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规训

规训

规训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964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4篇、专利文献17001篇;相关期刊647种,包括美与时代(下旬刊)、东南传播、当代教育科学等; 规训的相关文献由1053位作者贡献,包括阮世勤、齐雁飞、余文武等。

规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4 占比:5.37%

专利文献>

论文:17001 占比:94.63%

总计:17965篇

规训—发文趋势图

规训

-研究学者

  • 阮世勤
  • 齐雁飞
  • 余文武
  • 储琰
  • 吴燕梅
  • 孙斐娟
  • 刘宁
  • 刘成才
  • 张一兵
  • 张虹倩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蕾; 刘春
    • 摘要: 1921年出台的《严禁妇女再剪发》告示及类似文本显示,民国时期,政治规训只是束缚女性身体的表面力量,背后的社会风俗才是根源。期间,女性通过剪发行为传播的信息和压抑女性追求主动性的话语之间产生较量。在话语较量过程中,民国时期的社会面临着国权借助父权规训身体、法律借助社会风俗压制身体主动性的局面。警厅和学校是两个执行规训的新重要机构,同时学校又是女性施展身体自主性的重要空间。
    • 尤东进; 叶随风
    • 摘要: 宋代士大夫追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特别注重自我精神的修养,内求于己是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自讼斋是宋代官学内一个特别的斋舍,其本意是专门用于禁闭违反学规的学生,使其反思,是内求于己的一种具体的方法。但是,数十年后,自讼斋的功用却面向了整个社会,成为关押士人、镇压舆论和维护治安的工具。其功用转型的直接原因是北宋末年政治风气的转向,而根本原因却是自唐宋变迁以来地方权力进入真空期后,官府和士人试图重建地方秩序。
    • 蒋岸琪
    • 摘要: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路径,阐释了一套资本权力对工人支配与规训的微观权力体系。而福柯的《规训与惩罚》厘清了传统权力和微观权力的区别,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微观权力的渗透运作下完成社会对个体的控制。资本家运用各种纪律、制度形成一套规训工人的微观权力体系。而资本权力规训的实现方式则是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在一起,使每个人都面临着资本权力的规训与塑造:首先,在时间维度上,资本权力以“工作日”“时间表”的形式侵占着人们的生命;其次,在空间维度上,从封闭空间到整个社会,资本权力都以一种微观的运作方式得到具体而微的实施。权力的微观化通过网络化的监视与规训所实现。
    • 张雪柔
    • 摘要: 电影《气球》的创作以藏区为背景,承载了导演万玛才旦对家乡的时代记忆。影片中,导演第一次探讨了藏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母题,符号与意象的运用也与前作存在相当大的区别,独特的地域背景带给《气球》以独特的规训视角。文章试图通过对万玛才旦调度的电影场景及其文本创作进行分析,从主人公卓嘎个体生命体验的角度分析社会文化的大他者、他者与自我间多重规训的效用,并初步探讨藏区女性的权利意识觉醒。
    • 毛庆铎; 甘甜
    • 摘要: 排名不仅是我国推动政策落实的常见政策工具,更是形成组织关系的权力表征。在科层制理论框架下,理想化的权威类型与现实中的支配方式之间存在张力。如何调和化解这一张力?为此,论文引入规训权力视角,通过构建“科层式规训”框架予以解释。这一目标主要通过两方面的过程实现:规训技术一方面能使权威的行使变得更加潜在和巧妙,另一方面则能使权力的运行更有效地嵌入科层结构中。排名是此框架下最具代表性的规训技术。通过全景敞视、分配权力、知识权力三条设置逻辑和层级监视、规范性裁决、检查三条作用机制,权威基础与科层制之间的内在张力被缓解。研究尝试联结科层制与规训理论,既能在经验上解释政府排名的功能意涵,也对后现代公共行政的潮流作出回应。
    • 兰岚
    • 摘要: 朱利安·巴恩斯在《时间的噪音》一书中呈现出明晰的空间结构,运用意识流叙事手法以电梯旁、飞机上和汽车里这三个空间整合了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被迫承受权力规训的三个阶段。巴恩斯在这三重时空中通过并置主题与意象,呈现出权力规训带给肖斯塔科维奇的巨大改变与精神折磨,刻画出作曲家通过竭力构建内在空间以抵抗规训这一美学实践,反映出巴恩斯对历史书写的积极建构态度。
    • 李昂泽
    • 摘要: 新冠疫情期间,传统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往被大量转移到云端,不同平台间的社交活动正在重塑人们原有的交往逻辑,形成人与人之间数字化连接的新规则。文章通过聚焦高校学生微信群聊中的“重复式回帖”现象,对218条样本进行编码分析,探讨这一回帖现象的特点以及背后的动因。结果表明,重复式回帖现象具有内容主题同质化与人员半固定化的特点。由于严肃场景下信息反馈的需要和轻松场景下熟人关系的互动与维护,使得传统线下面对面的社会性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之中被放大。回帖参与者的身份认同、对主帖发布者的权力规训与抵抗等因素亦会导致该现象的产生。文章进而对部分用户“反重复式回帖”现象的原因以及研究结论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
    • 赵方玮
    • 摘要: 电影《杀生》改编自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其导演管虎在影片中把对历史的热情和对时代的敏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利用时空倒叙的手法,该影片讲述了处于旧时中国西南一隅——长寿镇上的一群人在规训机制下如何联手杀死一个“不合规矩”即别见之人的故事。影片将历史作为一个叙事索引,通过放大封闭空间里常见与别见的冲突,映射当下的社会秩序对于人的生存问题的影响以及对复杂人性的惩罚与规训
    • 郭嘉琛
    • 摘要: 通过虚拟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开展线上田野,在对豆瓣小组“我们都是拖延症”的用户进行个体言论和社群整体的深入考察后认为,“战拖群体”在网络社群中具有双重规训下支持寻求、情感互动、打卡记录、经验分享的自救行为,揭示这些行为对个体本身及拖延群体的意义,并呼吁社会关注战拖者的群体诉求。
    • 潘理平; 闫娜
    • 摘要: 知识教学育人价值的发挥需要追问知识教学空间的本体论和价值论。传统知识教学空间在价值取向上片面追求知识工具理性,在思维方式上单维度理解知识教学,在空间形式上囿于狭窄而封闭的课堂空间等,割裂人与世界的意义关联,遮蔽教学空间的多元表征方式,切断知识与经验的交融性和互动性,其规训特质仍然显存。在当代中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诉求下,以生存论哲学为指导,从功能取向、思维方式和表征方式等角度对知识教学空间进行诠释与重构,有助于改变传统知识教学空间的规训特质,向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的生活空间转向,以发挥知识教学的全面发展价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