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走神经反射
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3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27247篇;相关期刊206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文献由67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鸣宇、杨桂棠、梁明等。
迷走神经反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7247篇
占比:99.74%
总计:127580篇
迷走神经反射
-研究学者
- 孙鸣宇
- 杨桂棠
- 梁明
- 王祖禄
- 金志清
- 丁明英
- 张萍
- 韩雅玲
- 丁建
- 于临源
- 代伟丽
- 任静
- 侯宗柳
- 光雪峰
- 刘凤
- 刘焕萍
- 卜素玲
- 吕顺
- 唐文豪
- 孙鸿燕
- 张丽红
- 张小勇
- 张建平
- 张振富
- 张玉平
- 张薇
- 徐云
- 徐芬
- 李彦伶
- 李敏
- 李淑芹
- 杨勇
- 柴小艳
- 梅静
- 段丽萍
- 王亚西
- 王会霞
- 王苹
- 盖起明
- 程提龙
- 管晓筠
- 胡天晓
- 胡彩虹
- 贾树英
- 赵伟
- 赵晓东
- 赵燕
- 邓洁
- 邢军
- 邱德刚
-
-
单华静;
黄能为
-
-
摘要:
目的对冠心病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进行高效防治措施的总结。方法本研究采用现况研究进行调查。本研究以在本院2021年1月—2021年3月就诊并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共挑选出2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献分析得知拔鞘管可能是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原因,因此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实验组130人,对照组110人。对2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实验组在患者进行鞘管拔出时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方法对鞘管进行拔出,分析2组患者迷走神经发生反射的几率,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比。结果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可知,2组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几率并不相同,通过差异性分析可知2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建议在临床上对冠心病进行介入治疗时,拔除鞘管的过程应该加入合理的干预,以减少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几率,增强患者预后。
-
-
罗学会;
梅静
-
-
摘要:
碘佛醇为第三代非离子型低渗造影剂,其化学结构能使碘原子及脂溶性苯环被更有效地屏蔽,患者耐受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更低[1],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迷走神经反射多发生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拔鞘期间或拔鞘后不久,发生率为3%~5%[2],而经桡动脉穿刺患者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远低于股动脉穿刺患者[3]。本例患者既往有造影剂碘佛醇用药史,未发生过敏,再次使用碘佛醇进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出现迟发型过敏反应及迷走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经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和规范化护理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
-
李武学;
许长宝;
赵兴华;
郝斌;
王友志;
刘昌伟;
王晓甫
-
-
摘要:
迷走神经反射是经皮肾穿刺减压术极少见的并发症,常因重度肾积水减压过快而牵拉支配肾脏的神经主干而诱发,临床表现为烦躁、大汗淋漓、皮肤湿冷、呃逆、心率缓慢等迷走神经兴奋的特点,易发生误诊.我们收治了4例重度肾积水经皮肾穿刺减压术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病例,予监测生命体征、扩容、升压、镇静等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
-
李玲
-
-
摘要:
目的 分析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原因,并且根据原因提出护理措施解决问题.方法 将我科2017年1月--2020年7月的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36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使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患者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原因.结果 对36例心血管介入手术后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因素统计中,心理因素占比41.66%,术前禁食因素占比30.55%,术中出汗因素占比19.44%,疼痛、麻醉因素占比8.33%,(P>0.05),组间数据有差异.结论 心血管介入手术中患者出现的迷走神经反射引起因素有多种,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分析并且采用护理措施解决,以此来保证患者手术安全.
-
-
邹诗敏;
陈罡
-
-
摘要:
1患者资料患者,女,58岁,身高161 cm,体质量60 kg,ASA分级Ⅲ级。因体检胸部CT示左上肺结节,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术。患者自述患病以来精神压力较大,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术前血液相关检查结果正常,心脏彩超、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头颅CT、腹部B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
-
杨艳丽;
袁春兰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时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防范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科自2020年1月至12月426例肝衰竭患者共591例次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治疗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分析总结迷走神经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结果 591例人工肝治疗中,出现57例次迷走神经反射,其中有8例次经升压、扩容等处理无效提前结束治疗,49例次经升压、扩容、阿托品静脉推注后及时缓解,治疗顺利完成.结论 肝衰竭患者行人工肝治疗时会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但及时有效的处理,尤其时阿托品的应用能快速缓解,确保人工肝治疗安全、顺利完成,同时提高护士观察病情及应变能力,提高护理质量.
-
-
王帅;
赵佳
-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患者325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态量表评分、疼痛评估量表评分及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前1 d的心理状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打留置针及桡动脉穿刺时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47%vs 71.53%,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经桡动脉径路冠脉介入术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
-
叶佳盈
-
-
摘要:
心力衰竭是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导致的心脏放血功能减退,由于患者心输出量不足,机体对氧和营养物质正常需求得不到满足 [1] 。心力衰竭会引起生活质量下降,严重情况下甚至死亡。介入治疗能够扩张狭窄管腔,恢复心输出量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由于多数患者对这一手术了解不足,担心、质疑手术效果,术前情绪过于紧张等,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迷走神经反射、桡动脉痉挛等并发症,影响介入治疗的效果 [2] 。基于放松训练的心理护理能够缓解精神紧张,改善生理舒适状况,维持内外平衡,因此,本研究总结了这一护理方式对心力衰竭介入治疗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
-
任静;
吕顺;
刘凤;
徐芬;
黄永丽;
黄棋;
李彦伶;
唐文豪;
孙鸿燕
-
-
摘要:
目的 证实桡动脉压迫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操作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5月1日有关桡动脉压迫止血器首次减压开始时间对术后并发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8篇RCT文献共2 399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首次减压开始时间为术后1h,其术后疼痛发生率、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2h开始减压(P<0.05,P<0.01),桡动脉闭塞率统计学差异为临界状态(P=0.05),出血、肿胀、麻木、淤斑、水疱及血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桡动脉压迫止血器从术后1h开始减压能明显降低患者疼痛感及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桡动脉闭塞有待更大样本研究证实.
-
-
范敏敏
-
-
摘要:
目的 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方法 分析所有病人的病历资料,探讨冠脉造影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总结临床经验与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引起冠脉造影术后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有精神心理因素5例,疼痛7例,血容量不足5例,空腔脏器受刺激3例.病人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后进行积极治疗护理,症状均可以在15 min内缓解,生命体征于45 min内恢复正常,住院期间未再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结论 根据发生迷走神反射的因素,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症状,从而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
-
-
吴玉营;
赵培华;
丛洪良
- 《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介入治疗中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患者45例,回顾分析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病因素;给予阿托品、多巴胺注射治疗并补充血容量,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导致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因素包括神经紧张(51.1%)、疼痛刺激(24.4%)、手术操作(13.3%)、血容量低(6.7%)、空腔脏器刺激(4.4%),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实施介入手术治疗过程中,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高、影响因素多.加强防治措施、及时识别并进行对症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
-
赵伟
-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13年
-
摘要:
本组行心脏介入手术317例,其中行CAG术182例,PCI术113例,射频消融术12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3例,其中女2例,男1例,年龄50~85岁,术中发生1例,术后拔管发生2例.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意识淡漠、头晕、出汗、疲乏无力、烦躁、血压下降(<90/60mmHg),心率减慢(≤50次/分)等,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对此进行分析,认为术前应给予患者耐心恰当的解释,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心理承受能力。在使用监护仪时要向患者仔细讲解,让患者了解其方法和目的,使其解除后顾之忧。必要时,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安慰和心理支持。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进行心电血压监护,注意患者穿刺肢体的颜色与温度、足背动脉搏动及心率,血压、心律等变化。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自述胸闷、恶心、并伴心率血压改变,应立即通知医生紧急处理。做好拔鞘管的护理,加强基础护理,在患者住院过程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即在住院时,术前术后根据不同患者、不同时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及知识需要的层次等特点,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知识、检查情况、药物知识、饮食与活动、手术过程、术后指导,使患者身心两方面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可减轻或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调动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减少不良心理导致的并发症的发生。
-
-
-
-
高芳;
刘伟;
杨露;
解凤磊
-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第二十次全军麻醉与复苏学学术年会、2018年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通过一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中发生急性左心衰提示临床工作中要注意电解质紊乱及CO2气腹、迷走神经反射对病人可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本院成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常规全麻置入喉罩或气管插管,CO2气腹压力常设置在12-16mmHg,一般手术历时在2小时以内,术中极少发生过急性左心衰.本例患者在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麻醉手术期间发生急性左心衰,且患者为中年女性,无任何基础疾病,心肺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血钾偏低,随然经过抢救处理,患者未留下任何后遗症,但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原因是什么?笔者首先考虑过敏性休克引起的急性左心衰,但综合分析其可能性极小,其次为低血钾、迷走反射及CO2气腹的综合因素,综合分析后,其应该为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原因.
-
-
張華羚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对一例常规每日服用降血压药物Norvasc一颗以控制血压患者,欲行左股骨干内固定手术.通过探讨其完成全身麻醉诱导并置入导尿管後,心电图即显现短暂心跳停止的原因,结果表明心电图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使用Norvasc的病人,虽无法排除在麻醉诱导时发生心跳停止,但文献少有报告,事件发生在Fentanyl使用后约20分钟,血压降低至68/39mmHg时,引致心脏传导系统之灌流压力下降,其时间点相对吻合,故认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乃是造成此事件的主要因素,使用Atropine治疗效果明显。
-
-
張華羚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对一例常规每日服用降血压药物Norvasc一颗以控制血压患者,欲行左股骨干内固定手术.通过探讨其完成全身麻醉诱导并置入导尿管後,心电图即显现短暂心跳停止的原因,结果表明心电图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使用Norvasc的病人,虽无法排除在麻醉诱导时发生心跳停止,但文献少有报告,事件发生在Fentanyl使用后约20分钟,血压降低至68/39mmHg时,引致心脏传导系统之灌流压力下降,其时间点相对吻合,故认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乃是造成此事件的主要因素,使用Atropine治疗效果明显。
-
-
張華羚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对一例常规每日服用降血压药物Norvasc一颗以控制血压患者,欲行左股骨干内固定手术.通过探讨其完成全身麻醉诱导并置入导尿管後,心电图即显现短暂心跳停止的原因,结果表明心电图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使用Norvasc的病人,虽无法排除在麻醉诱导时发生心跳停止,但文献少有报告,事件发生在Fentanyl使用后约20分钟,血压降低至68/39mmHg时,引致心脏传导系统之灌流压力下降,其时间点相对吻合,故认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乃是造成此事件的主要因素,使用Atropine治疗效果明显。
-
-
張華羚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对一例常规每日服用降血压药物Norvasc一颗以控制血压患者,欲行左股骨干内固定手术.通过探讨其完成全身麻醉诱导并置入导尿管後,心电图即显现短暂心跳停止的原因,结果表明心电图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使用Norvasc的病人,虽无法排除在麻醉诱导时发生心跳停止,但文献少有报告,事件发生在Fentanyl使用后约20分钟,血压降低至68/39mmHg时,引致心脏传导系统之灌流压力下降,其时间点相对吻合,故认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乃是造成此事件的主要因素,使用Atropine治疗效果明显。
-
-
張華羚
-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麻醉学专业委员会2014年全国口腔麻醉学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对一例常规每日服用降血压药物Norvasc一颗以控制血压患者,欲行左股骨干内固定手术.通过探讨其完成全身麻醉诱导并置入导尿管後,心电图即显现短暂心跳停止的原因,结果表明心电图有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使用Norvasc的病人,虽无法排除在麻醉诱导时发生心跳停止,但文献少有报告,事件发生在Fentanyl使用后约20分钟,血压降低至68/39mmHg时,引致心脏传导系统之灌流压力下降,其时间点相对吻合,故认为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刺激乃是造成此事件的主要因素,使用Atropine治疗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