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伶仃洋

伶仃洋

伶仃洋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35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海洋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8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59篇;相关期刊192种,包括广东艺术、热带海洋学报、人民珠江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力学学会2009学术大会、第十八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等;伶仃洋的相关文献由45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孟国、李文丹、包芸等。

伶仃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8 占比:55.2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1.18%

专利文献>

论文:259 占比:43.60%

总计:594篇

伶仃洋—发文趋势图

伶仃洋

-研究学者

  • 李孟国
  • 李文丹
  • 包芸
  • 杨树森
  • 王晨阳
  • 朱三华
  • 任杰
  • 莫思平
  • 辛文杰
  • 陆永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凯君; 任晋珂; 李潇濛; 吴怀春; 陈芳; 余少华; 时美楠; 甘华阳
    • 摘要: 伶仃洋地区年代格架的建立对区域古环境的重建及海陆交互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磁性地层学和AMS ^(14)C测年对珠江口伶仃洋ZK1钻孔(113°40′E、22°34′N,孔深100.3 m)0~32 m岩心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研究。5个样品的AMS ^(14)C测试年龄为(486±120)~(2268±149)a BP。岩心的岩石磁学测试显示样品的载磁矿物以单畴、多畴的磁铁矿为主。磁性地层学研究显示在取心过程中存在岩心倒置,对岩心倒置深度段的磁性序列进行矫正。将岩心的地磁倾角、强度与东亚地区标准曲线和极光记录相对比,建立了ZK1钻孔岩心(0~32 m)的高分辨率地层年代框架,岩心底界年龄为3.5 ka BP。在该年代格架的控制下,岩心磁学参数具有3~8 a、11 a和21~25 a的周期性变化,推测可能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太平洋十年际涛动和全球地表气温异常周期、太阳活动有关。
    • 曾滇婷; 李君益; 谢玲玲; 叶小敏; 周达
    • 摘要: 文章使用2019年7月5日—20日在珠江河口伶仃洋定点连续观测的海表面叶绿素a质量浓度、海表面气温、气压、风速、风向、海表温度、盐度、流速、流向、遥感降雨量数据和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可见光波段影像,利用小波分析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分析了观测期间内伶仃洋海表面叶绿素a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海水表层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44~1.75μg·L^(-1),平均值为0.80μg·L^(-1),其变化周期主要为6h、12h和24h。其与相对应周期的潮流存在明显的相位关系,并且在降雨后两者的相位关系发生了转换。7月5日—12日,叶绿素a与潮流基本呈反相位关系,涨急时叶绿素a质量浓度低,落急时叶绿素a质量浓度较高,浓度相差约为0.3μg·L^(-1)。珠江流域在7月8日—13日发生了一次强降雨过程,降雨前后海水表层叶绿素a质量浓度在6h、12h和24h周期波段的振幅由0.02~0.09μg·L^(-1)增加到0.15μg·L^(-1)左右。同时,降雨对珠江河口的叶绿素a质量浓度造成了一个持续80h的增加过程,浓度增加了0.3μg·L^(-1)。发生降雨后,7月13日—20日期间潮流滞后于叶绿素a约6h,水位最高时叶绿素a质量浓度最低,水位最低时叶绿素a质量浓度最高。由以上结果可以看出,降雨不仅引起了河口区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增加,还造成了叶绿素a和潮流间相位关系的转换。
    • 张涛; 牛丽霞; 何方婷; 刘锋; 罗向欣; 杨清书
    • 摘要: 根据2016年伶仃洋128个表层沉积物粒度参数以及前人对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研究成果,结合Flemming沉积动力判别图解和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伶仃洋40年来的沉积格局演变特征,并探讨了人类活动在伶仃洋沉积格局演变中的作用。结果显示:1)2016年,伶仃洋表层沉积物中粉砂组分含量最多(56.67%),黏土组分含量其次(26.08%),砂含量最少(17.23%),湾内表层沉积物总体较细,主要有砂、砂—粉砂—黏土、砂质粉砂、粉砂质砂和黏土质粉砂5种类型,各类型沉积物呈现斑块状分布。2)近40年来,伶仃洋表层沉积物的平均粒径、粒级组分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之前的条带状分布变为斑块状分布,但沉积格局的剧烈演变主要集中于2004—2016年这十多年间,Flemming三角图分区变化显示出40年来伶仃洋沉积环境整体表现出动力增强的趋势。3)受人类大规模采砂影响,中滩区域原有的完整沉积中心被分散,分别向北和向南形成“两格局、三中心”的新型沉积模式,从而改变伶仃洋的沉积物源—汇过程。4)伶仃洋沉积物空间分布、沉积动力环境、运移趋势等特征的变化与采砂、航道浚深等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出人类工程活动已成为影响伶仃洋沉积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 戴文富; 曹阳
    • 摘要: 伶仃洋上,长虹卧波。正在紧张施工的深中通道犹如一条白色丝带,连接深圳市、中山市和江门市,串联起前海、南沙、翠亨、横琴四大新区。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隔水相望,成为世界桥梁史上又一座超级工程。“报告总指挥,HL段钢箱梁实现精准对接,对接误差小于10毫米,符合设计和监控要求!”2022年6月28日,在历经了3个小时的吊装作业后,深中通道主体工程施工S06合同段中山大桥顺利实现合龙,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次吊装的钢箱梁长10米、宽46米、高4米,重约233吨。至此,中山大桥主桥69片钢箱梁全部吊装到位,实现主桥全面贯通。
    • 刘合军
    • 摘要: Q:您目前生活在哪座城市?A:珠海,一座美丽而休闲的海滨城市。Q:为什么会选择定居在这里?A:珠海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南国海湾特色小城,有千岛和深海的伶仃洋,有古元摩刻的东坡文化,有文天祥和苏曼殊的爱国与诗情文化,有国父孙中山与一大批革命家的活动足迹和感人故事。
    • 张政; 周璇
    • 摘要: 近日,深中通道建设又传喜讯,中交二航局、中交二公局分别承建的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迎来关键性进展:伶仃洋大桥成功架设世界海上最高猫道、中山大桥主桥桥面顺利合龙,为深中通道如期建成通车奠定坚实基础。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坚持技术创新,确保了大桥工程高质量建设。
    • 摘要: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在粤港澳三地共建的背景下,中国工程师们秉承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前后历经15年,终于在珠江口伶仃洋上建成了一座世界级的跨海通道,为我国从桥梁大国迈向桥梁强国献上了里程碑之作。港珠澳大桥主要参研单位包括港珠澳大桥管理局、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长安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长大工程有限公司等。
    • 张慧
    • 摘要: 邮路名称:海岛邮路邮路亮点:走出了一条中国邮政助力地方发展的特色海洋经济振兴之路广东省珠海市位于珠江出海口,拥有大小岛屿146个,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在珠海万山群岛所辖海岛上,有一个特殊的邮局——海岛支局,负责为驻岛边防官兵、政府部门和海岛群众提供邮政服务保障。5条共136海里的海上邮路,搭建起了海岛军民与外界连接的桥梁。
    • 韦东庆; 郭晓康; 张鸣功
    • 摘要: 作为国家重点工程之一,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总长约55公里,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港珠澳大桥经历9年建设,上万名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写下了一曲勇创世界一流、展示民族志气的不朽之歌。
    • 李作佳; 毛琦书(指导)
    • 摘要: 伶仃洋上,港珠澳大桥如同一条巨龙飞腾在湛蓝的大海之上,这是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被外媒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2018年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习主席强调,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