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迷走神经反射

迷走神经反射

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7247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文献由67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鸣宇、杨桂棠、梁明等。

迷走神经反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7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7247 占比:99.74%

总计:127580篇

迷走神经反射—发文趋势图

迷走神经反射

-研究学者

  • 孙鸣宇
  • 杨桂棠
  • 梁明
  • 王祖禄
  • 金志清
  • 丁明英
  • 张萍
  • 韩雅玲
  • 丁建
  • 于临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单华静; 黄能为
    •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进行高效防治措施的总结。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研究进行调查。本研究以在本院2021年1月—2021年3月就诊并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共挑选出2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献分析得知拔鞘管可能是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原因,因此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实验组130人,对照组110人。对2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实验组在患者进行鞘管拔出时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法对鞘管进行拔出,分析2组患者迷走神经发生反射的几率,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知,2组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几率并不相同,通过差异性分析可知2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在临床上对冠心病进行介入治疗时,拔除鞘管的过程应该加入合理的干预,以减少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几率,增强患者预后。
    • 罗学会; 梅静
    • 摘要: 碘佛醇为第三代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其化学结构能使碘原子及脂溶性苯环被更有效地屏蔽,患者耐受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低[1],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多发生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期间或拔鞘后不久,发生率为3%~5%[2],而经桡动脉穿刺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远低于股动脉穿刺患者[3]。本例患者既往有造影剂碘佛醇用药史,未发生过敏,再次使用碘佛醇进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经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规范化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 李武学; 许长宝; 赵兴华; 郝斌; 王友志; 刘昌伟; 王晓甫
    • 摘要: 迷走神经反射是经皮肾穿刺减压术极少见的并发症,常因重度肾积水减压过快而牵拉支配肾脏的神经主干而诱发,临床表现为烦躁、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呃逆、心率缓慢等迷走神经兴奋的特点,易发生误诊.我们收治了4例重度肾积水经皮肾穿刺减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病例,予监测生命体征、扩容、升压、镇静等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 李玲
    •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并且根据原因提出护理措施解决问题.方法 将我科2017年1月--2020年7月的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3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患者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原因.结果 对36例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因素统计中,心理因素占比41.66%,术前禁食因素占比30.55%,术中出汗因素占比19.44%,疼痛、麻醉因素占比8.33%,(P>0.05),组间数据有差异.结论 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出现的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因素有多种,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分析并且采用护理措施解决,以此来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 邹诗敏; 陈罡
    • 摘要: 1患者资料患者,女,58岁,身高161 cm,体质量60 kg,ASA分级Ⅲ级。因体检胸部CT示左上肺结节,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自述患病以来精神压力较大,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术前血液相关检查结果正常,心脏彩超、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头颅CT、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 杨艳丽; 袁春兰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防范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自2020年1月至12月426例肝衰竭患者共591例次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治疗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分析总结迷走神经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 591例人工肝治疗中,出现57例次迷走神经反射,其中有8例次经升压、扩容等处理无效提前结束治疗,49例次经升压、扩容、阿托品静脉推注后及时缓解,治疗顺利完成.结论 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时会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但及时有效的处理,尤其时阿托品的应用能快速缓解,确保人工肝治疗安全、顺利完成,同时提高护士观察病情及应变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 王帅; 赵佳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患者3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量表评分、疼痛评估量表评分及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1 d的心理状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打留置针及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47%vs 71.53%,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 叶佳盈
    • 摘要: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导致的心脏放血功能减退,由于患者心输出量不足,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 [1] 。心力衰竭会引起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情况下甚至死亡。介入治疗能够扩张狭窄管腔,恢复心输出量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由于多数患者对这一手术了解不足,担心、质疑手术效果,术前情绪过于紧张等,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桡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 [2]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精神紧张,改善生理舒适状况,维持内外平衡,因此,本研究总结了这一护理方式对心力衰竭介入治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任静; 吕顺; 刘凤; 徐芬; 黄永丽; 黄棋; 李彦伶; 唐文豪; 孙鸿燕
    • 摘要: 目的 证实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操作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5月1日有关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8篇RCT文献共2 39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减压开始时间为术后1h,其术后疼痛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2h开始减压(P<0.05,P<0.01),桡动脉闭塞率统计学差异为临界状态(P=0.05),出血、肿胀、麻木、淤斑、水疱及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从术后1h开始减压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桡动脉闭塞有待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 范敏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方法 分析所有病人的病历资料,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床经验与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引起冠脉造影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有精神心理因素5例,疼痛7例,血容量不足5例,空腔脏器受刺激3例.病人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后进行积极治疗护理,症状均可以在15 min内缓解,生命体征于45 min内恢复正常,住院期间未再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结论 根据发生迷走神反射的因素,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症状,从而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