.其人工培养需要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is的优质芽生孢子.为获得高产量及高感染力芽生孢子,本研究测定不同糖类培养基对冬虫夏草菌芽生孢子产量及毒力(对小金蝠蛾Thitarodes xiaojinensis幼虫的存活率、携菌率和僵虫率)的影响.两个冬虫夏草菌株于含6种糖(葡萄糖、果糖、阿拉伯糖、麦芽糖、蔗糖和海藻糖)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培养30 d、45d和60d,计数芽生孢子产量并将收集的孢子注射感染两个品系的小金蝠蛾6龄幼虫,置于不同温度下观察幼虫的存活率、携菌率及僵虫率.结果显示:不同糖源培养基中芽生孢子的产量差异显著,其中含麦芽糖培养基中芽生孢子产量最高;注射菌株和幼虫品系对被注射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不同糖源培养基获得的芽生孢子对蝠蛾幼虫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对携菌率和僵虫率产生影响;以含麦芽糖为糖源的培养基、芽生孢子培养时间显著影响被注射幼虫的存活率与僵虫率,其中培养30d的冬虫夏草菌所注射的幼虫的存活率、僵虫率显著高于60 d的;温度也显著影响被注射幼虫的存活率、僵虫率,10°C的幼虫存活率和僵虫率显著高于14°C、18°C的.研究结果为培养优质冬虫夏草芽生孢子,提高被侵染蝙蝠蛾幼虫僵虫率提供了参考.
-
-
Zhu Jiashi;
朱佳石
- 《2015首届全国虫草会议暨冬虫夏草产业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文章讲述了中国药典定义天然冬虫夏草这一味名贵中药为冬虫夏草菌和蝙蝠蛾幼虫尸体的物种混合体.但它们使用同一拉丁学名Ophiocordyceps sinensis (2007年更名;≡Cordyceps sinensis),导致特指概念不明确,理解混乱和学术争议,甚至影响政府的政策法规的制订和人民大众的市场消费心理.本文综述多年来困扰学界的、与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拉丁学名有关的学术问题,并列举了学者们为中药冬虫夏草提出的更名建议.本文也分析2011年世界菌物学联合会发表的阿姆斯特丹宣言以来,中国菌物学界在争议未得到妥善解决的情况下,为实施"One Fungus=One Name"宣言所采取的行动加剧了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拉丁学名有关的争议,造成进一步混乱.世界菌物学联合会就阿姆斯特丹宣言的实施,为解决学术争议设立了一系列学术争议解决机制,是解决冬虫夏草和冬虫夏草菌拉丁学名争议的合理途径.
-
-
-
-
-
-
-
-
-
-
-
- 中国计量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9.08.06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冬虫夏草菌株(
-
-
-
-
-
-
- 中国计量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6-08-10
-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冬虫夏草菌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