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隐含作者

隐含作者

隐含作者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58篇;相关期刊272种,包括思想战线、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三届年会、香山科学会议第S42次学术会议等;隐含作者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申丹、马立、杨海鸥等。

隐含作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6 占比:29.2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958 占比:70.65%

总计:1356篇

隐含作者—发文趋势图

隐含作者

-研究学者

  • 申丹
  • 马立
  • 杨海鸥
  • 乔国强
  • 佘向军
  • 刘月新
  • 李华平
  • 江守义
  • 董晓烨
  • 谭君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车文丽; 陈德志
    • 摘要: 2013年以来,中国文艺界掀起了一股“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热潮,“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是这些纪录片的核心命题。本文以“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例,分析如何将叙事学中“隐含作者”范畴应用于非虚构作品的纪录片,从故事和话语两个层面出发,探讨纪录片中隐含作者的叙事修辞策略,以期为当下相关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借鉴。
    • 薛南
    • 摘要: 鲁迅的《阿金》文体的复杂性及其具有的小说要素,提供了从叙事学视角探索文本解读路径的可能。本文认为,文中叙述者与隐含作者之间存在距离,由此生成不可靠叙述,内蕴着隐含作者对叙述者的审视与反讽。在此基础上,阿金的形象呈现出复杂的向度,隐含作者一方面肯定其“伟力”所蕴含的冲决秩序的可能,同时又将这一“伟力”置于与各种社会关系的切实关联中加以考察,清醒地审视其困境。结合文本内外,阿金的困境或许提示了历史主体成长历程的复杂性,这也构成隐含作者对“路”的思索的深层意蕴。
    • 刘丽莹
    • 摘要: “讽刺”被认为是小说《幸福的家庭》的主要基调,而鲁迅在《附记》中所言“出了轨”的笔致以及“沉闷”的变调,则昭示着与“讽刺”相左的情感内蕴。借助隐含作者这一理论,探究隐含作者在编码过程中通过意象的复调以及人物身上的矛盾错位前景化,造成读者将“讽刺”误认为是真实作者的唯一态度;而最后在“出了轨”的笔致以及“沉闷”的变调中,真实作者鲁迅以极其隐蔽的意识现身,将自己与主人公一起置于深入灵魂的审视下,讽刺的意味逐步消解,主人公的多重绝望显现,在文本的显与隐中,深蕴着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 阮诗芸
    • 摘要: 阮籍的思想与情感充满矛盾冲突,甚至被学者视为“人格分裂”,可以用叙事学理论解释为不同的“隐含作者”形象。隐含作者理论有助于使我们将某位作家在创作某篇作品时的立场和形象与其笔下其他作品和史料中的作者立场和形象进行区分,注重具体篇章的修辞目的。在中诗英译过程中,由于英汉语言特点不同,隐含作者的形象和立场问题得以凸显。本文以阮籍咏怀诗英译为例,探讨古诗英译中原文与译文隐含作者的关系,揭示诗歌翻译中隐含作者形象和立场的转化过程,并梳理阮籍作品在西方世界的译介情况。阮诗“归趣难求”,在单篇隐含作者本身就呈现歧义的情况下,其形象在翻译过程中或完全保留,或部分保留(消除歧义),甚或完全改变(却可能符合真实作者形象或该作者其他作品的隐含作者形象)。本文认为,译者对文本的理解和表达,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作者其他作品中的隐含作者立场及形象或对史料生平所构成的真实作者立场及形象的了解所作出的。
    • 江守义
    • 摘要: 探讨隐含作者的意图伦理,可以将小说的伦理效应和真实作者的伦理责任区分开来,隐含作者的意图伦理由此显示出它在小说叙事伦理中的重要性。从中西比较的角度看,中国古典小说的隐含作者一般是伦理先行,西方小说的隐含作者则兼有伦理先行和道德后觉,前者的伦理是规范伦理,后者的伦理主要是德性伦理;在人物和伦理关系的把握上,中国古典小说的隐含作者让伦理来规范人物,西方小说的隐含作者则让人物来显示伦理;在情节和伦理关系的处理上,中国古典小说的隐含作者让伦理笼罩情节,西方小说的隐含作者则让情节折射伦理。
    • 廖小红
    • 摘要: 《秦妇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叙事长诗,从真实作者的层面来看,诗歌借秦妇之口吟黄巢之乱;从叙述者的层面来看,诗歌讲述了人物在战乱中的生活与经历;从隐含作者的层面来看,诗歌揭示了黄巢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厚灾难,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也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批判。
    • 郭洪洋
    • 摘要: 针对《使至塞上》的颔联在“背景—意义”和“语言—意义—背景”两种阐释模式下分别有抑郁和轻快两种不同的情感指向,指出支持“激愤抑郁”说的“背景—意义”阐释模式忽视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可能存在的多重关系,“激愤抑郁”不是唯一答案,而支持“轻快”说的“语言—意义—背景”阐释模式,从艺术风格到时代背景再到创作心理,都确定了“单车”“征蓬”“归雁”的轻快、乐观的情感指向。
    • 孙家欣
    • 摘要: 对于“不可靠叙述”的界定问题,学界至今仍然无法给出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答案。修辞叙事学家将隐含作者与叙述者对立,试图通过隐含作者的规范为不可靠叙述限制范围,而界定中的隐含作者却带来了原初性含混。认知叙事学家高举读者能动性的旗帜,将不可靠性推向极端,修辞与认知两派的论争无疑加剧了不可靠叙述界定的含混。此外,不可靠叙述的研究外延也在对象、范围、跨度上逐渐膨胀,现有内涵的不适应性为不可靠叙述这一概念的含混性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郭海玉
    • 摘要: 诗歌叙述学是一门正在建构中的新兴理论,其核心议题是叙述如何产生诗性。从中国当代诗歌叙述者的类型角度研究此问题,可发现不同类型的叙述者生成诗性的方式有异。根据叙述者和隐含作者关系的不同,可将中国当代诗歌叙述者分为三类:显性合一型、显性分裂型、隐性框架型。显性合一型叙述者,面对不确定的受述者往往将复杂情思隐藏在象征意象或意境中;面对亲近的受述者,喜欢以“概念叙述+展示”模式来表情达意;若受述者是陌生人,则以复调方式生成诗性。显性分裂型叙述者,或以小人物的独白形式表达独特历史认知,或通过主客易位的方法打破人本意识的束缚,或将隐含作者的评论隐藏在他者声音的背后来表达洞见。隐性框架型叙述者,往往通过特殊叙事视角、创作方法和叙事语法来创造诗性。
    • 车文丽
    • 摘要: 小说《孤独者》,以其深邃复杂的思想意蕴备受关注。要理解小说的深层意蕴,离不开对隐含作者声音的探讨。隐含作者的隐而不显虽然为探讨带来难度,但小说中隐含作者的声音是有迹可循的。《孤独者》中,隐含作者通过叙述者、叙述者与人物的裂隙、人物与人物的裂隙发出声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