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信息空间

信息空间

信息空间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14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85595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保密工作、文史知识、战略与管理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3年(第三届)海军指挥信息系统技术交流会、2013北京高校科技信息服务研究会学术年会、北京大学图书馆第十一届五四科学讨论会等;信息空间的相关文献由480位作者贡献,包括崔世娟、刘肖健、加小双等。

信息空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6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5595 占比:99.92%

总计:385887篇

信息空间—发文趋势图

信息空间

-研究学者

  • 崔世娟
  • 刘肖健
  • 加小双
  • 姚静
  • 王宁宁
  • 许立莺
  • I·奥利弗
  • S·博尔德雷夫
  • S·巴兰丁
  • 严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守凤; 周丽华
    • 摘要: 信息化社会人的本性嬗变为信息人,以接收、传播、生产信息为基本特征。信息人的成长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相互作用的动力学过程。文章从信息势的科学定义入手,在宏观上分析了当代人所处的信息空间特性,阐释创新、个性化浪潮涌现的根本动因;从系统内部探究了“差别促进联系,联系扩大差别”的信息作用能够推动信息人个性化的产生与素质的递进。同时通过建构创新型人才素质和谐群模型与分析对称化元素以及外势内势、显势潜势的作用关系,力图找到人才成长的内在规律性,为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与管理问题提供有益探索。
    • 杨效宏; 包佳灵
    • 摘要: 信息空间在地域、时间、形式等物理性元素形成的结构维度中,融合了民族、文化、习俗等人文性因素,促使信息传播受“物理性”和“社会性”双维度的作用而影响信息传播的效果。文章认为信息空间的互联机制促成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与沟通,丰富了信息的传播路径和认知沟通的方式,有助于沟通双方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认同。文章具体分析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双维度作用下所构建的信息空间,以及其互联机制是如何有效地实现信息传播与交流沟通的融通,在消解社会性因素与文化畛域所造成阻隔影响的过程中,达到理想的信息沟通的目的。
    • 杨阳; 陈丽
    • 摘要: 元宇宙热议引发教育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将元宇宙视为全新领域并衍生了“教育元宇宙”新概念。在教育信息化迈入数字化转型关键期,我们有必要对元宇宙本质及其教育价值进行思考与商榷。为此,该文在评述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元宇宙本质是什么?”“元宇宙是学术术语吗?”“与元宇宙相关的教育术语及其关系是什么?”“元宇宙对当前教育改革有何启示?”四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主要观点包括:(1)元宇宙本质是信息空间;(2)教育元宇宙本质就是网络学习空间,作者并不赞同采用教育元宇宙这一新概念;(3)“互联网+教育”已经囊括了目前关于教育元宇宙讨论的内容,教育元宇宙处于“互联网+教育”的逻辑发展框架内;(4)元宇宙为深入推动“互联网+教育”提供了五点启示:一是推动网络云平台的升级与发展,二是孵化新型办学形态与学习组织,三是线上线下融合推动教学变革,四是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改革,五是新机制创新教育治理模式。此外,该文进一步指出面对互联网的全面联通趋势,变革教育理念与创新教育理论,关注教育新规律与新问题并开展互联网教育创新研究对深化教育改革发展尤为重要。作者希望该文能够帮助读者理性认识元宇宙,进一步理解推进“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和创新方向。
    • 崔笑宇
    • 摘要: 算法推荐与付费行为的交互过程中,感知成为连接二者的重要因素。算法对付费具有双面效应:一是构造信息空间使用户产生信息焦虑感知,包括单一信息过载和信息迷失,抑制用户付费决策;二是平台算法推荐的外延功能能有效提高用户信息满足感知,促进用户付费决策。同时,付费行为以“超级口碑传播”方式加速算法建立“圈群”,满足用户社交需求,给予用户“假象信息满足”感知,并提高对平台算法的忠诚度。
    • 张婉玉; 周春燕
    • 摘要: 以成都瓷胎竹编产品为对象,将其外在特征转化为设计要素,以促进成都瓷胎竹编产品的现代化发展。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对成都瓷胎竹编的传承和创新进行剖析,运用信息空间理论构建成都瓷胎竹编产品样本与各设计要素的空间对应关系,结合感性工学理论对成都瓷胎竹编产品设计进行意向尺度分析。将成都瓷胎竹编的文化语义转化为产品设计要素,从造型、色彩、质感三个维度提出产品设计方案,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感性需求。利用信息空间理论和感性工学理论实现成都瓷胎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创新,提出的更富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的产品设计方案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 伲永贵; 许峰; 朱国云
    • 摘要: 危机预警是重大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础,研究预警过程及其内在机理旨在探寻有效提升重大突发公共危机预警水平的方案。基于信息空间理论,借鉴社会学习周期模式,结合温州市新冠疫情预警案例,探讨了重大突发公共危机预警的过程逻辑。研究发现,重大突发公共危机预警存在预警中熵高、危机信息损耗严重和预警能力偏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积极构建全方位审视监测体系,改进编码处理流程,建立健全抽象分析机制,还要着力提高警报扩散发布能力,不断提升预警信息的吸收响应水平。
    • 李强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信息空间异构数据共享机制存在的共享传输速度慢、应用性能低的问题,应用基于自动化G/S模式对异构数据的可视化共享机制进行优化设计.在信息空间内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异构数据,并对其进行转换和集成处理.在自动化G/S模式下,构建共享浏览器缓存模型,并将异构数据按照类型存储其中.连接异构空间数据视图,完成异构数据的可视化发布,并在数据共享纽带的支持下,实现信息空间异构数据可视化共享机制.通过性能测试实验得出结论:与传统共享机制相比,设计共享机制的读写速度更快,且通过共享机制的应用能够保证共享节点的负载均衡性,降低共享数据的丢失量.
    • 吕向茹; 范文娜; 卢文龙; 林峰
    • 摘要: 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铁路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有效手段.针对环形铁道(简称:环铁)试验基地各个试验任务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监测和管控等问题,研究开发了环铁一体化协同试验平台,实现环铁实验基地全域数据资产管理,基于环铁试验基地数字孪生模型,提供实验管理、资产管理、调度管理等应用功能,可对试验计划、试验流程、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有效管理,有助于优化环铁试验资源配置和试验流程再造,进一步提高了环铁试验基地的试验服务能力,为环铁试验基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保障.
    • 陈虹; 杨启飞
    • 摘要: 技术演进不断颠覆既有的信息空间秩序,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被动摇,诸多风险也随之显现.在此情境下应运而生的"新型主流媒体"概念,不仅反映了我国主流媒体观念的嬗变,更映射出国家、社会以及主流媒体自身的深刻诉求.构建新型主流媒体需要紧扣"新型"和"主流"两个核心,平衡技术逻辑、社会逻辑和政治逻辑.秉承开放的姿态,以优质内容的生产、孕育、集纳、分发为出发点,重建与各媒体行动者的连接,进而激活多方关系、协调多元价值、引领社会共识,或可为新型主流媒体提供一种可行的行动框架.
    • 郭利明; 郑勤华
    • 摘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教育服务供给方式与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命题,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求.但这一需求在传统教育服务供给的境域下无法得到有效满足.随着我国教育主要矛盾的变化,教育服务供给需求的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由此带来了教育公平、高质量教育以及全民终身学习的需求变化."基于互联网"成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内生变量的新趋势,教育服务供给出现五大转型方向,包括:①供给主体的转型(由单一主体供给转向多元主体参与的供给);②供给形态的转型(由固定的自上而下供给形态转向动态的协同分工供给形态);③供给决策的转型(由"经验主义"的供给决策转向"数据驱动"的供给决策);④供给模式的转型(由统一模式的学校教育供给转向时空灵活、消费驱动、个性化和多元化的供给模式);⑤供给监管的转型(由结果性供给监管转向基于数据的全流程供给监管).未来,教育服务供给要实现快速转型可从基础规律、环境方法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加以协同推进,即:运用新知识观与新本体论指导快速转变供给方式,利用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优化教育服务供给过程,以及创新与新时代的教育服务供给相匹配的制度设计.通过对互联网支持之下的教育服务供给变革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有利于推进我国"互联网+教育"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