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声》
《黄河之声》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16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绘画、音乐、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篇、专利文献607篇;相关期刊8种,包括新闻知识、中国广播、北方音乐等;
《黄河之声》的相关文献由21位作者贡献,包括米海强、刘小龙、邢秀梅等。
《黄河之声》
-研究学者
- 米海强
- 刘小龙
- 邢秀梅
- 乔羽
- 刘文科
- 姜昆
- 小猿
- 张文秀
- 张鸿智
- 曹健
- 曹勇
- 本刊讯
- 杨健
- 汤志群
- 王炳学
- 王菁
- 许云鹤
- 谷建芬
- 郝元祥
- 陈建华
- 雷明德
-
-
-
-
摘要:
《黄河之声》杂志1958年创刊,为全国公开发行音乐理论学术期刊。期刊以关注音乐人事,探讨音乐理论,挖掘音乐新人,展示音乐成果为宗旨。50多年来,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国音乐艺术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获得了众多业内权威专家的首肯。本刊对思想活跃、角度独特、观点新颖的稿件优先采用。来稿以中等篇幅(3—5千字)为宜,篇幅长者一般不超过一万五千字。稿件中请附150字左右内容摘要及3-5个关键词。
-
-
-
-
-
-
汤志群
-
-
摘要:
2014年8月,网上一则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在哈尔滨落下帷幕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是一项在业界具有权威地位的赛事,是"文华奖"的子项奖。创办近三十年来,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歌唱人才,赛事也因此越来越受人瞩目。当看到流行音乐组银奖获得者霍敬这个名字时,我觉得似曾相识。沉吟了片刻,才想起两年前在《黄河之声》上看到过一篇文章《浅谈音乐表演与音乐传播》,谈到音乐的自然传播的强大生命力,即现场的音乐表演如何带给观众一种忘我状态,那番阐释曾令我印象深刻,文章的作者正是霍敬。我不禁一笑,对音乐传播有如此透彻理解的霍敬获得这个奖,看来不无关系。
-
-
张鸿智
-
-
摘要:
我今年67岁,北京市人,原籍河北正定。现是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会员,世界东方(北京)书画院理事,中国长城书画协会会员,中国部长将军书画协会会员,黄河之声书画院特邀书画家,北京禅学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自幼受父亲影响,酷爱书画,八岁始描红,几十年笔耕不辍。97年主攻墨虾,先学齐白石,后学娄师白,再学李克仙,后经齐派传人娄树德老师指导,得齐派真传,所画墨虾最终定型。绘画使我精神上收获颇丰,作品也得到一定的市场认可。现浅谈关于画墨虾的几点粗浅体会与众方家商榷。
-
-
王炳学
-
-
摘要:
周俭,一九六零年生于北京,自幼对中国传统书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以画虾、鲶鱼为主,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与老师、友人的指导下,作品日渐成熟。后拜花鸟画家翟品善先生为师学习花鸟技法,作品多以小品呈现。其中兰花、牵牛、小鸟、麻雀生动而又情趣。转而得识有"京城一笔鱼"美誉的鲁老先生(李春德、鲁人),在多年的交往中,其人其画都得到了老先生的认可,收为入室弟子,得以真传。多年来在老先生与恩师的指导与帮助下,绘画艺术渐入佳境。《北京人》2011年第二期对周先生及作品进行了报导;《黄河之声》2013年16期刊登了其封面及绘画作品;并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喜爱;2014年应广大读者要求于12期刊登其封底及部分绘画作品;周老师作品在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展出时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作品被于塞浦路斯首都尼克西亚市前总统瓦西欧先生以和法国戴高乐基金会、法国大巴黎省、普罗万市政府等机构及海内外的书画爱好者、企业家所收藏。
-
-
-
刘小龙
-
-
摘要:
近日,由《黄河之声》杂志社与北京大观园共同举办的"迎新年书画艺术展"活动在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期间隆重开展。参加此次书画艺术活动的书画艺术家多达60余位,数以万计的游客参观了展览,并对此次传统书画艺术走进群众的活动给予了好评。北京大观园每年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举办的"红楼庙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庙会内容包括了文艺演出、民间花会、风味小吃以及民俗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