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引导
视觉引导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92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公路运输、工艺美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5161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商情、中国电力教育、东京文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社会计算会议、平行控制会议、平行管理会议、2005世界轨道交通论坛等;视觉引导的相关文献由219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新、苗庆伟、吉峰等。
视觉引导—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5161篇
占比:99.74%
总计:85387篇
视觉引导
-研究学者
- 李新
- 苗庆伟
- 吉峰
- 朱谷波
- 李奕清
- 白瑞林
- 刘辉
- 胡浩波
- 刘凡
- 孙怀启
- 张刚
- 张卓辉
- 潘丰
- 王志飞
- 蓝猷凤
- 邹骏宇
- 陈方
- 刘发玮
- 李松
- 林鹏辉
- 王耀南
- 袁小芳
- 谢文
- 郭磊
- 陈伟
- 乔印虎
- 代勇
- 俞文强
- 刁世普
- 刘一帆
- 刘聪
- 刘阳
- 吴斌
- 姚绪松
- 姜言清
- 张建业
- 张斯宇
- 朱顺兴
- 李兵
- 李博
- 李晔
- 李波
- 李海财
- 杨洋
- 杨跞
- 柏云磊
- 梁秋贵
- 温俊贤
- 王琪
- 王秀平
-
-
郭磊
-
-
摘要:
随着智能制造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的智能制造已经进入到深化应用、全面推广阶段,智能制造水平明显提升。而视觉作为智慧工厂的“眼睛”,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价值。本文以机器视觉为导向,研究机器视觉在商用车中的应用与发展,并就机器视觉的应用价值、细分场景及技术发展进行详细剖析,制定机器视觉发展蓝图,为后续商用车的智能制造道路提供有力支撑和指导。
-
-
王玉珏
-
-
摘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动画产业的日益繁荣,VR技术逐渐应用于动画创作中,让动画艺术的科技烙印尤为明显。VR动画是720°无限制的连续性沉浸式观影空间,与传统影像“有限画框”内的通过景别切换实现节奏变换的视听体验具有本质区别,因此,传统的影像叙事原则不能直接挪用至新技术媒介中。VR动画想要保持发展动能,必须根据其特性发展出一个完全适用于全景化、自由视角下的叙事法则。文章深入分析VR动画的特征,结合视觉捕捉、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索VR动画的视觉引导策略,得出可以通过画面构图、提升主体辨识度、减少并列活动情节、增加空白区间以及眼神交互的方式实现有效视觉引导,为VR动画创作中的视觉引导设计提供参考,扩大VR动画的创作空间。
-
-
陈圣喜
-
-
摘要:
在高速铁路的发展过程中,接触网支柱组立一直是建设过程中一个基础性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介绍基于视觉引导系统的机械臂自动对位技术和重载机械臂多自由度控制等关键技术的接触网支柱组立智能装备,并在京雄高铁雄安段对支柱组立装备样机进行了测试,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设计要求,提高了接触网支柱组立施工的安全和效率。
-
-
焦国栋
-
-
摘要:
传统接触网支柱组立通常采取人工配合机械吊装的方式进行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大、安装效率低以及自动化程度差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接触网施工关键工序,开展基于视觉引导的接触网支柱组立装备系统研究。该装备应用重型装备集成设计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精确控制技术,由多自由度液压机械臂配合专用机械手,通过视觉引导板以及双目视觉相机对接触网支柱基础螺栓安装位置进行拍照识别,经过空间坐标解算完成接触网支柱与基础的精准对位,从而实现支柱的自动安装。该装备显著降低了施工人员的体力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与质量,提升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施工工程的可靠性以及智能化程度,对智能高铁建造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
-
茅正冲;
赵隆志
-
-
摘要:
为了提高视觉引导AGV多分支路径识别的实时性和鲁棒性,论文提出基于PCA-LDA的特征提取算法与ADABOOST的分类算法。首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再利用PCA对处理后的图像降维,并利用LDA进行初分类得到识别特征,最后利用ADABOOST分类器进行多路径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实时性条件下,路径识别的准确率可达到99%以上。
-
-
邓建;
陈军;
周科;
崔森
-
-
摘要: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机械臂已经大量运用在工业生产中,替代大量人们的重复性工作,减少人们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业的生产效率。针对目前机械臂控制复杂,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利用树莓派主控板设计一款基于视觉引导的桌面机械臂,主要用于码垛搬运。本设计从机械臂的结构与驱动系统入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视觉引导算法设计,设计实现了基于视觉引导自主抓取物体码垛的桌面机械臂,可用于多种场合,解放劳动力,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
-
丁妮;
范笑竹
-
-
摘要:
虚拟现实技术的叙事性是VR影像三大特性之一,与传统电影相比,VR影像在叙事特征上存在诸多差异。;从叙事方式来说,VR影像先是打破了空间局限性,构建了360度空间的叙事模式。;由于常规电影中视框概念的限制,观众对视框外的叙事无从知晓,便不得不跟随蒙太奇营造的叙事进行观影,而在VR电影中,有限的视框被全景的视阈消解,常规电影的蒙太奇语言失效,视觉引导成为叙事的关键因素。
-
-
葛新锋;
孙书情;
秦涛;
李瑞华
-
-
摘要:
目的 为了实现对多品种条烟高效率分拣,开发基于视觉的工业机器人条烟分拣系统平台。方法 系统采用LABVIEW图像采集及处理双进程执行系统,并基于LABVIEW进行二次开发的图像模板匹配算法。模板匹配算法得到的数据,通过与工业机器人之间的数据库对比来实现对条烟的识别和分拣,拓展机器人的应用范围。结果 4种任意放置条烟进行分拣,识别时间在100ms之内,条烟识别准确率为100%,条烟分拣速度根据传送带设置为0~4 m/s可调。结论 视觉引导的机器人条烟分拣系统软硬件设计正确,条烟识别准确,条烟分拣效率高。
-
-
李世裴;
韩家哺;
路博凡;
钱仲楷
-
-
摘要:
针对在多物体复杂抓取场景下,协作机器人如何实现能在人机共融的环境中精确抓取特定目标工件及自主避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监督学习的视觉引导下的协作机器人抓取方法;首先利用监督学习算法训练和处理待抓取物图像信息,完成对抓取目标特征的快速识别与定位;然后将抓取物的定位信息通过串口通信协议传输给ROS系统控制机器人完成运动规划和避障运动进行精确抓取;经多次实验测试,表明基于监督学习方法对待抓取物体定位准确,协作机器人可以准确抓取目标物,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
-
于淼
-
-
摘要:
汽车制造工厂车身车间的上料自动化率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一些特殊分隔包装的零件以及有序堆叠的零件实现了自动化,但更多的是无序堆叠零件,急需研发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料的标准工程解决方案。研究对象为一种典型的金属薄板零件(在标准金属箱内无规则堆叠放置、正反面凹凸特征不同)。针对此研究对象,提供了一种由抓料抓手、零件姿态调整装置、工艺抓手组成的标准解决方案,实现无序堆叠钣金零件自动抓取。同时通过一个实例,进行了人工上料方案替换为自动上料方案的投资回收期研究。车身车间的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料的标准解决方案,关键点是抓料抓手与工艺抓手的功能分离,简化了无序零件自动抓料系统的复杂程度;同时投资回收期研究表明,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取的标准解决方案是精益的,可实施的。
-
-
Sun Chengyu;
孙澄宇;
Zheng Zhaohua;
郑兆华;
Wang Yuze;
王宇泽
- 《2017全国建筑院系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暨DADA2017数字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目前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与数字建造(Digital Fabrication)技术的不断结合,正把建筑师的目光引向一种革命性的全自动建造过程(如从数字设计模型到由混凝土打印而成的建筑实物),在这一过程中,设计的推敲是基于阶段性设计表达(如数字模型、三维打印原型等)的迭代,而跳过了在其制作过程中,基于人与物之间互动的思考过程.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另一种结合方式——基于三维扫描与视觉引导技术的人工建造方法,即在建筑师熟悉的实物模型制作过程中,甚至在现场的施工指导过程中,由计算机实时对实物对象完成三维感知、性能计算、操作提示,从而大大增强人对实物的感知能力与测算能力,使得其可以完成传统人工难以完成的手动操作.这里,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基于"Kinect2+微投"的互动装置,演示了在设计师操作泡沫模型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实时感知、计算、提示的过程.
-
-
-
申彦春
- 《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控制指令,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对运动系统进行控制,将图像识别信息通过DSP处理器进行处理,转化为控制指令,或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人工控制,应用单片机实现脉宽信号调速控制(PWM)。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准确识别图像信息,实现无线控制和自动调速,在自动化生产领域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柔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