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4371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51篇、专利文献1154641篇;相关期刊134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新材料产业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2015中国化工学会学术年会、第一届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等;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相关文献由4608位作者贡献,包括佐野笃史、付成华、肖峰等。
锂离子二次电池—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54641篇
占比:99.97%
总计:1154939篇
锂离子二次电池
-研究学者
- 佐野笃史
- 付成华
- 肖峰
- 韩昌隆
- 褚春波
- 王阿忠
- 大槻佳太郎
- 山崎穣辉
- 佐藤洋
- 高畑浩二
- 其鲁
- 赵丰刚
- 川濑贤一
- 王传福
- 佐佐木智一
- 高桥谦三
- 刘卫平
- 李志强
- 沈晞
- 叶士特
- 大畠积
- 江口邦彦
- 姜占锋
- 落合辉明
- 门马洋平
- 加茂博道
- 大山隆
- 广濑贵一
- 田野保
- 董俊卿
- 关秀明
- 古结康隆
- 山内昭佳
- 翟传鑫
- 加藤友彦
- 名仓健祐
- 川上贵洋
- 广瀬贵一
- 池田泰大
- 何金华
- 吴奇
- 土屋秀介
- 胡春华
- 高桥心
- 徐子福
- 李顺涛
- 沈菊林
- 河里健
- 金田治辉
- 井上薰
-
-
王德诚
-
-
摘要:
日本东丽公司与韩国LG化学公司之间达成协议,对作为东丽100%子公司的匈牙利锂离子二次电池(LIB)用电池隔膜分离器薄膜制造·销售公司“Toray Industries Hungary Kft.」(简称:THU)”,LG化学新出资375百万美元(约430亿日元),设立将THU作为续存公司的持股比例50:50的合资公司“LG Toray Hungary Battery Separator Kft.”(简称:(LTHS)。根据这次的协议,合资公司用现在THU的现有设备面向车载用途制造电池隔膜分离器薄膜,向LG集团的欧美据点销售。并且还协议,根据今后的需求扩大,在现在THU占地内进行薄膜基材的制膜设备增强和涂层加工设备的新型导入,从合资公司设立经过2年半后,将东丽持股的20%有偿让渡给LG化学,以后,LG化学担负经营事业的主体。
-
-
叶明刚;
喻其林;
胡利民
-
-
摘要:
随着国内外新能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比能量和放电倍率性能均取得显著提升,具备了在水下特种装备上应用的条件。目前国外已有将锂离子二次电池应用在训练用水下特种装备上的实例,并有望实现在作战用水下特种装备上的应用。对水下特种装备用锂离子二次电池做了简要介绍,对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使用安全性进行了总结归纳。认为在经过电池安全性技术突破和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范的情况下,锂离子二次电池可以安全可靠地使用在水下特种装备上。
-
-
巩萍萍;
郭鹏;
同军锋;
郭鹏智
-
-
摘要:
选择2,5-双(三甲基锡烷基)噻吩(TSn)和双(4-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2,5-二溴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酯(BPTPBr2)作为共聚单体,制备了含氮氧自由基的交替共轭聚合物PBPTP-T.采用核磁共振波谱、电子顺磁共振波谱、热重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表征与分析.然后,制备了具有不同PBPTP-T含量(22.5%,30%和37.5%)的PBPTP-T/碳黑复合电极,并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测试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PBPTP-T含量为22.5%的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8.1 mAh/g,经过150次循环后,其放电比容量为72.0 mAh/g,容量保持率大于80%,具有优异的充放电循环稳定性.表明PBPTP-T作为正极活性材料循环性能优异且稳定,具有一定的电化学应用前景.
-
-
-
-
摘要:
帝人公司于2020年12月22日宣布,已与上海能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Semcorp)签署了一项技术许可协议,生产用于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以及其他应用如电子设备和储能系统的溶剂基涂层分隔膜。Semcorp是一家锂离子二次电池薄膜的生产商。该协议还包括帝人公司开发的新型溶剂型涂层分隔膜,涵盖了帝人公司在溶剂型涂层分隔膜(包括芳纶和氟涂料)的研发和生产工艺方面的专有技术和专利。
-
-
-
-
摘要:
超级电容器可比传统电容器存储更多的能量。与锂离子二次电池相比,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和较长的循环寿命,被认为是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的折中产品,在物联网(Io T)和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
-
-
罗政;
梁杰铬;
袁斌
-
-
摘要:
金属基负极材料具有超高的理论容量,是新一代锂离子二次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但是,金属基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严重的体积膨胀,从而导致负极材料的粉化和脱落,使其循环性能迅速恶化.采用多孔集流体能够充分利用三维连通的孔隙和高的比表面积来显著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性能和能量密度,是缓解金属基负极材料体积膨胀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微米多孔、纳米多孔和双尺度多孔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Metal-based anodes are the ideal anode materials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lithium ion batteries because of their ultra-high theoretical capacity.However,metal-based anodes suffer from huge volume expansion during cycling,which would lead to the pulverization and peeling of the electrodes.Adopting porous current collector is thought to be an effective way to accommodate the volume expansion of metal anode materials because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ycling performance and energy density of lithium ion batteries by making full use of the pores and the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In this paper,the preparation of micro-porous,nano-po-rous or bimodal porous current collectors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lithium ion batteries are summarized.
-
-
-
-
Zhao Zeyu;
赵泽宇;
Niu Jin;
牛津;
Wang Lan;
王澜;
Wang Shifang;
王世芳
- 《第一届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
| 2012年
-
摘要:
硅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中最有潜力的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效应限制了其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应用.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简单的搅拌,利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APTES)修饰纳米硅颗粒并通过二者间的电荷作用来制备氧化石墨烯包覆纳米硅粒子结构;然后,采用水合肼法和碳化法还原制得了石墨烯包覆纳米硅颗粒.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IR)等一系列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将所制得的包覆颗粒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其进行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相比于纯硅,石墨烯包覆纳米硅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循环稳定性.
-
-
Ningning WU;
吴宁宁;
Chunmei QIN;
秦春梅;
Jiaona XIE;
谢娇娜;
Jianhong LIU;
刘建红
- 《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
| 2011年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车载能源驱动的推进,高比容量锂离子二次电池关键正负极材料的研究广受关注,尤其锰系、镍锰系正极材料和合金负极以及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的研究成果显著.本文综述了最新锂离子二次电池正负极材料研发成果,展望了动力锂离子二次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工业化应用前景.以锰酸锂材料为例。 相对钴酸锂而言,锰酸锂材料比容量较低,尤其是高温循环性能一直阻碍着其批量应用。近几年,业内通过各种措施进行改进研究,锰酸锂材料的循环性能得到一定的改善,高温循环性能也得到一定的提升。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运营路线上,50辆纯电动公交车搭载尖晶石锰酸锂体系动力电池运行了3年多,获得了业界的普遍好评。在与NCM混合使用后,锰酸锂体系电池高温循环性能可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作为动力电池正极材料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各种正负极材料在容量、循环性、成本和环境性能方面各有所长所短,综合考虑尖晶石锰酸钾和磷酸亚铁锂一定时期内将持续占据动力电池主流材料位置;而新型正极材料(镍锰、硅酸盐正极材料)由于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以及良好的安全性能,一旦技术成熟,取代性是不言而喻的。负极材料中硅基材料和锡基材料己实现了小规模产业化,但作为大功率动力电池材料还需要时间,其他负极材料尽管在半电池表现性能优越,但距离在全电池上规模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
-
-
夏巍;
XIA Wei;
钟黄亮;
ZHONG Huangliang;
杨秀山;
YANG Xiushan;
孔行健;
KONG Xingjian;
张志业;
ZHANG Zhiye;
王辛龙;
WANG Xinlong
- 《2015中国化工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六氟磷酸锂是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最广泛的电解质,本文以研究细颗粒LiF在流化床中的流化特性为出发点,提出了添加惰性粗颗粒改善LiF流化质量的方法.通过自建的流态化实验装置开展了添加重晶石颗粒的LiF细颗粒的流态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组分的LiF颗粒(平均粒径16μm)不能实现正常流态化,易出现沟流、柱塞、聚团等不良现象.实验研究了在LiF颗粒中添加三种不同粒径(粒径为150~180μm、180~250μm、250~380μm)、不同质量比例(30%、50%、60%、70%)的重晶石颗粒所构成的二元混合体系的流态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重晶石颗粒添加质量比例的增加,LiF流化性能越来越好,在粗颗粒添加量为60%时能实现稳定流化.在所添加的三种粒径中,粒径为180~250μm的重晶石颗粒对LiF流化改善效果最好.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细颗粒LiF聚团的机理,建立了细颗粒LiF聚团模型,并对细颗粒LiF聚团颗粒的粒径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添加不同质量比例和粒径的重晶石后,未添加粗颗粒时LiF颗粒的聚团粒径为1646μm,而添加最佳质量比例和最佳粒径的重晶石后,LiF颗粒的聚团粒径为299μm,说明添加粗颗粒是改善细颗粒LiF流化质量的有效方法.
-
-
YANG Yang;
杨扬;
FAN Shaofu;
范少夫;
CHEN Qiao;
陈桥;
WU Gang;
吴刚
- 《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继镍氢电池之后的新一代电池,已成为目前高档电子消费品首选的化学电源,并渗透到电动汽车等领域。但目前商业锂离子电池所用的负极材料(以石墨为主、理论容量372mAh/g、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差)已不能满足能量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需求。将具有更高理论容量的材料(如硅理论容量4200mAh/g)与石墨复合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有望得到兼顾容量和循环性能的复合负极材料。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简称POSS)是一种分子级别的碳/硅复合纳米材料,且因其硅氧摩尔比为1∶1.5,具有理论嵌锂能力,但目前未见将其或其衍生物用作负极材料的报道。rn 本文首次利用八苯基POSS,通过碳化、还原工艺制备了分子级别复合的碳/硅复合负极材料(缩写为R-car-POSS)。从外观来看,白色的POSS经碳化后变为黑色,经还原后变为棕褐色。由于POSS端角有机官能团的碳化及Si01.5的还原,使得该材料具有一定多孔性,BET比表面积为26.m2/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