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播
音乐传播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0年内共计568篇,主要集中在音乐、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6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95种,包括传媒、现代传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次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学术研讨会、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首届“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主题研讨会等;音乐传播的相关文献由464位作者贡献,包括曾遂今、韦杰、魏晓凡等。
音乐传播
-研究学者
- 曾遂今
- 韦杰
- 魏晓凡
- 赵波
- 冯玲
- 傅晓杉
- 崔宇
- 蔡紫瑄
- 谢俊仁
- 孙凡
- 张瑶1
- 杨瑞庆
- 毕汉杰
- 马晓晓
- 马栋梁
- 黄德俊
- 仲呈祥
- 余佳维
- 倪高峰
- 傅根清
- 关心
- 冯光钰
- 刘夜
- 刘敏
- 刘蕊
- 孙千千
- 孙玮佳
- 安杰
- 宋冬慧
- 宋祥瑞
- 常江涛
- 庄元
- 张丰艳
- 张伯瑜
- 张强
- 张梦馨
- 张然
- 张瑶
- 张韵
- 彭潇霞
- 徐子涵
- 於骏洁
- 曾冠桃
- 曾祥伍
- 本刊编辑部
- 李丽敏
- 李娜
- 李常新
- 李怡洁
- 李方军
-
-
王铜越
- 《散文百家》
| 2020年
-
摘要:
在19世纪80年代,录音机的发明,催生出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产业:音乐传播.因此,音乐这门艺术也因为录音机的发明得以保留.本文纵观音乐传播形态变化历程,为今后音乐传播的方式发出思考.
-
-
柴伦党
- 《美眉》
| 2020年
-
摘要:
传统媒体时代,音乐传播的途径和效果都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因而当时的音乐影响范围较小.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传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将讨论新媒体时代音乐传播的机遇,然后再根据这些机遇提出一些音乐传播的受众导向机制创建策略,以期为新媒体时代的网络音乐传播作出一定的贡献.
-
-
申金霞;
李霁堃
- 《艺术传播研究》
| 2020年
-
摘要:
舆情伴随着社会性事件的传播过程,因此音乐传播活动中也同样存在着舆情。但是,音乐传播过程所携带的艺术信息不会都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它融入了更多的现代技术元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以直播、综艺、短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对“音乐舆情”做界定的基础上,可以综艺节目《国乐大典》为例,提取新浪微博评论、“豆瓣”短评、“知乎”和百度贴吧相关评论内容的文本,采用数据分析方法解读其情感倾向和语义;同时,还可以从平台特点、综艺节目本体及受众心理三个方面,分析音乐传播中的音乐舆情影响因素,并提出引导音乐舆情的对策和建议。
-
-
臧胜楠
- 《乐器》
| 2020年
-
摘要:
新时代,孔子学院的发展和中国音乐的传播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关系,孔子学院能为音乐传播提供可靠平台,弥合音乐传播的时空差距,使中国音乐“走出去”“走进去”;音乐传播既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思想,也符合孔子学院的办学宗旨,能够促进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音乐在海外孔子学院的传播有多种形式,形成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活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力,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我们结合现实情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传播策略.
-
-
-
艺术传播研究编辑部
- 《艺术传播研究》
| 2020年
-
摘要:
2020年,《艺术传播研究》和我们的读者见面了!穿越了一个十年,从《音乐传播》到《艺术传播研究》,从“音乐”到“艺术”,从单一的音乐学科到整个艺术门类的诸种学科,从微观到宏观,这自然具有发展、开拓和提升性的意义,但作为全国艺术传播的首创专门期刊,更是在新时代的文艺发展形势下,适应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科学研究与艺术传播生态格局建设战略的一种需要。
-
-
刘超;
刘玉路
- 《乐器》
| 2020年
-
摘要:
近十年来,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受众接受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也随之发生变化.对于多媒介语境下的当代受众来说,音乐作品的传受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音乐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既需要借助传统媒体触达主流受众,更需要借互联网新媒体之力触及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以贴近年轻人的话语表达方式,让音乐作品走进年轻人的视野,向全球用户传播中华文化,为全人类的音乐艺术传播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
-
吴慧娟;
潘翊珣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年
-
摘要: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国内的音乐市场也发生了重大变革.多样化音乐类型的出现在吸引市场眼球的同时也分散了听众的注意力,大众口味更加分众化与个性化,这使得独立音乐迅速成为了在线音乐平台资源抢夺的核心.在线音乐平台不仅为独立音乐人提供了发展平台,还推出了一系列独立音乐人扶持计划,对独立音乐人进行全方位的推广.探索在线音乐平台对独立音乐人的推广发展过程,了解当今独立音乐人的发展状况,分析在线音乐平台的优劣势,可以为独立音乐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
-
刘建东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 2020年
-
摘要:
20世纪20-30年代,丰子恺先生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介绍西方音乐家及西洋音乐作品的文章和著作,开启了国人了解与接受西方音乐的先河,对我国社会"西乐东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客观公正地审视丰子恺的西洋音乐理论贡献,没有必要非得将其上升到划时代原创成果的高度上去,从西乐东渐和中西音乐文化交流的角度考察,丰子恺先生对我国社会西方音乐知识与西洋音乐作品的传播和接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
-
杨佳
- 《首届“广播媒体创新发展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主题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大众传媒具有娱乐的功能,广播自诞生之日起就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1906年12月25日,美国物理学家费森登(Reginald Aubrey Fessenden)通过广播向太平洋船只播送了《圣经》和小提琴演奏曲,被公认为无线电声音广播诞生的标志.广播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载体.美国无线电公司(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就曾经把用来收听广播的收音机称为"音乐盒".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与少数民族的音乐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哈尼语广播抢救和保护了哈尼族传统民歌,哈尼语广播为哈尼族流行音乐的传播提供平台,对外宣传中的“中国好声音”,搭建国际友谊桥梁,创新哈尼语广播音乐节目。
-
-
-
边秀梅
- 《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动音乐文化的互联互通,对客家山歌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互惠的机遇.本研究通过对客家山歌传播的现状、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客家山歌对外传播的影响等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客家山歌的传递和交流,以及海外客家人对文化认同.
-
-
边秀梅
- 《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动音乐文化的互联互通,对客家山歌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互惠的机遇.本研究通过对客家山歌传播的现状、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客家山歌对外传播的影响等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客家山歌的传递和交流,以及海外客家人对文化认同.
-
-
边秀梅
- 《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动音乐文化的互联互通,对客家山歌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互惠的机遇.本研究通过对客家山歌传播的现状、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客家山歌对外传播的影响等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客家山歌的传递和交流,以及海外客家人对文化认同.
-
-
边秀梅
- 《第四届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推动音乐文化的互联互通,对客家山歌来说,不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互惠的机遇.本研究通过对客家山歌传播的现状、客家山歌海外传播的途径与方式、客家山歌对外传播的影响等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客家山歌的传递和交流,以及海外客家人对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