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方言保护

方言保护

方言保护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84篇,主要集中在汉语、信息与知识传播、语言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7249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人民论坛、赤子、中外交流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2年浙江省档案学会学术年会暨海外档案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第四届全国社会语言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民族语文应用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等;方言保护的相关文献由96位作者贡献,包括童芳华、冯佳妮、刘沁钰等。

方言保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0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2495 占比:99.98%

总计:372579篇

方言保护—发文趋势图

方言保护

-研究学者

  • 童芳华
  • 冯佳妮
  • 刘沁钰
  • 吕倩倩
  • 方明慧
  • 林素萍
  • 沈洁
  • 粟沁维
  • 赵拓
  • 雷红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利群
    • 摘要: 目前常州方言的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引起人们对常州方言的重视、传承和保护,文章简单介绍了常州方言的发音构成、用词及句式变化,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讲述了常州方言的现状,并从普通话的普及、外来人口的因素和新一代家长们的不重视三个方面来分析常州方言衰落的原因,阐述了说好常州方言的重要意义,并对如何保护和传承常州方言提出了建议。
    • 杨君鹏; 路紫颖; 邓寒城
    • 摘要: 汉语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瑰宝遗产。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方言的使用场景与使用者都大量减少,进入日渐式微之态,与方言紧密相连的地域文化也在淡化中面临消亡之危机。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分析方言作为一种媒介是否牵涉人类的记忆构建,以及探索在媒介技术变革与衍化中,数字媒介该如何将乡音与乡愁数字化,通过建构媒介记忆推进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欧阳国亮
    •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一些曾在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广泛使用的东北方言词语,已经或者正在退出人们的日常话语交际,如今仅为一些中老年群体所了解,它们成为了濒危词语。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收集、汇释了东北方言中100余条濒危词语。不可否认,语言发展所造成的方言词语濒危现象是难以避免和逆转的。在我国政府开展语言资源记录和保护的大背景下,应当采用多种手段,对东北地区濒危方言词语进行调查、收集和整理,建立濒危词语档案,为后世留下这份珍贵的语言遗产。
    • 庄初升
    • 摘要: 闽、粤、客方言是中国南方的三大方言,近数百年来随着离乡的华人而播迁境外,成为海内外华人社区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是极为宝贵的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闽、粤、客方言的实际应用还经常与国家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特别值得关注,如学理层面大陆与台港澳地区方言的源流关系。闽、粤、客方言作为大类方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尽管没有整体消亡之虞,但是边界方言的濒危境况以及包括广州、潮州、厦门、漳州、泉州、梅州这类权威方言城市在内的方言核心区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方言衰变迹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当前我们要从语言生态的角度更加积极稳妥地保护闽、粤、客方言的语言安全,长久有效地维持大陆与台港澳地区同声同气的语言文化联系。对闽、粤、客方言加强保护传承和维持其语言活力在中国的语言战略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加强科学的社会规划;建立“从娃娃抓起”的方言母语传承体系,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方言保护合力;将三大方言保护纳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进行统筹管理和专门保护。
    • 徐杨
    • 摘要: 方言是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的,在其形成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地域文化的产生,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推进。方言作为一方地域文化的载体,其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该地域历史发展、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以及饮食习惯等众多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东北地区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铸就了东北方言不同于其他地区方言的独特之处,赋予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别具一格的风韵。本文以东北方言为例,基于地域文化的视角,分别从历史文化、地理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四个方面,探究方言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 张健源; 杨心怡
    • 摘要: 方言是语言的一种地方变体,它凝聚了特殊地域的独特文化,承载了当地历史的兴衰轮回.对于地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同样也是对于地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新媒体时代,人们使用方言的概率越来越低,即将走向消失的方言文化亟需拯救.文章试将新媒体技术与方言传承相结合,阐释新媒体时代方言保护的现状与意义.
    • 宋燕; 于鹏伟; 宗新宇
    • 摘要: 方言是语言文化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文化传承与根基的延续.近年来,方言活跃在影视作品中,为方言保护及文化传承开辟了新思路.2021年,主旋律电视剧《山海情》中,方言元素的融入,让附着在其基础上的地域文化特色展露无遗,极具文化表现力和感召力.本文通过对《山海情》原声版与配音版的对比分析,探究方言在影视剧作中的渲染效果以及方言保护、文化传承新路径,以维护语言多样性,增强文化凝聚力.
    • 邢璐; 李玥; 瞿瑜
    • 摘要: 方言是传承当地文化的重要工具,是当地居民引以为傲的资本.随着社推普政策的实施,方言地域中心语的地位受到冲击.如果不保护方言,地方语言发展地位就会越来越低,甚至可能逐渐消失.在推广普通话时如何正确处理和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话题.本文以上海话为例分析了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在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如何保护方言,传承地方文化.
    • 林素萍
    • 摘要: 普通话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日常语言,而温州方言则日渐式微。这引发了温州方言的传承危机。文章先论述了温州方言作为古汉语活化石的独特价值,再从政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宣传、学术研究、民间组织和文化建设等层面提出了实现温州方言代代相传的各种措施。
    • 林素萍
    • 摘要: 普通话已经成为新一代青少年的日常语言,而温州方言则日渐式微.这引发了温州方言的传承危机.文章先论述了温州方言作为古汉语活化石的独特价值,再从政府、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宣传、学术研究、民间组织和文化建设等层面提出了实现温州方言代代相传的各种措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