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媒介记忆

媒介记忆

媒介记忆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2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政治、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1031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东南传播、国际新闻界、今传媒(学术版)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安徽省第六届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论坛、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九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江苏省第四届传媒学科研究生论坛 等;媒介记忆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邵鹏、吴世文、刘子琨等。

媒介记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6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1031 占比:99.38%

总计:21163篇

媒介记忆—发文趋势图

媒介记忆

-研究学者

  • 邵鹏
  • 吴世文
  • 刘子琨
  • 刘敏
  • 宋思邈
  • 揭其涛
  • 李开才
  • 杨国斌
  • 杨秀英
  • 王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晗
    • 摘要: 红色工业遗产作为一种承载着媒介记忆的记忆场所,在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者不但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统一性,而且在主体与客体上具有同一性。就传播机制而言,有回到历史现场的“凝视—沉浸”、形成物质感知的“抽象—具象”与阐释时代价值的“历史—现实”三种机制。从传播路径来看,则包括保护更新、IP赋能与社区参与三种,这又是由红色工业遗产时代性、创新性与人民性三个改造再利用的方向所决定的。在推进红色工业遗产传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过程中,要避免同质化与庸俗化。
    • 杜积西; 孙丹
    • 摘要: 乡土记忆是一切关于乡村地域、生活、风俗习惯的记忆的总和,本质上来源于人们对于某一地域文化的记忆。媒介的出现为社会记忆的保存和传递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不同媒介对乡土记忆的重塑和书写,形成了多元的媒介记忆。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的出现为乡土记忆的书写与传播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以"滇西小哥"b站短视频为例,探究媒介如何构建起一个地方的乡土记忆。研究结果表明,从对乡土记忆文本的书写,再到对乡土记忆影像的传播,媒介对于地方乡土记忆的建构便得以完成,而乡土文化在现代化的媒介技术支撑下也得以重构。
    • 张海斌; 战令琦
    • 摘要: 媒介技术的更新助推媒体融合的发展步伐,红色文化搭乘媒体融合的发展契机,迎来文化传播的新局面。红色精神、红色历史和红色遗存共同构成红色文化的传播形态。构建红色文化传播矩阵,丰富红色文化传播样态;塑造典型红色历史人物,强化红色故事叙事逻辑;创建红色文化沉浸式场景体验,加强红色文化研学和旅游资源的融合,是提升红色文化传播效果的有效路径。
    • 李燕
    • 摘要: 西湖景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典范价值。其“乌托邦”式的景观审美形象在艺术创作中逐渐定型,并通过各种媒介传播得以广泛流传。历代文化精英以西湖的湖光山色、历史古迹以及风俗人情为中心,创作了数量巨大、雅俗共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形成“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文化特性。西湖由此成为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以及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
    • 冷颖姝
    • 摘要: 城镇化发展导致村民的身份观念出现离散化,村民的乡土认同和身份认同逐渐消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祠堂作为重要的媒介域在村民群体身份认同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发现,乡村祠堂一方面通过符号媒介向村民传递着各式信息,勾起其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与此同时,在仪式化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能量将村民的情感连接,以获得群体身份认同;另一方面,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村民通过新媒体以虚拟在场的方式参与围绕乡村祠堂展开的仪式活动,在网络公共平台传递价值信仰和共享仪式意义,加固群体身份认同,促进群体有机团结。
    • 郭恩强; 张妤婷
    • 摘要: 《新华日报》作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公开出版的全国性大型日报和机关报,早期几经停刊、复刊并在多地辗转出版,在中共新闻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报刊媒体广泛运用军事隐喻来重述《新华日报》的历史,并通过隐喻表达来勾连中国新闻业的过去与当下,在回溯抗战时期《新华日报》职业精神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党报传统的重塑与巩固,以及对新闻权威的塑造。
    • 王卫明; 米雅璐
    • 摘要: 在新的传播语境下,《人民日报》作为官方历史叙事的载体,积极探索建构媒介记忆的创新路径。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样本,通过分析其抗美援朝战争纪念话语,呈现抗美援朝精神在我国主流话语空间中的基本面貌。
    • 柴睿
    • 摘要: 《好久不见,武汉》没有宏大的叙事手笔,没有刻意的悲痛渲染,没有贯穿到底的传统故事线,而是以年轻化的视角,借用有逻辑的镜头组接来呈现出九省通衢的武汉在经历疫情之时和复苏之际的媒介记忆。导演竹内亮的全程参与也更加真实完整而又富有张力地展现了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该片让观看者意识到经历创伤后的复盘与反思才是重点,个体记忆和集体记忆也会抚平内心的伤痕,伤痛与希望并存的媒介记忆也可以被正确呈现。
    • 杨君鹏; 路紫颖; 邓寒城
    • 摘要: 汉语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瑰宝遗产。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普及,方言的使用场景与使用者都大量减少,进入日渐式微之态,与方言紧密相连的地域文化也在淡化中面临消亡之危机。以媒介记忆理论为视角,分析方言作为一种媒介是否牵涉人类的记忆构建,以及探索在媒介技术变革与衍化中,数字媒介该如何将乡音与乡愁数字化,通过建构媒介记忆推进方言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 于淼
    • 摘要: 随着互联网社群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平台作为一个记忆书写空间逐渐得到显现。在这些记忆书写中,怀旧成为一种常见的主题。网民为何怀旧?记忆书写中的怀旧又何以成为一种叙事话语是研究探讨的核心问题。该研究采用网络民族志与内容分析结合的方法,在观察新浪微博账号@1980-2010s的同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微博进行内容分析,探究怀旧主题与记忆书写群体之间的联系。研究认为,网民经由他人的记忆书写唤起了自身的怀旧情绪,但怀旧的心理动机复杂,书写怀旧记忆除了表达对过去的遗憾更是希望在互联网中寻找归属感。回顾相关文献可以发现,现有研究更多将怀旧现象与理论进行适配,但是怀旧本身与媒介记忆关系之间的研究还有待挖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