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4世界语言大会
2014世界语言大会

2014世界语言大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14-06-05

主办单位: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国委员会

会议文集:2014世界语言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作为一个非政府组织,人们的目的是促进教育的发展,并和其他合作者共同创造有效的教学方法.希望借助多媒体学习等吸引和方便更多的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年轻人能借助手机随时参与学习.他们能自定主题,免费试用具有兼容性的各类课程,其渐进式的课文编排和开放便捷的学习技术环境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一自主学习和参与学习相结合的大众教育模式在自主学习传播、资源共享、多样化主题适合所有不同程度学习者、完全免费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 摘要:中国语言教育界对语言能力高低的关注多于对语言能力种类的关注.实际上,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无论是个人的语言能力,还是国家的语言能力需求,都存在着很大的多样性.中国的语言能力至少可以分为:汉语群体使用通用语言即普通话的能力,汉语群体使用通用文字和规范书面语的能力,外语能力,少数民族的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文言文或古代文献阅读能力等九类。分析显示中国的语言能力相当多样,有居于核心地位的,如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也有存在于局部使用领域的。语言教育的体系设计、教育内容和手段方法的创新,都必须建立在对语言能力多样性的充分认识和兼顾的基础上,最终体现为突出核心和重点、兼顾局部需求的多样化的语言教育体系。
  • 摘要:信息时代的语言教育方式,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之外,呈现两大特征:第一,互联网成为远程教育的媒质,使教育实施的场合无限扩大;第二,随之而来的是典籍的数字化和电子书,成为纸质教材与阅读物同用的教材与参考书.这使人们对电脑工具的依赖百倍增加,以致忽略了语言教育的文化要素.rn 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不是一般地、被动地记录汉语,而是直接参与了汉语词汇的孽生与繁衍:汉字是自源文字,形体构造的取象是中华文化的再现,汉字的形体不但是音与义的载体,更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汉语词汇意义的证实和意义的分解必须依赖汉字构造的分析;汉语是形态很少的单音节词根语,分辨同音词是汉字的重要职能。基于以上三点,汉字不但是汉语教育的要素之一,在某种意义上,还是汉语教育的基石。rn 不论在汉语、汉字的母语教育中,还是在汉语、汉字的国际传播中,任意编造汉字的字理,毫无根据、违背历史地联系字形与语义,成为当今语言教学中的一大弊病。所以,汉字与汉语同步教育的实施,必须首先解决汉字基础科学的普及与传播。汉字的构造、汉字的识读和书写,都有历史形成的规律,是科学,不是游戏。
  • 摘要: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语文权益的实现能帮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美好生活.中国有2000多万听障人士和1700多万视障人士.手语是听障人士交流的工具之一,盲文是视障人士使用的特殊文字符号.手语、盲文是国家语言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盲文、手语的研究、规范和推广是保障视障、听障人士语言文字权益的一件大事.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等国际文件对此也做出明确规定.目前,中国残联正会同教育部、国家语委抓紧研究编制《国家盲文、手语规范化行动计划(2014-2020年)》,进一步把国家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此,建议:政府各项语言文字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应将保护视障、听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语文权益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实现公平、无障碍地语文运用和信息交流。教育部门和教育机构要在保障视障、听障人士获得适合他们所必需的语文能力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要承认并支持盲文、手语的学习和使用。支持公立机构和专业组织开展手语翻译和盲文服务,并将其作为政府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之一。公共媒体和网络要成为维护视障、听障人士公平和无障碍地获得语文信息、提升语文能力、进行语文交流的重要阵地。引导和鼓励视障、听障人士积极参加政府语文政策的制定和盲文、手语的研究、规范和推广。加强地区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和成果,更好地服务于视障、听障人士语文权益的实现。
  • 摘要:只有对国民进行素质教育才能开发人类在各领域的能力和生产力,进而促进一个国家的发展.任何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都要有良好的教育政策和规划,才能创造一个适当的环境来广泛开展语言教育创新,而尼日利亚语言教育面临的诸多挑战则是语言教育缺乏创新的结果.目前,全球语言教学新趋势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作不同的认知:多媒体语言教学方法和个人语言教学方法。多媒体语言教学方法包括视频会议、数字文本和电子书、基于数字游戏的学习、视听材料和思维导图;个人语言教学方法包括幽默和自测测试。观察到了上述有效促进语言教学的创新方法都是面向计算机技术的,它们必须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而尼日利亚的现状是,目前很多老师都不会使用电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教师缺乏必要的培训,也缺乏对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同时缺乏政府提供的激励措施和先进设备。提出的解决办法是,增加教育投入、招聘新老师和尽量留住现有师资。
  • 摘要: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亚马逊美洲印第安各部落提交了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各个国家随即将对印第安人的教育纳入到各自的国家教育计划中.这包括胡鲁亚河-普鲁斯河盆地(巴西-秘鲁)使用帕诺语系卡什语的大约8000名印第安人,以及三地边界(巴西-苏里南-法属圭亚那)使用加勒比语系瓦亚纳语的约2000名印第安人.为了完成此项工作,各国展开了双语教师培训。但是,双语培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是:双语学校要从母语扫盲过渡到利用国家通用语言授课,跨度太大;学生要用两种语言进行阅读和书写,教学效果不明显;母语扫盲的字母发音必须取自国家通用语言,造成言文不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元语言教学方法被引入,具体措施包括:给学校老师编写母语教学课本;统一语音体系;学习书写规则;掌握语言学术语;编写双语字典。针对元语言教学,需要研究的诸多课题包括:双语字典、语言本体以及单语言字典的多语释义。这就要求对这些印第安语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根据文化逻辑积极编写教材、出版教材,尽量使教材有趣味性,并辅之以歌曲和单语化。
  • 摘要:有学者认为,语言或可能成为权力不平等关系的根源,因此,只有致力于建立公正的语言政策,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非洲有超过人口总数50%(约13300万人)的年轻人不通晓外语或官方语言;缺乏机械、设备、工业或服务支持;国家交通、电力、供水、卫生、空海港等设施不完善;通信系统不稳定。上述原因造成了收入、教育、医疗方面以及工作机会方面的不平等。因此,在非洲不注重语言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看来,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主导了非洲经济语言,这已经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瓶颈。可持续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和活力。非洲应当以经济发展获得成功的多语言国家为榜样,提高全民识字率,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鼓励大众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乐学者学,愿劳者劳,实行以大众实际交流情境为基础的语言教育,大幅提升国民语言能力,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摘要:不同语言的异彩纷呈,折射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共通性。在这同一时空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人类的伟大创造,语言在推动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且语言是人类文明代代相传的载体,是打开沟通理解之门的钥匙,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60多年来,中国语言文字事业与经济社会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取得了显著成就,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总之,经过不懈努力,中国语言文字事业稳步发展,国民语言能力大幅提升,促进了人际沟通、知识传播与文化繁荣,为生产要素流动、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与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支撑,极大增进了亿万人民的福社。面向未来,人类以何种态度、何种方式对待语言能力提升,对世界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提出:第一,促进人类语言文化成果交流互鉴。第二,重视和加强语言文化教育。第三,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性研究。第四,加强语言文字的法律保障。第五,积极推进语言文字的国际合作交流,加强多语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
  • 摘要:目前的情况是,双方乃至多方交往的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商品、古迹、景致和食品,意欲了解他者人文、信仰和伦理的不多。出现这种情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今天是一个物质第一、精神被忽略的时代;物质的东西直接刺激人的感官,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就语言的运用而言,有关日常生活所涉及的物质和技术的语言,在不同语言间的对应比人文的,尤其是关于信仰、伦理的,要简单得多,虽然句子结构之间的对应也是极为麻烦的事。这对语言事业是一个新的挑战。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出现并且应该强调的,是文化的多元性,而后者就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精神领域概念的表达。在这一领域,句子结构和修辞的差异反而退到了第二位。rn 对话是不同文化间消除误解与隔阂、取得共识的最主要的手段,“对话”已经成为世界哲学界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哲学家们有意无意地把语言的沟通作为构建人类共同伦理或新人文主义必须解决的前提。rn 数百年来,欧洲人一直步把伊斯兰教、伊斯兰和伊斯兰主义作为同义词或同源专有名词的变异。重新审视文化间对话的全部词汇并对其进行概念批评,这是为名副其实的和平文化创造重要条件。这种和平文化的基础是合作者间真正的对话。rn 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一人多语(含本民族方言、本国其他民族语)的现象会越来越多,社会如何满足这种需求?与此相伴的一个重要趋向是作为文化的符号,记载着不同民族或地区历史的少数民族语言、方言和人数较少的国家(例如马尔代夫)的语言,呈现出迅速衰落的迹象.为了填平国际和人际的鸿沟,首先受到挑战的将是语言政策、语言教育和语言技术;首要的任务是说服各国政府采取足够的措施,说服具有经济和技术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到搭建语言之桥的工程中来。rn 人民的团结是战胜邪恶的最有力的武器。要团结,就要了解他者之心,扩大自己和他者的视野,大家一起从对物质的迷恋中解脱出来;要了解他者的心,就要无障碍地交流;要无障碍地交流,就需要提高语言能力;要提高语言能力,就需要行动,而且不限于各国自己内部的行动。这是一个基于理性的因果逻辑链,而从事有关语言事业的人、各国政府和专家,则处于这一链条的终端。
  • 摘要:地缘政治本身是一个跨学科问题,因此只有通过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紧密合作才能真正做好研究工作。地缘文化(当地文化)是居住在特定区域的人不同于其他人群的历史、文化、宗教、群体构成、传统、思想、价值观和语言等构成的,其发展史表明由于有特定的传统文化,成员都是某一语言文化的成员,该地缘文化社团明显与他人有所不同。对俄罗斯文化成系统的特点的定义有其独特的本质。大家或许知道,我国一直处于东西交界的独特地理位置,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独特的社团,在这里有着不同宗教背景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俄罗斯最典型的特点是它作为历史上不断扩张的共居社区。这样的社区有唯一的生活方式、道德规范、价值观和共同的语言—俄语。rn 俄罗斯可以被称为独立的“俄罗斯文明”。因为它是一个独立、独特、原汁原味的欧亚文化和文明。不同的文化要素在这里融为一体,不同的文明之流在这里交汇,有机地融入其中。俄罗斯人,作为多民族的代表,拥有双重身份:他们感觉自己一方面是多民族国家的公民,一方面是某一民族和宗教的一员。这样的双重身份是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的前提。因此,国家发展的多民族趋势是培育人才的关键要素,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培养任何领域人才的关键要素。rn 双方领导人强调两国在全球和区域事务中享有优先权,普京总统的中国之行及其与习主席的会晤已经推动了俄中两国语言的相互学习。在跨学科基础上培养创新语言人才,为全球发展过程的地缘政治的决定因素奠定了基础。rn 俄罗斯现任领导人为我国选择了改革这一道路:通过西方和俄罗斯的科技,在不大幅改变国家机制和文化认同的情况下进行“突破式”现代化。相信这种改革方式和创新语言人才的培养方式可以用俄罗斯东正教会的现代化认知地图来审视。莫斯科及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基里尔认为,现代化是一项道德需要,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寻找国内动力和进步性改革的基础克服社会公正的问题。
  • 摘要:对于身患残疾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有些人很幸运,不需要任何资格就能上学.残疾人受的教育越多,他们与同龄正常人之间的差距就越小.换句话说,教育正好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提高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所以,设想一下,没有任何入学资格,是年轻的聋人与健听人相比的巨大差异.rn 现在面临的事实是,那些人发展其智力的机会被剥夺,不幸的结果是导致这部分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变得渺茫,因为一个学生至少需要掌握一到两门外语才能有机会进入高校。所以,任何关于能否获得语言学习的决定对残疾人最终都具有真正的负面影响。当然,这种观点并不完全正确,一些国家把有这种特定兴趣的盲人培训成了笔译员和口译员。在一些国家,手语被视作现代外语的一种,它对于有诵读困难、阅读困难或失聪学生来说非常有用。手语也有不同的语系,但它们不属于有声语言的语系。它们的历史基础各不相同。它们只是约定俗成的口语。它们是实际的语言,在很久以前,是由聋人社会而不是教育家们集体创造的,其产生肯定要比对失聪儿童的教育要早。rn 回到《残疾人权利公约》,联合国从残疾人权利出发制定的公约。在平等的基础上,残疾人有权与其他人一样,需获得认可和支持他们的特定文化和语言身份,包括手语和聋人文化。在这里,少数群体语言获得了认可和支持,手语也一样获得认可和支持,聋人文化也当如此。有时人们说聋人在语言上不能独立,因为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不被正常人认可。rn 实际上,手语为人们对语言政策的思考贡献良多。人们的态度决定了教育的提供,专业人士实际上正是按照《残疾人权利公约》要求的那样,承继了这种认知,并推动了交际语言和文化的提升。
  •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拥有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多方言的国家.从中国语言国情出发,提高国民语言能力,首要是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民族语言能力、方言能力和外语能力也是重要的语言能力.多语能力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交往的产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文化繁荣、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需要.rn 从国家语言政策和规划的层面,需要从语言资源的角度来看待国家的语言、方言以及外来语,妥善处理语言主体性和语言多样化的关系,发挥语言在国家和平发展和走向世界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当前语言能力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的需要。首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不高。其次是民族语言能力和方言能力不足。再次是中国的国家外语能力与世界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rn 为此,提出不仅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还要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也要加强语言资源建设。并且提升语言服务水平。以及开展社会语言生活状况跟踪监测与引导。和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 摘要:全球化作为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正在异常快速地改变着当今世界.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语言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而提升语言能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行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提升语言能力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语言能力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着基础性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应立足国情和语言教育的实际,抓紧研究制定国家语言战略,科学规划外语教育,持之以恒地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全面提高各民族人民的语言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坚固的基础。
  • 摘要:随着中国翻译市场的快速成长,已经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翻译本科专业,159所高校开设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今年还将有大约40所高校也增设这个专业。在中国,外语和翻译学习将会继续发展,因为人们意识到,多一门语言就多一个思路,就业就多一个机会,成功就多一个渠道。然而,还有比经济生存与发展更加深刻的东西。在每一个字母和文字后面,都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文化传统。要真正理解一个民族为什么那样想、那样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学习其语言。rn 国际翻译界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选择把自己的母语翻译成外语,那就是选错了职业,因为最能有效发挥自己语言能力的办法是把外语翻译成母语。然而,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而且今后很长时期,中译外还将以中国人为主。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有更多的外国人从事中译外。可以肯定地说,学习中文和会使用中文的外国朋友在中外交流方面将有更多的机会发挥作用。rn 一种理想的局面是,能建立某种机制,让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们能够坐在一起探讨如何把各自国家的基本国情、方针和政策传达给他国受众。这将减少误会和怀疑,增进理解和互信。只有当人们能够真正理解对方的意图时,才能建设一个对利益枚关方都有益的稳定和平的世界。对于从事语言教育国际合作的人们来说,这才是人们所追求的全球化。
  • 摘要:语言是人们交流不可缺失的媒介.文字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有助于人们交流信息和思想.在全球化时代,先进的通信技术和现代的智能设备进一步压缩了人们之间的物理距离.然而,现代技术没能消除人们之间的误解和偏见.究其原因,就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得不依赖的翻译出了大问题.在翻译时,常被不同文字之间的翻译如何做到"信雅达"所困惑.rn 一些词语可以在不同语言之间互译,例如:中文的“树”与英文的"tree";一些词语可以在不同语言中找到相应的对译,例如:中文的“胸有成竹”与英文的“have a card up one's sleeve";还有一些词语,虽然字面意思可以用另一种语言翻译,但其内涵却是不同的,例如:中文的“龙”与英文的“dragon"。当然,这只是不同文字之间翻译遇到的常见问题。在翻译小说或其他文学作品时,麻人们在做新闻报道时,人们却只能解读而不能“再创作”事件。于是,大家对同一事件产生了不同的解读。rn 为了不被错误或不准确的解读所误导,必须更加仔细地澄清事实。犹如在看小说,只有具备阅读原文的能力才能欣赏其文字的魅力。生活在“地球村”的“村民”们,如果要想更好地了解邻居,学习一门外语十分重要。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思想和货物交流已成常态,掌握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能力。跨文化交流亦成为生活的一种手段,因为不仅要向他人解释理念和推销产品,更需要向他人学习并获取需要的东西。
  • 摘要:人类掌握了语言,便具有了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对正常人群来说,语言能力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正常人群语言能力包括母语能力、多语能力和职业语言能力.母语能力是母语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础.多语能力要求当今世界的人们能够使用两门及以上的外语,以更好地满足交流的需要.职业语言能力满足职业对自身语言尤其是口语的要求,使得个体能够出色地做好本职工作,这是社会运转与发展的基本条件.rn 语言不仅指人类能感知到的音义结合的系统,语言能力也不只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从本质上说语言能力还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其初始状态是基因的表达,通过大脑神经回路来实现的生物官能。rn 除了人具有语言能力,当今时代,机器也有了处理语言的能力。当今社会,语言能力关系到教育学习、产业经济、人类幸福等。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重视语言能力研究,充分发挥语言能力在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中的作用。rn 建议世界语言大会建立长效机制,设立常设机构,联合各国语言学家,共同关注语言能力研究,推进语言能力研究走向新高度。
  • 摘要:利比里亚正在做一个教育创新的梦,考虑到本国的情况,此梦想并不算大.由于利比里亚特殊的历史和文化原因,加之巨大的预算赤字影响了教育后勤保障,这个想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是,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因为利比里亚一直在尝试将语言教育推向最前线.因此,利比里亚在语言教育创新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包括制订法语课程、开设法语学院。教育部也尝试成立法国文化中心或法语阅览室。某些非政府组织引润了当地语言的教育。目前也打算建立语言文化村,包括中国镇、德国镇、法国镇、乌克兰镇、俄罗斯镇等,资金来自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投资者等。创新主要面临三个挑战:一是文化障碍,目前在利比里亚,美国文化仍然居于支配地位;二是内在动机,作为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为什么要鼓励学习其他语言;三是外在动机,也就是回报,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将会从另一种语言中得到什么。
  • 摘要:所谓的"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MTB MLE),指不是把外语当作科目学习(例如泰国儿童每天学英语一小时),也不是把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学校科目每周教一小时,也不仅仅是上翻译课,而是将少数民族母语作为低年级教学的主要语言,并以它作为通向其他国内语言和国际性语言的桥梁.为了总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并制订可持续发展的多语教育政策,亚洲多语教育工作小组从成立至今已经在曼谷召开了4次重要的“亚洲多语教育工作小组国际会议”( MLE-W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主题分别为:亚洲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发展、亚洲种族语言地区的语言发展;语言复兴和多语教育;语言、教育和千年发展目标;亚太地区全体公民的语言教育和多语言教育政策、实践和进程。对比试验显示,这种语言教育形式对于非母语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和国际语不仅无害,而且大有裨益。这一工作在越南、尼泊尔、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帝汉等国家也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 摘要:根据历史、人文主义以及社会正义角度的道义因素来判断,应投入时间和金钱来复兴那些消亡的、灭绝的、冬眠的、沉睡的美以及根本就不再有人讲的、已经消亡的语言.这些道义因素包括:母语权、美学因素、实用和经济因素.总之:如果你们的语言濒临消失,千万别让它沉睡过去!如果你们的语言处于沉睡之中,复兴你们的语言!如果你要复兴一种语言,直面孩童口中出现的混合语!如果你们的语言处于正常状态,考虑一下帮助那些在语言方面需要帮助的人们.
  • 摘要:目前印度学校教授的语言种类呈下降趋势,在部落(原住民)中,接受母语教育的孩子已经不足1%,而且英语学校把印地语作为主要科目,一些地方的语言学校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强制要求学生在四年级之前学习。但是,在印度的大多数邦中并不强制要求学生学习印地语,有的邦还把印地语作为第三语言来学习。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母语教育,实践表明大约在六年级后才开始第二语言教学比较好。在国际化的背景下,多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具有多语言技能才能应对国际社会中的各种挑战并避免错过各种机会。多语教育以先验知识为中心来优化学习。先验知识是母语的编码,即使是英语教学也具有这个特性。此外,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而跨语言转换可以作为教学策略加以利用。在印度,一些地方的学生被强制要求至少学习六年的母语。通过学习母语,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示课堂成果,还能够更好地使用英语。随着母语的掌握程度越来越高,学生们学习英语的速度会加快,甚至经过四年的学习就可以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水平(主要指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熟练程度,而不是口语的流利程度),但之前适用于单语教学的一些方法(例如直接法、没有翻译、语言孤僻等问题)不能满足目前多语教学环境的需求。
  • 摘要:查理曼大帝说,拥有另一种语言就好像拥有了另一个灵魂.西班牙是一个多语种国家,除了西班牙语外,还有其他并存的官方语言.在使用除西班牙语之外的官方语言的自治区域,西班牙语和其他官方语言的教学有许多种方法,主要包括:西班牙语和其他官方语言的双语教育;用其他官方语言教学,将西班牙语作为一门课程;用西班牙语教学,将其他官方语言作为一门课程.rn 通过自治区教育委员会,西班牙正分步骤地发展多语教育:在学校开设多语言项目;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暑期语言课程补助金;给教师提供语言教育方法的培训;增强学生和教师的流动性等。根据最新的教育法规,西班牙教育、文化和体育部提出语言教育领域的优先性:一方面要加强外语学习;一方面要推进多语言化,即掌握第二门语言,甚至第三门语言。在全球化进程中,学生至少要掌握一门外语技能,这将有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除此之外,第二外语编入课程体系也成为一种需求。总之,多门外语教学逐渐渗透到课堂中,而多语制所带来的进步必将在未来几代人中体现出来。
  • 摘要:柬埔寨实施双语教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例如:教师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学习技能和得到的新教材表示满意;6岁及以上儿童入学率和出勤率得到提升;学生用双语教材进行学习;对2年级学生进行的评估表明他们能够用高棉语和母语来说话、阅读、写作和理解;社会理解双语教育这一概念并提供土地和材料建设学校;家长鼓励他们的孩子上学。这些使得75%的学校环境大为改观,一些学生在公私部门找到工作等。尽管对少数民族儿童进行教育很复杂,但是柬埔寨的双语教育和双语扫盲还是成功的,原因在于:教育部直接在3个省份通过省教育办公室实施这一教育模式,并由专门教育办公室进行监督;当地社区的参与;定期在本地区及本地区以外的国际会议和研讨会上学习和分享经验。
  • 摘要:语言的多样性可以促进参与的积极性,母语不仅能用来交流思想,更能让人心灵相通.因此,研究倡导一种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模式,旨在让儿童使用母语表达心声,使被孤立和边缘化的儿童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同时保护当今世界丰富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宝库.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是一种教学实践,它主要以学习者在家庭中习得的第一语言为学习基础,同时将第二语言纳人教学大纲,通常作为一门正式的科目进行学习,这一教学模式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以保证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能够精通母语。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语言政治问题,政策的差异可能给研究结果带来影响;同化教育,一些国家的教育系统一直忽视或刻意抑制母语能力;母语边缘化问题。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模式具有如下优点:以母语作为教学语言可以改善学习者在学校的表现,增进其学习效果;母语作为整个小学阶段的主要教学语言,其连续性是儿童潜能得以优化的关键;确保教育机会均等,能够向不同母语背景的学生完美地传播最先进的科学知识;促进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有助于普及小学教育目标的实现。
  • 摘要:中非共和国的官方语言为桑戈语和法语,此外还包括尼罗-撒哈拉语、尼日尔-刚果语、阿达马瓦语、乌班基语和班图语在内的50多种语言.一定的语言代表着一定的社会身份.在中非,法语代表国际身份,桑戈语代表着国家身份,而其他语言则代表部族身份.桑戈语拥有完备的标准。它有最高的官方地位;有标准拼写法和学术参考书籍(语法和词典);拥有大量的使用者、较高的声望、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机构支持;此外,桑戈语还拥有较深的民族感情基础,无论是在私人领域,还是在职业领域,都被广泛使用(包括广播电视、宗教、商业、管理、音乐、文学和非正式教学等)。桑戈语要得到持续的发展,必须加以规范化。须重视所使用的术语、软件的本地化及非政府组织(NGO)和协会的潜移默化作用;须重视语法、实用教学词典、手册、报纸及一系列的文学出版物的编纂和出版。
  • 摘要:厄立特里亚是一个位于非洲东北部的新兴国家,也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厄立特里亚政府在坚持"多样性的统一"原则的基础上,平等地对待所有的语言,坚持所有公民使用各自母语的自由权,并且同心协力发展全国各民族的语言和传统.因此在厄立特里亚没有官方语言,而提格雷尼亚语和阿拉伯语只是作为工作语言使用.目前,全国各地学校小学教育一共使用9种地方语言;政府正努力在学校中推行阿拉伯语教学,并且把英语作为小学之后的教学语言.但多语种教学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为此政府进行了较大的投资,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厄立特里亚长期坚持每一个公民使用自己母语的自由权,提供所有地方语言的平等法律地位,努力保持和发展所有9个民族的语言和传统,重视母语的教育,提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水平。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厄立特里亚政府更加注重掌握使用区域和国际语言的能力,努力使厄立特里亚公民能轻松和流利地使用适用范围广泛的其他语种,例如英语和阿拉伯语。这些努力是厄立特里亚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互动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投资。
  • 摘要:每一种语言都是平等的,相互关联的。每一种语言都是人们相互理解、进行写作和表达现实世界的独特力量。语言映射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成就人们对世界的表达。通过语言,人们认识了世界,也正是通过语言,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为什么用孩子们最自然易懂的语言来教育他们是非常重要的。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学校里使用母语是扫盲的最有效的办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语言教育,尤其是通过母语教学和外语学习进行的多语教育-因为这是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持久和平必不可少的策略。多语制为人们提供了相互了解与合作的机会-多语的空间环境使得人类的多元文化财富得以共享。世界日趋多元化,语言能力在文化间相互理解、进行跨文化活动、"共同居住"等方面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多语制在精心设计更具包含性的人类发展、反映每个社会需求方面必不可少。语言是思想和行动的桥梁-是作者所称的新人文主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根植于对人类尊严、基本权利和多元文化的尊重。今天人们对人类发展需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正因为如此,加强语言能力和语言教育至关重要。
  • 摘要:本文重点就对语言、语言能力与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关系的认识,中国政府对促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和语言能力提高所付出的努力,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作为一个语言大国,中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对语言文字事业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把加强语言教育作为语言领域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把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语言文化交流作为实现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把提高治理能力、完善管理体制作为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语言能力,全面促进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此提出,不仅要重视语言能力,促进社会发展,还要加强语言教育,提高语言能力,并且增进交流合作,促进跨文化理解。
  • 摘要:2012年12月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简称"《语言文字规划纲要》"),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纲领.《语言文字规划纲要》在指导思想中指出要"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并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民语言能力明显提高"的目标.提高国民语言能力对加快人才强国建设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升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n 根据《语言文字规划纲要》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的要求,纲要把“提高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六大主要任务之一,并提出构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提升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及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rn 组织专家完成《语言文字知识集锦》编撰工作,对中国语言文字基本情况、语言文字中长期规划纲要、汉语汉字知识以及应用中的主要问题等内容做出详细介绍。提升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 摘要: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其中,语言技能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个人使用语言的技能,主要指听、说、读、写的能力.听、说是指口语交际中听得懂、会说.读、写是指书面语交际中能认读、会书写.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丰富的语言文字创造和承载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汉语汉字历史悠久,使用人数众多,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和文明成果,为创造和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rn 汉民族语言还存在着很严重的方言分歧。不同地区的人,各说各的方言,往往不容易理解对方讲话的内容,甚至在同一个省里、在同一个县里,交谈都会发生困难。不仅方言分歧严重,书面语和口语也长期脱节。rn 汉语方言分歧造成的社会交际障碍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政令畅通;汉字的难读难写影响了工农大众从文化上翻身,进而影响国家的建设发展。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为了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定了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国民的语言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摘要:在大数据、云计算和全球化的信息时代,对于语言的功用、语言能力、语言教育要用世界的眼光来思考问题.对于语言的功用,不能只看到它具有工具性,更要认识到它还具有资源性.对于语言能力,不能只关注个人的语言能力,需要关注国家的语言能力.rn 进行语言教育,无论是母语的语文教育还是外语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语言能力,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来鉴赏文学艺术作品,让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与熏陶,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全面综合的语言能力体现在:第一,在语言理解方面。第二,在语言表达方面。第三,纠错、修改能力。rn 提升个人与国家语言能力的前提是设法增强全民的语言意识;而全民语言意识的增强、语言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均有赖于语言教育。语言教育,学校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也不能认为只是学校的事情,家庭、社会也负有一定的责任;而学校的语言教育,不能认为只是学校语言课程的任务,其他课程也要肩负一定的任务。rn 有鉴于此,国家、社会、家庭乃至学校各课教员都要重视语言教育。传统语言教育中所提倡并实施的“大量阅读,大声朗读,重点背诵,并在老师指导下从模仿写作到进行有创意的写作”很值得借鉴。
  • 摘要:中国1.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6000万人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中国现在大约有13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3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语言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的任务,一是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依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rn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生活重要的知识载体和信息传播工具,中国绝大多数现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知识信息是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产生、传播和应用的,所以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公民如果不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无法平等和充分地参与国家社会生活。rn 同时,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是中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和制度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之一。因此,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对于保障少数民族平等的社会权利、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维护国家安全和稳定、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交际可能发生在英语本族语者与非英语本族语者之间,例如中国人与英国人或美国人;更多的时候是,双方都是非英语本族语者,例如,中国人与瑞典人或泰国人.鉴于英语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了国际语的作用,不少学者提出,非本族语者学习英语成功的标准不该再以本族语为参照体系,而应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交际的有效性.虽然这一议题在理论上的争辩空间不大,但不少操作层面上的问题难以解决.最棘手的是,如果不用本族语者的英语作为标准,那学生学习什么英语呢?目前提出的建议大致有两种.一种认为,可以用本国英语学习成功者的英语作为标准;另一种认为,可以对英语国际语进行分析、描述,逐步对其进行规范.一旦英语国际语有了规范体系,二语学习者就可以以此为学习对象.完成这项任务虽然很艰巨,但可以逐步实现.rn 为了兼顾英语国际语的商务交际功能与文化交流功能,又不用英语本族语作为唯一标准,作者从教学视角提出了英语国际语的教学框架。该框架充分考虑了运用英语国际语交际的复杂性与动态性,融合了全球化与本土化两者的需求。本框架包含两个维度:作者对语言的看法和作者对教学的看法。该框架将英语分析为语言、文化与语用三个子系统。rn 教学内容和教学预期结果也相应地根据这三个子系统设定。语言的教学内容包括本族语变体、非本族语变体与本土化特征。文化的教学内容包括本族语文化、非本族语文化和本土文化。语用的教学内容包括三方面的规则:普世通用规则、本族语规则与非本族语规则。语用教学的预期结果是获得在线生成恰当策略的能力。
  • 摘要:第一语言一般都是母语,是文化纵向传承的基本渠道,是个人文化归属的身份证.正因如此,热爱母语、守望母语为民族之神圣任务、个人之天职,但不能因此而忽略第二语言.第二语言(包括第N语言,下同)一般是外国语或外族语,掌握第二语言的双语人首先引发语言接触,带来语言的相互影响.在语言影响中,词汇译借最为常见,但借词增多可能会影响到语音系统;一些语法和章法也可能被借入;还会影响到文字形式和字母表的变化.rn 伴随着语言接触的是文化接触。双语(包括多语,下同)人是异文化的首先接触者,他们一方面会受到异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会更理性地看待本我文化。文化横向传播的力度增强,使多元文化成为社会常态,跨文化的交际能力逐步成为公民素质,对外语、外族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必将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任务。rn 第二语言的力量就是第二语言教育的力量。第二语言教育,包括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育,不能只研究教学法,还应当关注力之所来、力之所用,要研究双语人的语言生活和文化生活,关注语言接触和文化多元等现象。当前的语言规划(包括语言教育规划),虽然有“双语”字样,但本质上多是“单语主义”的。面对多元文化的时代,语言规划(包括语言教育规划)应当向“双语主义”转变。
  • 摘要:白俄罗斯共和国全国语言教育政策的主旨及概念是:国家多语、个人多语、多元化和终生学习.在此基础上,白俄罗斯制定了全国性的语言教育政策,这一政策的目标和宗旨是:首先,在全国教育体系内提供多样化的语言教学;其次,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对他国及他国文化的包容;第三,开发学生与其他文化价值融合的认知能力;第四,开发学生的交流能力;第五,通过文化去学习语言,从而通过他国语言去学习他国文化;第六,引入基于交流和认知方法的教学法,并必须包含发展实务功能技能.为了克服高等学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面临的潜在挑战,采取的方法是:首先明确交流与合作的目的;其次是选择正确的国际合作伙伴;再次是确保合作伙伴间的互惠互利;最后是制定高效的行动方案,确保双方协调员进行经常性的信息和观点交流。
  • 摘要:日语由表音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和表意文字的日语汉字组成.日语汉字5世纪从中国传入,平假名和片假名即由日语汉字演化而来.在"私は、大学でマクロ经济を勉強しました(我在大学学习了宏观经济学课程)"这样一句话中,"私""大学""经济""勉强"是汉字,"は""で""を""しました"是平假名,"マクロ"是片假名.文字政策取得了很大成绩。日本每1000名成年人中有432人读报纸,在报纸发行量超过100万以上的国家中名列第一;在2012年经合组织(OECD)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日本学生的平均阅读能力得分为538分,名列第四;2012年经合组织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调查(PIAAC)中日本成年人的平均读写能力得分为296分,位居第一。日本语言政策面临的挑战包括保持传统字和新创字之间的平衡、语言中的代沟、借词的大量涌入和人际(面对面)交流等问题。
  • 摘要:全球化、西方化和现代化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多语学习.由于人们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球村",社会个体不再将彼此视作陌生人.出于沟通交流的需要,人们对多种语言的学习越来越重视.首先,需要明确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多语制"的概念,从广义上理解为拥有两种以上语言的知识,这一概念可以应用在国家和国际层面;另一个是"社会发展"的概念,可以定义为积极改善个人水平或社会标准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换句话说,社会发展是使个人或社会看起来比之前更好的过程.有三个问题值得研究:一是为什么需要语言能力,二是如何提高语言能力,三是语言能力有何助益。多语能力的需求来自于教育、贸易、国际交流和合作等领域的挑战;提高语言能力的手段包括教育者学习一门或多门新的语言、为教学提供新颖的材料、保证与目标语言有足够多的接触、控制课堂人数等;语言能力的提高可建立一个多语社会,人们可以进行顺畅的互动,并且可促进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这表明语言学习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议题已经得到了高度关注。
  • 摘要:人类曾经难以描述和理解的地球,如今已变成了"地球村".人类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之后发现,社会人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既要相互独立又要相互依赖.此外,人类通过努力运用语言成功地解码和编译信息,通过战胜恶劣的环境而在地球上繁衍生息.rn 多元文化合作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实体有意愿就多个共同关心的问题携手工作,并设立能够长期承诺的目标。任何一个可持续的合作都需要具备互相尊重、求同存异、高度信任的核心价值观。多元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化使文化多元化成为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和历史趋势,它让每个人都置身其中。它强调了共同利益而非差异;它力求各团体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它通过知识和文化的共享丰富了人的生活;它体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它创建了社区;它促成了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rn 千百年来,各社会发展出了不同和独特的交流工具。在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中,任何形式的合作都需要多语种的传播媒介才能取得成功。实现多元文化合作的有效方法就是开展区域或国际交流项目。总之,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消除民族优越感、莫名的仇恨、愚昧无知、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以及偏见等。它还能打破商业壁垒,减少外交障碍和战争;打破知识障碍;促进人类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 摘要:语言的选择是素质教育发展的挑战.如果母语与全国通用语不同,讲母语的人在教育系统中常处于不利的地位.儿童带到学校的语言、知识和经验,构成课堂上学习知识的重要基础.熟悉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有助于在课堂上更好地相互理解、交流和互动,而获得素质教育.辍学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大部分学生的母语不是尼泊尔语或英语。小学学生在班上使用母语总是会被其他学生讥笑。教师们建议他们使用第二语言,不要讲母语,并要求家长在家中不要讲母语。这都会导致家长和儿童对本族语言的负面情绪。母语左右着儿童的思想,使其与家庭、部族、自然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儿童的学校教学成果和认知能力发展中,母语教学最有效。母语的熟练程度越高,第二语言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能力就越好。rn 尽管尼泊尔是一个多语种的国家,但主流和官方语言实际上已经成为学校层面唯一的教学语言。然而,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之后,出于教学和观念方面的原因,近年来又开始提倡多语教育,并且在多语种社会中逐渐推广开来。尼泊尔已经签署了教科文组织关于教育和语言政策的宣言。宪法也就非尼泊尔语的法律地位进行了确认,同时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总之,政府应通过推行母语教育的有效措施,弥合教育中存在的各种差距和缝隙,下定决心实现这些政策,并呼应国民要求把自己的母语作为教学语言的诉求。
  • 摘要: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多语制或多语种教育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极为不同.从非洲的研究发现来看,多语教育能够系统实施并取得成功,多语种教育成本低于错误的单一语种教育,带来更高的升学率,取得更高水平的成就.成果效益分析显示,节余大于支出,社会凝聚力增强.语言的实际情形却是:语言经常发生改变,界限在不断变化,语言转换(语码转换)是正常的、有用的和有效的交流;掌握双语或多语有助于在数学和科学方面取得更高成就;多语实践是正常、可行的;不存在错误的语言教育导致产生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的情况。有必要对双语和多语研究中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如母语、本族语、第一语言、家庭或当地语言、母语教育、双语教育、以母语为基础的双语教育、多语种教育、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和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等。非洲和亚洲土著语言和教育的发展状况包括:向少数民族居住区开展非正式教育;以母语为基础的多语教育的系统实施;在印度、东帝汉、泰国、缅甸开展新政策及计划;增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基于研究的成果出版;在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和非洲等边缘化环境中英语教学的失败等。
  • 摘要:魁北克法语是法语国家的法语变体之一.法语的口音包括巴黎口音、南方口音、比利时口音、马格里布口音、阿卡迪亚口音和魁北克口音.相对于标准法语来说,魁北克法语更口语化一些.《法语宪章》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法语作为魁北克官方语言的地位.魁北克法语委员会是其管理机构.当前魁北克法语的发展有如下一些趋势。首先,语言的边界跟政治的边界重合;其次,地域差异减少,口音呈现同质化趋势。据统计,自《法语宪章》颁布以来,使用魁北克法语的人口比例由1977年的81%上升到目前的95%,并有持续上升趋势。非法语国家的移民也越来越法语化,即使其中的部分成年人选择说英语或者不能学习法语(比如说难民),他们的孩子也要接受义务制法语教育。此外,近150年来,魁北克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一直在减少。这些都表明,当前的魁北克法语呈现出进一步发展的势头。
  • 摘要:瓦耶伊族居住在博茨瓦纳西北地区的奥卡万戈河三角洲,是该地区人口最多的民族.大部分族人正经历同化过程,但仍具有本民族特点.此项研究的动机基于该地区一系列的社会现象:语言及文化技术正在消失,民族身份被同化,学校教育落后,贫穷问题严重等.双语教育研究须经历由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的转变,提倡参与性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与家长参与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育重点应从口语向书面语转变;应设立多语言教室,使学生习得优秀的母语和外语.双语或多语教育有其必要性,对教育本身也有益.rn 耶伊语计划实施于19%年至2007年,此计划的研究方法涉及讲述、记录、分析、讨论、决策、描述等。1997年至2001年间的研究多采用综合法,涉及文化、宣传、语言发展、成人和青少年。从2002年至今,研究多采用分离法,主要涉及语言的研究。弘扬耶伊文化面临困境,挑战与机遇并存。此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得到政府、学习者及家长的认同,教学材料与教师队伍日益完备,但最大的一个挑战是如何协调本地诉求、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之间的相互依存而又各有不同的关系。该研究还需更多地基于课堂教学需求,进行语言和文化发展及扫盲的实验,并对外界进行更多的宣传与分享。
  • 摘要:马拉维共和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当地包括方言在内约有14种语言,英语和奇契瓦语是官方语言,奇契瓦语还是国家通用语言(母语).英语是官方领域中使用最频繁的语言,只有奇契瓦语、奇图姆布卡语和奇亚渥语有标准统一的正字法和出版物.在马拉维没有官方语言政策指导语言的使用和发展.语言的使用不是遵循历史政治实践与传统,就是遵循教育法案或国家宪法中的一些只言片语.目前教育实行的是从一年级到高等教育将英语作为一门单独的科目学习.中国孔子中心将在2104年底之前在马拉维大学面向所有类型的学生开放学习中文。马拉维的外语学习和教学缺乏正式的政策方针引导,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国家层面缺乏正式组织的程序安排和系统规定、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不完善、对外语教学和外语学习的质量提升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学习渠道管理不科学和教师教材等资源缺乏。
  • 摘要:母语如今已经成为所有课程的教学语言,同时还是扫盲所使用的语言。菲律宾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制度化的形成有着深远的社会历史背景,更加注重本土化以及对于语言能力的需求则促进了制度化的形成,并在不同语言之间找到了难得的融合点。受强化当地语言和文化、弱化一国一语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菲律宾人对自己菲律宾人的身份认同提出了要求。教师培训课程不断延伸这一政策的实行主要通过社会倡导和教师培训来实现,不仅推动了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人际的和谐,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语言综合区的基础教育发生变化。然而这一政策也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基于政策所结成的联盟的易变性和脆弱性、教师培训课程、本土化教材、智能化和专业化、宣传和策略等。
  • 摘要:秘鲁土著人传统上没有书写系统,其现有的书面语是土著民众一系列政治诉求的结果.其中之一是对殖民化历史进程的回应,即通过学校促进语言和文化多样性.由此,支持双语跨文化教育的政策得以推行.在学校里,土著语和西班牙语教学经由恰当的教学方法而得到适当发展,并在书面交流中重点关注用本土语言书写.这对土著人来说是一种新的社会实践.本文介绍了秘鲁土著人的书面语习得是如何取得的,其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以及怎样推动书面语成为一种社会实践,以促进人们的交流和语言的发展.
  • 摘要:《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简称"《语言文字规划纲要》")体现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文化强国对语言文字事业的新要求、新期待和新愿景,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行动指南.推动《语言文字规划纲要》的实施,全面推进我国语言文字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关键要树立四种新理念、确立"四位一体"格局和构建四方联动新体制的创新与构建这三个战略要端.
  • 摘要:语言,承载的是文化.世界历史上所有文明的衰亡,都是伴随着其文字的消亡,这是文化层面潜在的危机.中央电视台是国家媒体,科教频道作为央视专门聚焦科教文化宣传的专业频道,传承文化的责任重大.rn 中国的电视节目设计,拿来的多,借鉴的少,原创的就更少。语言文字类的节目创作,单纯拿来是不行的。第一就是要想办法解决“书写”的电视呈现问题;第二是要以文字书写为载体,注重对文字背后字源、字意的解读,强化对语言文字经典出处和应用的重点设计和传播。rn 电视节目的目的是带动和促进语言文字的应用,继承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科技化的语境里,要突出语言文字对经典、对历史、对文明的传承作用。国家媒体有引导的作用,节目的标准是向上还是向下,引导着全民族的方向。民族一定要向上看,要坚持文字的传承,文明才能不断线。另外,语言文字类电视节目必须严肃和严谨,要有扎实学术的支撑,言必有出处。
  • 摘要:从出生起婴儿就能发出声音,使用的是咽头发音的方式,逐渐变为从口腔位置发音。口腔发出的声音仍然被称为声音发声,而不是真正的语音,在婴儿出生半年后,才会获得完整的语音发声的能力。这一切都发生在牙牙学语开始前。婴儿开始受生活的语言环境影响,声音在口腔的发生位置会产生变化:所有已知的语言主要都是口腔发音。因此,所有婴儿都能够应对其生活的语言环境从而产生发音。rn 乔·艾斯林等的发现表明,婴儿生活环境中的声音是引起婴儿发音改变的原因,在牙牙学语之前,婴儿就能意识到环境里有不同类型的声音。在藏缅语族、阿拉伯语、彝语、汉语中的宁波吴语和台湾少数民族语言中,成年人语言中也有低喉发音。在这种语言环境中生长的婴儿呈现出一种不同于英语、法语语境婴儿的发音方式的变化模式。rn 总之,各种语言环境中的婴儿在出生后都具有咽头发音的能力;数月之后,即在6到7个月时,发音部位逐渐变为口腔发音。之后,在各语种中,口腔发音都会成为最主要的发音方式。然而,在某些语境生活的婴儿对自身语言的咽头音会作出反应,例如在藏缅语族等,这使得处于这些语言语境下的婴儿的语言发展与英语、法语国家不同。这些都表明,在所有语言中婴儿都运用了低喉咽腔发声。因为语言环境的影响,这一低喉发声特征在部分语言的儿童牙牙学语阶段依旧还在运用并可以探测到。
  • 摘要:在常规语言课上,词汇和语法点是讲授和练习的重点,因此往往很少有时间让学生参与更有创意的活动,学生因而不能完全进入到学习过程中去.练习,即便是口头交流形式,也通常是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应用.人们很少把语言课看成开发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课程.事实表明语言授课中语言教读法在采用"翻转式学习法"后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高阶思维能力.该方法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并使学生通过自身经验学习。学习在上课前就已经开始,课前学生要学习材料,需要动脑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这里以英语为母语者学习汉语为例子,阐述采用了语言分析的外语学习为何会有趣,并且学生也热情参与,同时也会让学生发现目标语言中关于声音、词汇、句子和文字的特性。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掌握对语言点的描述。换句话说,将传统课堂里的语言课转换成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获得知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