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兵器
青铜兵器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篇,主要集中在军事技术、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999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殷都学刊、南方文物、四川文物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全国第十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等;青铜兵器的相关文献由149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妍利、廉海萍、凌雪等。
青铜兵器
-研究学者
- 郭妍利
- 廉海萍
- 凌雪
- 姚智辉
- 宋康年
- 张杨力铮
- 杨小刚
- 葛海洋
- 袁仲一
- 谭德睿
- 赵丛苍
- 赵尚泉
- 金普军
- Tan Derui
- 严志斌
- 于亨
- 任允正
- 余家栋
- 侯若冰
- 克里斯·约翰斯
- 冯好
- 冽玮
- 凡一
- 刁山景
- 刘义
- 刘勇先
- 刘彬徽1
- 刘明科
- 刘甫
- 刘礼纯
- 刘禄山
- 刘锴
- 刘鹏
- 单亚杰
- 卢升弟
- 卢斌
- 卢虎
- 古陈
- 叶元
- 叶文宪
- 吴子荣
- 周林
- 周波
- 周莲珊
- 唐涛
- 唐虹
- 孙晓明
- 孙淑云
- 孙维昌
- 季正(图)
-
-
李竹(文/图);
陈北辰(文/图)
-
-
摘要:
燕国和曾国在西周时期的发展和历史演变,经过考古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努力逐渐清晰起来,它们的文化面貌内涵丰富、来源多样。其中,两国的青铜器一直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但以往的研究多以青铜礼器或车马器为对象,针对兵器或工具类青铜器的专门讨论不多。事实上,青铜兵器是体现西周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交流情况的重要载体,其时空跨度往往超越了同时期的青铜礼器和车马器。
-
-
薛继珍
-
-
摘要:
吕梁市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青铜兵器,主要有刀、钺、斧、剑、戈等,这些青铜兵器都具有本土特色,出土地点明确可靠、形制多样、铸造精美、铭文和纹饰内涵丰富,极具价值。
-
-
王纳;
睡大宝(图)
-
-
摘要: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这是著名宋代诗人陆游所作的诗,描写了用黄金、白玉装饰的宝刀的光芒在夜晚穿透窗户、直冲云霄的样子。同学们是否看过武侠故事呢?在武侠世界中,凡有绝世英雄横空出世,一般都有神兵利器相傍身旁。如果有机会圆一个英雄梦,你将挑选哪种兵器一展身手?是刀、枪、剑、戟,还是斧、钺、钩、叉?让我们一起推开河南博物院青铜兵器库的大门,擦亮双眼,挑一件称心的青铜兵器,开创属于你自己的英雄“铜”话故事吧!
-
-
-
-
摘要:
欢迎来到奇妙博物馆!我是这里的代理馆长--龙奇奇。这是我的宝贝--蛋妙妙。这里是博物馆的入口,前面就是大厅,你可以在那里查到每个展览的房间号码。这些展览都是我精心布置的,相信你一定会喜欢它们。这个月,我们来到中原腹地--河南,走进大家向往已久的河南博物院,吹奏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体验6000年前大河村的生活、游览3600年前的商代城墙、认识2000年前的青铜兵器……祝大家在了解泱泱华夏的深厚底蕴、璀璨文明的同时玩得开心!
-
-
桂冰冰;
葛海洋
-
-
摘要:
青铜兵器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主流,是我国兵器史研究的实物资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的情况。青铜兵器种类并不多,但各类兵器的变化式样却比较繁复。首先要研究的是各种兵器的变化式样,兵器的形制随着使用经验的丰富而逐渐有所改进,因而带来兵器形状的进化。研究青铜兵器各个时期的特点,探索各种兵器变化的序列,这个序列必然反映兵器改进的过程,它比之青铜礼器的研究具有特殊性。
-
-
本刊编辑部;
左雪兰(图);
季正(图)
-
-
摘要:
“贺兰山”这个意象,早在对宁夏有具体认知前便牢牢占据我脑海。“贺兰山便是戎疆,此去萧关路几荒。”贺兰山下似乎总是黄沙漫天、愁云惨淡、战乱频繁。实际上,贺兰山下并非全是不毛之地,在腾格里沙漠与毛乌素沙地之间,是黄河水滋养下沃野千里、农牧业发达的“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这里展开过激烈碰撞和交融,一边是此消彼长的权力争夺,留下春秋战国青铜兵器、北魏北周士兵桶、明长城遗址、西夏王陵等世间无法复制的文物古迹:一边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商旅往来,尘封下波斯鎏金银壶、萨珊玻璃碗与东罗马金币等璀璨文明的见证……
-
-
胡春良
-
-
摘要:
长治分水岭墓地是山西省一处著名的古墓葬文化遗存,位于长治市区,当年共探明约有600余座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墓。墓地时代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分为五期,一期为晋国墓葬,二、三期为赵国墓葬,四、五期为韩国墓葬。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特别是M12、M14与M26号墓出土青铜器最为丰富。本文选取出土的部分青铜器精品予以介绍,同时简述其铸造工艺,对于研究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艺术有一定的借鉴。
-
-
梦斋
-
-
摘要:
1962年,云南省博物馆在云南石寨山遗址发掘并征集到一批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古代青铜兵器,年代大约在西汉时期。其中一件阔叶形青铜矛头,整体为一青蛙造型,蛙身为矛头,蛙首及爪为矛銎。蛙双目圆睁,两前肢弯曲成双环耳,两后肢下蹲作起跳状;蛙背及四肢分别饰以双旋纹.圆涡纹及回纹等古滇国青铜器上常见的纹饰。
-
-
-
-
摘要:
话说上古之时,黄帝与蚩尤在涿鹿大战,《管子》当中记载"蚩尤受庐山之金而作五兵",蚩尤是"以金为兵"而黄帝则"以玉为兵"。黄帝虽实力强大、人数众多,但在战争初期却不是只有81个兄弟、个个铜头铁额、善用刀斧戈作战、不吃不休、勇猛无比的蚩尤的对手。黄帝不能力敌,请天神助其破之,后来蚩尤虽败但仍被黄帝尊为"兵主",即为战争之神。
-
-
杨博
-
-
摘要:
西周墓葬随葬兵器因身份等级不同,存在铜戈、盾鍚组合与"朱干玉戚"之别,其中戈鍚组合为基本组合."朱干玉戚"是否均属《大武》舞器,尚需要更多的证据特别是"自名"来证明.无论是戈鍚还是戚盾,其器用的礼制涵义不仅在于揭示墓主性别、身份,对于周人礼制乃至族群文化认同的确立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因其形而更其意,似恰是周人礼制构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
-
李秀珍
- 《全国第十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秦始皇兵马俑出土了四万多件青铜兵器,其中包括镞、剑、铍、戈、矛、戟、金钩、弩机和殳等.而有关这些兵器的铸造和加工以及其背后的组织和管理一直为中外专家们所关注.本文从研究秦代青铜兵器生产的标准化入手,探讨其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为全面系统的秦代青铜兵器研究探索有效的途径.
-
-
-
曹锦炎
- 《中国考古学会第十四次年会》
| 2011年
-
摘要:
出土及传世的蔡国青铜兵器中,有不少带有蔡侯私名,也有蔡公子所作之器。蔡侯從之名,未见典籍,从蔡侯從剑、蔡公子從戈二的鸟虫书风格来看,其特别接近蔡侯产所作之器,年代当与之相近。蔡侯产即蔡声侯,系昭侯申之孙、成侯朔之子,而蔡昭侯、蔡成侯、蔡声侯兵器皆有发现,其名亦与典籍吻合。所以,蔡侯從只能是蔡侯产之后的某位蔡侯。据《史记·管蔡世家》载:“十九年,成侯卒,子声侯产立。声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元侯六年卒,子侯齐立。侯齐四年,楚惠王灭蔡,蔡侯齐亡,蔡遂绝祀。”蔡侯产之后只有两位蔡侯,即元侯及其子侯齐,后者名“齐”,亦见《史记·六国年表》;元侯之名,《史记》漏载,《史记·六国年表》亦付阙如,如此看来只有蔡元侯可以对应。若是,蔡元侯则名“從”,出土文物可补典籍之缺佚。蔡元侯在位共六年(公元前456-前451年)。已见报道的蔡国兵器,制作精美,铭文大都错金,且以鸟虫书为主,故而显得极为华丽,虽是时风所致,却在蔡国尤为突出。这些兵器皆非作战实用器,其实是专为讲究排场、炫耀身份之需而制造。春秋时蔡已沦为小国,却是奢侈如此,或与蔡侯之喜好炫富有一定关系。据《史记·管蔡世家》记载,昭侯十年,蔡昭侯朝见楚昭王,持美裘二件,献其一件于楚昭王而自著一件美裘炫耀,因而被楚相子常妒忌,索要未成遭谗,扣留楚地达三年之久,或可由此窥见一斑。
-
-
白崇斌;
齐扬;
杨秋颖
-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使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采自陕西宝鸡等地区的101个西周时期的青铜样品进行了能谱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之间的组成成分差异较大,但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其青铜成分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含量75.17﹪,锡含量12.09﹪,铅含量11.22﹪,硅含量0.59﹪,铁含量0.87﹪.其中样品中兵器类青铜样品61个,占分析样品的大多数,其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的平均百分比含量70.55﹪,锡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28﹪,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47﹪,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55﹪,铁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79﹪,表明兵器类青铜中合金元素比例高于其他类别青铜器,而铜含量低于其他类别青铜器. 由于青铜器的铸造情况、保存状况、青铜器的类型等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某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成分,只能够用同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大量分析样品的统计分析结果去表示.
-
-
白崇斌;
齐扬;
杨秋颖
-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使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采自陕西宝鸡等地区的101个西周时期的青铜样品进行了能谱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之间的组成成分差异较大,但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其青铜成分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含量75.17﹪,锡含量12.09﹪,铅含量11.22﹪,硅含量0.59﹪,铁含量0.87﹪.其中样品中兵器类青铜样品61个,占分析样品的大多数,其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的平均百分比含量70.55﹪,锡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28﹪,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47﹪,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55﹪,铁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79﹪,表明兵器类青铜中合金元素比例高于其他类别青铜器,而铜含量低于其他类别青铜器. 由于青铜器的铸造情况、保存状况、青铜器的类型等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某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成分,只能够用同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大量分析样品的统计分析结果去表示.
-
-
白崇斌;
齐扬;
杨秋颖
-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使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采自陕西宝鸡等地区的101个西周时期的青铜样品进行了能谱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之间的组成成分差异较大,但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其青铜成分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含量75.17﹪,锡含量12.09﹪,铅含量11.22﹪,硅含量0.59﹪,铁含量0.87﹪.其中样品中兵器类青铜样品61个,占分析样品的大多数,其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的平均百分比含量70.55﹪,锡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28﹪,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47﹪,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55﹪,铁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79﹪,表明兵器类青铜中合金元素比例高于其他类别青铜器,而铜含量低于其他类别青铜器. 由于青铜器的铸造情况、保存状况、青铜器的类型等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某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成分,只能够用同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大量分析样品的统计分析结果去表示.
-
-
白崇斌;
齐扬;
杨秋颖
-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使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采自陕西宝鸡等地区的101个西周时期的青铜样品进行了能谱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之间的组成成分差异较大,但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其青铜成分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含量75.17﹪,锡含量12.09﹪,铅含量11.22﹪,硅含量0.59﹪,铁含量0.87﹪.其中样品中兵器类青铜样品61个,占分析样品的大多数,其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的平均百分比含量70.55﹪,锡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28﹪,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47﹪,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55﹪,铁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79﹪,表明兵器类青铜中合金元素比例高于其他类别青铜器,而铜含量低于其他类别青铜器. 由于青铜器的铸造情况、保存状况、青铜器的类型等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某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成分,只能够用同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大量分析样品的统计分析结果去表示.
-
-
白崇斌;
齐扬;
杨秋颖
- 《中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暨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使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对采自陕西宝鸡等地区的101个西周时期的青铜样品进行了能谱分析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之间的组成成分差异较大,但都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其青铜成分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含量75.17﹪,锡含量12.09﹪,铅含量11.22﹪,硅含量0.59﹪,铁含量0.87﹪.其中样品中兵器类青铜样品61个,占分析样品的大多数,其平均重量百分组成为:铜的平均百分比含量70.55﹪,锡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28﹪,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12.47﹪,硅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55﹪,铁的平均百分比含量0.79﹪,表明兵器类青铜中合金元素比例高于其他类别青铜器,而铜含量低于其他类别青铜器. 由于青铜器的铸造情况、保存状况、青铜器的类型等情况千差万别,因此某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成分,只能够用同一时期某一类青铜器的大量分析样品的统计分析结果去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