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3323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7篇、会议论文356篇、专利文献43570篇;相关期刊737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黑龙江科技信息等; 相关会议242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全国超软土地基排水固结与加固技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等;地基承载力的相关文献由5818位作者贡献,包括栾茂田、李向群、杨光华等。

地基承载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7 占比:5.64%

会议论文>

论文:356 占比:0.76%

专利文献>

论文:43570 占比:93.59%

总计:46553篇

地基承载力—发文趋势图

地基承载力

-研究学者

  • 栾茂田
  • 李向群
  • 杨光华
  • 李伟
  • 秦会来
  • 闫澍旺
  • 任振甲
  • 刘怡林
  • 刘正保
  • 李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谷城; 郭星宏; 李书兆; 窦宏波; 杨旭; 袁长富; 王忠涛; 于龙
    • 摘要: 以南海北部湾某边际油田开发为例,从地基承载力、在位运动响应、钢材用量等3个关键角度,对2种基础型式的可移动采储平台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垫基础对地基表面平整度要求较高,桩靴基础场地适应性更强;当场地存在薄软泥表层时,沉垫基础须增设裙板抗滑;桩靴基础需要对是否会发生穿刺破坏进行评估;沉垫基础平台在位运动性能优于桩靴基础平台;桩靴基础平台用钢量小于沉垫基础平台。在可移动采储平台基础选型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具体油田参数和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
    • 罗通; 袁万富
    • 摘要: 等效净极限压力计算是基础稳定性计算的关键,在以往法标项目中,无论是桩基还是扩基计算,在运用规范时往往存在误区,或直接把有效极限压力当成等效净极限压力,或人为限定等效净极限压力限值,导致计算结果不精确。鉴于此,文章结合刚果布三号国道NIARA大桥扩大基础施工图设计详细解析等效净极限压力的计算方法,继而完成扩大基础稳定性验算,为今后参与法标项目桥梁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法标对桥梁的地质勘察可通过旁压孔的原位测试旁压试验来获取极限压力,然后根据有效极限压力和对应的旁压模量采用法标下部基础计算规范求解出等效净极限压力,再通过等效净极限压力进行基础稳定验算。
    • 朱建勋
    • 摘要: 在水泥加固地基土的基础上,结合高有机质泥炭土的特性,分别采用黏土浆液改良后施作两重管高压旋喷加固、水泥-石膏浆液改良后施作两重管高压旋喷加固及直接施作旋喷桩加固三种方案进行现场试桩,结果发现:水泥-石膏浆液改良后施作两重管高压旋喷加固土芯样完整呈柱状,胶结性好,抗压强度达1 MPa以上固化效果最好,黏土浆液改良后施作两重管高压旋喷加固效果次之,直接施作旋喷桩加固土体的效果最差。在考虑工程经济性的情况下确定最佳改良方案,并将其运用到昆明轨道交通2号线二期工程广福路站地基泥炭土层加固,测得加固区桩身质量及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 陈海雄; 刘龙武; 张健; 姚木; 王涛
    • 摘要: 针对某项目地基土体软化、外运土方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软土地基固化技术。该技术利用现场软土作为回填土料,通过第1次原位掺入石灰、第2次掺入水泥使其砂化、第3次掺入水泥和水玻璃压实硬化,使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
    • 毕程敏
    • 摘要: 结合例题,针对地下水对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5种工况的计算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对工程设计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 覃震林
    • 摘要: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以UU试验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存在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问题,本文建议将一倍基宽深度内划分几个力学亚层,按各亚层的实际受力对试样进行加压,并将各亚层的c、Φ值按厚度加权平均得到的标准值作为承载力计算参数更合理。
    • 崔飞; 杨以亮
    • 摘要: 准确计算岩土工程中地基承载力值是一项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计算地基承载力往往采用现场试验和经验方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并且需要深宽修正后得到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同行业规范中,地基承载力计算各有差别,本文通过对各行业规范中浅基础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汇总和分析,总结经验供同行学习讨论。
    • 杨光华
    • 摘要: 地基承载力是土力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土力学创立近百年还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难题。目前认为确定地基承载力最可靠的方法是压板载荷试验,但压板载荷试验存在尺寸效应,其确定的地基承载力一般只保证地基的强度要求,并不能保证实际基础的变形要求。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际基础的荷载沉降p-s曲线来确定地基的承载力,由实际基础的p-s曲线可以同时获得满足强度和变形双控要求的地基承载力,这就必须要解决实际基础的p-s曲线的计算问题。压板载荷试验是最接近基础实际受力状态的试验,探索通过压板载荷试验的p-s曲线去计算实际基础的荷载沉降p-s曲线的方法是解决的途径。文中分析了直接用压板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的不足和困难,通过假设压板试验的p-s曲线符合双曲线,则可由压板试验的p-s曲线确定土层的初始切线模量E0和地基的强度指标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在已知土层的变形和强度指标参数E0、c、Φ后,即可用切线模量法计算实际基础的荷载沉降p-s曲线,为破解地基承载力确定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 陈飞宇; 董利飞; 王苗; 王凡顺
    • 摘要: 地基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其承载力计算和预测十分关键,决定着建筑工程上部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实现小数据量、短周期、较高精度的地基承载力预测。本研究提出以地基静载试验数据为依据,利用灰色模型进行计算,结合马尔科夫优化,建立灰色马尔科夫预测模型,预测固定荷载作用下的地基沉降,进而明确相应沉降下的基地承载力。同时,将该模型与传统的灰色GM(1,1)模型、指数曲线拟合模型进行对比,分析3种模型的优劣。结果表明,案例一中,静载试验下的地基承载能力完好,灰色马尔科夫模型、GM(1,1)模型、指数曲线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依次为1.55%,3.80%,10.22%,灰色马尔科夫模型精度最高,更契合地基静载试验,能准确有效地明确地基承载力;案例二中,地基在静载试验下发生破坏,破坏前灰色马尔科夫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5%,预测效果良好。破坏时,地基沉降迅速增加,加载点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出现异常,骤增至26.29%,以此可判断破坏前一级加载序列荷载为该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运用此模型指导地基静载试验,在保障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相邻试验点可以适当减少静载试验次数,节约工程施工成本,为信息化地基静载试验提供一个新的计算工具。
    • 刘斌; 杨重阳
    • 摘要: 针对局部锚梁支架稳定性问题,基于支架结构稳定性基本理论建立了锚梁支架局部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根据有限元模拟结果,考虑悬索桥结构受力非线性问题,分别对东岸、西岸和主梁支架结构应力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不同部位的支架进行了屈曲稳定性、整体及局部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分析。研究结果对类似非对称式自锚式悬索桥的施工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