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年龄
入学年龄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20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父母必读、比较教育研究、上海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1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等;入学年龄的相关文献由296位作者贡献,包括倪方六、梁广烈、李文成等。
入学年龄
-研究学者
- 倪方六
- 梁广烈
- 李文成
- 王俊
- 范方
- 邱成立
- 金星明
- 陈佳妃
- 黄红缨
- DF
- H·兹维列夫
- Judy Zhang
- 丛庆
- 严菲菲
- 中青
- 于成俊
- 于杨
- 代娟
- 任中善
- 任俊英
- 任景慧
- 任淑一1
- 任爱国
- 任爱娟
- 伍皓
- 何勇海
- 何山
- 何永全
- 何苗苗
- 余玮
- 余碧君
- 侯艳丽
- 俏然
- 傅禄建
- 兴家
- 冯象钦
- 冲原丰
- 凌云
- 凌军辉
- 刘伯全
- 刘佩忠
- 刘保营
- 刘凤琴
- 刘学勤
- 刘学敏
- 刘守云
- 刘宝林
- 刘小兵
- 刘小霞
- 刘延文
-
-
郑燕丽
-
-
摘要:
“伸出右手,再伸左手,双手交叉,用力拍一拍。来,跟着老师拍……别着急,慢慢来……”这是学校教师在手把手教小付认识方向。小付今年9岁,患有重度脑瘫,生活不能自理。小付的爸爸在外打工,妈妈和外公外婆在家照顾他。到了入学年龄,小付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和其他孩子一样坐在教室里上课。面对这一特殊情况,学校高度重视,决定“送教上门”。学校2017年创建了“营盘山上党旗飘”党建品牌,几年来,全体教师针对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以及精准扶贫的学生进行走访帮扶。学校现有随班就读学生3人,“送教上门”学生22人,教师重点帮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8人。
-
-
倪方六
-
-
摘要:
又到秋季入学时,好多步入学龄的孩子进入了人生的学习旅程,成为一名小学生。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那么,古代的小学怎么上?开学时间和现在有什么不同?入学年龄有何要求?古代小学怎么考试?学校管理有哪些手段?古代小学何时开学?古代的入学时间与学期的长短,各个朝代并不一样,也与现代统一的秋季入学有较大差别。
-
-
沈东方
-
-
摘要:
“开学”是个很有仪式感的词,它代表了新的起点、新的开始。在“十年寒窗苦读,一朝金榜题名”的古代,学子们开学比如今可复杂多了。古代学业生几岁入学古代的教育并不普及、所以对入学年龄的要求也没有现在这么严格,二十岁人入学都有先例。
-
-
孙燕
-
-
摘要:
“我来村里工作已经好几年了,能不能和本村村民一样参加村委会选举?”“我儿子身体残疾,儿媳长期生病吃药,孙子已到入学年龄,家庭长期没有固定收入,能不能享受低保?”……傍晚,宿迁市沭阳县桑墟镇的“广场夜谈”,正在蔷薇河村如期举行。
-
-
叶菁菁;
刘佩忠
-
-
摘要:
随着教育部办公厅于2017年提出,将小学入学年龄标准由现行的"8月31日前满六周岁"调整为"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确定",入学年龄政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我国入学年龄要求中关于截止日期的规定,采用模糊断点方法(Fuzzy 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Design,FRD)探究入学年龄对个人最终教育水平的长期影响.本研究发现,由于入学年龄较大的孩子会更早到达法定务工年龄,从而获得工作机会,因此他们最终所受到的教育年限比入学年龄较小的孩子短.然而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进和大学扩招幅度的增加,我们观察到接近法定务工年龄的群体在校率上升,辍学率下降,入学年龄对长期教育水平的不利影响有所减弱.从这一角度,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促进了教育公平.
-
-
徐浙宁
-
-
摘要:
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入学年龄截止日期”的设定,导致了在同学年入学的儿童中,不同出生日期儿童的实际入学年龄不同。本研究利用上海市中小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小学入学年龄对儿童学校表现的影响,探讨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对年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小学阶段的相对年龄效应显著,直到初中后这一效应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但入学年龄对夏季生儿童的学校表现影响将从小学持续到初中;相对年龄效应对男女儿童的学习成绩均具显著影响,对女童的社会交往也具有显著影响;家庭资源对相对年龄效应具有调节作用。
-
-
清石
-
-
摘要:
古代学生的入学年龄没有一定之规,但通常比现在晚。当然,也有个别神童入学较早。如唐朝中后期理财名臣刘晏7岁考中科举考试中专为少年儿童应试设置的科目"童子举"。《旧唐书》中记载,"药王"孙思邈便是"七岁就学,日诵千余言",有人称赞他"此圣童也"。明代魏校《庄渠遗书·渝民文》还提到,"凡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学"。而古代的入学时间也跟现在不太一样。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有八月"暑小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十一月)砚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入小学"等字样。
-
-
赵绍阳;
卢历祺
-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由出生月份决定的入学年龄对孩子认知水平、非认知水平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首先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追踪数据,将出生月份作为入学早晚的工具变量,发现提前入学或者推迟入学的孩子的认知、非认知水平在初中阶段都没有显著异于正常入学的孩子。而即使在遵从入学截止日期正常入学的孩子中,相对年龄较大的孩子的学业和非认知表现也不会显著优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接着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数据和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四川省数据样本,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发现入学年龄也不会对终生受教育程度有显著影响。
-
-
张培培
-
-
摘要:
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辖区内的花桥集善中学是一所公立中学,新市民子女占据较大比例。因此,对新市民子女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究,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新市民子女相关概念界定根据《昆山市新市民子女公办学校积分入学办法(修订)》的相关规定可知,昆山市新市民子女是指夫妻(含其他法定监护人,下同)双方中至少一方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昆山籍人员符合入学年龄的子女:一是当年度报名截止日前持有本市住宅类房产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