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Q波
异常Q波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98883篇;相关期刊117种,包括中国疗养医学、中国超声诊断杂志、中国循环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等;异常Q波的相关文献由39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仁光、刘小林、刘峻源等。
异常Q波—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8883篇
占比:99.81%
总计:99072篇
异常Q波
-研究学者
- 刘仁光
- 刘小林
- 刘峻源
- 刘晓彤
- 刘玲
- 刘翠芹
- 卢喜烈
- 吴燃
- 唐清垚
- 夏琨
- 孔冬梅
- 孙东明
- 尹薇
- 庄英军
- 张丽娟
- 张亚斌
- 张亚莉
- 张兆奎
- 张凤香
- 张承祥
- 张洲
- 徐国萍
- 徐拥军
- 文令平
- 方丕华
- 李丽
- 李向
- 李泽禹
- 李章勇
- 李若汝
- 杨柳
- 杨玉民
- 杨登平
- 沈本义
- 王伟
- 王敏
- 王瑞耕
- 耿学军
- 诸灿燕
- 郭会年
- 郭清香
- 金旭明
- 陈军
- 陈磊
- 丁明玲
- 严长枝
- 乔树宾
- 乔燕燕
- 乔素云
- 于华
-
-
张仕宇;
罗荷;
闫梦雯;
李爱莉;
李蕾;
王雪艳;
孙艺红
-
-
摘要:
病例1,男性,44岁,主诉“活动后呼吸困难伴胸闷1个月”,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2h,在外院拟诊断“不稳定性心绞痛”,而行冠脉造影,结果未见明显狭窄。患者因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并出现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于2020年11月16日入我院。入院后查心电图(图1,见封3)提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R波上升不良,异常Q波。
-
-
曲莹莹
-
-
摘要:
异常Q波主要指在心电图检查中,时间在0.04秒及以上,深度在后继R波1/4及以上,或者是在任何导联中深度在3mm以上的Q波。异常Q波多见于心肌梗死的诊断中,不过,发生异常Q波的疾病却不仅制约于心肌梗死疾病,也会出现在非心肌梗死患者或者是正常群体中。由于人们对于异常Q波的认知较少,极易在诊断中出现误诊的情况,进而给患者的精神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为了保证心电图检查与诊断的精准性,临床医师认为联合其他检查方式,检查诊断非心肌梗死疾病,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形成的原因,总结了心电图结合心脏超声的检查方法,探讨了心电图结合心脏超声检诊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的意义,旨在为确保非心肌梗死异常Q波检查诊断的准确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
陈相健;
王军;
马文珠
-
-
摘要: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体检心电图异常1个月余”,于2021年4月7日就诊。患者1个月前在当地就业体检时心电图示异常:V1~V4导联异常Q波伴ST段抬高0.10~0.35 mV。之后在当地住院查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细胞分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查、甲状腺功能全套、血脂、血糖、B型利钠肽(BNP)、心肌损伤标志物、输血前检查(输血传播疾病+血型血清学)均未见明显异常,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正常(图1),超声心动图正常;否认有胸闷、胸痛、气短、心悸等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及大小便正常。
-
-
董瑾
-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异常Q波心电图改变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的52例异常Q波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心肌酶谱检测.结果:老年患者的异常Q波分为非心肌梗死型、心肌梗死型.非心肌梗死型异常Q波患者存在心瓣膜病变征象、心肌酶谱升高;心肌梗死型异常Q波患者存在不同部位心肌梗死,且心电图ST-T段改变.结论:老年患者的异常Q波可作为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指标之一,结合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肌酶谱检测,提高对心肌梗死的确诊率.
-
-
孔冬梅
-
-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对诊断非MI异常Q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MI异常Q波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检查,所有患者均非MI所导致异常Q波,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有37例患者的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情况。结论:通过检查发现非MI异常Q波患者出现异常Q波的因素较多,需要对患者实施心脏超声联合诊断,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的分析,对病情作出准确诊断。
-
-
杨高英;
冼艳
-
-
摘要:
目的:探讨异常Q波心电图在老年患者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凌云县人民医院接受心电图检查时出现异常Q波的8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0例患者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然后,观察对这些患者心电图检查的结果.结果:在这80例患者中,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出现非梗死性Q波异常患者有72例(其所患疾病为心肌炎、高血压、肺栓塞和预激综合征),出现梗死性Q波异常患者有8例(其所患疾病为上消化道出血、前间壁心肌梗死、肠梗阻和结肠癌).结论:异常Q波心电图在老年患者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区分其疾病的类型.
-
-
孔冬梅
-
-
摘要:
目的:分析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对诊断非MI异常Q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非MI异常Q波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和心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60例患者检查,所有患者均非MI所导致异常Q波,通过心脏超声检查有37例患者的心脏存在器质性病变情况.结论:通过检查发现非MI异常Q波患者出现异常Q波的因素较多,需要对患者实施心脏超声联合诊断,并结合临床进行全面的分析,对病情作出准确诊断.
-
-
-
-
-
张荃方;
王蔚;
陈作远;
黄霞;
单信芝;
王宏涛
-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临床检查急性心肌梗塞手段方法不断更新,但体表心电图是迄今为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诊断方法之一,而Q波在体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中尤为重要,熟练掌握正常Q波在心电图中的表现,了解异常Q波在急性心肌梗塞和相关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梗塞性Q波形成条件梗死的病理分期,对于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张荃方;
王蔚;
陈作远;
黄霞;
单信芝;
王宏涛
-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临床检查急性心肌梗塞手段方法不断更新,但体表心电图是迄今为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诊断方法之一,而Q波在体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中尤为重要,熟练掌握正常Q波在心电图中的表现,了解异常Q波在急性心肌梗塞和相关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梗塞性Q波形成条件梗死的病理分期,对于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张荃方;
王蔚;
陈作远;
黄霞;
单信芝;
王宏涛
-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临床检查急性心肌梗塞手段方法不断更新,但体表心电图是迄今为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诊断方法之一,而Q波在体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中尤为重要,熟练掌握正常Q波在心电图中的表现,了解异常Q波在急性心肌梗塞和相关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梗塞性Q波形成条件梗死的病理分期,对于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张荃方;
王蔚;
陈作远;
黄霞;
单信芝;
王宏涛
-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临床检查急性心肌梗塞手段方法不断更新,但体表心电图是迄今为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诊断方法之一,而Q波在体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中尤为重要,熟练掌握正常Q波在心电图中的表现,了解异常Q波在急性心肌梗塞和相关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梗塞性Q波形成条件梗死的病理分期,对于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张荃方;
王蔚;
陈作远;
黄霞;
单信芝;
王宏涛
- 《2009年第五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
| 2009年
-
摘要:
目的:临床检查急性心肌梗塞手段方法不断更新,但体表心电图是迄今为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最常用诊断方法之一,而Q波在体表心电图诊断心肌梗塞中尤为重要,熟练掌握正常Q波在心电图中的表现,了解异常Q波在急性心肌梗塞和相关疾病的变化规律及梗塞性Q波形成条件梗死的病理分期,对于第一时间抢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