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

语言规划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830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汉语、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0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42494篇;相关期刊366种,包括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2014世界语言大会、首届海峡两岸”汉字文化与书法艺术教育“学术论坛、第七届世界手语大会等;语言规划的相关文献由660位作者贡献,包括沈骑、李宇明、刘海涛等。

语言规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0 占比:1.85%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42494 占比:98.08%

总计:43324篇

语言规划—发文趋势图

语言规划

-研究学者

  • 沈骑
  • 李宇明
  • 刘海涛
  • 郭龙生
  • 于锦恩
  • 邬美丽
  • 王璐
  • 薄守生
  • 赵守辉
  • 赵蓉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戴曼纯; 王严
    • 摘要: 《语言问题与语言规划》由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2021年共出版3期,发表学术论文14篇。第1期主要关注双语学生语言态度、一语发展趋势、语言优势与语言转用、语言一体化4个方面。文章基于丰富数据展开分析和讨论,涉及中国、西班牙、伊朗和加拿大,以期揭示语言演变及代际传承的基本规律。该期刊文4篇:双语学生藏语态度研究(Y.T.Gan&S.Sude),加泰罗尼亚地区一语的新发展:介于小族化与语言保持之间(A.Flors-Mas et al.),伊朗多语背景下卡尔胡里部落库尔德人的语言优势与语言转用:语言自亡还是他亡?(H.Weisi),蒙特利尔多语背景下移民的语言一体化(I.Bousmah&G.Grenier)。
    • 武小军; 姚兰
    • 摘要: 通过对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2 509个藏族家庭的语言调查,量化分析了藏族父母的家庭语言管理状况:目前大部分藏族父母已具有家庭语言管理意识,实施母语和国家通用语言双语规划的父母所占比例较高;藏族家庭语言管理因父母职业和孩子年龄呈现出差异;家庭语言管理对家庭语言环境、孩子语言认知产生影响。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应以民族家庭作为重要阵地之一,进一步加强家庭中父母的语言管理意识培育,并充分发挥家庭中孩子的主体作用,主动介入、主导实施家庭语言管理。
    • 季小民; 何山华
    • 摘要: 2021年11月28日,以“移动互联时代的语言生活”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学术研讨会在线上举行。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田立新司长,中国语言学会语言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会长、《语言战略研究》主编李宇明等出席开幕式。国内100余名专家学者在线上参加了论坛各项议程,包括1场特邀发言、4场主旨报告、3场名家对话和8个分论坛研讨。1.2万名海内外学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
    • 周殿生; 尉亮; 江敏
    • 摘要: 语言社情有广义和狭义、积极和消极、语言内部和语言外部的不同区别。广义语言社情同于语情;狭义语言社情,专指与语言生态环境安全相关的语言社会情况。狭义语言社情涉及国家的政治、法律和意识形态,既包括有利于语言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方面,也包括可能导致语言冲突爆发或危害国家安全的方面。狭义语言社情反映语言使用者的语言情感、文化倾向、语言意识、语言利益诉求、语言和谐与竞争动态端倪。语言社情产生于不同的语言观和语言意识形态,具有隐蔽性、长期性、持续性等特点。语言社情和语言冲突爆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因果关系,语言冲突爆发前常有语言社情存在和发酵。研究语言社情可以从语言接触、语码选择、语言使用、语言内部变化、语言学习动机、家庭语言政策等不同维度观察。语言社情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新问题和新领域。
    • 方小兵
    • 摘要: 国际组织是两个以上的国际行为体基于特定目的、按照一定程序建立的以协议为基础的组织机构。当下,国际组织数量不断增长,功能范围日益扩大,据《国际组织年鉴》2020~2021年的统计,全球政府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数量已达67000个,成为现代国际社会重要的行为主体。
    • 梁砾文; 赵蓉晖
    • 摘要: 民航作为高风险行业,应急工作是“日常”。中国民航安全保持高水平运行体现语言在民航应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语言规划理论为指导,在系统梳理我国民航领域的应急事件,分析语言因多元功能发挥的应急作用基础上,建构民航应急语言规划的阐释框架,可为我国应急语言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说明我国民航领域的应急语言规划本质上是在我国民航“一案三制”管理体系下,基于现代应急处置理论,以语言为纽带增强民航业对环境的敏感性,在应急处置的各阶段发挥语言多元功能,长期将民航领域的应急致险因素及应急事件带来的危害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 徐大明; 赵守辉; 赵蓉晖; 张天伟; 何勇; 杜宜阳; 邬美丽
    • 摘要: 方小兵在《中国语言战略》2021年第2期发表的《超国家层面的语言规划研究》一文,从“超国家”层面指出了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所带来的理论挑战。既有的语言规划理论,从“民族国家建设”的需求起始,逐步发展到关注“国家、社会、家庭”等多层面的需求的模式,却还比较缺乏“超国家”层面的内容。因此,语言规划理论在“超国家”层面的应用和检验将推动该理论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 姜悦晴
    • 摘要: 中西合并的字母词是汉语现代化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产物,根据豪根的矩阵模型,文章从语言规划中的选择、编典、实施、细化四个方面对字母词近期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在对于字母词的使用和规划中,《现代汉语词典》不同版本对字母词从无到有的收录和每个版本中字母词数量的增减体现出了语言规划者对字母词的态度;而“微博热搜”中出现的字母词则展示出了非语言规划下自然语境中字母词的真实使用情况。文章比较了字母词在两者中的出现情况,对汉语字母词的规划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 李宇明; 王璐
    • 摘要: 于根元先生的语言规划观主要体现在“语言规范观”“语言主体多样观”“语言服务观”三个方面。在语言规划研究方面,于先生提出了许多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命题,如语言规范的参照项是交际值、检验规范的成效是对语言生活的影响、语言规范制定时应重视语言的可预测性、规范就是服务等,这些命题如今看来,依然具有学习借鉴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李宇明
    • 摘要: 语言规划学是研究语言规划的科学,其本质是关于语言功能的学问,要探讨语言究竟有哪些功能,对人类来说哪些是有利的正功能,哪些是有害的负功能,这些功能的发生原理和运作机理如何,怎样利用和调节这些原理和机理来使语言的正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语言的负功能得到遏制。语言规划学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语言规划学是在总结中国语言规划经验中产生、在借鉴国际研究成果中发展起来的。近二十年来,中国语言规划以“语言生活”为基础概念,提出了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保护和开发语言资源、提升国家语言能力、重视语言的经济属性、树立“大华语”意识、语言扶贫、构建应急语言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理念。这些理念有效指导着中国的语言规划实践,并逐渐产生国际影响。一个有解释力的语言规划学,需从古今中外的语言规划实践中汲取营养,并能够解释、评判历史上已有的语言规划,预判某地、某国正在发生的语言规划问题,为某国家、某组织、某地区、某领域做出科学的语言规划语言规划的追求应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提升个人和群体的语言能力,保护和开发语言资源,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