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

传统知识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03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医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0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17663篇;相关期刊422种,包括电子知识产权、法制与社会、知识产权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民间特色诊疗技术研究分会第九次年会、201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国际学术大会等;传统知识的相关文献由1022位作者贡献,包括薛达元、徐家力、成功等。

传统知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0 占比:4.12%

会议论文>

论文:43 占比:0.23%

专利文献>

论文:17663 占比:95.65%

总计:18466篇

传统知识—发文趋势图

传统知识

-研究学者

  • 薛达元
  • 徐家力
  • 成功
  • 武建勇
  • 赵富伟
  • 龙春林
  • 杨京彪
  • 严永和
  • 尹仑
  • 闵庆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罗瑛
    • 摘要: 从民俗学视角探讨生物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基础,论述族群传统习俗与生态环境的双向互动。生物环境控制并影响着民俗文化的形成特性,作为传统知识的民俗与自然环境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民俗中包括人类对土地、水源、动植物及相关生物的认知、利用和管理,这些属于人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相处的世代累积经验。云南兰坪县普米族的生态民俗,是促进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文化体系,其传承中的生态要素有:自然环境为民俗传承场;生产中的自然共生习俗;生活习俗中的和合观念;羊的生态文化意义。民俗传承中的生态维护功能,则体现为民俗观念中的生态保护意识、行为模式上的生态维系惯性。普米族民俗的调查研究,为地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一个文化人类学相关的视角。
    • 孙名浩; 胡冰莹; 李颖硕; 赵富伟
    • 摘要: "生物海盗"事件频发,拥有丰富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的发展中国家呼吁建立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制度,以管理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获取、利用和惠益分享行为,保障遗传资源及其相关传统知识提供者权益。《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名古屋议定书》等一系列国际文书的通过,逐渐完善了遗传资源获取和惠益分享国际规则和制度体系,保障了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提供者的权益。
    • 黄高超; 严修鸿; 吴文治
    • 摘要: 传统知识是人类重要的遗产和资源。目前汉语方言研究确也有少量涵括动物、植物、地名等与传统知识相关的词汇调查和记录,但总体来说范围狭窄、内容形式单一。本文以藤县粤语方言及其承载的传统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在咨询藤县本土生态专家的基础上制定"藤县粤方言传统知识调查大纲",在访谈基础上录制方言口述语篇,并进行"方言-国际音标-普通话"三层语料转写,从精细化的语料中挖掘其承载的传统知识细节,进而保护方言所承载的传统知识
    • 黄玉烨; 石超
    • 摘要: 以数据库模式保护传统知识的理念已从各国或地区的提案落实为草案,达成了国际共识。我国现行传统知识数据库存在的开放性不够和收录范围狭窄两大问题,本质在于法律应对不足。应以半开放性、积极性和保障传统知识持有者利益之数据库为目标,在传统知识立法、传统知识信息不披露制度、专利法传统知识信息披露制度、数据库建设中行政部门权责划分等方面予以完善。
    • 张军荣; 刘利
    • 摘要: 传统知识包括民间文艺、生物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及其他传统知识。惠益分享尤其跨国分享是传统知识保护的核心目标之一,但却很少能够落到实处。现有研究多关注传统知识保护的伦理论证和制度形塑,而忽视了惠益分享的实现机理和实证分析。结合不同类型传统知识的流动管制方式及惠益分享的现实案例,发现强管制的生物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制度建设和惠益分享实现方面表现更好,而弱管制的民间文艺及其他传统知识更难实现惠益分享。据此,中国传统知识制度的发展,应通过事实占有和出口管制保障生物遗传资源相关传统知识惠益分享的实现;以保存、传承、发扬作为民间文艺和其他传统知识工作的核心,避免惠益分享制度的跃进式建设。
    • 李永祥
    • 摘要: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抗灾过程中形成的减灾思想和历史记忆,它承载着人类抗击灾害的历史和人类对灾害的解释;文化防灾是灾害文化在减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科学防灾的基础和源头。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无法截然分开,灾害文化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包括了文化防灾的所有内容,而文化防灾一旦总结出新的经验,就成为灾害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对灾害文化和文化防灾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还能为构建灾害人类学的理论做出贡献。
    • 李钰; 刘谦; 国华; 安宏; 赵杼沛; 石雪芹; 张凤霞; 刘剑锋
    • 摘要: 在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中,各省市区县的项目负责单位人员、基层医药卫生单位人员、参与调查人员和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在项目参与过程中提出了诸多疑问,并对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现整理15个地区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工作过程中出现与知识持有人相关的问题,从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概念问题、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效力问题、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使用问题和知识持有人存在的问题4个方面进行释疑,以期对后续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有所借鉴和帮助。
    • 李静; 赵宇琦
    • 摘要: 地理标志具有规范生物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保存、获取与可持续利用,促进相关利益参与者之间惠益分享的作用。本文选取亚洲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印度为研究切入点,通过介绍分析印度地理标志保护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当完善地理标志制度,重视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协作,实施“地理标志+”发展模式,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使地理标志充分发挥其保护遗传资源及传统知识的作用。
    • 张晴; 程卓; 刘博; 杨珺; 李建钦; 张红榛; 张昕勃; 马丽娟; 龙春林
    • 摘要: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由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构成的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中,植物(特别是资源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这个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民族植物学等方法,以云南省红河州梯田最集中的4个县域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重要资源植物为对象,调查了其多样性状况及相关的传统管理与利用知识,探讨了两者在支撑、保护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有151科445属651种资源植物,其中药用植物255种、食用植物226种;当地百姓拥有十分丰富的管理和利用植物多样性的传统知识,包括森林和树木、食用和药用植物、草果和板蓝种植以及薪柴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应用类别涉及日常生产生活和梯田保护等诸多方面;资源的多用途、多功能特点明显,体现了当地深厚的植物利用文化和紧密的人地互动关系。当地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构筑了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居民对资源植物的长期采集、管理和利用承载着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支撑着当地居民的生计,在维持整个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稳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推动遗产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尹仑
    • 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类社会逐渐意识到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威胁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知识体系,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和灾害也不能只取决于现代科学技术,还需要重视传统知识。减少气候灾害风险相关的传统知识是当地社区代代相传的对气候灾害风险认识、应对和理解的观念、经验、技术和机制,包括信息、技术、机制、习俗和文化五个部分内容。按照气候灾害风险的过程,这一传统知识可以分为灾害发生前的预测、灾害发生中的应对、灾害发生后的恢复三个类型,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实现传统知识在减少气候灾害风险中的主流化路径要首先从诠释到行动、再从行动到策略、最终从策略到政策,包括三个方面:传统知识和科学知识的连结;传统知识纳入减缓、适应的策略中;传统知识和气候政策的融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