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造釉细胞瘤

造釉细胞瘤

造釉细胞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口腔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12313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98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头颈肿瘤外科学术会议、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造釉细胞瘤的相关文献由444位作者贡献,包括钟鸣、付新国、任云壮等。

造釉细胞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2313 占比:99.84%

总计:112492篇

造釉细胞瘤—发文趋势图

造釉细胞瘤

-研究学者

  • 钟鸣
  • 付新国
  • 任云壮
  • 刘霜印
  • 罗芸芳
  • 陈国民
  • 高玉好
  • 丁卫华
  • 丁宜
  • 丰宇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志平; 宫丽华; 张清; 郝林; 鱼锋; 丁宜; 牛晓辉
    • 摘要: 目的 分析长骨造釉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1999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随访5年以上的长骨造釉细胞瘤患者,分析其手术治疗方法 及预后.结果 16例入选,男9例,女7例,年龄14~42岁,中位年龄21.5岁.病理诊断11例为经典型造釉细胞瘤,5例诊断为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D)样造釉细胞瘤.经典型造釉细胞瘤中9例行瘤段切除术,1例行皮质切除术,1例因术前穿刺为OFD而行刮除术.OFD样造釉细胞瘤中3例行瘤段截除术,2例行刮除术.术后随访65~184个月,中位随访109个月.局部复发4例,总复发率为25%(4/16),其中经典型造釉细胞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27.3%(3/11),OFD样造釉细胞瘤复发1例,复发率为20%(1/5).发生肺转移2例,总转移率为12.5%(2/16),均为经典型造釉细胞瘤.2例经典型造釉细胞瘤死于肺转移,OFD样造釉细胞瘤均存活,11例经典型造釉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100%,10年生存率为88.9%,15年生存率为71.1%.结论 长骨造釉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骨肿瘤,须长期随访,经典型造釉细胞瘤表现出低度恶性特征,需要手术广泛切除,OFD样造釉细胞瘤表现出中间性肿瘤的特点,扩大刮除能得到很好的局部控制.
    • 韩志巍; 张崴琪; 郭宁; 唐永强; 赵娓娓; 魏梦绮; 张劲松
    •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骨造釉细胞瘤(LAD)临床、病理和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术前对本病诊断与鉴别水平.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LAD患者19例,对其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LAD好发于胫骨干中下段,股骨、肱骨、腓骨、桡骨均有发生,病灶大小平均约(12.9±6.9)cm,病灶长径与母骨长径一致,均位于母骨的前侧面骨皮质,本组病例均为囊状、膨胀性、溶骨性改变,其中15例(78.95%)病灶周围骨质具有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表现,突出骨表面呈囊泡状14例(73.68%),累及全骨髓腔17例(89.47%),10例出现骨皮质局部缺损(52.63%),9例出现软组织肿块(47.37%).病灶边界基本清楚,其中13例(68.42%)病灶边缘有范围不等模糊区.病变内有明显骨性分隔17例(约占89.47%),仅1例出现针状骨膜反应.病灶内部呈囊实性改变,CT显示为等低密度,T1 WI呈等低混杂信号,T2 WI呈等高低混杂信号,6例病灶周围骨髓及软组织水肿.病理学显示瘤组织被纤维束分隔呈分叶状,纤维组织内见异型细胞呈巢片状排列,免疫组化检查多显示AE1/AE3(+),CK5/6(+),CK14(+),EGFR(+),Vim(+),P63(+),CK19(-),CK8/18(-),SMA(-),EMA(-),Ki-67局部可达30%.结论 LAD病灶突出病骨前缘骨皮质,并在骨皮质表面形成囊泡.CT扫描病灶呈等低密度,MRI扫描病灶信号混杂不均,其内有分隔,病灶局部边缘模糊、骨皮质中断,并有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 邓志平; 宫丽华; 张清; 郝林; 鱼锋; 丁宜; 牛晓辉
    • 摘要: 目的分析长骨造釉细胞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9年1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随访5年以上的长骨造釉细胞瘤患者,分析其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16例入选,男9例,女7例,年龄14~42岁,中位年龄21.5岁。病理诊断11例为经典型造釉细胞瘤,5例诊断为骨性纤维结构不良(osteofibrous dysplasia,OFD)样造釉细胞瘤。经典型造釉细胞瘤中9例行瘤段切除术,1例行皮质切除术,1例因术前穿刺为OFD而行刮除术。OFD样造釉细胞瘤中3例行瘤段截除术,2例行刮除术。术后随访65~184个月,中位随访109个月。局部复发4例,总复发率为25%(4/16),其中经典型造釉细胞瘤复发3例,复发率为27.3%(3/11),OFD样造釉细胞瘤复发1例,复发率为20%(1/5)。发生肺转移2例,总转移率为12.5%(2/16),均为经典型造釉细胞瘤。2例经典型造釉细胞瘤死于肺转移,OFD样造釉细胞瘤均存活,11例经典型造釉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为100%,10年生存率为88.9%,15年生存率为71.1%。结论长骨造釉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骨肿瘤,须长期随访,经典型造釉细胞瘤表现出低度恶性特征,需要手术广泛切除,OFD样造釉细胞瘤表现出中间性肿瘤的特点,扩大刮除能得到很好的局部控制。
    • 聂艳红; 赵媛; 陈昊
    • 摘要: cqvip:患者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发病年龄12~80岁,中位年龄33岁,发病部位:胫骨4例(3例为中段、1例为中下段),股骨近端1例。5例患者病程缓慢(数月至数年不等),病变均为单发,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长期的进行性隐痛或钝痛,1例患者有病理性骨折,1例患者反复腘窝流脓、流血40余年伴大腿胀痛。X线与CT:以囊性、膨胀性为主要改变,骨皮质增厚,病变周围骨质增生、硬化。
    • 曾建红; 叶国凤
    • 摘要: 总结1例造釉细胞瘤伴精神分裂症行血管化游离腓骨瓣移植术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协助术前各项准备;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保持正确的体位,管道安全管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口腔护理和出院宣教.该患者手术经积极的治疗与及护理,术后第12天出院.
    • 梅群广
    • 摘要: 目的:分析研究颌骨造釉细胞瘤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30例在我院进行颌骨造釉细胞瘤临床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实验组15例,参照组15例,平均年龄31.5岁.病因均为颌骨造釉细胞瘤,所有患者均未产生其他影响此类疾病治疗的其他类型的并发症.结果:临床上多病发于青壮年,男女性别上没有差别.本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8.2±2.3天.参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长为15.5±3.7天,实验组术后复发率13.3%低于参照组66.6%,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数据66.6%大于参照组33.3%.结论:本文研究建议颌骨造釉细胞瘤临床治疗采用根治性治疗法.
    • 龙丹玲1; 刘东艳1; 代云1; 黄志珍1; 杨柳2
    • 摘要: 目的总结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切除并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10月一2015年9月收治的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术前以心理疏导为主,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以伤口观察、肌皮瓣成活度及口腔护理为重点,严密观察移植肌皮瓣温度、色泽、质地及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及负压引流状况,积极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重视患者主诉。结果2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精心的整体护理同时针对不同病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此类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围术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龙丹玲; 刘东艳; 代云; 黄志珍; 杨柳
    • 摘要: 目的 总结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切除并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下颌骨重建术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21例下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术前以心理疏导为主,完善术前各项准备;术后以伤口观察、肌皮瓣成活度及口腔护理为重点,严密观察移植肌皮瓣温度、色泽、质地及毛细血管充盈反应,及负压引流状况,积极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重视患者主诉.结果 2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精心的整体护理同时针对不同病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对此类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围术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 蔡惠芳; 张同华; 陈建新; 胡翼江; 王兆平; 李玉洁; 徐正道; 陈瑛; 丰宇芳; 丁卫华
    • 摘要: 目的:探讨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颌骨造釉细胞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造釉细胞瘤,均行螺旋CT扫描并行三维重建后处理,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侵犯等特征。结果11例患者中,5例病灶位于下颌磨牙区、4例位于下颌体部、2例位于上颌骨。多房型6例,其中3例呈肥皂泡状、3例呈蜂窝状。骨性房间隔可完整或不完整。单房型5例。5例有不同程度牙根吸收。11例病灶均可见周围骨质呈膨胀变薄。7例病灶可见囊壁周围骨质缺损,无硬化缘;2例穿破邻近骨皮质形成软组织肿块。1例侵及上颌窦,5例侵及下颌管。6例病灶呈均一囊性密度,4例呈软组织密度,1例术后10年复发病例呈囊实混杂密度。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可直观了解病变在三维立体空间的实际大小、形态、位置、内部结构、周围骨质破坏、牙根吸收及周围组织结构的立体解剖关系,对提高造釉细胞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有重要价值,为制订手术方案和放疗计划提供了客观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