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造型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47篇,主要集中在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仪表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7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293068篇;相关期刊201种,包括美术教育研究、戏剧之家、艺术科技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2007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2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2007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等;产品造型设计的相关文献由436位作者贡献,包括苏建宁、杨延璞、刘刚田等。
产品造型设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93068篇
占比:99.88%
总计:293411篇
产品造型设计
-研究学者
- 苏建宁
- 杨延璞
- 刘刚田
- 曹慧敏
- 谭浩
- 赵江洪
- 陈晓忠
- 周佳星
- 周爱民
- 朱上上
- 李亚瑾
- 杨君顺
- 罗仕鉴
- 郑月婵
- 阎树田
- 任工昌
- 任立昭
- 何灿群
- 余隋怀
- 刘新福
- 刘金河
- 刘雪飞
- 包海默
- 吉毅
- 周小平
- 周浩楠
- 孙立伟
- 宁绍强
- 宋华
- 宋晓磊
- 尹翠君
- 张俊杰
- 张全
- 张冬松
- 张悦
- 张毅
- 张铁成
- 张铭倩
- 彭华容
- 方迪
- 曹项尧
- 曾盛绰
- 李丽莎
- 李亭翠
- 杨晓庆
- 段正洁
- 窦建玲
- 童伟林
- 等
- 胡心彬
-
-
杨延璞;
田宏亮;
焦生杰;
田星
-
-
摘要:
为建立产品功能和结构与产品造型之间的有效连接,引入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Behavior-Structure,FBS)模型分析产品要素组成,以意象为约束驱动产品功能到造型的转化。建立基于FBS的产品意象造型递进式映射策略,以功能和结构相似度为约束选择产品造型模块,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从功能、结构与产品意象三方面实现对产品造型模块的选择排序,从而有助于实现产品功能模块布局与用户对造型意象感知的合理结合。最后,以煤矿钻机的意象造型设计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
张英;
沈德生
-
-
摘要:
为了满足用户对咖啡豆研磨机高品质需求,根据“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和产品设计理论,对咖啡豆研磨机进行创新设计方法。首先,对咖啡豆研磨机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功能冲突。然后,对功能冲突进行矛盾分析,从而寻找功能原理组。最后,结合产品造型设计从材料、造型、色彩等方面,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
-
-
王维吉;
常盈;
俞嘉华
-
-
摘要:
目的探究以地域形象内容提升公共设施造型中人文意涵的设计策略。方法以案例分析为主要方法,从横向与纵向进行分析,即选取以地域形象为表现主题的相关造型设计案例,分析多个案例之间的区别与特定案例内不同的设计阶段;以系统要素为线索,将公共设施系统设计中的产品、环境、行为三方面要素作为分析设施造型的关键点。结论地域形象源于经年累月形成的历史文化和自然地貌,不同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将其与公共盥洗台造型设计相结合,可为巩固我国基础设施的艺术品质提供可行的设计策略。
-
-
马莉
-
-
摘要:
在世界各国均加快了工业4.0建设步伐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如何能够从制造业大国快速转变为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随着成了制造业发展的热点词语。作为高职院校教师,如何实现在高职专业课教学中有效培养塑造学生们的工匠精神,成了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工匠精神如何融入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实践为切入点,尝试探寻在高职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
-
杨延璞
-
-
摘要:
产品造型感性评价反映了用户的意象感知,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用户常难以准确描述其感性偏好而表现出犹豫。针对该问题,引入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HFLTSs)描述用户感性评价,基于其数学算子构建犹豫模糊语言共识模型以测度用户认知一致性程度,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实现非共识条件下用户评价矩阵的优化与共识达成,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产品造型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提出了基于HFLTSs和PSO的产品造型设计感性评价流程。以汽车充电桩造型方案感性评价为例,验证了HFLTSs有助于解决用户感性认知的不确定问题,结合PSO能够提高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的一致性,从而提升产品造型感性评价质量。
-
-
朱彦;
周志勇
-
-
摘要:
立足于立德树人目标和一流课程标准进行《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的混合式教学创新实践.将课程的传统线下课堂与线上教学平台结合,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架构教学环境、组织教学过程、实施考核评价有序展开教学,激发了混合教学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效.本研究成果为我校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其他相关课程提供了可参考范本.
-
-
杨延璞
-
-
摘要:
产品造型感性评价反映了用户的意象感知,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用户常难以准确描述其感性偏好而表现出犹豫.针对该问题,引入犹豫模糊语言术语集(HFLTSs)描述用户感性评价,基于其数学算子构建犹豫模糊语言共识模型以测度用户认知一致性程度,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实现非共识条件下用户评价矩阵的优化与共识达成,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产品造型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提出了基于HFLTSs和PSO的产品造型设计感性评价流程.以汽车充电桩造型方案感性评价为例,验证了HFLTSs有助于解决用户感性认知的不确定问题,结合PSO能够提高犹豫模糊语言评价的一致性,从而提升产品造型感性评价质量.
-
-
钱琳
-
-
摘要:
实现项目教学背景下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对于调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效果,以进一步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项目教学背景下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改革理论进行追溯,讨论了项目教学法在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改革中的价值,最后从构建科学合理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模块、明确项目教学背景下的课程设计目标、从多重维度构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内容、打造科学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项目教学背景下产品造型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策略.
-
-
王雪龙;
邵建新
-
-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变革,新工科教育理念应运而生.这种理念的发展也带来大量的产品迭代与再设计.当下存在的许多产品需要通过设计手段被赋予新的外观与时代含义.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独立院校的培养体系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对产品外观的把控能力,以便更好地满足时代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
-
杨延璞;
兰晨昕;
雷紫荆;
王欣蕊;
龚政
-
-
摘要:
为综合考虑产品造型设计多阶段决策信息,引入复杂网络理论,提出了产品造型设计多阶段网络耦合决策流程.对产品造型设计多阶段决策关系进行了耦合关联建模,基于对决策者评分的一致性分析确定设计决策网络的邻接矩阵,依据网络凝聚度变化获得决策者权重,以设计决策网络凝聚度的稳定性和决策者意见一致性确定决策轮次,构建规划函数计算产品造型设计决策各阶段权重,通过线性耦合实现多阶段决策信息集结.以数控磨床造型设计决策为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产品造型设计多阶段决策信息的集结,提高设计决策的全局性和科学性.
-
-
-
-
刘福运
- 《2007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具有愉悦感造型的产品是商品竞争的重要手段,而社会愉悦感是建立持久性愉悦感的重要纽带。作者通过归纳演绎的方法研究了在产品造型设计如何把人与人相互交往之间的社会愉悦,应用到人与产品中的设计思维方式,提出了在设计过程中的引题法、剧本法和自我展示法的设计方法。
-
-
-
侯东昱;
黄建江
- 《2006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暨IWTO羊毛论坛》
| 2006年
-
摘要:
目前市场上对针织毛衫时尚化的需求越来越高,加速了针织毛衫服装设计的市场化.中国针织毛衫行业存在设计比较缺乏的问题,尤其在与市场结合方面.对于针织毛衫企业来说,需要设计出既富有市场又能体现品牌文化的产品.针对目前针织毛衫设计现状,本文从织物设计、图案设计及产品造型设计等方面分析研究了针织毛衫设计市场化的方法与途径.
-
-
唐晓初;
张燕;
万辉
- 《全国第十届机械设计年会》
| 2003年
-
摘要:
本文阐述了基于特征的产品造型设计的意义,特征建模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形状特征的定义、分类原则及机械产品形状特征的分类;通过定义特征参数,建立特征参数和几何形状参数的相互联系,完成了三维参数化特征模型的建立;描述了三维参数化特征造型设计方法步骤,实现了基于特征的机械产品设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