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
软基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3年内共计3684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40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251735篇;相关期刊547种,包括西部探矿工程、建材发展导向、建材与装饰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二届华东公路发展研讨会、2007年全国高拱坝及大型地下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经验交流会、2007年湖南科技论坛等;软基的相关文献由647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汉龙、俞元洪、余朝伟等。
软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1735篇
占比:98.95%
总计:254404篇
软基
-研究学者
- 刘汉龙
- 俞元洪
- 余朝伟
- 刘吉福
- 干焕军
- 洪宝宁
- 陈富强
- 姜欢悦
- 沈扬
- 张威
- 高兆福
- 孔纲强
- 张鹏
- 倪祖平
- 刘添俊
- 唐彤芝
- 安关峰
- 张洪彬
- 杨粤黔
- 王武
- 关鑫
- 周龙
- 张国梅
- 张永宏
- 李鹏
- 梁永根
- 王伟
- 王卫东
- 王峰
- 闫澍旺
- 黄腾
- 冯君
- 刘磊
- 孙桢
- 杨靖忠
- 谷峰
- 刘伟
- 刘勇
- 吴关叶
- 宋兵
- 张伟
- 张强
- 张瑶
- 徐少曼
- 徐超
- 李国维
- 李明
- 王晋宝
- 王超
- 田美灵
-
-
吴越江
-
-
摘要:
软基是路基工程施工中常见的地质条件,因其含水量高、透水性差、压缩性高等特点,施工过程中须经加固处理才能满足施工要求。软基加固施工是路基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难点。文章以福建省云平高速公路路基工程为背景,从软基的特点及危害出发,分析碎石桩技术在软基加固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可以为高速公路路基工程施工稳健快速发展助力。
-
-
郭宇轩;
喻雅薇;
朱勇全
-
-
摘要:
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对于城市面貌的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为了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考虑,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必须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需求。而软基加固技术作为道路施工中极其重要的技术之一,需要不断研发并提升技术水平,最大程度确保市政道路的安全性与承载能力。基于此,本文就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
-
谭芳;
李敏;
魏焕卫;
白力源
-
-
摘要:
针对大面积吹填软土地基长期沉降难以预测的问题,使用静态预测模型和动态预测模型,根据现场沉降观测资料,预测某大面积超载预压工程的沉降量,按照预测步长和输入参数个数的不同设置4种预测任务,对比分析原始样本和插值处理后样本在4种预测任务中的模型可靠度。结果表明,动态模型预测可靠度优于静态预测模型,且动态模型单步预测时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性能优于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网络模型,多步预测时LSTM模型预测性能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
-
-
郑国庆;
霍勋
-
-
摘要: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中,软基是工程中最关键的一环,若不能妥善地解决,将会降低高速公路的稳定性,使其强度无法保证。而采用高填方法进行地基处理,能有效地减少地基含水量,提高强度,提高稳定性。为此,本文就高填方工程软基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及建议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提高工程质量和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
-
徐建华;
李军
-
-
摘要: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在珠海地区,尤其是横琴新区,由于较多建筑物设计处于软弱地基上,若不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会不利于结构物的稳定性。笔者所在公司承建的中心沟北片区防洪及景观工程,在位于下村的泵闸进水渠施工项目上,采用了直排式真空预压的工艺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论文以此为例,首先分析了常规真空预压工艺与直排式真空预压工艺的区别,然后对该项工艺、效率和成本进行了详细介绍,最终该工艺对项目施工进度和成本控制效果显著,同时很大程度保障了软弱地基处理的质量效果。
-
-
刘东;
杨绍猛
-
-
摘要:
针对地铁盾构区间上方荷载及变形控制要求,提出一种盾构上方填方道路软基浅层处理方案,结合该方案力学原理,推导出相关计算公式。为了进一步研究路基处理及施工引起的土体及盾构结构变形及受力特点,基于杭州地铁5号线上方施工某城市道路工程实例,对盾构上方道路软基处理及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将分析结果同推导公式计算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
-
陈凤熔
-
-
摘要:
依托实际工程,分析了软土路基的破坏形式、特性及处治方法,通过加固技术的对比,选择水泥搅拌桩法进行软基处理,探讨了其施工工艺,并进行桩基承载力检测。结果表明:采用0.44的水灰比,承载能力可以得到大大提高,单桩承载能力大于1.0MPa,复合桩的承载能力大于140kPa,沉降量小于300mm,软基加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
王旭斌
-
-
摘要:
公路工程建设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建设质量直接影响交通运输效率。公路路基路面设计工作是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其中软土地基对公路工程的稳定安全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概述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分析了几种常见的软基处理技术,以便于为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提供有效参考。
-
-
陈信朋
-
-
摘要:
文章结合广西贺州至巴马高速公路(象州至来宾段)K230+520~K230+880段填土路基基底锰矿尾矿软基处理工程实例,介绍了预应力预制混凝土管桩在软基处理中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并通过全数量管桩施工质量检测,验证了此预应力预制管桩处理方法可很好地解决路基基底承载力不足以及软土地层填方路基的沉降问题,为软土地层地基处理提供参考。
-
-
刘日炜
-
-
摘要:
本文以“228国道乐清乐成至黄华段工程PPP项目”T梁预制场建设为背景,阐述了在软基基础上设计和建设T梁预制场的特点,结合T梁预制场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在软基上建设T梁预制场的关键技术。
-
-
-
汤连生;
张庆华;
中山大学;
廖化荣;
中山大学
- 《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暨2006年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公路建成通车后,软基土受到的附加应力水平随即发生改变,除原来填土路堤静荷载作用外,还受行车动荷载的作用.因此,软基工后沉降应包含静荷载作用和动荷载作用两方面的贡献,这也是导致实际软基工后沉降量通常要大于仅根据静力学理论分析预测的软基工后沉降量的原因所在.本文在综合国内外学者对公路软基工后沉降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路基土在路堤静荷载作用和行车动荷载作用下的不同力学行为特征,探讨路堤静荷载作用与行车动荷载作用在公路软基工后沉降的不同贡献,总结当前公路软基工后沉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公路软基工后沉降的6个组成分量及研究发展趋势.
-
-
-
-
唐彤芝;
袁宏义
- 《第五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
| 2004年
-
摘要:
结合实际工程对水泥土搅拌法处理高含水量软基时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地基土含水量对水泥土强度和成桩质量有重要影响.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软土地基特性,制定合理的配合比和搅拌工艺,以确保水泥土强度和加固效果.
-
-
吴维军
- 《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研究了加筋堤防软基的厚度对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表明:堤防软基加筋具有明显的效果;堤防软基的厚度对加筋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软基较深时,加筋堤防稳定性趋于恒定,变形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对加筋砂垫层的内摩擦角、厚度等性质进行了研究,表明:加筋砂垫层的内摩擦角和厚度对加筋的效果影响较大,在确定砂垫层的参数时,要选用较大的内摩擦角和较厚的砂垫层厚度,提高加筋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