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全胸腔镜

全胸腔镜

全胸腔镜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31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3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93037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中国内镜杂志、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年会、第三届国际胸腔镜学术会暨中韩微创心脏外科论坛等;全胸腔镜的相关文献由84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学增、陈亚武、石广永等。

全胸腔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3 占比:0.15%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93037 占比:99.84%

总计:193346篇

全胸腔镜—发文趋势图

全胸腔镜

-研究学者

  • 徐学增
  • 陈亚武
  • 石广永
  • 赵琳
  • 俞永康
  • 卜梁
  • 卢恒孝
  • 周成斌
  • 姜建青
  • 张家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素娜; 宋亚敏; 谢雪均
    • 摘要: 目的 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全腔镜下行扩大心肌切除术后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55例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行全腔镜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扩大心肌切除术患者入住监护室至普通病房护理要点,包括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严格管理心律及血压,预防心律失常;加强容量管理,预防心源性肺水肿;强化胸腔引流管的护理及观察有无出血的倾向,预防心包堵塞;尽早下床活动及功能锻炼促进呼吸系统康复。结果 本组患者胸腔积液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例;初发阵发性房颤4例,持续性房颤2例;单侧肺不张2例;房室传导阻滞4例;1例因二尖瓣A3区撕裂,术后3个月行再次二尖瓣成形术;无死亡及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病例,5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全腔镜下扩大心肌切除术后应密切监测心律及血压变化,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及纠正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加强液体管理,适当扩容,避免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及心源性肺水肿;强化胸腔引流管护理及早期锻炼,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功能恢复。
    • 李天宝; 张永苹; 张杰成; 曾嵘; 黄焕雷; 章晓华; 凌云; 周成斌
    • 摘要: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三尖瓣手术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3月本院心外科121例行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三尖瓣手术患者的ECC及其围术期资料,其中三尖瓣成形110例,三尖瓣置换11例。再次心脏手术101例。ECC中60例采用浅低温,61例采用常温,均不阻断升主动脉维持心脏跳动。63例采用股动脉、股静脉和颈内静脉插管,58例采用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ECC中使用负压辅助静脉引流(VAVD)技术和超滤技术。结果 全组患者ECC时间(125.08±37.6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5.0(8.0,22.5)h, ICU停留时间2.0(1.0,4.0)d。有6例患者围术期死亡,均为再次心脏手术,其余115例痊愈出院,术后住院天数7.0(5.0,12.0)d。使用单静脉插管组患者的ECC时间少于双静脉插管组患者(P<0.05);老年组患者的术后住ICU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死亡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患者(P<0.05)。结论 全胸腔镜心脏不停跳三尖瓣手术中个体化的体外循环插管及灌注流量,常规使用VAVD和超滤技术,可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但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仍较高。
    • 张俊辉; 兰峻斌; 戴艺强; 兰锦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2月厦门市海沧医院胸外科收治并行肺叶切除术的80例NSCLC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淋巴清扫个数、淋巴清扫站数及术后住院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及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VV)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 d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MVV及FEV均下降(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引流量少、患者痛苦小和肺功能恢复快等临床优势。
    • 李同源
    • 摘要: 目的:研究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纵膈肿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三孔式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利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的方法.对比两组围术期各项指标情况与并发症出现率.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纵膈肿瘤过程中采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手术方法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运用.
    • 周云芝
    • 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肺癌患者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8例,所有患者全部进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细节护理,对患者并发症、肺功能进行比较,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后行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复效果,提升肺功能,确保患者睡眠质量等术后康复效果,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 徐士杰; 洪卫东; 江海峰; 卢金山; 陈建; 胡蔚
    • 摘要: 目的:探究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肺部小结节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及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6年2月至2020年4月于本院诊治的肺部小结节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进行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研究组(42例)进行了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以及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治疗肺部小结节患者的整体疗效优于肺叶切除术,其可较大程度保留患者正常肺组织,且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 张永苹; 宋亚敏; 凌云; 李天宝; 魏广东
    • 摘要: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不停跳下行心脏三尖瓣膜手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选取64例全胸腔镜不停跳下行心脏三尖瓣膜手术后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期间通过加强心输出量的监测及严格的容量管理维护右心功能;尽早床上活动锻炼促进呼吸系统康复;关注监护仪报警及内环境管理加强心律失常的监测;适时挤压胸管观察胸腔引流量.结果 1例死于术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自动转院治疗,59例患者康复出院.结论 全胸腔镜不停跳下行心脏三尖瓣膜术后重症监护室应积极的维护右心功能,预防低心排综合征及相关并发症;促进呼吸系统功能锻炼,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加强心律失常的监测,预防电解质紊乱;强化胸腔引流管出血的观察和护理,预防心包填塞.加强多学科间的协作,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尽快康复.
    • 李富骊; 韦成信; 曹健斌; 黄维佳; 龚勇泉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人工腱索二尖瓣形成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5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单独成形环,25例)和人工腱索组(成形环+人工腱索,25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2组患者术前、出院前、术后1年心脏彩超测量结果,评价手术疗效,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患者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及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前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右心室内径(RV)、右心房内径(RA)、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及术后12个月LAD、LVEDD、RV、RA、MRA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院前和术后12个月LAD、LVEDD、LVES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腱索组患者出院前和术后12个月LVEF均高于常规组,而术后12个月RV、RA、MRA均低于常规组(P0.05).疗效分析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人工腱索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12个月生存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下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可有效改善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心功能,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 周小伟; 曾茄; 万志渝; 刘雨鑫
    • 摘要: 目的 研究术前CT指标与全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手术中转开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871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为样本进行前瞻性研究,均完成CT检查并进行VATS肺叶切除术,其中中转开胸手术者为28例(3.21%),作为中转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顺利完成VATS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VATS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CT检查结果及手术结果,分析术前CT检查对VATS中转开胸的影响和预测价值.结果 VAT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中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CT征象中最大淋巴结短径以及肿瘤浸润和胸膜凹陷征发生率均低于中转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是影响VATS中转开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示肿瘤浸润、最大淋巴结短径、胸膜凹陷征以及3项CT指标联合预测VATS中转开胸的灵敏度分别为82.14%、67.86%、67.86%和78.57%,特异度分别为89.00%、69.00%、93.00%和93.00%.结论 VATS中转开胸可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其主要原因为肿瘤浸润或淋巴结粘连导致血管等解剖结构分离难度增加,肿瘤浸润、最大淋巴结短径和胸膜凹陷征等术前CT指标对评估中转开胸风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 周云芝
    • 摘要: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对肺癌患者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后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收治的肺癌患者88例,所有患者全部进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细节护理,对患者并发症、肺功能进行比较,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后行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恢复效果,提升肺功能,确保患者睡眠质量等术后康复效果,应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