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车辆悬架

车辆悬架

车辆悬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296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340071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振动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2009年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自动化及仪表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等;车辆悬架的相关文献由220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农、汪若尘、陈龙等。

车辆悬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40071 占比:99.97%

总计:340164篇

车辆悬架—发文趋势图

车辆悬架

-研究学者

  • 张农
  • 汪若尘
  • 陈龙
  • S.D.诺布尔
  • 井上博文
  • 杨晓峰
  • 沈钰杰
  • 王立夫
  • G·格雷科
  • P·A·孔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晋伟; 胡晓燕
    • 摘要: 分布式电驱动车辆簧下质量增加导致车辆垂向振动特性发生改变,同时路面激励引起的电机定转子间不平衡径向力使垂向性能进一步恶化,提出了一种带有轮内减振机构的纯电动车振动系统优化及控制方法。建立带有动力吸振器的四分之一轮毂电机悬架模型及开关磁阻电机不平衡径向力模型。考虑典型路面激励对垂向性能及电机气隙的影响,基于布谷优化提出了一种动力吸振器与悬架参数的优化匹配方法。在优化匹配的基础上将悬架和吸振器减振器作为半主动控制装置实现轮毂电机悬架系统的混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及控制方法能有效提升车辆舒适性和操稳性。
    • 秦博男; 杨珏; 罗维东; 张文明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可回收车辆振动能量的新型液电式互联馈能悬架系统(Energy-harvesting hydraulically interconnected suspension,EH-HIS),并对其垂向、侧倾、俯仰工作模式进行了原理分析.基于系统流量关系和压降原理建立了液电式互联馈能悬架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台架试验对仿真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谐波激励下的仿真测试,对系统的阻尼特性与馈能特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液电式互联馈能悬架的阻尼特性具备非对称性和可调节性,可以满足大部分乘用车辆的许用范围.当负载电阻从5Ω增加到25Ω时,相应的等效阻尼系数从7558 N·s·m^(-1)降低至3134 N·s·m^(-1).馈能特性分析显示当负载电阻等于电机内阻时,系统馈能功率将达到最高值,在频率2 Hz振幅30 mm的激励下,系统平均馈能功率可以达到875.9 W.
    • 董明丰
    • 摘要: 文章以1/4车辆悬架为研究对象,根据动力学原理建立车辆被动和主动悬架二自由度振动模型的微分方程。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路面激励模型和车辆二自由度悬架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对比分析了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对于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车轮动载荷等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主动悬架能更好地降低车身加速度,平顺性能优于被动悬架系统。研究主动悬架系统对于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周冉; 阎明印; 李华辰; 孙凤
    • 摘要: 针对现有馈能悬架安全性低、结构复杂的缺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磁力悬架.通过对二自由度1/4悬架系统进行数学建模和实验研究,分析簧载质量、悬架刚度和轮胎刚度对磁力悬架馈能特性的影响.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在频率6 Hz和幅值4 mm的输入激励下磁力悬架的最大输出瞬时电压值达到16 V,磁力悬架输出电压与悬架刚度的变化成反比,与轮胎刚度的变化成正比,且馈能数学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在保证车辆行驶安全的前提下,磁力悬架可以通过改变悬架系统参数来优化其馈能效果.
    • 孙家正; 周长城; 张云山; 于曰伟
    • 摘要: 针对前期研究仅通过主簧端点挠度及曲率对主副簧间隙近似设计,且未考虑截面倒角的影响的问题,基于倒角截面板簧和等效截面板簧的刚度及截面惯性矩相等,建立倒角截面板簧等效宽度计算式。根据悬架偏频确定接触载荷,利用莫尔积分计算根部至接触位置段单片主簧在单位载荷下的挠度,再由挠度、刚度及接触载荷的关系,建立主簧在接触位置的挠度解析计算式,计算截面倒角式主副簧的最大应力并分析间隙对其影响。通过实例设计、ANSYS仿真和试验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相同接触载荷下,文中考虑截面倒角的方法与试验结果相对偏差为2.48%,比传统方法的相对偏差减小11.49%,比未考虑截面倒角的相对偏差减小4.67%。所提出的考虑截面倒角的方法可为截面倒角式主副簧的间隙设计、调整及强度校核提供参考。
    • 魏振鲁; 修霞; 庄新颖
    • 摘要: 车辆油气悬架系统是决定车辆行驶过程中平顺性,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提供操作稳定性.油气弹簧是汽车油气悬架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对油气弹簧进行系统分析时,对于提高自主研发油气弹簧的能力并且改善油弹簧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设计对油气弹簧平衡悬架的特点,油气弹簧及平衡悬架的结构和设计研究方法进行阐述.
    • 魏振鲁; 修霞; 庄新颖
    • 摘要: 车辆油气悬架系统是决定车辆行驶过程中平顺性,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提供操作稳定性。油气弹簧是汽车油气悬架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对油气弹簧进行系统分析时,对于提高自主研发油气弹簧的能力并且改善油弹簧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设计对油气弹簧平衡悬架的特点,油气弹簧及平衡悬架的结构和设计研究方法进行阐述。
    • 李刚; 顾瑞恒; 徐荣霞; 胡国良; 欧阳娜; 徐明
    • 摘要: 为提升车辆行驶舒适性,提出一种半主动悬架模糊LQG(Linear-quadratic-Gaussian control)控制策略.对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 Damper,MRD)进行力学特性测试,并建立改进双曲正切模型,利用试验数据采用遗传算法对力学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从而得到可以用于准确描述MRD非线性特性的数学模型.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设计模糊LQG控制策略,在正弦激励及随机路面激励条件下进行数值仿真,根据车身加速度、悬架动挠度及轮胎动载荷3个指标进行性能评价.与被动悬架控制和模糊控制效果相比,结果表明,模糊LQG控制策略使半主动悬架各评价指标的均方根值均明显降低,基于模糊LQG控制的半主动悬架具有更好的减振性能,能有效提升悬架性能.
    • 杨林; 于曰伟; 周长城; 郑伟
    • 摘要: 为进一步提高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的分析、设计精度,分析了叶片曲率对其力学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际结构特征建立了考虑叶片曲率影响的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上、下表面曲线的构造方法,进而利用SolidWorks软件搭建了其三维仿真模型,并利用台架试验对该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叶片曲率对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叶片向上弯曲时,随着曲率的增大,少片簧的刚度逐渐减小,应力逐渐增大;叶片向下弯曲时,随着曲率的增大,少片簧的刚度逐渐增大,应力逐渐减小.
    • 王戎; 王铁; 赵震; 李蒙
    • 摘要: 针对当前车辆悬架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存在能量密度小,振动能量消耗大和能量回收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压电式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建立压电式能量回收装置的压电发电模型和转子动力学模型,将其加入到传统二自由度车辆模型中,并引入惯性质量和能量转化部件作用力,最终完成双质量二自由度的悬架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同时讨论了车辆速度、压电回收装置尺寸、道路等级等因素对发电功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所设计的能量回收装置最高可以实现332.4W的功率回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