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体表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

体表心电图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6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2433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心电与循环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七届华北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河北省心血管病学2014年会暨第三届经前臂(桡/尺)动脉微创化冠脉介入治疗国际论坛、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等;体表心电图的相关文献由108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海澄、郭继鸿、李忠杰等。

体表心电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6 占比:0.8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2433 占比:99.14%

总计:52888篇

体表心电图—发文趋势图

体表心电图

-研究学者

  • 张海澄
  • 郭继鸿
  • 李忠杰
  • 杨延宗
  • 胡大一
  • 崔长琮
  • 曹克将
  • 田福利
  • 邹建刚
  • 夏云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文霞; 保积英; 袁利; 史小雨; 苏晓灵
    • 摘要: 目的:探讨高海拔藏族人群心电图P波参数与老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首次接受导管消融术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132例,在术前、术后24 h内进行心电图检查,测量各导联P波时限(PWD)、P波振幅(PWA)、P波离散度(P-d)及P波指数(P-index)等。根据术后1年内是否复发AF分为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比较2组心电图P波参数,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导管消融术后AF复发的风险因子。结果:在132例接受射频消融术的房颤患者中,复发40例。术前复发组PWD、Pd、P-index等均高于非复发组[(143.22±13.47)ms对(126.54±10.38)m s,(48.49±10.35)m s对(38.53±11.04)m s,(10.64±3.14)m s对(9.25±2.57)ms,P均<0.05];术后复发组PWD、Ptf绝对值高于非复发组[(137.43±15.61)ms对(120.15±11.31)ms,(31.90±10.36)ms对(26.28±9.84)ms,P均<0.05]。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PWD、P-d和Ptf绝对值升高是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P均<0.05)。结论:术前P波参数PWD、P-d、Ptf绝对值升高可能增加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概率。
    • 文兴康; 蒋纪文; 贾宏
    • 摘要: 预激是指除正常的房室传导路径之外,还存在附加的房室旁路,旁路能较快地提早激动一部分或全部心室肌而形成心室预激.而间歇性预激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房室旁道前传功能呈间歇性出现,即体表心电图上可见预激图形时隐时现[1].我院在招飞体检中发现1例此病例,后经专家会诊并行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报告如下.
    • 廖廷姝; 廖佩娟; 林燕梅; 陈瑞华
    • 摘要: 对于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常规检查无法明确病情变化,心电图检查已成为趋势。目前多种类型的心电图被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或侧重其诊断结果,或侧重患者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定位情况等进行研究,均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食管导联心电图也逐渐应用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尤以无创、价廉、便捷、诊断准确率高等优势突出。虽然心电图检查仍是室上性心动过速确诊的主要手段,但其诊疗方案尚未统一,为明确心电图检查能否满足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需求,未来还需大量的实验研究进行验证。
    • 王皓; 谷云飞; 刘彤
    • 摘要: 心房心肌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以心房结构重塑、电传导异常及功能障碍等为特点的心肌疾病,不仅与心房颤动(房颤,AF)发病关系密切,且还与包括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认知下降、痴呆和死亡在内的与AF相关的不良预后发生率独立相关。在临床诸多检查手段中,基于体表心电图的P波参数(PWPs)因其最为经济便捷而备受关注。
    • 史炳硕; 李广平
    • 摘要: 遗传性心律失常(inherited arrhythmia,IA)是一类以各种心律失常发作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和遗传性结构性心脏病。IA猝死风险很高,目前基因检测假阳性率较高或仅提示为“意义不明的突变”,早期识别和诊断IA并予以适当干预对改善预后极为重要。通过体表心电图检查,可直接观察IA患者心脏电活动的变化,并识别特殊的心电图表现模式,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系统总结了B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征、短QT综合征等遗传性离子通道病的体表心电图特点,以及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等遗传性结构性心脏病的体表心电图特征,为IA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 陈晓萍
    • 摘要: 目的:分析体表心电图诊断小儿继发孔型ASD(房间隔缺损)伴右心室肥大的检出率、敏感度。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妇幼保健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继发孔型ASD疑似伴右心室肥大的患儿,均给予体表心电图检查,将超声心动图作为本次研究的金标准,统计体表心电图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Kappa检验体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一致性,对比右心室肥大组、右心室不肥大组体表心电图特征。结果:体表心电图检出率是86.11%、灵敏度是89.55%、特异度是60.00%,体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2);右心室不肥大组心电轴右偏率与右心室肥大组比较,P>0.05;右心室不肥大组VATV_(1)>0.03s率(30.00%)、Ⅰ导联S/R>1.0率(20.00%)、aVR导联R/Q比值>1.0率(20.00%)、V_(1)导联出现q波率(10.00%)、V5导联S/R>1.0率(10.00%)、3个下壁导联均出现R波切迹率(20.00%)、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率(10.00%)均低于右心室肥大组(93.55%、67.74%、54.84%、46.77%、43.55%、58.06%、53.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表心电图在小儿继发孔型ASD伴右心室肥大检出率、诊断灵敏度较高,能够提供心电图特征,辅助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参考及借鉴价值均较高。
    • 任振龙
    •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房颤抗凝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及体表心电图f波振幅。方法选取范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00例,依据抽签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QT间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表心电图V1导联f波平均振幅显著低于对照组;而QT间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能改善患者体表心电图f波振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马振华; 杜卫国
    • 摘要: 目的 研究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或室速患者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确诊为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的特点.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30例特发性右室流出道室早或室速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相关参数,使用ROC曲线分析心电图相关参数对主动脉根部起源的室早或室速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患者主要呈左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向下,胸前导联移行一般在V3导联之前,Ⅰ导联主要为rsr~、rS波形,aVL导联以QS波形为主;研究组患者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心电图相关参数对主动脉根部起源的室早或室速患者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P均<0.05).结论 与常见部位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患者心电图结果相比,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具有独特的心电图表现,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对于区分主动脉根部起源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与右室流出道的特发性室早或室速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马志玲; 耶闯; 邵虹; 卜令程; 李小波; 杨卫平; 高宏鹏; 雷常慧; 刘丽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肥厚型心肌病体表心电图(ECG)异常Q波形成的机制.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2020年3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肥厚型心肌病诊治中心接受Liwen术式治疗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172例,对存在异常Q波的28例患者术前、术后1周ECG,行心率、12导联Q波时限及振幅、RV5+SV1振幅、碎裂QRS波计数、PR时限、电轴的测量及分析.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心率、Q波在Ⅰ 、Ⅱ 、aVL、V3、V4、V5、V6导联时限,Q波在Ⅰ、Ⅱ、aVL、aVF、V3、V4、V5、V6导联振幅,PR时限、RV5+SV1振幅之和、碎裂QRS波的计数较术前均显著性减小;患者电轴、Q波V1、V2导联时限和振幅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变化.结论 异常Q波形成可能是由于室间隔增厚引起的自左向右的心室初始除极向量增大所致.
    • 周灵灵
    • 摘要: 目的 探讨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鉴别诊断宽QRS波心动过速(WCT)中的价值.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118例WCT患者,均经电生理检查诊断心动过速,分析QRS波额面电轴偏转在体表心电图(ECG)鉴别诊断WCT中的价值.结果 室性心动过速(VT)为95例(80.51%),室上性心动过速(SVT)为23例(19.49%);WCT时V1导联呈左束支阻滞型(LBBB)68例,右束支阻滞型(RBBB)50例;将QRS波电轴偏转>68°作为截点,VT阳性52例,阴性66例;SVT阳性2例,阴性21例;电轴偏转>130°作为截点,VT阳性11例,阴性84例;SVT阳性0例,阴性23例;电轴偏转>68°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电轴偏转>130°、无人区电轴特异性为100%,但敏感性仅有13.10%;电轴左偏时,特异性86.96%;电轴右偏时,特异性69.57%;RBBB型+电轴左偏时,特异性95.65%;LBBB型+电轴右偏时,特异性78.26%.结论 体表心电图检查中,通过QRS波额面电轴偏转的应用可有效鉴别诊断WCT,可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