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文化逻辑

文化逻辑

文化逻辑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8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2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7383篇;相关期刊310种,包括人民论坛、学理论、甘肃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12届全国摄影理论研讨会 、中国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百年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中国话语”学术研讨会、2014年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第17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等;文化逻辑的相关文献由39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海翔、张艳斌、胡潇等。

文化逻辑—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2 占比:2.0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7383 占比:97.85%

总计:17765篇

文化逻辑—发文趋势图

文化逻辑

-研究学者

  • 黄海翔
  • 张艳斌
  • 胡潇
  • 韩雅丽
  • 黄彩文
  • 乔迁
  • 任洁
  • 何明帅
  • 余鸿
  • 刘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庞虎; 陈仁锋
    • 摘要: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相应文化形态的价值引领。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共富基因,但因受到小农经济基础和封建等级制度束缚,这些基因在传统社会难以转化为共富的现实。近代西方现代性开启了通过现代化建设来谋求国富民强的历史进程,但资本主义文明的内在固有矛盾不但无法带来共富前景,反而加剧了贫富分化。唯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共同富裕从理想愿景走向现实的科学指南。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践行者,中国共产党通过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真正开辟了通往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在价值立场、理想境界和精神谱系上实现了对中西文化共富观的时代超越。
    • 肖波; 黄晶莹
    • 摘要: 夜间开放博物馆是顺应公众文化需求、适应现代生活节奏的合理选择。以德国柏林“博物馆之夜”为历史起点,欧洲“博物馆之夜”蓬勃发展,形成了文化节日型、延长时间型、专项活动型三种实践管理类型,以及拓展空间、多元组合、虚实结合、融汇通感等四种创意形式。立足我国夜间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宜通过政府牵头规划、完善夜游服务保障和全面提档升级三条实践通路,探索博物馆夜游的可行模式。
    • 陈丹; 梅景辉
    • 摘要: 早期共产党人在奋斗实践中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源和根本所在,它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文化逻辑。从生成的有机要素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早期党内文化自觉意识是文化基因;从生成的运行机制来看,奋斗目标、主体领导、指导方针构成了有力运转的过程;从生成的体系深蕴来看,需要从微观、中观和宏观的文化结构加以把握;从生成的行动取向来看,依托于三种文化发展特质。剖析伟大建党精神形成的文化逻辑,追溯伟大建党精神文化要义,对于将其内化为中国共产党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有着重要意义。
    • 许烽
    • 摘要: 浙东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核心内涵是:“生死与共、不负人民”的民本精神,“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求索精神,“团结进取、自立更生”的奋斗精神。浙东革命精神的生成,源于浙东文化的历史滋养,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丰富了其底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学铸就了风骨;“宁波帮”勇立潮头的气势炼成了其气派。作为当代中国“重要窗口模范生”的浙东地区,其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体现在:(一)以凝心聚力为价值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实现美好生活更高追求;(二)以培根铸魂为价值载体,保持奋发图强,交出共同富裕高分报表;(三)以激励感召为价值动力,勇于改革进取,写好“现代化先行”时代答卷。
    • 李永祥
    • 摘要: 灾害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抗灾过程中形成的减灾思想和历史记忆,它承载着人类抗击灾害的历史和人类对灾害的解释;文化防灾是灾害文化在减灾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是科学防灾的基础和源头。灾害文化与文化防灾无法截然分开,灾害文化作为一种象征意义,包括了文化防灾的所有内容,而文化防灾一旦总结出新的经验,就成为灾害文化的组成部分。加强对灾害文化和文化防灾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好地为现实服务,还能为构建灾害人类学的理论做出贡献。
    • 项久雨; 龚安静
    • 摘要: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内嵌着中华民族追求繁荣发展的深厚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文化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演进发展,涵育着共同富裕的价值源流、精神动力和实践基础,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深厚的力量支撑。
    • 许瑞娟
    • 摘要: 在探讨摩梭人独具特色的社会形态与家庭结构时,聚焦摩梭社会两性关系所呈现出的独特文化实践与形塑力量,并以此反窥摩梭社会的文化制度,是一种可行的研究进路。事实上,无论摩梭人的婚姻关系如何变化,最终仍绕不开母系血缘纽带这条主线,母系血缘亲属是摩梭社会主导性的亲属结构,摩梭人以此来作为区分人际网络关系的亲疏远近的最重要的标尺。摩梭人婚姻制度与家庭形态的灵活性反映了各家户根据现实需求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进行的有效调节,“走婚”避免了婆媳、姑嫂、妯娌相处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母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和谐是摩梭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
    • 吴燕; 王汉保
    • 摘要: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其独特的生成发展逻辑。本文通过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生成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实践逻辑以及进路逻辑的分析,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其价值内涵,发挥其独特优势。新时代,加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充分彰显其制度效能,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 王光森; 韩镇业
    • 摘要: 伟大建党精神伴随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而形成,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文化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中国经历了一个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并在学习中形成了不断探索、不断超越的历史主动精神,这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根据;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具有科学性、先进性、革命性、人民性等特质,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爱国传统、民本思想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以建党先驱为主体的早期建党实践是伟大建党精神得以形成的关键环节,并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奠定了深厚的现实基础。
    • 袁平凡
    • 摘要: 技能型社会是一种具有崇尚技能的价值、制度和行为的社会形态,旨在促进技能的生成积累、流转配置和升级迁移,从根本上平衡技能内部属性和效用之间的紧张关系。构建技能型社会,有利于实现我国工业叠加期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从而推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从文化历史结构逻辑看,技能型社会构建要求国家、社会和个人等在文化传统和现代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平衡好趋同化和差异化。从文化内在结构逻辑看,技能型社会构建可以从三个方面实现变革:一是塑造以“自由”“正义”和“法治”为核心,以“创新”“责任”“学习”“协作”“工匠”和“勤劳”等为特色的价值体系,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二是建立健全落实以“尊重技能人才主体地位”“保护技能人才合法利益”和“促进技能学习”等为内容的制度体系,发挥制度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性功能作用;三是通过“叙事”“活动”“编制技能规则”“展示技术人工物”等形式的仪式系统,发挥仪式符号生成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