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战略
语言战略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30篇,主要集中在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语言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404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江汉学术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4世界语言大会、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等;语言战略的相关文献由120位作者贡献,包括沈骑、王亚蓝、王辉等。
语言战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404篇
占比:98.02%
总计:11634篇
语言战略
-研究学者
- 沈骑
- 王亚蓝
- 王辉
- 魏晖
- 于光
- 伍轶
- 刘曦绯
- 刘芳
- 吕生禄
- 夏天
- 张钰浠
- 张黎
- 方燕
- 李艳红
- 李长亮
- 王晓梅
- 王铭玉
- 秦志朋
- 赵世举
- 赵耀
- 邹培
- 雷明
- 黄德宽
- Huang Dekuan
-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课题组
- 何娟
- 侯黎强
- 冉夷侨
- 凌德祥
- 刁晏斌
- 刘忆芬
- 刘莉
- 刘菲
- 卞可薇
- 吴先泽
- 吴玉青
- 吴辰禧
- 周云龙
- 周庆生
- 周明朗
- 周殿生
- 夏天2
- 孙渝红
- 孟广洁2
- 宋立超
- 尹小荣
- 崔智颖
- 崔萌1
- 庄初升
- 张之宁
-
-
庄初升
-
-
摘要:
闽、粤、客方言是中国南方的三大方言,近数百年来随着离乡的华人而播迁境外,成为海内外华人社区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是极为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闽、粤、客方言的实际应用还经常与国家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特别值得关注,如学理层面大陆与台港澳地区方言的源流关系。闽、粤、客方言作为大类方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尽管没有整体消亡之虞,但是边界方言的濒危境况以及包括广州、潮州、厦门、漳州、泉州、梅州这类权威方言城市在内的方言核心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方言衰变迹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当前我们要从语言生态的角度更加积极稳妥地保护闽、粤、客方言的语言安全,长久有效地维持大陆与台港澳地区同声同气的语言文化联系。对闽、粤、客方言加强保护传承和维持其语言活力在中国的语言战略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加强科学的社会规划;建立“从娃娃抓起”的方言母语传承体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言保护合力;将三大方言保护纳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统筹管理和专门保护。
-
-
张巨武
-
-
摘要:
在当今中国高水平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语言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基于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和语言战略的相关研究,从提升语言政策和规划的战略高度、组建语言战略领导和研究机构、加强语言政策和法规建设、汉语国际教育和外语教育两手抓及掌控国际话语权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我国语言战略发展规划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语言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独特作用。
-
-
钟晨音;
谢舒婕
-
-
摘要:
爱尔兰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具历史影响的书面语言之一,是爱尔兰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对爱尔兰民族的身份构建、文化认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爱尔兰于1922年独立后,便把振兴爱尔兰语作为民族独立的一个重要标志.2010年,爱尔兰教育和技能部发布了《2010—2030年爱尔兰语20年战略》,提出了传承与振兴爱尔兰语的愿景.在过去的10年里,爱尔兰政府构建了振兴爱尔兰语的目标框架与评估体系,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行沉浸式教育,强化政府、学校、社区、服务机构在爱尔兰语学习、推广中的合作,并不断尝试以数字技术和媒体资源为爱尔兰语的学习、推广与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
-
董希骁
-
-
摘要:
本文介绍了罗马尼亚通用语言——罗马尼亚语的国际拓展情况,并基于文秋芳2019年提出的国家语言能力理论框架,运用“覆盖面”“一致性”“影响力”三项指标对其加以评价。研究发现,罗马尼亚在境外推广罗马尼亚语时,特别注重其作为罗裔侨民母语的属性,同时兼顾针对外国人的罗语教学。相关机构善于通过跨部门协调机制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对我国开展此类工作具有参鉴意义。
-
-
-
雷明;
赵耀;
刘曦绯;
邹培
-
-
摘要:
我国现今仍未脱贫的人口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情况复杂的地区.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语言文字扶贫工作应作出战略调整.从"宏观推普"和"微观推普"两个维度,展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广研究,有利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现.加快推普属于"五个一批"脱贫方式中教育扶贫的范畴,能加速走完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语言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源,与经济地位和劳动收入显著相关;普通话水平对农村地区个人收入和地方收入有正面影响;普通话有利于构成民族稳定语言共同体.现阶段我国建立了从国家部委到地方基层的语言扶贫制度,落实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语言公共教育和语言产业的"多元一体"的语言扶贫方略,形成教育与培训、资源开发与建设、制度保障与兜底的三个运作核心.让普通话推广活动融入各项扶贫战略之中,最终实现对贫困地区人口的语言赋能,利用语言红利,发展语言经济产业,发掘语言资源的经济潜能,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大价值.
-
-
郑淞允;
吴辰禧
-
-
摘要:
本文对Simone E.Pfenninger和Judit Navracsics两位学者编著的《应用语言学研究前景》一书进行评介。该书汇总了应用语言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指明了其未来研究方向。我们对本书的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引入应用语言学中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新技术,最后对该书进行述评。
-
-
-
雷明;
赵耀;
刘曦绯;
邹培
-
-
摘要:
我国现今仍未脱贫的人口多分布在少数民族语言或汉语方言情况复杂的地区。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语言文字扶贫工作应作出战略调整。从"宏观推普"和"微观推普"两个维度,展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和推广研究,有利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现。加快推普属于"五个一批"脱贫方式中教育扶贫的范畴,能加速走完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语言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源,与经济地位和劳动收入显著相关;普通话水平对农村地区个人收入和地方收入有正面影响;普通话有利于构成民族稳定语言共同体。现阶段我国建立了从国家部委到地方基层的语言扶贫制度,落实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语言公共教育和语言产业的"多元一体"的语言扶贫方略,形成教育与培训、资源开发与建设、制度保障与兜底的三个运作核心。让普通话推广活动融入各项扶贫战略之中,最终实现对贫困地区人口的语言赋能,利用语言红利,发展语言经济产业,发掘语言资源的经济潜能,为经济建设创造更大价值。
-
-
伍轶;
方燕
-
-
摘要:
语言战略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语言战略的梳理和认识,分析和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所应包含的语言战略的价值取向,以国家战略为依托,以社会实际发展为依据,以促进、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为己任,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学科价值。具体从国家利益的四个方面,即政治利益、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分析和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所应承载的语言战略价值取向。
-
-
Huang Dekuan;
黄德宽
- 《2014世界语言大会》
| 2014年
-
摘要:
全球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正在异常快速地改变着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而提升语言能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行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提升语言能力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语言能力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基础性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应立足国情和语言教育的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国家语言战略,科学规划外语教育,持之以恒地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高各民族人民的语言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坚固的基础。
-
-
吴玉青
-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T恤作为一种来自于西方文化的视觉现象,在全球范围内表现得异常活跃,成为当代人类艺术设计领域在图像表现层面上最令人注目的风景线.然而,将此带有充满时尚特色的文化现象置于当代设计领域进行思考,会使与"低碳"这一充满"绿色"设计观念的环保命题紧密相连.探索当代T恤设计文化的"低碳"效应,主要在于明了三种战略思想:①材料的原生态选择;②天然的染料呈色;③图像"低碳"观念的建立与传达.运用这一战略思想发挥T恤"低碳"语言的文化功能,不仅能更有效地促进T恤文化在当代设计领域产生超越一般图像意义的审美价值,而且,对T恤视觉艺术将会充满更加健康、时尚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