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计划拔管

非计划拔管

非计划拔管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69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2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137018篇;相关期刊217种,包括当代护士(学术版)、护理学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护理学会第3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等;非计划拔管的相关文献由152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玲、张莉、李玲等。

非计划拔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2 占比:0.4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37018 占比:99.51%

总计:137690篇

非计划拔管—发文趋势图

非计划拔管

-研究学者

  • 张玲
  • 张莉
  • 李玲
  • 潘红英
  • 张丽
  • 王艳
  • 王静
  • 陈丽花
  • 陈玲
  • 侯春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锦; 高毅; 陆菲
    • 摘要: 目的:观察自制改良腕式约束带联合整体护理对接受全身麻醉胸腹部肿瘤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93例接受全身麻醉胸腹部肿瘤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联合组46例、改良联合组47例,常规联合组采用传统约束带及常规护理,改良联合组采用自制改良腕式约束带联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约束带并发症发生率、非计划拔管率、不安全事故发生率、疼痛程度、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改良联合组病人约束带并发症发生率为8.51%(4/47),低于常规联合组的28.26%(13/46)(P<0.05);改良联合组非计划拔管率为6.38%(3/47)、不安全事故发生率为4.26%(2/47),均低于常规联合组的23.91%(11/46)、21.74%(10/46)(P<0.05);改良联合组病人的疼痛程度轻于常规联合组(P<0.05);改良联合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100.00%(20/20),高于常规联合组的65.00%(13/20)(P<0.05)。结论:自制改良腕式约束带与整体护理共同应用于接受全身麻醉手术的胸腹部肿瘤病人中能减少病人约束带并发症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非计划拔管率,缓解病人术后疼痛程度,同时还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 宋莉; 黄慧宏; 王艳
    •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预测导向下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UEX)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某医院2018年7月—2020年5月收治的12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风险预测导向下早期护理干预,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干预前后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UEX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2.31%(60/65),高于对照组的72.73%(4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24,P=0.004)。2组患者干预后HAMA及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后PSQI中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UEX发生率为1.54%(1/65),低于对照组的12.73%(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1,P=0.037)。研究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6.92%(63/65),高于对照组的76.36%(42/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13,P=0.001)。结论ICU气管插管患者应用风险预测导向下早期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降低UEX发生风险及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
    • 申思; 欧阳晓红
    • 摘要: 目的:分析安全目标管理在对留置胃管新生儿进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深圳市龙岗区龙岗中心医院进行留置胃管术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0例/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安全目标管理,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1)护理前,两组患儿胃管的插入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胃管的插入深度与护理前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胃管的插入深度较护理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胃管的插入深度深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观察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2.50%)、并发症的发生率(5.00%)均低于对照组患儿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10.00%)、并发症的发生率(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全目标管理在对留置胃管新生儿进行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其非计划拔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 卢层层; 石晶; 马欣; 季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UEE)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2019年1月~2019年12月住院行气管插管的患者1048例,以前者578例行气管插管患者为对照组,实施气管插管常规护理方案;以后者行气管插管的47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基于FMEA理论分析UEE发生的失效模式构建的改善方案。比较两组失效模式RPN评分、UE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RPN评分、UE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基于FMEA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UEE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 王法颍; 杨子; 彭泽宇; 王晓慧; 范宇莹
    • 摘要: 目的明确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201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有关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的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以及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样本量为537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较小(WMD=-6.37)、男性(OR=2.21)、镇静不足(OR=4.54)、RASS评分>-2分(OR=10.37)、Ramsay评级一二级(WMD=-1.05)、未使用身体约束(OR=5.35)、夜班(OR=3.31)、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OR=2.34)、谵妄(OR=7.19)、更高的GCS评分(WMD=1.42)、心率过快(>100次/分)(SMD=0.45)和机械通气时长(WMD=-2.31)等是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危险因素。结论通过Meta分析结果,可以构建ICU气管插管患者UEE风险预测模型,对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级,识别并管理高危患者,从而科学管理管路。
    • 章丽姣; 李秀萍; 孙于舒; 赵夏英; 潘红英
    • 摘要: 目的:探讨六一散联合可视性鼻贴在普外科病人鼻部管道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浙江省某医院普外科住院并留置鼻部管道的病人209例,随机分为3组,A组(69例)采用3M敷贴制成的"工"字形鼻贴固定,B组(70例)采用3M敷贴制成的可视性鼻贴固定,C组(70例)在B组的基础上联合六一散固定,比较3组病人鼻贴更换时间、鼻部皮肤不良反应(痒、红、破损)以及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结果:3组鼻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鼻贴更换时间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一散联合可视性鼻贴固定鼻部导管有助于延长鼻贴更换时间,降低鼻部皮肤不良反应及非计划拔管率。
    • 濮英娜; 马丽娟; 王娜; 尹哲; 陈玲
    • 摘要: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非计划拔管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行PICC置管进行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1 026例,收集患者PICC带管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非正常拔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随访1年,入组1 026例患者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00%(236/1 026),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为5.26%(54/1 026),置管相关感染及血栓形成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比例占77.78%。研究显示,置管时间长及体质指数高是导致血栓形成从而造成PICC非计划拔除的影响因素(P<0.05);置管时间是引起置管相关感染而造成PICC非计划性拔除的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化疗PIC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因素为置管相关感染、血栓的形成,加强置管期间的专业置管维护及健康宣教是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有效护理对策。在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同时对体质指数过高、置管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应密切关注和预防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姜淑文; 孟凡婷; 陈景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性拔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54例作为对照组,术后给予食管癌常规护理。于2020年1月成立品管圈,对对照组发生非计划拔管患者进行研究,绘制鱼骨图,确定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真因,并拟定相应的改善措施。选取2020年3—12月的食管癌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对其开展品管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并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护理人员的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4.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1%。目标达成,目标达标率为152.7%。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均得到显著提升。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
    • 沈萍; 王清; 冯波; 赵振华; 邢星敏; 姚媛媛
    • 摘要: 目的构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通过系统文献研究、结合非计划拔管现况分析,小组讨论、专家会议,初步拟订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评估量表条目池,经Delphi函询、优序图法,形成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采用该量表对全院非计划拔管数量排名前8科室的201例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以验证量表的信效度。描绘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找出最佳高风险临界值。结果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包括6个维度、25个条目,量表的内容效度0.896,重测信度0.931。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60[P=0.002,95%CI(0.638,0.881)],最佳高风险临界值为6.5分,其对应的灵敏度0.692,特异度0.670,约登指数0.362。结论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能够较好预测非计划拔管的高危人群,可为临床护士有效识别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人群提供有效的评估工具。
    • 李琼艳; 殷涛
    • 摘要: 目的探究改良二次固定法在预防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心胸外科住院并留置胸腔引流管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胸腔引流管的非计划拔管率、牵拉痛次数以及皮肤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非计划拔管率、牵拉痛次数及皮肤不良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透明敷贴联合体表导管固定装置的胸腔引流管二次固定法安全有效,可降低非计划拔管率,减轻置管引起的牵拉痛,减少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