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

民族植物学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418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中国医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89篇、专利文献118488篇;相关期刊137种,包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第十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等;民族植物学的相关文献由825位作者贡献,包括龙春林、裴盛基、苏仕林等。

民族植物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8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8488 占比:99.65%

总计:118906篇

民族植物学—发文趋势图

民族植物学

-研究学者

  • 龙春林
  • 裴盛基
  • 苏仕林
  • 哈斯巴根
  • 王雨华
  • 淮虎银
  • 张卫明
  • 黄珂
  • 布日额
  • 王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翟淑平; 崔明昆
    • 摘要: 访谈稿记述了云南师范大学教授、生态人类学家、民族植物学家崔明昆先生的学术历程,以及他基于自身研究历程对生态人类学相关问题的观点,包括学科的理论、方法、路径、跨学科问题,以及交叉学科民族植物学的发展等.崔明昆教授还基于自身的学术研究积累,对于中国生态人类学的发展状况、研究瓶颈和未来方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崔明昆教授针对民族生态学、环境决定论、地方性知识等重要问题展开言说,详述了我国西部民族生态文化的丰富性、复杂性和重要性,并探讨了挖掘中国历史资源应用于生态人类学研究的价值,以及生态人类学如何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发挥学科优势.
    • 何琳; 张子龙; 姜丁月; 彭映菡; 韦利阳; 卢星羽
    • 摘要: 云南富宁壮族《坡芽歌书》是一部以原始图画文字记录民歌的文献,记录于土布上的81个符号代表81首民歌,蕴含丰富的民族植物信息。文章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对《坡芽歌书》中与植物有关的符号进行调查,对所涉及植物的象征意义进行解读,并对其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中的地位进行考证、编目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歌书”中与植物有关的符号有24个,涉及到21种植物,隶属于4种生活型;其中,可以确定科的植物共19种,隶属14科;“歌书”中涉及的这些植物在使用部位和具体用途方面具有多样性、民族性的特点。
    • 刘生娟; 冯虎元
    • 摘要: 为深入了解环青海湖地区藏族人民对传统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现状,运用民族植物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收集当地藏族人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植物利用知识,了解当地藏族人民对野生植物的利用程度,并总结和探讨该地区传统植物在藏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果表明,该地区藏族的传统药用、食用和宗教植物共涉及34科51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19科30种,食用植物10科13种,宗教植物5科8种。通过从藏族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特征的植物知识,实现传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 张晴; 程卓; 刘博; 杨珺; 李建钦; 张红榛; 张昕勃; 马丽娟; 龙春林
    • 摘要: 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在由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构成的哈尼梯田生态系统中,植物(特别是资源植物)是该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这个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笔者采用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民族植物学等方法,以云南省红河州梯田最集中的4个县域哈尼梯田生态系统的重要资源植物为对象,调查了其多样性状况及相关的传统管理与利用知识,探讨了两者在支撑、保护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哈尼梯田生态系统有151科445属651种资源植物,其中药用植物255种、食用植物226种;当地百姓拥有十分丰富的管理和利用植物多样性的传统知识,包括森林和树木、食用和药用植物、草果和板蓝种植以及薪柴等方面的知识和文化,应用类别涉及日常生产生活和梯田保护等诸多方面;资源的多用途、多功能特点明显,体现了当地深厚的植物利用文化和紧密的人地互动关系。当地丰富的植物多样性构筑了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居民对资源植物的长期采集、管理和利用承载着独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支撑着当地居民的生计,在维持整个哈尼梯田农业生态系统稳定、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和推动遗产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裴盛基; 苟祎; 耿彦飞; 王雨华
    • 摘要: 森林茶园源自于古茶林,是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农用林业生产系统。基于民族植物学的认知理念,根据植被生态学的分类原理和植物群落学的类型划分原则,提出了森林茶园的属性和定义,探讨了森林茶园的文化内涵,揭示了山地民族高超的生态智慧和人与自然融合的生态文明理念。为推进森林茶园的有效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创新发展,围绕人与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传统知识及其实践的动态发展两条主线,提出了森林茶园的综合研究思路和框架。
    • 龙正莉; 杨立新; 杨蓉; 郎八一; 王娟
    • 摘要: 牡丹干燥根皮自古以来就有入药的传统,尤其在中药和民族药中被广泛使用.为阐明牡丹组植物在古籍中的记载情况和民族药中的利用现状,该文对中国八部经典医学古籍、37部地方志和民族药传统知识进行整理,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方法,对牡丹组植物在古籍和民族药中的入药种类、地理分布、入药部位、炮制方法和功效等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考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籍中记载的牡丹组植物种类被考证为2种,分别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滇牡丹(P.delavayi),有14种炮制方法和18类功效;现有9个民族药使用4种牡丹组植物入药,为牡丹(P.suffruticosa)、滇牡丹(P.delavayi)、紫斑牡丹(P.rockii)和四川牡丹(P.decomposita);在古籍和民族药中,牡丹(P.suffruticosa)入药的频率高于其他品种;古籍以根、丹皮和花入药与民族药记载相一致,入药部位以根和丹皮的使用频率最高.芍药属牡丹组植物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肺炎、急性高烧、乌头中毒、急性阑尾炎、中风、癫疾、炭疽,以及安神、润泽肌肤等多种药用、保健和护肤功效,为该类植物资源的研发提供了知识原型和应用基础研究.
    • 肖云学; 李春艳; 许又凯
    • 摘要: 运用野外植物调查法和关键人物访谈法,调查西双版纳勐腊县勐仑镇曼仑、曼安、曼勒和曼纳伞4个傣寨庭院植物的栽培及利用情况,并结合文献分析1985年至2020年曼仑庭院植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个傣寨庭院植物种类丰富,共有86科241属317种(含变种、变型和品种,下同),其中,观赏类植物最多(152种),药用类、蔬菜类和果树类植物也较多,分别有93、81和41种.4个傣寨共同的庭院植物仅32种,相似性指数为6.14,说明不同傣寨的庭院植物种类差异较大.经济条件和居住环境对庭院植物种类有影响,即经济条件较好、离城镇较近的傣寨种植的观赏类植物最多,曼仑和曼安的庭院植物中观赏类植物分别占51.1%和44.2%,而经济条件较差、离城镇较远的傣寨的庭院植物以药用类和蔬菜类植物居多,曼勒和曼纳伞的庭院植物中,药用类植物分别占40.4%和45.2%,蔬菜类植物分别占38.3%和48.8%.与1985年相比,2020年曼仑庭院植物减少了78种,其中,观赏类植物减少了109种,新增了85种,变幅最大;药用类、蔬菜类、粮食/淀粉类、果树类和材用类植物分别减少了35.1%、27.6%、75.0%、14.3%和56.8%;文化类植物保持的最好,增加了3种,相似性指数为66.67.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傣族庭院植物的种类丰富,且以观赏类、药用类和蔬菜类植物种类居多,但不同傣寨和不同年份间存在较大差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观赏类植物占比增加,而粮食/淀粉类和材用类等庭院植物减少,这些物种的消失导致与之相随的传统知识的消失.
    • 马诗岚; 王朵; 张译丹; 木留子和; 王婷婷; 王辉; 陈发军
    • 摘要: 为明确四川喜德县端午民间对药用植物的利用情况,对2019和2020年端午药市的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对主要药用植物进行了编目整理.共记录到药用植物92种,鉴定的80种隶属43科72属,百合科Liliaceae和菊科Aster-aceae植物种类最多.草本植物是最主要的类群(84.8%),全株是最主要的售卖形式(55.7%),艾Artemisia argyi和菖蒲Acorus calamus在所有药用植物中数量最多,大部分草药数量较少.喜德端午药市呈现的药用植物资源受节日习俗、季节、年际气候差异、采集人和植物地理分布等因素的影响.
    • 张婉霏
    • 摘要: “黑克”是诺苏彝族对蒿草的彝语统称。“黑克”在彝族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扮演了诸如食物、药物、灵物(在仪式中具有神秘力量的物品)等多重角色,因此,具有重要的民族植物学研究意义。彝族“黑克”在地方性知识专家的分类中,具有最全面的阐述。本文将就彝族“黑克”分类的地方性知识及其相关联的现代植物学分类进行爬梳,试图呈现“黑克”的基本信息。
    • 田先娇; 党菱婧; 梁建平; 段聪丽; 杨兰芬; 马艳粉; 杨新周
    • 摘要: 目的:通过对德宏州景颇族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了解景颇族利用植物药的情况,为景颇族传统药用植物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民族植物学的方法对景颇族药用植物资源从当地俗名、基原、用药部位、主要治疗疾病及使用方法进行编目整理工作,探讨景颇族药食两用植物资源及保护的传统文化、特色诊疗.结果:德宏州景颇族传统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共记录了常用的134种植物,112属68科.利用部位为全草的有53种,种数最多,比例为39.55%;其次为根,有49种,比例为36.57%;药物中治疗跌打损伤比重最大,高达17.9%.景颇族药食两用植物共计58种.结论:景颇族居住区域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有众多药食两用植物的相关知识,该研究通过调查,挖掘整理了德宏州景颇族常用的药用植物,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保护景颇族医药提供基础数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