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土壤团聚体

土壤团聚体

土壤团聚体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849篇,主要集中在农业基础科学、林业、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3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598907篇;相关期刊204种,包括生态学报、土壤学报、土壤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福建省科协第十四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暨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土壤团聚体的相关文献由3027位作者贡献,包括郑子成、李廷轩、安韶山等。

土壤团聚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43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98907 占比:99.87%

总计:599669篇

土壤团聚体—发文趋势图

土壤团聚体

-研究学者

  • 郑子成
  • 李廷轩
  • 安韶山
  • 窦森
  • 李娜
  • 王峰
  • 韩晓增
  • 张佳宝
  • 张凤华
  • 朱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禹江; 张荣; 王琴; 张瀚文; 李婧; 王芳; 涂利华; 郝建锋
    • 摘要: 研究坡向和坡位如何影响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对于理解地貌复杂的高山峡谷地区土壤稳定性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对高山灌丛土壤特征研究还相对薄弱,研究以四川夹金山高山灌丛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坡向和坡位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稳定性及分形特征的影响,构建偏最小二乘路径模型(Partial Least Squares Path Modeling,PLS-PM),分析坡向和坡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粒径分布仅受坡向影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受坡向、坡位影响且二者存在交互作用;②中坡位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优于下坡位,3个坡向中阴坡土壤稳定性最次;③坡向是影响土壤团聚体的主要因素,其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含水率、孔隙度)而间接决定的,同时坡向通过影响群落灌木层特征(多度、丰度和生物量)作用于土壤化学性质(TN、TP、TK、SOM、pH),最终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坡向作用下的群落草本层特征并未显示出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团聚体稳定性的作用;④使用土壤分形维数表征团聚体稳定性具有可行性.
    • 曹丽花; 郭祥坤; 连玉珍; 房小玲
    • 摘要: 为揭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信阳市十三里桥乡小庙村相邻的农田、茶园、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0~茶园>农田,且均以≥3.00 mm粒径团聚体的含量最高,2.00~茶园>农田,并以0.25~<0.50 mm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这表明自然生态系统下人为干扰较少的土壤团聚结构较好,有机碳含量更高。
    • 王永栋; 武均; 蔡立群; 张仁陟
    • 摘要: 为探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和作用机制,依托2019年布设于甘肃省定西市李家堡镇的不同秸秆还田试验,设置两种秸秆类型: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秸秆还田量分别为:0(CK)、3500(低量)、7000(中量)、14000 kg·hm^(-2)(高量),研究了秸秆还田对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以>0.25 mm团聚体为主,且随土层加深粒径逐渐增大,水稳性团聚体均与之相反;秸秆还田较不还田处理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0.25 mm粒级团聚体含量分别降低了3.53%~21.74%和2.73%~8.95%,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的提升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6.29%、30.12%和20.93%、12.12%,团聚体破碎率PAD降低了2.53%~13.23%,在中量秸秆还田时效果最好,且玉米秸秆比小麦秸秆效果更明显。秸秆还田提升了土壤有机碳含量,且在表层土壤秸秆还田量越高,对土壤有机碳的提升效果越显著,其中玉米秸秆高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显著提高了31.37%;下层土壤小麦和玉米秸秆分别在中量和高量还田下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提升幅度最大,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29.85%和36.31%。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碳与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指数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而PAD与土壤有机碳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与GMD的拟合方程更适合描述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间的关系。综上,本研究认为在玉米秸秆还田量为7000 kg·hm^(-2)时最适宜改良土壤团聚体结构和提升土壤固碳潜力,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 宋依依; 曹阳; 段鑫盈; 李嘉琦; 朱晓晴; 邹洪涛; 张玉龙
    • 摘要: 为探究玉米秸秆还田至不同深度后对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将秸秆磨碎后分别还田至0~10、10~20、20~30、30~40 cm 4个深度土层,同时设置不还田对照,共计5个处理,连续种植玉米两年后采集土壤样品,采用湿筛法将团聚体分为>2、2~0.25、2 mm)含量均显著增加(P0.25 mm的团聚体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对土壤结构的改善效果更佳;②粉碎状秸秆一次性还田至0~10、10~20、20~30 cm两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还田至30~40 cm两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P<0.05);③秸秆的输入会促进土壤中团聚体的团聚化过程,不同深度还田后对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不同,但都增加了大粒级团聚体内有机碳的含量。以上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会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有机碳的转化,还田至30~40 cm对土壤的团聚化过程促进作用更明显,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因此,30~40 cm为更合理的秸秆还田深度。
    • 莫雪青; 肖纳; 谭许脉; 高冠女; 颜金柳; 苏小艳; 尤业明
    • 摘要: 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是反映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微生物生长代谢养分需求的重要指标,但固氮树种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探究桉树人工林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对引入固氮树种的响应及其主要影响因子,该文通过选择11年生巨尾桉纯林(PP)和巨尾桉/降香黄檀(固氮树种)(MP)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采集0~10 cm的原状土样,采用改良干筛法将土壤分成>2 mm、1~2 mm、0.25~1 mm和2 mm为主,其含量高于其他粒径团聚体。与PP相比,MP中各粒径土壤团聚体的有机碳(SOC)、总氮(TN)、硝态氮(NO_(3)^(-)-N)、有效磷(AP)、pH、BG、NAG和ACP均显著提高(P<0.05),但LAP活性的变化不显著。(2)pH、TN、AP、NO_(3)^(-)-N和铵态氮(NH _(4)^(+)-N)均与酶化学计量比呈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关系,而冗余分析(RDA)发现,NO_(3)^(-)-N、SOC和AP的含量是驱动土壤团聚体水解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比产生差异的最主要环境因子(P<0.05)。(3)该研究区域土壤C∶N∶P的酶化学计量比分别是1∶0.86∶0.74,与全球生态系统C∶N∶P酶化学计量比1∶1∶1相偏离,表明该区域的微生物生长代谢容易受到C源限制;MP中大多径级的土壤团聚体C∶N和C∶P酶化学计量比均低于PP,且在<0.25 mm径级中差异显著(P<0.05)。综上认为,固氮树种的引入,不仅能缓解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的C源限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其土壤的N、P限制,为固氮树种在提高桉树人工林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胡磊; 佘冬立; 杨震
    • 摘要: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影响水分入渗和转移、土壤肥力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分析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及其稳定性影响机制,对揭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晋西北朱家川流域内7个坝控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农地)下土壤团聚体为研究对象,利用GIS平台空间分析模块提取样点地形因子,用湿筛法分析水稳性团聚体粒径组成,借助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理化因子对于分形维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晋西北朱家川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异,团聚体稳定性从高到低顺序为:林地>草地>农地。分形维数和小粒径团聚体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大粒径团聚体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处于流域下游的后会沟流域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最低,中游柳树咀沟流域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最优。对土壤团聚体分形维数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有机质含量,其次是海拔高度,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427和-0.229,决策系数分别为0.1680,0.0856。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张铭; 蔡鹏; 吴一超; 高春辉; 刘俊; 黄巧云
    • 摘要: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是微生物分泌到胞外环境的高分子量天然聚合物,其建立了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决定生物膜物理化学特性的关键组分。EPS是细菌生命的基础,为化学反应发生、养分捕获和抵抗环境胁迫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细菌分泌的EPS可以通过自身特性(如黏着性、吸湿性和络合性能等)实现土壤功能增益,如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增强保水持水能力,以及固持重金属等。本文梳理了细菌EPS的土壤生态功能,即充当细胞保护层、调节土壤生物响应、缓解土壤非生物胁迫和改善土壤整体功能,并探讨了土壤中细菌EPS未来研究的着眼点,以期呼吁更多学者关注细菌EPS及其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功能。
    • 肖纳; 莫雪青; 谭许脉; 苏小艳; 颜金柳; 高冠女; 张文; 黄雪蔓; 尤业明
    • 摘要: 复层混交种植的近自然化经营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常用的营林模式之一,但目前其对土壤有机碳(SOC)的积累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仍不明确。为探讨该营林模式对土壤碳组分及其转化的影响,该文选取南亚热带复层混交经营的马尾松近自然林(CP)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相邻未改造的马尾松纯林(PP)作为对照(CK),重点探究异龄复层混交后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有机碳组分、微生物生物量和酶活性等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复层混交后表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高;与PP相比,CP原土和不同粒径土壤团聚体的SOC、高度不稳定有机碳(LOC)、中度不稳定有机碳(IOC)、惰性有机碳(ROC)、土壤碳氮比(C/N)、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MBC和MBN)、微生物呼吸(MR)、β-葡萄糖苷酶(BG)、纤维二糖水解酶(CB)、N-乙酰-葡萄糖苷酶(NAG)和酚氧化酶(PO)均显著提高,而其MBC/MBN和微生物代谢熵(qCO_(2))却显著降低。(2)几乎所有原土和土壤团聚体的SOC、总活性有机碳(LOC+IOC)、ROC和ROC数(RCI)均与MWD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3)SOC及其组分的变化主要来自于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性质和植物性质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而复层混交后导致的凋落物碳氮比(C/N_(LF))和土壤全氮(TN)的显著变化是驱动SOC及其组分发生改变的最关键因子。研究认为,复层混交是一种有效促进马尾松人工林SOC及其稳定性组分形成的近自然经营模式,该研究结果为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质量和稳定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 荣慧; 房焕; 张中彬; 蒋瑀霁; 赵旭; 单军; 彭新华; 孙波; 周虎
    • 摘要: 土壤团聚体在外部和内部因素影响下发生团聚和破碎过程,形成不同大小分布的团聚体。团聚体大小分布的变化会改变土壤孔隙结构,影响各种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过程,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SOC)的周转。选择三种长期施用不同量有机肥的红壤(不施肥,CK;施低量有机肥,LM;施高量有机肥,HM),过不同大小孔径筛(5 mm,S_(5);2 mm,S_(2);0.5 mm,S_(0.5))改变团聚体的大小分布,然后填装土柱(直径2.9 cm、高度4 cm),填装容重为1.3 g·cm^(-3)。利用X射线显微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技术分析土壤的孔隙结构,采用室内培养法测定土壤有机碳矿化量。结果表明,团聚体大小对孔隙结构有极显著的影响。相较于S_(5)和S_(2)处理,S_(0.5)处理土壤的大孔隙度(>16μm)降低了83.0%~93.9%,孔隙连通性降低了95%以上。而S_(5)和S_(2)处理的大孔隙度和孔隙连通性只在HM土壤中有显著差异,在CK和LM土壤中无显著差异。团聚体大小分布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量有显著影响。团聚体破碎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矿化量。在CK土壤中,S_(0.5)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S_(5)和S_(2)分别高64.2%和79.1%;在HM土壤中,S_(0.5)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S_(5)和S_(2)分别高19.3%和14.1%。与之不同的是,在LM土壤中,S_(0.5)的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S_(5)无显著差异,可能是受到孔隙结构的影响。相关分析发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16~30μm孔隙的孔隙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团聚体大小分布的变化改变了土壤的孔隙结构,大团聚体破碎降低了填装土柱的大孔隙度。团聚体破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矿化,一部分原因是释放出了被保护的有机碳。此外,团聚体大小改变导致的孔隙结构变化可能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 徐远慧; 冯璐; 屈媛媛; 李凯; 李梦瑶; 周楠; 徐学选
    • 摘要: 我国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20多年来取得显著成效,为评估退耕还林(草)对土壤性质和入渗性能的改善效果及其内在机理,取黄土丘陵沟壑区农地和退耕年限为5年(C_(5 a))、15年(C_(15 a))和25年(C_(25 a))撂荒草地的0—30 cm土壤测定其水稳性团聚体特征、根系特征和入渗速率等性质,并分析了影响不同撂荒年限草地土壤的入渗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撂荒年限草地有机质含量(SOM)、全氮含量、根系性状均表现为C_(25 a)>C_(15 a)>农地≈C_(5 a);农地0—30 cm土壤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为0.78 mm,几何平均直径(GMD)为0.20 mm,分形维数(D)为2.89,土壤初始入渗率(IIR)和稳定入渗率(SIR)测定结果分别为7.80,2.58 mm/min;5年草地0—30 cm土壤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为2.03 mm,几何平均直径(GMD)为0.62 mm,分形维数(D)为2.73,土壤初始入渗率(IIR)和稳定入渗率(SIR)测定结果分别为6.36,3.21 mm/min;15年草地0—30 cm土壤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为2.25 mm,几何平均直径(GMD)为0.77 mm,分形维数(D)为2.69,土壤初始入渗率(IIR)和稳定入渗率(SIR)测定结果分别为11.12,4.33 mm/min;25年草地0—30 cm土壤大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为2.44 mm,几何平均直径(GMD)为0.93 mm,分形维数(D)为2.64,土壤初始入渗率(IIR)和稳定入渗率(SIR)测定结果分别为13.67,5.93 mm/min;土壤SIR与SOM、容重、>5 mm粒级的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退耕还草对土壤的改善作用随着退耕年限延长而不断增强,因此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加以维护退耕还草的现有成果,并加强对退耕还草初期(5 a)草地的人工干预和管理以兑现其后期潜在的生态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