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锂空气电池

锂空气电池

锂空气电池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90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775076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材料导报、储能科学与技术、电池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2013第二届国际清洁能源论坛等;锂空气电池的相关文献由1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华民、张益宁、李婧等。

锂空气电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75076 占比:99.98%

总计:775240篇

锂空气电池—发文趋势图

锂空气电池

-研究学者

  • 张华民
  • 张益宁
  • 李婧
  • 银凤翔
  • 孙红
  • 聂红娇
  • 赖延清
  • 张治安
  • 王芳
  • 罗仲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万伟华; 戴长松; 朱星宝
    • 摘要: 针对锂空气电池实际能量密度低、倍率性能不足及循环性稳定能差等问题,以三维石墨烯/生物质碳复合材料作为电极,设计柔性锂空气电池,研究电池的搁置性能、柔性及不同活性物质载量的放电性能。随着搁置时间的延长,开路电压从2.23 V增大至3.13 V,逐渐趋于稳定,阻抗呈现同样的趋势,在5 h后稳定在4.28Ω。柔性电池在空气中可正常工作,将整个电池折叠近90°时,仍可正常工作。随着活性物质载量从52 mg增加到168 mg,放电容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电极中活性物质总载量为140 mg时,全电池的比能量为1100 W·h/kg,是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的3倍以上。以5 mA的电流按200 mAh/g的比容量在空气环境中循环152次,电池的充、放电电压平台分别稳定在4.38 V、2.51 V。
    • 栾丽华; 苏畅; 何琪; 孙红
    • 摘要: 空气电极结构对锂空气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基于工作原理构建二维瞬态锂空气电池数值模型,对以碳纳米管复合二氧化锰为催化电极、四乙二醇二甲醚/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为电解液的锂空气电池进行性能测试。实验初始放电电势为2.92 V,结束时的放电比容量为580 mAh/g,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接近,误差小于5%。利用数值模型对不同电极孔隙率及孔径条件下电池放电过程中的氧气浓度分布、Li_(2)O_(2)分布、电池放电容量及过电势进行分析,发现电极孔隙率的提升可提高氧气在电极中的传输效率,增加电池的放电容量;提高电极的孔径对增加电池的放电容量也有一定的作用,但会提高电池的电压降。选择合理的孔径范围,有利于提升电池的放电性能。
    • 李洁; 张婷; 栾丽华; 孙红
    • 摘要: 空气电池的氧气传递与空气电极厚度和电流密度有密切联系。基于电极反应动力学和传质原理,利用COMSOL Multiphys软件,建立双电解质锂-空气电池二维瞬态等温模型,分析空气电极厚度和电流密度对放电过程中氧浓度、LiOH·H_(2)O体积、孔隙率分布和电池性能的影响。空气电极太薄,无法提供充足的氧气以及电化学反应活性位点;空气电极太厚,会增加反应物传递阻力,导致电池性能下降。较大的电流密度会增加欧姆阻抗和电池极化,导致电池性能降低,因此,较小的电流密度更有利于提升电池的放电性能。
    • 尹回香; 刘晓斌; 梁翘楚; 刘康; 郭自洋; 王磊
    • 摘要: 为了提高锂空气电池性能,有效缓解体积膨胀和负极粉化的现象,实验采用金属镍网原位生长氧化镍薄片并与金属锂复合构建复合锂负极Li@Ni-NiO,将其应用于锂空气电池。Li@Ni-NiO的版电池能够在180个循环内维持98%的库伦效率,基于Li@Ni-NiO的锂空气电池可以稳定循环120圈。复合负极有效地缓解了枝晶生长,改善了电场分布,最终达到均匀电镀的目的,为高性能锂空气电池的负极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 李洁; 王雪; 侯林发; 刘千赫; 孙红
    • 摘要: 有机电解质锂空气电池具有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被视为最具有前景的新型能源电池,氧气的传输性能是决定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为改善电池内部氧气传输效率,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疏水性材料基础上,引入增氧添加剂全氟三丁胺(FTBA),将聚丙烯膜作为基底负载PDMS-FTBA制得一种新型锂空气电池防水透氧膜(OSM)。同时对装有该OSM的锂空气电池进行了电化学测试以及关键材料的表征测试。结果表明,OSM可以提高锂空气电池在空气环境下工作的稳定性,当PDMS与FTBA质量比为25∶75时,电池性能最佳。由于高氧气溶解性以及良好的防水性使装有该OSM的锂空气电池在空气环境下稳定工作可达1460 h,放电比容量达到4693 mAh·g^(-1)。新型OSM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易于合成,在锂空气电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 张唐虎; 李强; 张添昱; 王金朋; 孙红
    • 摘要: 双电解液锂空气电池因其高理论能量密度受到广泛研究,但电池正极侧氧还原反应(ORR)速率低,其反应速率是限制锂空气电池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提出了以钌(Ru)掺杂单层石墨烯作为正极ORR催化剂,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nRu (n=1~3)掺杂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氧气在Ru掺杂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性能,并以过渡态搜索方法获得ORR反应路径,研究碱性溶液中Ru掺杂单层石墨烯作用下的ORR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经Ru原子掺杂后,石墨烯能够获得稳定的掺杂结构,且电导率显著提升.同原始单层石墨烯相比,Ru掺杂石墨烯增强了对O_(2)的吸附能力.在三Ru(n=3)掺杂石墨烯表面进行的ORR无需克服任何能垒.此外,三Ru掺杂石墨烯表面对OH基团的吸附能最低,有利于ORR的连续进行.研究表明三Ru掺杂石墨烯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ORR催化剂以提高双电解液锂空气电池的性能.
    • 曾建邦; 张琪; 单丰武; 林德阳; 张月娅; 胡超
    • 摘要: 以非水系锂空气电池为例,基于Comsol软件平台开发了一维电化学模型,该模型较文献中的模型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验测试结果。利用该模型探讨了空气电极孔隙率及其分布、制备空气电极固体骨架所用多孔碳颗粒尺寸、空气电极固体骨架和孔相扭曲率对非水系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空气电极孔隙率增大,由其制备而成的非水系锂空气电池放电电压平台和容量越高;若沿着厚度方向的空气电极孔隙率随机,且其平均孔隙率与具有恒定孔隙率的空气电极孔隙率相同,则相对于后者,由前者制备而成非水系锂空气电池放电电压平台和容量更高;随着构筑空气电极固体骨架的多孔碳颗粒尺寸不断减小,非水系锂空气电池放电平台不断升高,但放电容量却不断降低;随着空气电极孔相或固体骨架扭曲率的逐渐增大,非水系锂空气电池放电平台和容量均呈不断降低的趋势。
    • 王天杰; 王耀伟; 陈宇辉; 刘建鹏; 史会兵; 郭丽敏; 赵志伟; 刘春太; 彭章泉
    • 摘要: 与其他的锂电池体系相比,锂-空气电池具有最高的理论比能量,被认为有潜力成为终极能量转换和储存装置。目前的锂-空气电池常常使用气体钢瓶提供纯氧气,而非空气中的氧气,这种电池设计极大降低了锂-空气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实用性。然而,当空气作为锂-空气电池的氧气供给源时,二氧化碳作为杂质会引起严重的副反应,从而降低锂-空气电池的性能。要解决二氧化碳引起的副反应,理解其反应机制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锂-空气电池中有关二氧化碳诱发的化学/电化学反应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可缓解二氧化碳负面效应的有效策略。此外,对二氧化碳选透膜材料和分离技术用于锂-空气电池进行了展望。
    • 罗明浩; 李强; 孙红
    • 摘要: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它的容量直接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长短。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具有高能量密度的锂空气电池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而高性能的空气正极对提升锂空气电池电化学性能至关重要。采用水热法制备氮掺杂石墨烯/二氧化钌(NrGO-RuO_(2))复合正极,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氮气(N_(2))等温吸-脱附等测试对其晶体结构、元素组成、表面形貌和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恒流定容充放电、深度放电、电化学交流阻抗图谱等测试分析其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rGO和rGO-RuO_(2)复合正极相比较,NrGO-RuO_(2)复合正极具有较高的循环、深度放电性能和较低的电荷转移阻抗。装配NrGO-RuO_(2)复合正极的锂空气电池,循环次数达到90次,放电深度达到4309 mAh/g,电荷转移阻抗为39.27Ω·cm^(2)。
    • 李洁; 侯林发; 阎方正; 孙红
    • 摘要: 锂空气电池因为其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受到广泛的关注,而施加预紧力的过程是组装电池时必不可少的步骤.文中通过使用碳纳米管和科琴碳这两种正极材料,在组装电池时施加1-6Mpa的预紧力,并通过循环伏安测试、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深度充放电测试、恒流定容充放电测试,研究预紧力的大小对锂空气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加预紧力的大小对电池的性能发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施加的预紧力为4Mpa时,锂空气电池的性能达到最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