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退耕地

退耕地

退耕地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85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林业、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758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生态学报、西北植物学报、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2012第二届中国草业大会、甘肃省2009年学术年会等;退耕地的相关文献由657位作者贡献,包括焦菊英、王理德、白文娟等。

退耕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7 占比:16.8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33%

专利文献>

论文:1758 占比:82.85%

总计:2122篇

退耕地—发文趋势图

退耕地

-研究学者

  • 焦菊英
  • 王理德
  • 白文娟
  • 郭春秀
  • 焦峰
  • 王方琳
  • 何芳兰
  • 温仲明
  • 宋达成
  • 张振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佳; 田青; 王理德; 何洪盛; 宋达成; 郭春秀
    • 摘要: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对民勤青土湖地区不同年限退耕地(退耕1 a、2 a、4 a、8 a、13 a、20 a、30 a、40 a和CK)土壤水分变化与植被演替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随退耕年限增加,土壤含水量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再逐渐趋于稳定。(2)随退耕年限增加,个体数、类群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趋势先增加后减小,再逐渐趋于稳定;Simpson优势度指数整体变化幅度较小,最终呈稳定的趋势。(3)随退耕年限增加,植物群落经历了地肤→盐生草→狗尾草→骆驼蒿→小叶碱蓬→黑果枸杞→红砂→盐爪爪的演替过程。(4)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0~2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2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类群数(S)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土壤含水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可见,干旱区植被自然演替取决于0~20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
    • 董彦丽; 陈爱华; 祁光增; 张峰; 王亚竹; 田晋华
    • 摘要: 为了更直观科学地反映祁连山浅山区退耕地土壤和植被生态效益的变化,对祁连山浅山区山丹大黄山水土保持技术示范区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覆盖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林地土壤水分和容重低于草地,土壤持水量和孔隙度则反之;土壤容重与土壤持水量、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封育3年草地电导率、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高于沙棘林地和未封育草地,未封育草地土壤pH值和碱解氮含量高于其他地类,沙棘林地土壤全氮含量略高于其他地类;2017—2020年,示范区内植被覆盖度由69%提高到了78.8%,平均每年增加3.26%。
    • 王赟博; 孙宇; 赵清格; 张彬; 赵萌莉
    • 摘要: 内蒙古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由于长期不合理的开垦造成了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交换等生态功能的显著丧失。我国20世纪末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产生了大量退耕地,随着自然恢复演替,这些退耕地的生态功能得到了有效的修复,其巨大的碳汇潜力成为了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热点。研究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内蒙古阴山北麓典型区域——武川县周边无干扰的荒漠草原以及3个退耕恢复阶段草地的生态系统CO_(2)交换(NEE、GEP和ER)、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实地测量。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恢复演替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CO_(2)交换呈显著上升趋势,演替晚期植被NEE与未受干扰的荒漠草地无明显差异;(2)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与生态系统CO_(2)交换基本一致,但已退耕17年后的退耕地WUE仍没有恢复至未受干扰荒漠草地的水平;(3)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与退耕地地上植被生物量的恢复以及一、二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比例的演替变化有关。结果表明荒漠草地退耕地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可能并非是同时的,而是分阶段有选择进行的。
    • 王理德; 何洪盛; 韩福贵; 陈思航; 宋达成; 王梓璇; 闫沛迎
    • 摘要: 为探讨不同退耕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民勤绿洲不同年代退耕地(1、2、3、4、5、8、15、24及31 a)9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的方法,对民勤绿洲不同年限(1~31 a)退耕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及季节动态变化规律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年限退耕地的土壤微生物量变化规律均为表层高于深层。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最高可达979.13 mg·kg^(-1),而10~20、>20~30和>30~40 cm土层土壤最高只有610、480和327.74 mg·kg^(-1),分别占表层含量的62%、49%和3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生物量磷具有类似的规律,土壤微生物量表聚现象明显。(2)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生物量氮总体上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呈波动减小的状态,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呈波动式上升的趋势。(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随季节的动态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冬季最小,秋季最大,夏季与春季居中,表层(0~10 cm)土壤变化幅度较大。(4)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季节动态呈现出倒“V”型分布的状态,总体变化规律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相似。(5)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基本为秋季、夏季较大,春季居中,冬季最小。3月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居中,6或9月达到峰值,12月下降到最低值。(6)通过研究可以推断,退耕5 a左右是民勤绿洲退耕地恢复治理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 王迪晨; 罗伟
    • 摘要: 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础,影响土壤的各种理化性质。在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耕种能够防止耕地质量退化,对退耕地如何利用,不同侵蚀营力会对团聚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问题需要得到回答。通过对团聚体稳定性因素研究进展的总结,保护性耕作有利于增加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和形成,对于退耕地需要根据土壤厚度及当地条件适当选择还林、还茶、撂荒等方式,雨滴击溅、冻融循环次数对土壤团聚体影响相对显著。
    • 王理德; 宋达成; 王梓璇; 陈思航; 赵赫然; 吴昊; 何洪盛; 李常乐
    • 摘要: 本文针对石羊河流域下游生态环境破坏后出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展开调查与研究。以沙漠化、盐碱化防治为切入点,以修复和重建民勤绿洲退耕地生态系统为目标,采用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对沙化退耕地和盐碱化退耕地的生物修复模式进行解析,认为人工与自然恢复措施相结合的生态恢复途径是民勤退耕地治理的思路。共总结出5种退耕地修复模式,分别为低密度梭梭林修复模式、沙化退耕地人工柠条林修复技术模式、梭梭接种肉苁蓉模式、柽柳人工造林恢复模式和“黑果枸杞/黄毛头 + 封育”技术模式。结果表明:1) 密度2 m ×8 m梭梭林是沙化退耕地人工植被体系建设的一种理想模式;2) 株距2 m、带宽20 m的柠条林带和灌溉农田组成的模式是农田防护林体系中具有推广前景的模式;3) 现有柠条造林模式中密度2 m ×4 m的柠条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态恢复模式;4) 1 m ×4 m柽柳人工林是盐碱化退耕地植被恢复的理想模式。提出民勤退耕地重建生态系统监测与评价体系,总结出退耕地重建生态系统在绿洲防护系统中地位与作用研究,并提出民勤绿洲退耕地生态治理的思路与对策措施,旨在为石羊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 宋达成; 王理德; 吴昊; 吴春荣; 赵赫然; 韩生慧; 胥宝一
    • 摘要: 为探讨不同年限对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理化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以民勤绿洲退耕区不同退耕年限次生草地(1、2、8、13、20年)为研究对象,并将耕地作为对照,采用时空互代法测定和分析土壤理化性质(pH、含水率、砂粒含量、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土壤三大类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数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变化特征及其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均以细菌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砂粒含量、全氮、速效钾、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量氮、土壤微生物量磷等指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土壤含水率、速效磷、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不同退耕年限对土壤pH值及真菌含量影响不显著.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微生物学特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退耕8年之前是民勤退耕区次生草地治理过程中的关键时期.
    • 吴昊; 王理德; 宋达成; 郭春秀; 王芳琳; 何芳兰; 赵赫然
    • 摘要: 以民勤不同年限(1、2、4、8、13 a)退耕地为研究对象,以当年耕地作为对照,采用时空替代法及通径分析法研究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及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缓慢上升趋势,在退耕13 a达到峰值(411 mg·kg-1);其余理化指标均在退耕13 a时降至最低,分别为砂粒含量59%、土壤容重1.285 g·cm-3、土壤有机质含量7.9 g·kg-1土壤全氮含量0.1 g·kg-1、速效磷含量0.329 mg·kg-1.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均表现为深层(20~40 cm)土壤高于表层(0~20 cm)土壤,土壤砂粒含量、有机质、速效钾、全氮、速效磷均表现为表层高于深层.(2)4种土壤酶活性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波动趋势,除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整体表现为较高水平外,其余土壤酶活性均为表层土壤大于深层土壤,且差异性显著(P<0.05),其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值最高达到了0.828 mL·g-1·20 min-1,磷酸酶活性值最低为0.0036 mg·g-1·d-1.(3)退耕地磷酸酶、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49、-0.966,呈极显著负相关.(4)经通径分析可知,表层(0~2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是影响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的直接主要因子,有机质含量间接影响4种土壤酶活性;深层(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影响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直接主要因子,全氮含量间接影响4种土壤酶活性.
    • 宋达成; 吴昊; 王理德; 何芳兰; 赵赫然; 韩生慧; 胥宝一
    • 摘要: 采用时空互代法对民勤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占比均以细菌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土壤中三种类型微生物数量均在退耕4~8年阶段最高,退耕8年后开始大幅降低;退耕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不断上升,并分别于退耕8~13年、退耕40年左右出现最高值;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总体呈"V"字形变化,以退耕8年为节点,表现为先下降(1~8年)后上升(8~40年)的趋势;退耕年限对脲酶、蔗糖酶与磷酸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且三者均在退耕8年后开始大幅降低,退耕年限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剖面不同土层中,20~40cm剖面在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等方面均较0~20cm剖面有所降低;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三者存在显著相关(P<0.05),且均在退耕8年以前变化相对明显,退耕8年是民勤退耕区次生草地治理的关键时期.
    • 王佳; 田青; 王理德; 何洪盛; 宋达成; 闫沛迎
    • 摘要: 采用时空替代法,对甘肃省民勤县青土湖不同年限退耕地(退耕1 a、2 a、4a、8 a、13a、20 a、30 a、40 a)的植被演替特征、土壤酶活性进行调查,以耕地为对照(CK),分析植被群落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以揭示其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为青土湖区及其相似地区退耕地生态系统修复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理论基础.结果 表明:(1)青土湖在退耕40 a自然恢复过程中,9个样方中共出现16科32属42种植物,物种构成表现为:多数种归于少数科,大部分植物种为单属单科.(2)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群落优势种由草本植物逐渐转化成灌木植物,植物种由退耕初期(1 a或2 a)的19种降低到退耕4a的14种、退耕20 a的13种、退耕30 a的5种;退耕30 a时耐盐碱灌木植物盐爪爪成为该地的优势种,其重要值达到52.862,但退耕40 a时优势种盐爪爪的重要值降为36.008.(3)随着退耕年限增加,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总体趋势呈先增加后减小,再逐渐趋于稳定;Simpson优势度指数整体变化幅度较小,最终呈稳定的趋势.(4)在不同土层(0~20 cm和20~40 cm)中,4种土壤酶活性随退耕年限增加总体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再逐渐趋于稳定的趋势,均在退耕8 a后显著下降,且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显著低于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样地(CK)相比,磷酸酶活性与脲酶活性均随退耕年限增加而下降;土壤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0~20 cm土层中,物种数与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以及脲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0~40 cm土层中,物种数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0~20 cm土层的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0~40 cm土层中,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与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与4种土壤酶活性间相关性较低且均不显著.研究认为,在青土湖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变得比较单一,物种多样性逐年降低,脲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起着关键性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