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骨

长骨

长骨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61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0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23篇;相关期刊197种,包括动物学研究、生物学通报、解剖与临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届中国声学学会青年学术会议、第12届全国骨肿瘤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会议暨山东省首届急诊创伤修复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研讨会等;长骨的相关文献由140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伟、张英泽、王娟等。

长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0 占比:46.9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81%

专利文献>

论文:323 占比:52.27%

总计:618篇

长骨—发文趋势图

长骨

-研究学者

  • 陈伟
  • 张英泽
  • 王娟
  • 胡磊
  • 唐佩福
  • 张奇
  • 李灵芝
  • 他得安
  • 侯志勇
  • 格拉齐亚诺·马里尼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一冰; 陈涛
    • 摘要: 目的评价超声鉴别诊断儿童四肢长骨嗜酸性肉芽肿(EGB)与骨髓炎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EGB(EGB组)和骨髓炎(骨髓炎组)患儿各37例,观察组间超声表现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超声表现建立联合鉴别诊断方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超声表现及联合诊断方程鉴别EGB与骨髓炎的效能。结果EGB组与骨髓炎组病灶周围软组织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骨质破坏伴回声、骨膜反应及病灶血流信号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联合诊断方程为:Y=-1.061×骨质破坏伴回声+2.371×骨膜反应+1.995×病灶血流丰富。以骨质破坏伴回声、骨膜反应及病灶血流丰富鉴别EGB与骨髓炎的AUC分别为0.518、0.702及0.689;以联合诊断方程进行鉴别的AUC为0.766,高于单一超声表现(P均<0.05),截断值为0.568时,鉴别诊断敏感度为97.31%,特异度为59.54%。结论超声可鉴别儿童四肢长骨EGB与骨髓炎;联合应用各超声表现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
    • 高杨; 屈岩震; 陈晓丽; 邢梦瑶; 杨江飞
    • 摘要: 目的探讨四肢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点,从而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长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其中19例位于下肢,2例位于肱骨。MRI检查13例,CT检查11例,X线摄影检查9例。结果大部分病例呈不同程度膨胀性改变,边缘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硬化边,少数膨胀不明显。X线摄影表现中7例伴有骨皮质变薄,1例骨皮质中断,3例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和骨嵴。CT表现中大部分密度尚均匀,3例密度不均,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5例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或骨嵴,5例病灶边缘可见扇贝样压迹,1例伴有病理性骨折;MRI因肿瘤内部成分不同而表现多样,大部分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或混杂高信号;6例病灶周围可见不同程度骨髓及软组织水肿征象;镜下表现为旋涡状排列的梭形纤维母细胞,内可见泡沫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结论BFH好发于四肢长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密切相关,综合分析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可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刘微; 蔡有权; 蔡继峰; 常云峰; 兰玲梅
    • 摘要: 目的对影响四肢长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四肢长骨骨折不愈合相关医疗损害鉴定提供借鉴或思路。方法选取本中心2011—2018年间办理的及“中国裁判文书网”2017—2018年度公布的175例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影响四肢长骨骨折愈合的原因较多,以骨折内固定相关因素为主,该类医疗损害鉴定意见认定的医疗过错参与度相对较为集中(多在40%左右)。结论四肢长骨骨折术后不愈合医疗损害的鉴定需重点关注手术相关因素,同时还需注意术后处理措施,结合患者外伤及其自身健康因素,综合分析,对过错参与度作出客观评价。
    • 李涌涛; 冯伟坚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影像学方法在诊断及鉴别诊断长骨纤维结构不良(简称为骨纤)的情况。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五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骨纤患者,均接受G E16层螺旋CT扫描仪平扫,60例外加1.5T的GE超导高场系统进行增强扫描,统计以上患者检查情况,并进行系统化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单骨型57例,股、胫、肱、尺、腓骨分别有34例、11例、9例、2例、1例;多骨型3例,同时累积同侧胫、腓骨。CT检查显现呈磨玻璃样、囊状膨胀透亮、丝瓜络样改变的分别有40例、16例、4例。14例患者有硬化边形成,囊中可以观察到斑点状或条索状致密影;4例患者CT检查呈丝瓜络样改变,皮质层明显减薄,能够观察到粗大扭曲的骨纹理。和CT检查情况做对照分析,磨玻璃样改变时MRI上T_(1)WI显现为等、略低信号;T_(2)WI呈不均匀等、略高信号;囊状膨胀透亮改变时,T_(1)WI、T_(2)WI分别呈低、高信号;出现丝瓜络样改变时,T_(1)WI、T_(2)WI依次呈不均匀略低、高信号;增强处理后表现出程度不一的边缘或片样不均匀强化。CT、MRI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骨纤病,利用CT检查能显现出病变范畴与细节等,MRI能显现出病变组织的具体成分,可以结合使用CT与MRI去诊断本病。
    • 赵一冰; 陈涛; 郭稳; 王丹丹; 秦晓婷; 于静淼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四肢长骨骨嗜酸性肉芽肿的超声诊断及分型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超声及放射学资料.结果 病灶37例,均为单发.25例可见骨质破坏,12例未见骨质破坏;16例骨内可见低回声肿物;9例骨内呈低回声区;7例骨内无肿物,但周围软组织有影像学改变;3例骨内无肿物,周围软组织亦无明显影像改变;2例骨内有肿物,但超声无法显示.其中有2例出现骨膜反应,有3例低回声肿物中出现浑浊积液,并有1例出现液液平面,有5例低回声肿物中出现强回声.超声诊断与病理符合率达到22%(8/37).超声诊断与X线诊断符合率达到68%(25/37).结论 熟悉本病的超声表现分型,结合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 韩志巍; 张崴琪; 郭宁; 唐永强; 赵娓娓; 魏梦绮; 张劲松
    •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骨造釉细胞瘤(LAD)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术前对本病诊断与鉴别水平.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LAD患者19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LAD好发于胫骨干中下段,股骨、肱骨、腓骨、桡骨均有发生,病灶大小平均约(12.9±6.9)cm,病灶长径与母骨长径一致,均位于母骨的前侧面骨皮质,本组病例均为囊状、膨胀性、溶骨性改变,其中15例(78.95%)病灶周围骨质具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表现,突出骨表面呈囊泡状14例(73.68%),累及全骨髓腔17例(89.47%),10例出现骨皮质局部缺损(52.63%),9例出现软组织肿块(47.37%).病灶边界基本清楚,其中13例(68.42%)病灶边缘有范围不等模糊区.病变内有明显骨性分隔17例(约占89.47%),仅1例出现针状骨膜反应.病灶内部呈囊实性改变,CT显示为等低密度,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 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6例病灶周围骨髓及软组织水肿.病理学显示瘤组织被纤维束分隔呈分叶状,纤维组织内见异型细胞呈巢片状排列,免疫组化检查多显示AE1/AE3(+),CK5/6(+),CK14(+),EGFR(+),Vim(+),P63(+),CK19(-),CK8/18(-),SMA(-),EMA(-),Ki-67局部可达30%.结论 LAD病灶突出病骨前缘骨皮质,并在骨皮质表面形成囊泡.CT扫描病灶呈等低密度,MRI扫描病灶信号混杂不均,其内有分隔,病灶局部边缘模糊、骨皮质中断,并有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 胡珊珊; 张为; 曹炜; 胡小华; 林雪; 杨晓红
    • 摘要: 目的 研究雌性健康和绝经小鼠长骨及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 18只小鼠通过双侧去卵巢法建立绝经小鼠动物模型(OVX组),另外18只小鼠仅剪去卵巢周围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SHAM组),低钙饲养12周,取两组小鼠颌骨及长骨HE染色观察的组织形态变化;取两组小鼠长骨和下颌骨来源的BMSCs细胞(BMMSCs和JMMSCs),分为OVX-BMMSCs组、SHAM-BMMSCs组、OVX-JMMSCs组以及SHAM-JMMSCs组,培养1~7 d,采用CCK-8法检测4组BMSCs细胞的增殖特性,采用油红O和阿利新蓝染色并定量检测4组BMSCs细胞的脂滴含量和软骨基质含量.结果 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的骨小梁排列较紊乱,骨吸收明显,出现了较多大小规则不同的骨凹陷窝;CCK-8法检测结果 显示,4组BMSCs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活性呈升高趋势(P=0.034),从培养第4天开始,JMMSCs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BMMSCs组(P0.05).结论 雌性健康小鼠和绝经小鼠长骨与颌骨来源的BMSCs都显示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 胡珊珊; 张为; 曹炜; 胡小华; 林雪; 杨晓红
    • 摘要: 目的研究雌性健康和绝经小鼠长骨及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分化能力。方法18只小鼠通过双侧去卵巢法建立绝经小鼠动物模型(OVX组),另外18只小鼠仅剪去卵巢周围组织作为正常对照组(SHAM组),低钙饲养12周,取两组小鼠颌骨及长骨HE染色观察的组织形态变化;取两组小鼠长骨和下颌骨来源的BMSCs细胞(BMMSCs和JMMSCs),分为OVX-BMMSCs组、SHAM-BMMSCs组、OVX-JMMSCs组以及SHAM-JMMSCs组,培养1~7 d,采用CCK-8法检测4组BMSCs细胞的增殖特性,采用油红O和阿利新蓝染色并定量检测4组BMSCs细胞的脂滴含量和软骨基质含量。结果与SHAM组相比,OVX组小鼠的骨小梁排列较紊乱,骨吸收明显,出现了较多大小规则不同的骨凹陷窝;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4组BMSCs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活性呈升高趋势(P=0.034),从培养第4天开始,JMMSCs的增殖能力明显强于BMMSCs组(P0.05)。结论雌性健康小鼠和绝经小鼠长骨与颌骨来源的BMSCs都显示出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